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选择好的服务器

怎么选择好的服务器,第1张

导语: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那么,我们可以怎么选择好的服务器

怎么选择好的服务器

你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决定选择一台什么样的服务器,找到满足技术需要、业务发展和成本控制之间的最佳平衡点,为了做到这一点,绝对还是需要一点智慧。51IDC将在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易于理解,尽可能全面的建议,并帮助你做出决定。

先不要急于决定需要怎样的CPU,几个硬盘,几个G内存,需要多少兆带宽这样的问题,那些是我们最后需要得到的答案。在这之前,先一起梳理几个问题。在下面,我们列出了一些“多少”或“什么样”的问题,拿起你的笔或在Windows记事本里新建一个文件,尝试根据下面四个问题来评估自己的需求:

1服务器运行什么应用

2需要支持多少用户访问

3需要多大空间来存储数据

4我的业务有多重要

1:服务器运行什么应用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这里你要根据服务器的应用类型,也就是用途,来决定服务器的性能、容量和可靠性需求。我们按照前端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服务器的常见基础架构来讨论:

11Web前端:正常情况下,我们认为大多数Web前端服务器(Front-end)对服务器的要求不大,例如静态Web服务器、动态Web服务器、服务器等等,因为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中,我们有很多方案可以解决前端服务器的性能扩展和可靠性问题,例如LVS、Nginx反向代理、硬件负载均衡(F5,A10,Radware)等。甚至在很多访问量不高(几百个用户同时在线)的应用中,51IDC的经典酷睿服务器就可以满足需求。

12应用服务器:由于承担了计算和功能实现,我们需要为基于Web架构的应用程序服务器(Application Server)选择足够快的服务器,另外应用程序服务器可能需要用大量的内存,尤其是基于Windows基础架构的Ruby,Python,Java服务器。这一类服务器至少需要使用单路至强的配置。对于可靠性的问题,如果你的架构中只有一台应用服务器,那肯定需要这台服务器足够可靠,RAID绝对是不能忽视的选项。但如果有两台或更多的应用服务器,并设计了负载均衡机制,具有冗余功能,那我们则不必将每台服务器武装到底。

13特殊的应用:除了作为Web架构中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之外,如果你的服务器是用来处理流媒体视频编码、服务器虚拟化、媒体服务器(Asterisk之类),或者作为游戏服务器(逻辑、地图、聊天)运行,则同样对CPU和内存需求比较高,我们至少要考虑单路至强的服务器。其中服务器虚拟化对存储的可靠性的要求都非常高,因为一个篮子里有十几个鸡蛋,篮子一定要足够牢靠才是。

14公共服务:我们指的是邮件服务器、文件服务器、DNS服务器、域控服务器这类服务器。通常情况我们会部署两台DNS服务器作为互相备份,域控主服务器也会拥有一台备份服务器(专用的或非专用的),所以对于可靠性,无需达到苛刻的地步。至于邮件服务器,至少需要具备足够的硬件可靠性和容量大小,这主要是为了对邮件数据负责,因为很多用户没有保存和归档邮件数据的习惯,当他们重装系统后,总会依赖重新下载服务器上的数据。至于性能问题,我们认为需要评估用户数量才能决定。

15数据库:我们最后讨论的应用,也是要求最高,最重要的服务器。无论你使用的是MySQL、SQLServer还是Oralce,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它需要足够快的CPU,足够大的内存,足够稳定可靠的硬件。单路至强CPU/4GB内存/Raid1绝对是入门配置。关于准确的配置我们需要再讨论业务需求后才能作决定。

2:服务器需要支持多少用户访问服务器肯定是为了提供某种服务,而使用这些服务的用户同样是我们必须考虑的因素,有几个具体的问题你需要做出评估:有多少注册用户正常情况下有多少用户会同时在线访问每天同时在线访问的最高峰值大概是多少这些问题,对我们决定采用什么样的CPU,多大的内存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51IDC建议你的技术人员和业务部门坐在一起来讨论这几个问题,最后甚至需要按照特定的技术模型和算法,将这些数字转化为一些更具体的技术数字,例如并发多少个连接(很多时候,用户数与连接数不是一个概念)。同时,你还要对未来的用户增长做一个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和规划,你的服务器需要支持越来越多的用户。

