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搭建一个内网使用的邮件系统

如何搭建一个内网使用的邮件系统,第1张

搭建邮件服务器首要条件:

1服务器:现在市面上的主流服务器的硬件配置都能支持邮件系统的运行,硬件最低配置:CPU为Pentium,硬盘3G,内存256M。软件要求:中英

文Win2003/2008 *** 作系统,需打最新的补丁,英文版 *** 作系统需安装亚洲字库。,对于拥有大量用户的企业而言,可以考虑双机架构或者做集群、分布
式方案。

2域名:任何能进行公网收发的邮件系统,都需要一个可以解析的域名,基于稳定性考虑,不推荐用户用免费域名来搭建邮件系统,国际域名为最佳选择。

3IP地址:尽量用静态IP;如果是动态IP,安装花生壳、88IP类似的软件,通过网关可以访问互联网。

4 邮件系统:根据搭建服务器的环境安装相应版本的U-Mail邮件系统。

将服务器放置在企业局域网内,采用双网卡结构,一端连接公网,另一端链接企业内部网。

端口映射:

部署好邮件服务器后,接着修改路由器的端口映射,将以下端口映射到邮件服务器上:

1 80端口:提供邮件WEB服务;

2 110端口:提供POP3邮件读信服务;

3 25端口:提供客户端smtp发信服务和接收外网邮件服务;

4 143端口:提供IMAP收件协议,可以将web所有的文件夹和客户端同步。

外网设置:

包括DNS解析、MX记录、A记录等,调整外网。

其它:

邮件系统需要SSL服务(非必须),需要在IIS里的主域名网站设置好SSL(默认端口443),如果您没有证书,我们将为U-Mail商业版用户提供一 个服务器安全证书;请先安装好 U-Mail系统再进行SSL配置。

检测:

端口映射好后,开始检测U-Mail邮件系统的各项服务是否运行正常。可以登录系统后台了,或者直接从开始菜单里面选择管理员登录,进入后台管理平台,建立域和用户账号,进行内网和外网邮件收发检测。测试WebMail、OutLook等客户端方式收发邮件是否正常。

至此,一台能与外网通信的局域网邮件服务器就搭建完毕,使用时:

内网用户:只需要通过局域网内部IP地址,就可以实现内外网邮件的收发。

外网用户:无论用户出差或者在家,都可以通过公网地址访问到自己的企业邮箱。

最后建议备份下umail安装目录下的重要目录,如app、mysql、SpamAssassin和worldclient目录,以便以后使用。

以qq为例,收件服务器为imap.qq.com,发件服务器为smtp.qq.com,具体如下:

*** 作设备:戴尔电脑

*** 作系统:win10

*** 作软件:QQ邮箱

一、在邮箱中启用IMAP服务。 在Mail中创建一个新的QQ邮箱账户,单击“手动设置”进入手动设置页面,在收件服务器设置中,“帐户类型”选择“IMAP”,“收件服务器”为imapqqcom。

二、然后,进入发件服务器设置,“发件服务器”输入为smtp.qq.com,单击“继续” 以成功建立一个IMAP帐户。

三、在“邮件”导航栏中选择刚刚添加的账户,右键单击菜单,进入编辑账户页面,进入设置的“高级”选项卡页面,将IMAP端口修改为143 ,端口为993,保存,配置成功。

