服务器所使用的磁盘接口技术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服务器所使用的磁盘接口技术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第1张

硬盘接口硬盘与主机系统间的连接部件,作用是在硬盘缓存和主机内存之间传输数据。不同的硬盘接口决定着硬盘与计算机之间的连接速度,在整个系统中,硬盘接口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程序运行快慢和系统性能好坏。 区别 从整体的角度上,硬盘接口分为IDE、SATA、SCSI和光纤通道四种,IDE接口硬盘多用于家用产品中,也部分应用于服务器,SCSI接口的硬盘则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市场,而光纤通道只在高端服务器上,价格昂贵。SATA是种新生的硬盘接口类型,还正处于市场普及阶段,在家用市场中有着广泛的前景。在IDE和SCSI的大类别下,又可以分出多种具体的接口类型,又各自拥有不同的技术规范,具备不同的传输速度,比如ATA100和SATA;Ultra160 SCSI和Ultra320 SCSI都代表着一种具体的硬盘接口,各自的速度差异也较大。 IDEIDE的英文全称为“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即“电子集成驱动器”, 常见的25英寸IDE硬盘接口它的本意是指把“硬盘控制器”与“盘体”集成在一起的硬盘驱动器。把盘体与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做法减少了硬盘接口的电缆数目与长度,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得到了增强,硬盘制造起来变得更容易,因为硬盘生产厂商不需要再担心自己的硬盘是否与其它厂商生产的控制器兼容。对用户而言,硬盘安装起来也更为方便。IDE这一接口技术从诞生至今就一直在不断发展,性能也不断的提高,其拥有的价格低廉、兼容性强的特点,为其造就了其它类型硬盘无法替代的地位。 IDE代表着硬盘的一种类型,但在实际的应用中,人们也习惯用IDE来称呼最早出现IDE类型硬盘ATA-1,这种类型的接口随着接口技术的发展已经被淘汰了,而其后发展分支出更多类型的硬盘接口,比如ATA、Ultra ATA、DMA、Ultra DMA等接口都属于IDE硬盘。 SCSISCSI的英文全称为“Small Computer System Interface”(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 SCSI接口是同IDE(ATA)完全不同的接口,IDE接口是普通PC的标准接口,而SCSI并不是专门为硬盘设计的接口,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小型机上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SCSI接口具有应用范围广、多任务、带宽大、CPU占用率低,以及热插拔等优点,但较高的价格使得它很难如IDE硬盘般普及,因此SCSI硬盘主要应用于中、高端服务器和高档工作站中。 光纤通道光纤通道的英文拼写是Fibre Channel,和SCIS接口一样光纤通道最初也不是为硬盘设计开发的接口技术,是专门为网络系统设计的,但随着存储系统对速度的需求,才逐渐应用到硬盘系统中。光纤通道硬盘是为提高多硬盘存储系统的速度和灵活性才开发的,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多硬盘系统的通信速度。光纤通道的主要特性有:热插拔性、高速带宽、远程连接、连接设备数量大等。 光纤通道是为在像服务器这样的多硬盘系统环境而设计,能满足高端工作站、服务器、海量存储子网络、外设间通过集线器、交换机和点对点连接进行双向、串行数据通讯等系统对高数据传输率的要求。 SATA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盘又叫串口硬盘, SATA硬盘接口是未来PC机硬盘的趋势。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2002年,虽然串行ATA的相关设备还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员会已抢先确立了Serial ATA 20规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连接方式,串行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串口硬盘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并行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知名。相对于并行ATA来说,就具有非常多的优势。首先,Serial ATA以连续串行的方式传送数据,一次只会传送1位数据。这样能减少SATA接口的针脚数目,使连接电缆数目变少,效率也会更高。实际上,Serial ATA 仅用四支针脚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分别用于连接电缆、连接地线、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同时这样的架构还能降低系统能耗和减小系统复杂性。