3:需要多大空间来存储数据我们需要从两个角度来计算这个问题,一个角度是有哪些类别的数据,包括: *** 作系统本身占用的空间、安装应用程序所需要的空间、应用程序所产生的数据、数据库、日志文件、邮件数据等等,如果是Web20类的网站,你还要计算每个用户的存储空间;另一个角度是从时间轴来考虑,这些数据每天都在增长,你至少要为未来1年(我们建议2~3年)的数据增长做个准确的测算,这可能仍然需要你的软件开发人员和业务人员一起提供足够的信息。最后你仍然需要为计算出来的数字结果乘15左右的系数,方便维护的时候做各种数据备份和文件转移 *** 作。

4我的业务有多重要:你需要根据自身的业务领域,来遵循一些要求,我们在下面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帮助你理解这些服务器对可靠性、数据完整性等方面的要求:

41如果你的服务器用来运行一个WordPress博客,与朋友们分享观点。那么我相信,一台酷睿服务器,1G内存外加一块160GB的硬盘就足够了。就算服务器出现了一点硬件故障,导致几个小时甚至一两天不能提供访问,生活会照常继续,天也不会塌下来。

42如果你的服务器用来作为测试平台,那么就不会如生产环境那样,对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你所需要的可能只是做好例行的数据备份,服务器宕机后,能有个人在今天把问题解决掉就OK了

43如果你是一个电子商务公司,服务器正在运行电子商务网站平台,那么请一定要像重视女朋友一样重视服务器,当硬件发生故障而导致宕机,你需要对以下危言耸听的后果做好心理准备:投诉电话被打爆、顾客大量流失、顾客要求退款、市场推广费用打水漂、员工无事可干,公司运营陷入瘫痪、数据丢失(这是最痛苦最灾难的结果,我们经历了太多这样的案例,它甚至会导致一个公司就此消亡)在这里,我们其实只需要简单讨论你的业务对服务器硬件可靠性的要求。换言之,如果你觉得业务不能承担硬盘损坏带来的停机或数据丢失风险,那么一定要选择一个合适的Raid卡,对于冗余电源问题,道理一样。(全面解决这个问题,不单考虑单个服务器的硬件,还需要结合系统架构的规划设计和运维管理来分析,这部分我们将单独撰写文章来讨论。)

在完成以上问题后,我们接下来就可以决定这些具体选项:

选择什么CPU

回忆一下上面”服务器运行什么应用“和“需要支持多少用户访问”两个问题的答案,这将帮助我们来选择合适的CPU。毫无疑问,CPU的主频越高,其性能也更高;两个CPU要比一个CPU来得更爽,至强肯定比酷睿更生猛。但我们究竟需要选择怎样的CPU我们在这里为你提供一些常见情况下的建议:

(1)如果你的业务刚刚起步,预算不是很充足,建议你选择一款经典酷睿服务器,毕竟51IDC的E5300服务器最便宜只需要450块钱一个月。而且,以后你可以根据业务发展情况,随时升级到更高配置的服务器。

(2)如果你需要在一台服务器同时运行多种应用服务,例如Net+Exchange+SQLServer,那么一个单路至强(例如X3330)或新一代酷睿I3/I7(双核四线程)将是最佳的选择。虽然从技术角度,这不是一个好主意,但至少能够帮你节约一大笔成本。

(3)如果你的服务器运行SQLServer、MySQL或者Oracle,而且目前有几百个用户同时在线,未来还会不断增长,那么你至少应该选择安装一个E5504(或更高主频)的至强服务器。当半年后负载越来越大的时候,可以选择增加一个CPU。

