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上的中国航天站视频如何下载

官网上的中国航天站视频如何下载,第1张

IT百科
网页中的视频怎么下载 网站视频下载方法
电脑疑问 2017-03-14 12:29
网页中的视频怎么下载 网站视频下载方法
首先说明,各大专业视频网站(如:优酷,土豆,酷6等)未必好使,他们的视频开发模式特殊,捕获不到。优酷下载你可以下个i酷,他是支持下载的。微博的要看视频外挂地址,视频专业站用服务端视频流,截取不到的。
那么什么类的视频可以下载呢理论上来讲非这些专业视频站都可以,如:小视频网站,还有各种论坛上的视频等等。
1准备工具:IE11浏览器或谷歌浏览器或360浏览器或猎豹浏览器或火狐浏览器或等等浏览器,IE6我没试过,IE8貌似也不好找。教程就用谷歌浏览器吧,其他的大同小异。
2进入你要下载的视频网站,并确定可以播放了。
3按F12键,一般浏览器都是F12,如果没效果,那么就去找“开发人员工具”或“开发者工具”,几乎都是这个名字,一般都在工具菜单下,或帮助菜单下。
出来后是这个样子地,会出现在浏览器的下方:
4点Network,如果你用过的话,以后就会默认到这里的。
点击后:
可以将网址这里拉长些:
5刷新页面,也就是页面重新载入(快捷键F5),并播放视频,如果你不刷新,或者先播放视频再点开“开发者工具”是捕获不到视频地址的。此时视频文件的地址已经暴露出来了,只需寻找了。一般的来讲,网络上mp4文件用的是较多的,也有flv的,看好视频后缀名称就可以了。如果你熟练了,你也可以先打开“开发者工具”在进入播放视频,一样的。一般来讲,同一网站的视频地址都会在一个地方,下回大概还是这个位置,就不用再浪费时间寻找了。这是我找到的地址:
如果你确定了这个站的视频是mp4的,你也可以这样:
用过滤器
在过滤器上写mp4,看到了吗:
6开始复制地址,准备下载,在你找到的地址上右键,选择”Copy link address”(复制链接地址):
地址就这样复制成功了。
7下载
下载的方式有很多种,你可以用迅雷,旋风,浏览器等。
打开迅雷软件后,新建->确定就OK了。
如果你没有迅雷,如网吧环境等,可以用浏览器下载,当然这样比较慢。
二浏览器下载:
选择第一项:“Open link in new tab”(在新选项卡上打开链接)
打开后:
页面不一定什么样,根据视频资源不同,结果也不同。然后用保存的方法下载:
选择好地址保存就完毕了。
打开太平洋知科技,阅读体验更佳
啄木鸟家庭维修——台式机维修服务
营业时间:724小时(免费预约)
维修范围:苹果台式电脑维修、windows台式电脑维修等
服务保障:标准价格、极速上门、技术精湛
预约维修400-018-8151
258赞~赏小编鸡腿
+1
分享文章