其次,Serial ATA的起点更高、发展潜力更大,Serial ATA 10定义的数据传输率可达150MB/s,这比目前最新的并行ATA(即ATA/133)所能达到133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还高,而在Serial ATA 20的数据传输率将达到300MB/s,最终SATA将实现600MB/s的最高数据传输率。 SATAII接口SATA II是在SA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特征是外部传输率从SATA的15Gbps(150MB/sec)进一步提高到了3Gbps(300MB/sec),此外还包括NCQ(Native Command Queuing,原生命令队列)、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等一系列的技术特征。单纯的外部传输率达到3Gbps并不是真正的SATA II。 SATA II的关键技术就是3Gbps的外部传输率和NCQ技术。NCQ技术可以对硬盘的指令执行顺序进行优化,避免像传统硬盘那样机械地按照接收指令的先后顺序移动磁头读写硬盘的不同位置,与此相反,它会在接收命令后对其进行排序,排序后的磁头将以高效率的顺序进行寻址,从而避免磁头反复移动带来的损耗,延长硬盘寿命。另外并非所有的SATA硬盘都可以使用NCQ技术,除了硬盘本身要支持 NCQ之外,也要求主板芯片组的SATA控制器支持NCQ。此外,NCQ技术不支持FAT文件系统,只支持NTFS文件系统。 由于SATA设备市场比较混乱,不少SATA设备提供商在市场宣传中滥用“SATA II”的现象愈演愈烈,例如某些号称“SATA II”的硬盘却仅支持3Gbps而不支持NCQ,而某些只具有15Gbps的硬盘却又支持NCQ,所以,由希捷(Seagate)所主导的SATA-IO(Serial AT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ATA国际组织,原SATA工作组)又宣布了SATA 25规范,收录了原先SATA II所具有的大部分功能——从3Gbps和NCQ到交错启动(Staggered Spin-up)、热插拔(Hot Plug)、端口多路器(Port Multiplier)以及比较新的eSATA(External SATA,外置式SATA接口)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采用较早的仅支持15Gbps的南桥芯片(例如VIA VT8237和NVIDIA nForce2 MCP-R/MCP-Gb)的主板在使用SATA II硬盘时,可能会出现找不到硬盘或蓝屏的情况。不过大部分硬盘厂商都在硬盘上设置了一个速度选择跳线,以便强制选择15Gbps或3Gbps的工作模式(少数硬盘厂商则是通过相应的工具软件来设置),只要把硬盘强制设置为15Gbps,SATA II硬盘照样可以在老主板上正常使用。 SATA硬盘在设置RAID模式时,一般都需要安装主板芯片组厂商所提供的驱动,但也有少数较老的SATA RAID控制器在打了最新补丁的某些版本的Windows XP系统里不需要加载驱动就可以组建RAID。

1、丰富了现有防伪税控企业端产品线,满足高端应用需求;
2、适用于开票点众多、开票量大,采用普通单机开票系统成本高且管理维护困难的高端企业用户;
3、支持多种类型的开票终端,包括防伪税控网络版开票客户端软件、防伪税控网络版开票组件接口软件和防伪税控网络版批量开具接口软件;
4、结合配套的网络版组件开票接口软件实现了与企业ERP系统的完美对接,可在企业ERP系统中直接开票,简化了现有文本接口的工作流程,提高了企业工作效率;
5、支持集中打印、分散打印灵活组合配置;
6、使用防伪税控USB报税盘传输效率高、报税容量大、维护管理简单、 *** 作便捷;
7、专用开票服务器提供塔式及机架式两种不同形式,满足不同情况的用户需求。

服务器 *** 作系统和个人电脑 *** 作系统没有特别明显的区别,因为任何服务器 *** 作系统可以安装在个人电脑上,服务器 *** 作系统也可以安装个人版,专业版,家庭版等 *** 作系统,在这里主要把一些系统的版本进行区别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windows2000专业版)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其实是Windows NT Workstation( Windows NT工作站)的最新版本,是专为各种桌面计算机和便携机开发的新一代 *** 作系统。它继承了Window s NT的先进技术,提供了高层次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系统性能。同时,它帮助用户更加容易地使用计算机、安装和配置系统、脱机工作和使用Internet等。对于电脑和网络系统的管理员而言,Windows 2000 Profess ional是一套更具有可管理性的桌面系统,无论是部署、管理还是为它提供技术支持都更加容易……这意味着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
Windows 2000 Server (Windows 2000服务器版)