(4)如果你需要一台游戏服务器,那么我们建议你选择一台单路或双路的至强服务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双路CPU需要应用程序的支持,如果应用程序本身没有对双路CPU进行代码优化,就不会带来性能的显著提升,而且将造成投资的极大浪费。

需要多大的内存

同样,”服务器运行什么应用“和“需要支持多少用户访问”两个问题的答案,也将帮助我们来选择合适的内存容量。相比于CPU,我们更认为内存(RAM)是影响性能的最关键因素。因为在相当多正在运行的服务器中,我们发现CPU利用率一般都在10%~30%之间,甚至更低。但我们发现由于内存容量不够而导致服务器运行缓慢的案例比比皆是,如果服务器不能分配足够的内存给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就需要通过缓慢的硬盘接口来交换读写数据,这将导致网站慢的令人无法接受。内存大小主要取决于服务器的用户数量,当然也和应用软件对内存的最低需求和内存管理机制有关系,所以,最好由你的程序员或软件开发商给你最佳的内存配置建议。我们同样在下面给出了一些常见应用环境下的内存配置建议:

(1)无论是Windows下的`IIS还是Linux下的Apache,一般情况下Web前端服务器不需要配置特别高的内存,尤其是在集群架构中,1GB-2GB就已足够。只有当几千个并发用户,并运行动态脚本的时候,我们才会考虑使用4GB或更高的内存。

(2)对于运行Tomcat、Resin、WebLogic、Websphere或Net这样的应用服务器,2GB内存应该是基准配置。更准确数字需要根据用户数量和技术架构来确定。

(3)数据库服务器的内存由数据库实例的数量、表大小、索引、用户数来决定,一般建议配置4GB以上的内存,我们甚至在很多的客户案例中使用了24GB到48GB的内存。

(4)诸如Imail、Notes、Exchange这样的邮件服务器对内存的要求也并不高,1GB-2GB就可以满足了。

(5)对于一台文件服务器,1GB内存可能就足够了。

(6)还有一些特殊的服务器,我们需要为之配置尽可能高的内存容量,包括Squid,Varnish这样的缓存服务器,和Memcached Server。事实上,上面的数字已经足够慷慨,由于内存技术的不断进化和价格不断降低,我们才得以近乎奢侈的讨论4G、8G、16GB这些曾经不可想象的内存容量。早在2000年的时候,我面对的大多数服务器都是256MB、512MB内存,1GB已经算是高配,而那时同样也需要满足大量用户的访问。所以,除了花钱购买内存来满足应用程序的贪婪之外,系统优化和内存管理仍然是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需要怎样的硬盘存储系统硬盘存储系统的选择和配置是整个服务器系统里最为复杂的一部分,我们需要考虑硬盘的数量、容量、接口类型、转速、缓存大小,以及是否需要Raid卡,Raid卡的型号和Raid级别等问题。甚至在一些高可靠性高性能的应用环境中,我们还需要考虑使用怎样的外部存储系统(SAN、NAS或DAS)。

网卡的问题:

如果你的基础架构是多服务器环境,而且服务器之间有大量的数据交换,那么我们建议你为每台服务器配置两个或更多的网卡,一个用来对外提供服务,另一个用来做内部数据交换。如果你对安全的要求特别高,我们甚至可以单独安装一个用于系统管理和日常维护的网卡。至于网卡端口的速率问题,这主要取决于你对带宽流量的评估。大多数情况下,百兆网卡足够用来对外提供服务,而内部数据交换建议使用千兆网卡。但话说回来,除了经典酷睿服务器之外,我们现在很难找到百兆接口的服务器主板了。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如果你选择51IDC的数据备份服务(Managed Backup Service),则需要一块单独的网卡连接到专有的数据备份网络中,进行每天的数据备份,这会带来几个好处:不会占用宝贵的外网带宽、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提供快速的数据备份速度。我们非常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为服务器选择合适的硬件配置,如果你阅读后发现有不正确的地方,请在评论中指出来,我们会及时更新并感谢你的热情指正。