聚超值推荐

是否值得拥有?优派电竞显示器

V+神技助力!雷柏双模游戏鼠标

外观颜值再升级!洛斐星河键盘评测

与入耳有何不同?气传导耳机体验

小清新桌搭怎么选音箱?加个塞那

双面柔光人像:vivo S16评测

是否值得拥有?优派电竞显示器

V+神技助力!雷柏双模游戏鼠标

外观颜值再升级!洛斐星河键盘评测

与入耳有何不同?气传导耳机体验
立即打开
太平洋知科技
一键获取更多数码好文集合
网友评论写评论
APP内评论,得金币,兑好礼

搜索
网页中视频怎么下载
下载网页
下载网页付费文档
网站上视频如何下载
网站视频如何下载
网站里视频如何下载
怎么下载网页上的文档
怎么下载网页
网站上视频怎么下载
下载网页视频软件
相关词条去APP查看更多>
在哪设置UC浏览器字体大小 UC浏览器字体大小设置教程详解
QQ浏览器快速翻页功能在哪设置 QQ浏览器快速翻页功能设置方法详解
怎么设置搜狗浏览器快捷工具 搜狗浏览器快捷工具设置方法详解
QQ浏览器多窗口怎么设置在下方 QQ浏览器多窗口设置在下方方法详解
怎么更换UC浏览器网页背景色 更换UC浏览器网页背景色方法详解
最新词条去APP查看更多>
鼠标双击左键怎么变成文件属性了 WIN7系统的
论文查重用什么软件!!!自己能查吗?
电脑看腾讯视频画面很卡
谷歌浏览器无法访问此网站怎么解决
电脑版微信的缓存文件夹“WeChat Files”,为什么老是出现在桌面

PConline PCauto PClady PCbaby PChouse
首页 电脑版 粤B2-20040647号-11
分享至
微信
微信朋友圈
新浪微博
QQ好友
取消
打开知科技APP成为科技达人

10月27日上午,银河麒麟发布了V10 *** 作系统的升级版本V10SP1,这是在原版本技术基础的进一步优化加强。不仅在安全性上进行了升级,还适配了更多安卓生态软件,可以在电脑端直接安装运行手机应用。紧接着,银河麒麟V10SP1迅速冲上多平台热搜,风头一时无两

事实上,早在去年8月,银河麒麟v10发布之初,就已经荣获当年中国“十大央企国之重器”的称号。 更是被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评价为:“国内安全等级最高,有望三五年内替代国外垄断”的国产 *** 作系统”!不夸张地说,银河麒麟绝对称得上国产系统之光!那么问题来了:

银河麒麟究竟是什么系统?

它的诞生又为中国带了什么?

此次发布的银河麒麟V10SP1又有何核心技术呢?

说到银河 *** 作系统,有两个无法绕开的关键词, 那就是“863计划”和“国防 科技 大学”! 2002年国家863项目研究组启动了一项,号称建国以来最大的软件项目。开发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器 *** 作系统”,用以打破国外 *** 作系统的垄断。而承接这个项目的最主要团队,就是国防 科技 大学!

对此,当时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耗费众多的人力物力,去研究国产 *** 作系统。 毕竟当时的Windows系统无论是使用体验还是软件适配都极为优秀。而且各种破解盗版更是比比皆是,正版的系统几乎找不到。根本不存在挣中国钱的问题!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当时所谓的盗版Windows泛滥,其实是微软官方默许的成果。其目的就是为了迅速抢占市场,扼杀国产系统的发展。 最终让中国只能依赖外国厂商提供 *** 作系统。而这一目标一旦实现,那么对于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而言将是致命的!

首先,国产企业长期依赖国外厂商,则意味着将自己的产业命脉交到了别人手里。一旦外国厂商进行断供或者限制。其后果不堪设想!关于这一点,从近几年的华为身上,可谓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且更重要的是, *** 作系统还是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锁!伴随着全球信息化,现如今的用户数据储存量几乎是呈几何倍数增加!而 这些信息数据的安全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国家、企业都至关重要! 如果长期依赖外国 *** 作系统,谁也无法保证这些 *** 作系统有没有后门。而信息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必然是致命的打击!

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 中国独立发展 *** 作系统是势在必行的趋势! 显然国防 科技 大学也意识到了此项目的重要性。于是迅速联合中软、浪潮、联想、中科院软件所等全国软件最顶尖的企业和机构,开始了艰难的研发之路!

当时的中国研究团队信心十足,决定将当时市面上各种系统构架的优点都结合起来。制作出一款全球顶尖的 *** 作系统,一举打破外国厂商在此领域的垄断,夺回国内市场!终于历经4年之后,这款被整个研究团队寄予厚望的新系统研发完成。 但令人喜忧参半的是,新系统的表现对于当初定下的目标而言,是成功的但却没完全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

2006年12月4日,“银河麒麟” *** 作系统,正式通过验收。 该系统的技术构架极为特殊:底层以 mach 微内核为蓝本;服务层以FreeBSD 系统为参照;应用层则参考 linux 内核;最终界面则是仿照 windows 设计。当时媒体对该系统的评价是:高安全性、高可用性、强实时性、可扩展性,整体性能与国际主流系统相当! 成功实现了当时打破外国 *** 作系统垄断,技术全球顶尖的目标! 不谦虚地说,银河麒麟的技术水平在当时绝对是世界顶尖的!

