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芯片排行是怎样的?

麒麟芯片排行是怎样的?,第1张

华为麒麟处理器排行如下:

麒麟980、麒麟970、麒麟960、麒麟710、麒麟955、麒麟950、麒麟935、麒麟930、麒麟659、麒麟650、麒麟620、麒麟928、麒麟925、麒麟920、麒麟910。

华为麒麟在3G芯片大战中,扮演了“黑马”的角色。华为麒麟芯片的历史已经不短了,2004年成立主要是做一些行业专用芯片,主要配套网络和视频应用,并没有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在2009年,华为推出了一款以K3处理器试水智能手机,这也是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处理器。

芯片举例说明:

工艺方面,麒麟9000 5G SoC芯片,拥有业界最领先的5nm制程工艺和架构设计,最高集成150多亿晶体管,是手机工艺最先进、晶体管数最多、集成度最高和性能最全面的5G SoC。

CPU方面,采用1个超大核+3个大核+4个小核的三档能效架构,最高主频可达313GHz。

GPU方面,首发24核 Mali- G78 GPU 集群。

NPU方面,采用华为自研第二代达芬奇架构,双大核+微核,算力翻翻,再次刷新智能手机AI实力。

手机芯片排行榜最新2022为,三星重第一,苹果、小米、OPPO、vivo位列前五。芯片厂商方面,安卓阵营主要是高通和联发科,而iOS阵营苹果独占一席。国产芯因华为麒麟被美国打压停产后,联发科则成为最大受益者,市场份额甚至超过了高通。「紫光展锐」国产芯虽有崛起势头,但技术实力有限,目前只有中低端芯片,高端芯瓶颈明显,整体竞争实力并不强。

手机芯片的作用与功能

手机芯片是手机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发挥着运算和存储的作用。还有手机芯片也是IC的一个分类,是一种在硅板上集合多种电子元器件实现某种特定功能的电路模块,是电子设备中最重要的部分。

手机芯片通常是指应用于手机通讯功能的芯片,包括基处理器、基带、协处理器、触摸屏控制器芯片、无线IC和电源管理IC等。手机芯片其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

截止2020年6月,华为手机的处理器麒麟9905G最好。
1、麒麟990 5G是目前业内最小的5G手机芯片方案。基于业界最先进的7nm+ EUV工艺制程。
2、首次将5G Modem集成到SoC芯片中,率先支持NSA/SA双架构和TDD/FDD全频段,是业界首个全网通5G SoC。基于巴龙5000的5G联接,麒麟990 5G实现了23Gbps的5G峰值下载速率,5G上行峰值速率达125Gbps。
3、CPU方面,麒麟9905G采用2个大核2个中核4个小核的三档能效架构,最高主频可达2.86GHz。GPU搭载16核Mali-G76,全新系统级SmartCache实现智能分流,有效节省带宽,降低功耗。

扩展资料:


搭载机型:
1、华为mate30系列:华为Mate30手机搭载麒麟990处理器,采用全球首颗商用旗舰5GSoC芯片、加入了5G基带,运行内存8GB,机身内存128GB/256GB,电池容量4200mAh(40W有线、27W无线)。
2、荣耀V30系列:荣耀V30系列是荣耀推出的首款5G产品系列。荣耀V30采用了657英寸双摄魅眼屏,支持护眼电纸书模式,背面AG磨砂工艺,防滑、防划伤、抗指纹 。
3、华为P40系列:华为P40是华为公司研发的智能手机,于2020年3月26日在线上全球发布。华为P40搭载麒麟9905G处理器,采用6.1英寸直屏,搭载5000万像素三摄系统,内置EMUI10.1系统以及华为HMS服务。

1第一名:麒麟970定位:高端发布时间:2017代表机型:华为Mate10/Pro/保时捷版、荣耀V10核心看点:AI、NPU、强悍性能麒麟970是华为今年推出的一款高端旗舰芯,也是目前最强的一款华为麒麟处理器
2第二名:麒麟659定位:中端发布时间:2017代表机型:华为畅享7s、荣耀畅玩7X、华为Nova2、华为麦芒6核心看点:双摄
3第三名:麒麟960定位:高端发布时间:2016代表机型:华为Nova2s、荣耀9、荣耀

手机芯片排行榜依次是:高通骁龙855、苹果A12、华为麒麟980、高通骁龙845、三星 Exynos 8895。苹果A12比较推荐。

苹果A12是世界上第一个实现量产和商用的7nm芯片处理器,并将此更新到今年发布的iPhone
XR/iPhone XS/XS Max上。近日外媒TechInsights就对iPhone
XS上的A12处理器芯片进行了拆解,并对此进行了X光扫描,从中可以让大家了解一下这款7nm移动处理器芯片中的奥秘。

新的A12芯片最右侧是GPU的集合体,四个GPU和共享逻辑单元在中间的位置,呈2x2对称式排列。左侧是GPU集群中的CPU和GPU共享缓存(L3缓存),最左边则是8核NPU。