首先我们先说说服务器为什么可以长期工作原因:(1)服务器虽然也是电脑,但是服务器属于特殊而且高端的机器,因为其特殊性,所以有些部件设计的与普通家用电脑更特别的地方,针对服务器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稳定性,所以服务器的处理器内置多种纠错机制,再加上服务器的内存使用的都是带ecc校验模块的内存,其作用就是用来处理服务器大型数据处里时出现的数据错误,而且在数据干扰出错风险要比非ecc内存降低很多,服务器使用的是纯铜散热器,最主要其机箱都配置4到6个高转速散热风扇,而且内置显卡基本处于不工作状态。还有一点就是其主板都是6层以上pcb,硬盘设置使用寿命是普通硬盘的2到三倍。

这些都是为服务器长期运行提供了保障。
(2)专用 *** 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以及unix linux这类 *** 作系统可以不需要在接显示器下,关闭图形界面的服务器程序,专用 *** 作系统提供了更安全更稳定的保证

(3)服务器可以在不关机的状态,更换电源,一般服务器都是配置2块热插拔电源

。第二,服务器硬盘也可以在工作状态更换,即便那块硬盘出现故障,也是可以随时更换。第三,服务器内存一般都是在8条或者12条,如果那一根内存出现错误,或者损坏,服务器一样可以正常工作。

(4)服务器可以长期运行,不关机还有一个最主要的方面是在于服务器的工作环境,一般服务器都会放至于无尘,恒温,的环境,这些在外因素也是服务器可以长期不关机的必要因素。所以一台服务器在购买以后开始工作,基本是直到服务器达不到企业所求状态才会升级或者更换。

是电脑就可以长时间工作而不宕机。

其实关电脑这件事情挺LOW的。W君用的计算机基本上都是随时处于待机状态。从1992年就开始有能源之星的标准了。
由于是一个 历史 悠久的标准,那么目前大多数计算机都支持能源之星的节能策略。即在一段时间不使用计算机即进入睡眠状态。

计算机在睡眠状态中会保持一个极低的耗电量,仅仅维持计算机内存内的数据和一些必要性的中断检测,当计算机在触动键盘或鼠标的时候计算机立即进入全速工作状态。

而进一步的计算机还可以进行休眠,即将内存数据转储在硬盘上整体进行关闭、等到再次开机的时候即就从硬盘回复内存数据还原到休眠前的状态。休眠的过程中耗电量和关机的耗电量是一样的几乎=0。

所以说,“关机”对于一般用户实际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普遍意义上的计算机“关机”其实是服务于计算机的长期封存、更换部件、等需要将电源线拔出插座的场景下。

而服务器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很扛造是一个假相。 服务器并不比家用的计算机更耐用。

大部分情况下服务器工作在一个恒温恒湿除尘的机架上,并且机架的电源系统经过了稳压过滤。这样服务器基本恒定在一个最适合计算机系统工作状态的环境中。
环境稳定的状态下计算机出故障的可能性就降低到极低了。

而家用计算机很难做到数据中心机房的标准,各种环境影响会在长期过程中对家用计算机形成伤害。

但W君也仅仅说是一个长期才会产生的影响。很多人的计算机买来之后几个月就会出故障是因为——折腾。

不折腾是服务器系统的又一个优点,当一个服务器部署完毕后几乎就不会再对服务器进行各种的软硬件添加和修改。维护人员仅仅对维护用的有限几个参数进行调节。而家用计算机今天装一个某某全家桶、明天装一个某某管家、后天再下载几个破解软件无疑就给计算机的软件运行带来风险。动不动就会出现某某内存不可读等等的错误,其实就是用户自己在作死。