Windows 2000 Server是在Windows NT Server 40(Windows NT服务器40版)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按照人们一贯的思维,它命名为Windows NT Server 50 更合适。Windows 2000 Server是为服务器开发的多用途 *** 作系统,可为部门工作小组或中小型公司用户提供文件打印、软件应用、Web功能和通信等各种服务。它是一个性能更好、工作更加稳定、更容易管理的平台。Wind ows 2000 Server最重要的改进是在"活动目录"目录服务技术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全面的、分布式的底层服务。"活动目录"是集成在系统中的,采用了Internet的标准技术,是一套具有扩展性的多用途目录服务技术。它能有效地简化网络用户及资源的管理,并使用户更容易地找到企业网为他们提供的资源。Windows 2000 Ser ver支持2路对称多处理器(SMP)系统,是中小型企业应用程序开发、Web服务器、工作组和分支部门的理想 *** 作系统。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Windows 2000高级服务器版)
该版本最初的名称是Windows NT Server 50 Enterprise Edition(W indows NT服务器企业版)。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除具有Windows 2000 Server的所有功能和特性外,还提供了比之更强的特性和功能:更强的SMP扩展能力: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提供了更强的对称多处理器支持,支持数达到4路。更强大的群集功能。更高的稳定性:可为核心业务提供更高的稳定性,在多种一般错误发生后一分钟内自动重启应用软件。例如,把两台基于Intel 结构的服务器组成一个群集,可以获得很高的可用性和可管理性。网络负载平衡:为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提供高可用性和扩展能力,例如TCP/IP和Web服务。组件负载平衡:为COM+组件提供高可用性和扩展能力。高性能排序:Windo ws 2000 Advanced Server优化了大型数据集的排序功能。这些功能和特性使Windows200 0 Advanced Server比Windows 2000 Server具有更高的扩展性、互 *** 作性和可管理性,可应用于拥有多种 *** 作系统和提供Internet服务的部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
Windows 2000 Datacenter Server (Windows 2000数据中心服务器版) 微软推出的这个全新版本是功能最为强大的服务器 *** 作系统,它支持16路对称多处理器系统以及高达64GB的物理内存。与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一样,它将群集和负载平衡服务作为标准的特性。另外,它为大型的数据仓库、经济分析、科学和工程模拟、联机交易服务等应用进行了专门的优化。
windows2003各版本区别介绍1
Windows Server 2003 Web Edition
硬件支持:2GB内存 2路处理器 硬件支持,
特点:针对Web服务进行优化。仅能够在AD域中做成员服务器,不能做DC域控制器。
2
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
硬件支持:4GB内存 4路处理器
特点:针对中小型企业。具备除元目录服务(MMS)支持、终端服务会话目录、集群服务以外的所有服务功能
3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硬件支持:64GB内存 8路处理器
特点:针对高端服务的需求。具备所有服务功能。
4
Windows Server 2003 Datacenter Edition
512GB内存 32路处理器
符合最高性能的要求,具有极其可靠的稳定性与扩展性。具备除Internet连接防火墙、Internet连接共享以外的所有服务功能
硬件需求:
(1)CPU: 最小133MHZ 建议733MHZ
(2)内存: 最小128M 建议 256M
(3)磁盘空间: 15G / 2G

香港服务器近年来的发展很是不错的,使用其搭建网站的站长有很多,香港服务器的租用优势除了首要想到的免备案之外,还有以下几点:
1、访问速度快
香港作为亚太地区的网络枢纽,全球互联网的骨干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网络资源。而且香港接入的是国际带宽,访问世界各地的数据中心都是非常快的。例如知名主机商BlueHost香港服务器,国内访问速度快,Ping值在50ms以下,因此对于外贸建站来说,选择BlueHost香港服务器可以为网站的快速访问保驾护航。
2、线路丰富
香港机房国际出口带宽充足,不存在国内电信和联通互联不互通的问题,适合企业级外贸网站、邮件服务、数据交换等应用,也是企业拓展全球业务的网络基础服务最佳选择,不再为线路的选择和不畅通而烦恼。
3、带宽资源充足
香港的国际带宽充足,对于视频行业还是大型网站等来说,香港的服务器能够给外贸还有金融等用户的增加提供一个好的用户体验,在对海外的一个市场拓展时,也能有一个较好的速度跟稳定性。
4、安全稳定性强
香港服务器平台内置ARP攻击防护能力和DDOS攻击防护能力,在硬件上实现了故障和安全性的隔离;同时支持多级的备份与恢复,包括备机、系统备份与应用备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885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8
下一篇 2023-07-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