但遗憾的是, *** 作系统并不只是靠技术打天下的,甚至可以说技术其实是 *** 作系统研发最基础的一环。 而真正能决定一个 *** 作系统成败的是软件适配以及市场迎合! 而当时银河麒麟却恰恰输在了这一环!

由于当时银河麒麟采用的技术过于复杂,几乎整合了四个系统的架构特点,所以导致银河麒麟在适配新软件和硬件的过程中极为艰巨。各种层出不穷的新软件都无法适配银河麒麟 *** 作系统,而这造成的结果就是市场装载量几乎停滞不前。

市场的碰壁则意味着银河麒麟的研发团队陷入了资金无法回流、团队难以扩大、技术难以推进、适配速度停滞的恶行循环中。 更不要提在外国厂商手里,抢回国内 *** 作系统市场的雄心壮志了!就这样,备受国人期待的国产 *** 作系统之光,再次陷入了冷冻期!

但幸运的是,三年之后也就是2009年,中国的“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国家 科技 重大专项陆续启动,这也是后来我们常说的中国“核高基”重大专项!而凭借着这一机会, 银河麒麟项目团队再次获得了工信部的支持,得以继续迭代研发。

而有了上次的教训,再加上当时的市场环境。银河麒麟研发团队这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抛弃原来的多系统结合架构, 直接转向Linux内核 。而这也成了之后银河麒麟备受争议的一点!有人说,这还是套皮了外国的系统内核,根本算不上国产系统。同时也有人说,采用了外国的系统内核技术,其安全性还是和以前一样得不到保障!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Linux内核本身就是开源技术,只要遵守开源协议,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行改动、拓展、使用。而且 Linux的开源内核,还是全世界都在共同维护的系统代码。 在这种极为透明的环境下,理论上Linux基本不可能存在恶意的病毒后门。其安全性根本无需担心。

事实上,当时银河麒麟的研究团队做出这样的选择,也有着很大的压力!对于这些质疑也早有预料。但是没办法,中国面对外国系统厂商的步步紧逼,这种方式是唯一能迅速反击的技术路线。而后续的结果也证明,他们是对的!

在采用Linux内核的银河麒麟30发布之后,各种软件的适配如同坐上高铁一般,迅速走上正规!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主流软件只要稍微进行修改,就能在银河麒麟系统上正常运行。即使是一些冷门、小众软件,只要不是源代码过于繁琐,也能轻松适配到银河麒麟系统上。

而且基于之前的研发经验,银河麒麟在安全性上也进行了升级,首次实现了《信息安全技术 *** 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中第四级结构化保护级的要求。这也是目前我国通过认证的安全等级最高的 *** 作系统。至此 银河麒麟才真正有了替代外国系统的底气!

紧接着,之后的几年里, 银河麒麟 *** 作系统正式开启了在党政军各个机关部门的国产替代大潮。从国防武器、军队管理到党政体系、大型国企再到金融航天产业。 银河麒麟的替代领域数不胜数,其系统采购量更是节节攀升!而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载人航天了。

2016年中国航天科工一口气采购了上万套银河麒麟系统,陆续替换到北斗卫星、天舟飞船、火箭 *** 控等多个产品上。2021年6月,中国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天和号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而核心舱中的所搭载的电子平台,采用也都是国产的“银河麒麟” *** 作系统!

现如今,银河麒麟已经成为中国超算、金融、国防、军事、党政等领域的主要 *** 作系统。 时时刻刻保障我国核心产业的正常运行。绝对称得上是我国信息守护者!

