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做了raid5坏了一块硬盘,我如何在电脑里查看信息

服务器做了raid5坏了一块硬盘,我如何在电脑里查看信息,第1张

RAID5数据以块为单位分布到各个硬盘上。不对数据进行备份,而是把数据和与其相对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存储到组成RAID5的各个磁盘上,并且奇偶校验信息和相对应的数据分别存储于不同的磁盘上。当RAID5的一个磁盘数据损坏后,利用剩下的数据和相应的奇偶校验信息去恢复被损坏的数据。
电脑系统里,你可以查看一下 系统事件查看器 中是否有相应的错误提示。可以考虑 进入阵列BIOS设置中,是否有什么异常的提示。
linux 下的话可以考虑查看磁盘状态,fdisk -l
注:借鉴了一部分别人的

 买电脑主要看什么
硬件设备的性能是决定电脑优劣的关键因素。买电脑主要看CPU、显卡、主板、内存、硬盘等硬件的性能参数,电脑配置的好坏也取决于这些硬件性能参数。
1CPU: 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率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现在的CPU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相应速度。
2内存: 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SDRAM133,DDR333,DDR2-533,DDR2-800,DDR3-1333),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 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 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硬盘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现在是16M或32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会快些。
5显卡: 这项与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或有人称之为:动态显存。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 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稳定的电源是很重要的。
7 显示器 : 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
买台式电脑主要看什么
买台式机,最重要的也是上面讲到的一些参数,向专业人士询问电脑各部分的组装配置单。 >>> 最新台式电脑组装配置单及价格
台式电脑排行榜:
买笔记本电脑主要看什么
① 对笔记本的配置要求,也就是用途。
购买笔记本电脑主要是看用途,什么是最好的笔记本,适合自己实用的笔记本多个人而言才是最好的,所以购买笔记本电脑,你首先要清楚自己购买笔记本今后是用来做什么。
⒈)如果只是普通的上网与办公,这个几几乎不用去考虑电脑配置问题,随便抱个笔记本电脑也能够满足普通上网与办公等需求。
⒉)如果是影音娱乐则比较注重高清,视频解码等方面,那么目前比较新的二代SNB集成显卡平台是不错的选择。
⒊)如果是用来专业绘图,那么重点是专业画图显卡,所以选择笔记本对显卡会有一定要求,集成显卡本本可能就不怎么适合了。
⒋)如果是主流游戏或者对视频渲染需求的用户,那么对电脑笔记本电脑综合性能要求会比较高,如电脑cpu,显卡,内存都会有较高的要求,多核独立显卡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② 确定了笔记本的用途后,着手对比各品牌和机型的做工和性能了,品牌在我这里排在相对后的位置。品牌我不那么看重并不是说忽略做工,其实做工非常重要。但是现在大部分的笔记本都是交给台湾企业委托代工(某些大品牌也有自己本地本厂生产的,一般是高端产品),各个部件也是差不多的同一品牌,有的甚至连设计工作都让厂家包办,;虽然说,同一个工厂出来的不同品牌的成品,质量也是不一样,但是同一消费定位级别的成品,除了外壳等外在部件,内部质量基本没有太大差别。所以我觉得设计功能良好无缺陷的前提下(指坚固度、散热,各部件功能等),外型、模具精细度这些外在因素如果能够达到个人的接受底线的话,即使是二线品牌也还是值得考虑的,并且一线品牌价格偏贵,性价比并不出色,预算多当然不用考虑,直接上一线更好。
③ 对笔记本有没特殊要求,如要有蓝牙、HDMI(高清输出接口)、eSATA、指纹加密等,其实这条非必要条件,看个人爱好而定。
那么,接下来肯定有朋友会问怎么看电脑配置了。下面小编就来介绍两种 查看电脑配置的方法:
1借助第三方软件,比如著名的硬件检测软件 Everest ,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电脑硬件的信息,Everest 软件非常的强大,是电脑装机必备的一个软件。其他还有一些比较好的电脑配置信息检测软件,比如优化大师、鲁大师等可以用来帮助你了解怎么看电脑配置。另外,专 门 检测cpu的软件:CPU-Z,专门检测显卡的软件:GPU-Z,专门检测硬盘的软件:HDTune,专门检测内存的软件:memtest,专门检测LCD显示器的软件:DisplayX,专家检测笔记本电脑电池的软件:BatteryMon 等等,大家可以下载这些软件来获取怎么看电脑配置的知识电脑配置单。
2还有什么办法看电脑配置呢,最直接的办法就看,点我的电脑-属性,属性下面有关于电脑配置的信息。右键“我的电脑”--属性(打开系统属性)--“硬件”选项下的“设备管理器”,里面就是电脑配置信息。 但请注意:这里的配置属性是可以通过特殊软件修改的,比如有些JS拿一些打磨品,修改为好的cpu,这种情况会出现二手电脑市场。
买电脑什么牌子好
第一、联想
第二、 戴尔
第三、惠普
第四、华硕
第五、宏碁
第六、 苹果
第七、外星人
第八、 清华同方
第九、索尼
第十、明基