说个小秘密:服务器的 *** 作系统功能还没个人用的 *** 作系统功能多呢。服务器 *** 作系统是个人用系统功能的一个子集,例如现在的windows 10专业版已经涵盖了服务器windows 2016的大部分功能。而服务器版本的内容则是在一个windows功能全集上摘取了必要的稳定的功能子集附带了一些自己所特有需要的功能,说实话并没有个人用的功能多。这也说明了服务器在求简单——越简单的东西越耐用。

其次不得不说的一点,哪怕是再差的服务器用料也会比大部分消费级的个人电脑强。在服务器市场上价格基本上不是一个太大的决定因数,而针对于消费级个人电脑来说各种降低成本的方法就造就了很多个人电脑的低品质。例如某洲笔记本为了让成本降低用可以致癌的塑料制作笔记本外壳、例如某想电脑当时在推出国内第一台万元基本的奔腾II的时候竟然给配486的标配显示卡、例如某某霸的显卡上所有电容器都是山寨货等等的因数导致了硬件本身就不合格。所以如果不买大厂的计算机甚至自己用杂牌配件组装一台计算机,即便放在服务器环境下也会跑不起几天的。

最后再重申一下——所有电脑都可以长期使用不宕机
真正的服务器确实在设计寿命之内只有一次开机关机的 *** 作。当然了,重启和意外断电不算。

能保证服务器稳定运行几年不宕机,主要是服务器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初期就把稳定性放在第一位了。毕竟性能不够可以增加服务器,如果动不动就宕机,那就损失大了。服务暂时终止还是小事,数据丢失那就问题大了。所以,对于服务器来说,稳定性大于性能!

对于PC玩家来说,没遇到过蓝屏的人生是不完整的!而造成蓝屏的罪魁祸首就是内存条!电压不稳或者接触不良都会导致蓝屏。燃鹅,在恒温恒湿的机房里内存条的金手指是不会因为生锈造成接触不良的!备用电源和强大的电源管理系统也能保证电压的稳定供给。所以,造成蓝屏的服务器内存条是不会因为外部因素导致抽风的!

最重要的就是服务器内存条和PC内存条是不一样的,被称为ECC内存,这种内存条自带硬件的错误检查和纠正技术!这种内存条即使长期运行也不会产生错误的垃圾数据,系统接收的都是正常的数据,自然不能崩溃,蓝屏也就不会出现了!也就能保证服务器在设计寿命之内稳定的运行了!
你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服务器寿命周期内只会关机一次,为什么能够长时间持续工作而不宕机?

我想主要是以下几这个方面决定了:
硬件很牛
服务器的用料确实穷奢极欲,能有好的决不用差的,跟普通家用完全不同。CPU内置多种容错纠错机制;内存使用带ECC校验芯片的内存,数据干扰出错风险比非ECC内存降低很多。硬盘和内存坏了就换,一般可热插拔不需要关机。
软件很稳
就不提Windows server与家用系统的区别了,更强大的Linux和Unix本身就是高度精确和简练的,在不需要外接显示器的情况下,都可以关掉图形化界面的服务程序。专一的干好一样工作。
环境很优
这是至关重要的,温度、湿度、防震、防尘、电源都有极高的要求。24小时维持低温低湿环境,有大型UPS和柴油发电机侯着。工作10的服务器可能比你一年的家用电脑还要干净。
总之,有了这些优越的条件,无尘机房+不间断电源+备份服务器+消防设施+散热系统,像护住一个婴儿一样,所以才能长时间稳定的工作。
我是老段,一个40多岁还有做自媒体的老大叔,有关于 科技 领域的问题,如:电子,电脑,机床,数控,网络,自媒体方面的都可以问我,一起交流学习。

服务器生命周期内很难说只会关机一次的哦。碰到问题了,如维修维护搬迁等,那也只能关机重启不是?