不过,银河麒麟系统的目标远不止于此!2019年12月,银河麒麟研发公司天津麒麟,与国内生态系统巨头中标软件正式合并,成立麒麟软件公司。而在强强联合之下,2020年便推出了新一代桌面 *** 作系统,银河麒麟V10。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该系统利用之前两家公司积累下的资源,与国内主流的软硬件厂商达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兼容适配程度基本与外国系统持平!完全可以满足用户的日常办公需求!

而且最核心的是,银河麒麟V10系统中,还预装了一个Kydroid软件包。 它可以让大量的安卓应用不需要再单独修改适配,就能直接运行在银河麒麟V10的桌面上,跨越式的补全了银河麒麟生态应用短缺的短板。 可以看出,V10系统的出现,就是为了让银河麒麟从政企市场逐步走向商用市场!

而现如今发布的银河麒麟V10SP1,则是在V10系统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升级。 不仅安全性再次提高,其软硬件的适配量更是从一年前的一万多款增加到了十万多款,涵盖了桌面办公、影音 娱乐 、工控设计、网络安全、协同管理、行业软件等几乎所有软件门类。而且此次还重点加强了Kydroid软件包,直接推动了电脑系统与移动软件之间的融合,开创了中国系统生态的新高度!

有了这样的底气与实力,现如今银河麒麟已经足够和那些外国知名的 *** 作系统正面抢夺市场!而且更重要的是, 现如今的国产系统也不再是单打独斗,PC端的银河麒麟、手机端的华为鸿蒙、以及服务器端的欧拉、龙蜥!中国的 *** 作系统正在以百花齐放的姿态迅速崛起!

而在国产浪潮之下,只要我们支持,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实现 *** 作系统的完全自主可控。 甚至未来某一天,带有“中国”前缀的 *** 作系统会真正走向世界,成为主流!

那最后再来做个小调查: 如果有选择,你会尝试一下国产的银河麒麟 *** 作系统吗?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观点!好了,我是大东,一位硬核爱较真的科普作者。如果喜欢我的内容,记得点赞加关注哦,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了,我国在各个尖端科技方面的创新,也是在世界名列前茅,近期我国又发射了神舟12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在此之前,我国已经发射了类似的太空火箭不计其数那么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航天系统中的航天器都有哪些吧?
首先,我国航天器主要包括3类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和个系列卫星,其中卫星主要包括东方红通信广播卫星系列实践号科学实验卫星系列,还有对地策卫星系列,北斗,导航系列等。他们在分别介绍一下中国的长征系列火箭有哪些,首先是1967年11月,中国运载火箭技术负责研发的长征1号运载火箭是我国首次人造地球卫星摄入送入轨道,然后是长征2号是我国研发了一种两极运载火箭用于发射一般商业卫星,然后增设了故障检测系统核桃以及武胜系统,其中成正号系列火箭的结构,有很多组成简单介绍,包括卫星支架,火箭,支架,行间断,燃气,排气孔等多种复杂的结构组成,其次是长征三号和4号系列运载火箭,标志着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开始步入国际卫星发射服务市场。其主要任务对各种第一册应用卫星系列,然后是中国的航天器卫星有东方红卫星系列和实践号卫星系列,对地观测卫星系列。 这是人们着重说一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发的定位,通讯系统是出美国的GPS俄国的额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然后再说一下中国的航天器飞船神舟系列飞船目前我国已经发射了神舟123456等多艘飞船,目前在飞船研究方面,我国在世界上也属于强烈,而这些飞船都乘载着各个实验项目与他们的实验结果打带着不同的目的在太空中研究者他们各自的任务。比如神舟六号飞船他们首次完成了压力衣服,穿多试验,还有复水食物。
这些只是我国航天器的一部分,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几个航天器,这些航天器的成功升天都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