热门品牌: 希捷、西部数据、日立、三星、东芝等。
硬盘常见的技术指标有以下几种:
1每分钟转速(RPM,Revolutions Per Minute):这一指标代表了硬盘主轴马达(带动磁盘)的转速,比如5400RPM就代表该硬盘中的主轴转速为每分钟5400转。
2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一般指读取时的寻道时间,单位为ms(毫秒)。这一指标的含义是指硬盘接到读/写指令后到磁头移到指定的磁道(应该是柱面,但对于具体磁头来说就是磁道)上方所需要的平均时间。
3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这一指标是指当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后,要等多长时间指定的读/写扇区会移动到磁头下方(盘片是旋转的),盘片转得越快,潜伏期越短。平均潜伏期是指磁盘转动半圈所用的时间。显然,同一转速的硬盘的平均潜伏期是固定的。7200RPM时约为4167ms,5400RPM时约为5556ms。
4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又称平均存取时间,一般在厂商公布的规格中不会提供,这一般是测试成绩中的一项,其含义是指从读/写指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读/写时所用的平均时间。
5、数据传输率(DTR,Data Transfer Rate):单位为MB/s(兆字节每秒,又称MBPS)或Mbits/s(兆位每秒,又称Mbps)。DTR分为最大(Maximum)与持续(Sustained)两个指标,根据数据交接方的不同又分外部与内部数据传输率。内部DTR则是硬盘的真正数据传输能力,为充分发挥内部DTR,外部DTR理论值都会比内部DTR高,但内部DTR决定了外部DTR的实际表现。
6、缓冲区容量(Buffer Size):很多人也称之为缓存(Cache)容量,单位为MB。在一些厂商资料中还被写作Cache Buffer。缓冲区的基本作用是平衡内部与外部的DTR。为了减少主机的等待时间,硬盘会将读取的资料先存入缓冲区,等全部读完或缓冲区填满后再以接口速率快速向主机发送。
7、噪音与温度(Noise & Temperature):这两个属于非性能指标。
常见对硬盘认识的误区
1、转速与寻道时间:
现在不少人都认为硬盘转速越快寻道时间就越快,但这是最常见的错误认识,事实上寻道速度根本不决定于转速,因为两者的控制设备就不一样。转速是由主轴马达控制,寻道则由音圈马达控制。
2、转速与数据传输率:
在很多人的印象和厂商的宣传中,更高的转速的主要用意在于提高数据传输率,但这并不正确。持续数据传输率决定于很多指标,并不光只是转速。当然,有人会说转速更高,磁头单位时间划过的扇区就越多,不错,但前提是线密度一样。
3、真正的内部数据传输率:
随着硬盘知识的普及,又出现了新的误区——拿以Mbps为单位的最高内部DTR说事,厂商也投其所好,在产品资料中基本都公布了最大内部传输率,但多是以Mbps为单位。但是,它恰恰不能通过除8来换算成MBPS,因为这个数值是磁头处理二进制0/1信号(即bit)的纯理论性能,而磁头处理的信号很大部分并不是用户需要的数据(存入的数据都是经过编码的,包含许多辅助信息),因此不能以字节为单位。很多硬盘这一数值都是相当高的,如以前的富士通硬盘,指标很好,但实际性能却是另一码事。完全可以说,这个Mbps值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给人的是一种假象。
在硬盘中,真正重要的是内部持续DTR,它分为单磁道瞬间DTR与持续DTR两个指标,单磁道瞬间DTR的计算公式是“512字节×SPT×磁盘每秒所转圈数”或“512字节×SPT÷磁盘转一圈所用时间”,由于磁盘转一圈所用时间一般不能除尽,所以经常用前一种公式。持续DTR的计算公式则为“512字节×SPT×磁头数/总耗时”,其中“总耗时=(磁头数-1)×磁头切换时间+道间寻道时间+磁头数×磁盘转一圈的时间”。磁头切换时间一般在产品的用户手册中有标注,大约在1ms左右。单磁道瞬间DTR表明了硬盘实际上所能达到的最大内部DTR,持续DTR则体现了硬盘真正的数据传输能力。很遗憾的是,目前只有迈拓和IBM提供了内部持续DTR数据,其他厂商仍然用Mbps数值迷惑普通大众。但是,厂商心里是明白的,他们自己也不会混淆概念(只是没事偷着乐),在数据的说法上也是非常严谨,如果你哪天发现厂商公布的内部DTR使用了MB/s为单位,那么这很可能就是我们所真正需要的数据,而不要再用Mbps去除8了。
4、缓冲区容量与性能:
理论上讲,缓冲区越大,即使内部DTR不变,硬盘的性能也会更好,这就好比CPU中的缓存一样。不过,要做到缓冲区容量的增加并提高性能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大容量缓冲区的数据安全性主要是指在突然断电的情况下,缓冲区中的待写数据将如何处理的问题。这方面笔记本电脑硬盘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有电池为后盾,笔记本电脑硬盘的缓冲区容量已经提升到了16MB。但对于台式机,这是个不小的考验。WD公司在这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主要方法是通过将数据暂时保存在最外圈暂存区(因为最外圈的写入速度最快),下次开机再写入原目的地址的方法来保证缓冲区中待写数据的安全,显然这需要特殊的管理机制,也是厂商的自由发挥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29953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 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