芯片底部是CPU的核心集群,两个大CPU核心在中间偏左的地方,采用了L2缓存,旁边还有四个小CPU核心和L2缓存,中间的四个SRAM模块也是系统缓存的一部分。

到目前为止,苹果的A12芯片系统缓存可以说是自A7推出以来变化最大的,从布局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到A12采用了四个模块,而在苹果A11或A10中系统缓存则是采用一个或者两个逻辑模块的设计。

另外,A12此次搭载的NPU是进步幅度最大的一个性能模块。A12的NPU从A11中的双核直接飙升到了8核心设计,实际性能能增长接近8倍,并且从A11的06TOP暴涨至5TOP。虽然有传言说A11的NPU是采用了CEVA架构设计,但并没有得到苹果官方证实,苹果仅是在A12的网页上提到了“Apple-designed”(苹果自主研发)。

尽管近些年更先进的工艺节点已不等于实际更小的物理尺寸,或者说两者无必要关联的意义,但依然可以代表密度的提升。因此,在更先进工艺的芯片内,总是能装入更多的晶体管。此前,另一专注芯片结构解析的网站 TechInsights 公布了关于苹果 A12 的内部,因此 AnandTech 据此发布了一篇简要分析。

AnandTech 称,12 仍遵循此前苹果 SoC 芯片的布局结构,在右边可以看到 GPU 集群,内有四个 GPU 核心和共享逻辑。而在下边则是 CPU 的复杂结构,2 个大 CPU 核心靠中间偏左,在其靠右一旁是更大的 L2 缓存,然后紧挨着 4 个小 CPU 核心以及为其配置的 L2 缓存。

A12和A11的大核心L2缓存的结构没有任何变化,而且都有128个SRAM,每个SRAM大小都为28KB,并且由于A12的小核心L2缓存容量翻倍的缘故,A12的SRAM数量增加到了32个。

结论是苹果A11和A12都允许在数据粒度较小时只激活部分缓存电路,在A11上这个粒度是256KB,而在A12上这个粒度是512KB。所以有理由认为A11的小核心L2缓存容量是1MB,A12则是2MB,反过来也说明了每个SRAM大小只有64KB。

在大核心方面,之前人们是认为在6MB左右,但仔细观看A12的大核心表现的话,其曲线在8MB处是有变化的,因此猜测A12的大核心实际上是有8MB L2缓存。总结起来就是苹果是进一步扩大了新的A12处理器缓存,整个芯片上的缓存是超过了16MB。

另外一个系列为升腾,属于人工智能芯片。
五大系列的分工:
1 SoC芯片(麒麟系列):手机SoC芯片一直是华为的主力研究,至2018年8月31日推出的麒麟980处理器以及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推出麒麟985芯片,华为手机芯片已经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2 AI芯片(升腾系列):2018年10月10日,在华为的HC大会上发布了升腾910和升腾310两款AI芯片,分别采用7nm工艺制程和12nm工艺制程。升腾系列AI芯片采用了华为开创性的统一、可扩展的架构,即“达芬奇架构”,实现了从极致的低功耗到极致的大算力场景的全覆盖。
3 服务器芯片(鲲鹏系列):华为优化调整设计了其合作伙伴ARM授权提供的技术,在2019年1月7日发布了鲲鹏920以及基于鲲鹏920的泰山服务器、华为云服务。
4 5G通信芯片(巴龙、天罡系列):华为的5G芯片主要分为终端芯片(巴龙系列)和基站芯片(天罡系列)。巴龙系列是手机终端基带芯片,一直是华为手机的专用芯片。2019年1月24日,华为推出业界首款面向5G的基站核心芯片(天罡芯片)和5G多模终端芯片(巴龙5000)。

高端手机芯片的研发可以说是中国手机制造商的软肋。除了华为拥有资源的麒麟芯片,其他手机制造商从高通公司购买小龙系列手机芯片。除了华为的麒麟和高通的小龙,还有另一个高端手机芯片必须提及:苹果的A系列。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每个人都应该熟悉手机芯片。手机芯片是手机的“引擎”,所以芯片对手机非常重要,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是因为苹果开创了智能手机的时代,智能手机现在可以根据系统分为苹果和安卓设备。然而,果粉一直声称安卓设备在系统和芯片方面都不能超过苹果机。在此期间,外国媒体发布了全球手机芯片排名。华为、苹果和高通谁是最大的赢家?在报告中,苹果的A系列芯片占据了榜单的第一和第二位,但华为的麒麟990却出人意料地占据了榜单的第三位,超过了高通的骁龙855。它严重击败了那些鄙视华为自主开发芯片的人。要知道,并非所有公司都有芯片资源的勇气。仅仅在早期投入大量资金是不够的,回报也不一定是成比例的。

华为在芯片研究上花费了4000亿元,因此麒麟芯片回归华为不仅像华为没有因为芯片技术而被美国打败一样,也成功击败高通,成为安卓系统中最强的芯片。然而,华为仍需要大量努力才能超越苹果的A股芯片。只有掌握了核心技术,它才能掌握发言权。这被认为是华为在此期间学到了很多东西。中国需要华为,但它需要不止一个华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3125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 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