奔向星辰大海,脚步永不停歇。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召开的《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1年)》发布会上,展示了2021年中国航天的最新成就,并披露了2022年中国航天事业的“任务清单”,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就和新计划催人奋进。
“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2021年,中国航天在太空写下“中国式浪漫”,全年发射首次突破50次,长征运载火箭实现400次发射新跨越。在载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测、应用卫星、科学和技术试验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与此同时,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产生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022年,中国航天接力开启“超级模式”,全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6次发射任务、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全面建成、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开展首飞……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镌刻中国航天发展新的时代标高。
航天发射活动再创历史新高,我国多个重大航天工程进展顺利
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活动继续刷新纪录。全年共执行55次发射任务,发射次数居世界首位;发射115个航天器,发射航天器总质量再创新高,达到19119吨,同比增长855%。其中,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48次发射任务,全部取得成功,发射次数居世界宇航企业第一。
年度内,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实现连续75次成功发射,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和不同类型载荷的能力,运载能力、可靠性、成功率迈入世界前列。
运载火箭的推力有多大,太空探索的舞台就有多大。长征七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填补了中国高轨运载能力55吨至7吨的空白,具备零倾角轨道卫星、探月、探火和小行星探测等任务的发射能力。
此外,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关键核心技术也取得全面突破:500吨级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全工况半系统试车成功,220吨级补燃循环氢氧发动机首台工程样机研制成功,上面级25吨级膨胀循环氢氧发动机首台推力室挤压试验圆满完成……这些研制中的各型发动机,综合性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未来可满足重大航天任务的动力需求。
上天入地,各显神通。助推器、整流罩带伞降落技术得到成功验证,攻破了整流罩再入大气层过程结构解体难题,首次实现中国运载火箭整流罩带伞降落,为后续达成整流罩落区精确控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大幅提升了落区安全性。
在航天器研制活动方面,全年研制发射航天器数量居世界第二。在载人航天、月球和深空探测、应用卫星、科学和技术试验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基本完成。年度内5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其中,天和核心舱于去年4月底成功发射,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开展。空间站首批航天员乘组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个月在轨进驻并安全返回。目前,第二批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进驻,开展为期6个月的长期驻留。
——火星探测任务一次实现“绕、着、巡”。中国的这一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
——移动通信卫星天通一号实现三星组网。天通一号03星成功发射,与在轨的天通一号01星、02星组网,构建起中国首个卫星移动通信系统,实现了对亚太区域的覆盖。
——天链一号05星成功发射。该星与在轨的天链卫星全球组网运行,标志着第一代数据中继系列卫星圆满收官。天链卫星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具有全球覆盖能力的中继卫星系统的国家,为载人航天系统、中低轨航天器、运载火箭等提供了天基测控和数据中继服务。
——风云三号E星、风云四号B星成功发射。风云三号E星的发射运行,填补了全球晨昏时段大气探测信息的空白,实现了全球观测资料的100%覆盖,有效提高和改进了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及时效。成功发射的风云四号B星,可见光分辨率达到250米,居全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分辨率首位,是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的首颗业务星。
——海洋二号D星成功发射。该星与海洋二号B星、C星在轨组网运行,标志着中国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星座建成,形成了全天候、全天时、高频次的海洋动力环境监测体系。
——首颗太阳探测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羲和号的应用,实现了国际首次太阳Hα波段光谱成像的空间探测,填补了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空白,提高了人类在太阳物理领域研究能力。此外,羲和号首次在轨应用磁浮技术,开展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平台首次在轨飞行试验。