有人说表示只学Python没有用,必须学会一个框架(比如Django和webpy)才能找到工作。
其实掌握一个类似于框架的高级工具是有用的,但是基础的东西可以让你永远不被淘汰,不要被工具限制了自己的发展。
今天不使用框架,也不使用Python标准库中的高级包,只使用标准库中的socket接口写一个Python服务器。
框架与底层
在当今Python服务器框架 (framework, 比如Django, Twisted, webpy等等) 横行的时代,从底层的socket开始写服务器似乎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笨方法。
框架的意义在于掩盖底层的细节,提供一套对于开发人员更加友好的API,并处理诸如MVC的布局问题。
框架允许我们快速的构建一个成型而且成熟的Python服务器。然而,框架本身也是依赖于底层(比如socket)。对于底层socket的了解,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使用框架,更可以让我们明白框架是如何设计的。
更进一步,如果拥有良好的底层socket编程知识和其他系统编程知识,你完全可以设计并开发一款自己的框架。
如果你可以从底层socket开始,实现一个完整的Python服务器,支持用户层的协议,并处理好诸如MVC(Model-View-Control)、多线程(threading)等问题,并整理出一套清晰的函数或者类,作为接口(API)呈现给用户,你就相当于设计了一个框架。
socket接口是实际上是 *** 作系统提供的系统调用。
socket的使用并不局限于Python语言,你可以用C或者Java来写出同样的socket服务器,而所有语言使用socket的方式都类似(Apache就是使用C实现的服务器)。
但是你不能跨语言的使用框架。
框架的好处在于帮你处理了一些细节,从而实现快速开发,但同时受到Python本身性能的限制。
我们已经看到,许多成功的网站都是利用动态语言(比如Python, Ruby或者PHP,比如twitter和facebook)快速开发,在网站成功之后,将代码转换成诸如C和JAVA这样一些效率比较高的语言,从而让服务器能更有效率的面对每天亿万次的请求。
在这种情况下,底层的重要性,就远远超过了框架。
TCP/IP和socket简介
回到我们的任务。
我们需要对网络传输,特别是TCP/IP协议和socket有一定的了解。
socket是进程间通信的一种方法,它是基于网络传输协议的上层接口。
socket有许多种类型,比如基于TCP协议或者UDP协议(两种网络传输协议),其中又以TCP socket最为常用。
TCP socket与双向管道(duplex PIPE)有些类似,一个进程向socket的一端写入或读取文本流,而另一个进程可以从socket的另一端读取或写入,比较特别是,这两个建立socket通信的进程可以分别属于两台不同的计算机。
TCP协议,就是规定了一些通信的守则,以便在网络环境下能够有效实现上述进程间通信过程。
双向管道(duplex PIPE)存活于同一台电脑中,所以不必区分两个进程的所在计算机的地址,而socket必须包含有地址信息,以便实现网络通信。
一个socket包含四个地址信息: 两台计算机的IP地址和两个进程所使用的端口(port)。IP地址用于定位计算机,而port用于定位进程 (一台计算机上可以有多个进程分别使用不同的端口)。
TCP socket
在互联网上,让某台计算机作为服务器。
服务器开放自己的端口,被动等待其他计算机连接。
当其他计算机作为客户,主动使用socket连接到服务器的时候,服务器就开始为客户提供服务。
在Python中,我们使用标准库中的socket包来进行底层的socket编程。
首先是服务器端,我们使用bind()方法来赋予socket以固定的地址和端口,并使用listen()方法来被动的监听该端口。
当有客户尝试用connect()方法连接的时候,服务器使用accept()接受连接,从而建立一个连接的socket:
socketsocket()创建一个socket对象,并说明socket使用的是IPv4(AF_INET,IP version 4)和TCP协议(SOCK_STREAM)。
然后用另一台电脑作为客户,我们主动使用connect()方法来搜索服务器端的IP地址(在Linux中,你可以用$ifconfig来查询自己的IP地址)和端口,以便客户可以找到服务器,并建立连接:
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对socket的两端都可以调用recv()方法来接收信息,调用sendall()方法来发送信息。
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分处于两台计算机的两个进程间进行通信了。
当通信结束的时候,我们使用close()方法来关闭socket连接。
(如果没有两台计算机做实验,也可以将客户端IP想要connect的IP改为"127001",这是个特殊的IP地址,用来连接当地主机。)
基于TCP socket的>

自建服务器搭建企业内部使用邮件发送服务,下面以Windows Server 2003系统服务器搭建邮件发送服务为例:

1、点击开始-控制面板-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选择dns服务。

2、选择smtp和nntp服务。

3、选择pop3服务,进行相应的安装。

4、配置dns服务,在dns服务器上创建相应的区域(开始-程序-管理工具-dns)。

5、配置pop3(开始-程序-管理工具-pop3)。

6、查看smtp信息,开始-程序-管理工具-Internet信息管理(iis)。

7、验证邮箱之间是否可以发送邮件,输入相应的邮箱的地址,单击“下一步”。

8、输入相应的发送和接收邮件的服务器地址,单击“下一步”。

9、输入相应的帐户名称和密码,单击“下一步”。

10、邮件发送测试,发送一封邮件,单击“发送”。

1打开 Outlook(即 Outlook Express),点击“工具”,然后选“帐户”。
2单击“添加”,在d出菜单中选择“邮件”,进入 Internet 连接向导。
3在“显示名:”字段中输入您的姓名,然后单击“下一步”。
4在“电子邮件地址:”字段中输入您的完整 163 免费邮地址(you@163com),然后单击“下一步”。
5在“接收邮件(pop、IMAP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959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9
下一篇 2023-07-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