——广目地球科学卫星成功发射。该星成为全国首颗专门服务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科学卫星,能在人为活动强烈区域开展能源消耗、人居格局、近海海岸环境的精细探测,为表征人与自然交互作用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上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2021年中国商业卫星研制机构数量继续增长,商业航天基本形成主要产业链布局。航天东方红、深圳东方红、中科院微小卫星、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埃依斯航天、时空道宇等公司共研制发射了36颗商业卫星,其应用领域不断延伸,已覆盖通信、遥感、技术试验、空间科学等各个方面。
构建起较完善的卫星应用体系,让航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民生,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建设
通信广播服务方面:中星9B卫星针对4K、8K高清、超高清视频节目传输设计了高功率合成专用转发器,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大型活动或体育赛事提供了高质量直播、转播和传输服务。同时,中国通信卫星还为海内外用户提供了安全、高效、跨地域的通信连接服务。中国首次低轨宽带卫星与5G专网融合试验的相关技术,能够应用于极地科考、深海远海、远洋勘测探测等场景,提供宽带无线通信保障。
国土资源服务方面:中国遥感卫星技术深度服务于国土资源管理业务,应用范围、规模、深度持续扩展,实现对中国陆地国土2米级分辨率季度、亚米级分辨率年度约90%的有效覆盖,并具备1∶1万航天立体测绘和高光谱探测能力,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空间规划、地质勘探、监督执法等工作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常规信息保障。卫星数据共享共用形成规模,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立了自然资源省级卫星应用技术中心。
海洋资源服务方面:中国发展了海洋水色、海洋动力、海洋监测卫星系列,海洋观测卫星组网业务化运行能力基本形成。海洋遥感数据应用不断丰富,在海洋防灾减灾、预警预报、环境监测与保护、渔业捕捞等诸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气象观测服务方面:中国气象卫星经过50余年发展,先后成功发射19颗风云气象卫星。目前,有8颗气象卫星在轨工作,形成了极轨、静止两个系列化、业务化的综合观测星座,具备对大气及地球多圈层系统精细化综合探测能力。
交通运输服务方面:在公路运输领域,北斗系统助力提升智慧交通,超700万辆道路营运车辆安装使用北斗系统,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在水路运输领域,粤港澳大湾区、天津、日照等地综合运用北斗系统、5G通信等技术手段,建成自动化码头,实现厘米级精度 *** 作,促进了港口智慧化转型。在民航领域,中国机队接入高速互联网,为推动民航客机联网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在智能交通方面,应用“北斗+5G+”技术,使自动驾驶技术实现突破。北京冬奥会首钢园智能车联自动驾驶综合运用北斗、5G、AI等技术,可满足车辆01米级的连续高精度定位需求,实现首钢园的自动小巴车自动驾驶、自动泊车等,并实现无人接驳摆渡、无人零售、无人配送等10大业务场景的示范运营。
应急管理服务方面:中国航天在自然灾害和应急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中国陆地观测卫星针对国内外141起自然灾害及重大应急事件,安排遥感卫星应急成像3677次,共享应急数据38571景。中国已建成北斗综合减灾救灾应用系统,实现全国应急救援一张图有效动态远程监控,按“部、省、市(县)”三级平台部署,已在全国10多个省开展规模化建设应用,推广北斗终端超过45万台。
另外,中国航天在生态环境服务、农业生产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电力行业服务、国际合作等方面,也取得了优异成绩。
2022年,空间站重大任务有序推进、运载火箭将创造多个“首次”,中国航天将续写新的辉煌
2022年,中国宇航发射和研制工作继续开启“超级模式”、在高位运行。全年型号科研生产任务呈现出3大特点:
——发射和飞行试验次数持续保持高位。计划安排50余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140余个航天器。
——重大工程任务十分艰巨、影响巨大。建造空间站是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重要引领性工程,是全年宇航任务重中之重。全年载人航天工程实施6次发射任务,全面建成以天和核心舱为控制中心,问天、梦天实验舱为主要实验平台,常年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将实现首次6个航天器组合飞行,首次航天员驻留达6个月,首次2个乘组航天员同时在轨。长征六号甲运载火箭以及多型商业运载火箭将开展首飞。
此外,还将发射多颗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科研卫星和业务卫星,满足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草原、应急救灾、气象、广播电视等各个领域用户的应用需求,全年发射计划中还包括北京三号B星、钟子号卫星星座03组卫星等多次商业发射任务。
——研制任务持续保持高强度、技术攻关难度大。2022年,重点开展以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测器等为代表的多个型号研制工作,推动卫星应用积极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打造“航天+信息化+”产业形态,加快建设高轨卫星互联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民商一体的卫星遥感综合运营服务体系,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
面对艰巨繁重的研制任务和科技攻关,中国航天人将进一步弘扬航天精神,增强历史自信,勇担历史重任,开启更高质量、更高效率、更高效益发展的新征程,推动中国人探索太空行稳致远,续写新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3357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 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