服务器长时间工作会不会宕机,那要看是什么样的机器。

1有些低端服务器实际上和一般的PC机/工作站类似,是没有所谓的冗余设计。这种服务器会和PC一样有死机的风险。实际上,一般的PC机也是可以改装成服务器使用的,过去就有很多人把PC改成家用或小网站的服务器,以降低成本。

2一般的中高端服务器,一般都有冗余设计,比如电源、内存和硬盘等,冗余设计的目的就是当其中一个有故障发生时,服务器还能正常工作。但这不包括如零部件发生短路或系统过载这些情况,比如某条闪存短路,那么还是可以造成服务器宕机的。

3绝大部分的服务器都有自我诊断设计,当服务器零部件运行在设计指标极限时,会发出警告信号,提醒维护人员前往查看或诊断维护,避免不必要的宕机等事件发生。

4当某台服务器宕机时,一般来说不影响外部访问,因为有备份服务器/或机房的存在。

服务器能长时间工作,当然也是和其高可靠性设计指标有关系,而机房的适宜环境温度,更进一步提高了其运行寿命。
最重要的就是冗余电源,还有RAID5以上级别的磁盘阵列。有的还在RAID5基础上加了热备硬盘。
首先服务器在设计时就考虑了长期稳定运行,几乎所有的硬件都可以带电热插拔更换,家用电脑暂时无法做到,其次服务器系统虽然跟家用系统核心一样,但为了保证长期运行,具有更好的容错管理机制,同时,服务器系统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一般不需要的组件默认是不运行的,这样降低了组件出错的概率,提升了系统的稳定性,要知道是程序就会有bug的。再有服务器一般运行程序很单一,一般生命周期内就只跑固定的程序,减少了程序间的互相干扰,多方因素综合,造就了服务器系统可以长期稳定运行。

以前我维护的一个区级机房几台空调一个月几十万的电费,常年在20 恒温恒湿还有除尘装置,ups拖几十个大电池,电好像也有要求忘了,环境要求很苛刻,排除黑客攻击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没有看到硬重启,至于远程重启也比较少见。有一个老古董的服务器运行了十来年,至于有没有寿命周期我不知道,只知道几家维安公司定期巡检,会对机器检查进行评估,大部分时候是客 户要求换机器。至于寿命周期我还真不知道。

服务器的不当机是靠硬件的冗余技术来保证的,没有什么稀奇的地方。比如服务器是双电源,硬盘是RAID,住在机房里,一个电源坏了拔出来换,一块硬盘坏了拔出来换。

简洁回答三点

1 模块化

2 热插拔

3 热备份

服务器硬盘与普通硬盘的区别:服务器硬盘速度快、服务器硬盘可靠性高、服务器硬盘大多使用SCSI接口、服务器硬盘可支持热插拔、服务器硬盘安全性较高。

1、服务器硬盘速度快

服务器硬盘转速相对较快,每分钟可达7200或1万转,甚至更高,服务器硬盘一般配置较大(一般为2MB或4MB)回写缓存,平均访问时间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较高。

2、服务器硬盘可靠性高

服务器基本上每天24小时工作,工作量很大。因此,服务器硬盘必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以支持服务器的连续运行。现在大多数服务器硬盘都被使用了SMART技术,硬盘制造商采用了自己独特的先进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3、服务器硬盘大多使用SCSI接口

大多数服务器采用数据吞吐量大,CPU份额很低SCSI接口硬盘。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接口可以使用,部分服务器主板集成SCSI有的安装专用接口,有的安装专用接口SCSI接口卡,一块SCSI可连接7张接口卡SCSI设备,这是IDE接口无法匹敌。

4、服务器硬盘可支持热插拔

热插拔它是一些服务器支持的硬盘安装方法。当服务器不停机时,可以拔出或插入硬盘, *** 作系统可以自动识别硬盘的变化。这种技术对于24小时连续运行的服务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5、服务器硬盘安全性较高

服务器硬盘在安全性、抗震性等方面优于普通硬盘。

1、服务器硬盘速度快

服务器硬盘转速相对较快,每分钟可达7200或10000转,甚至更高;服务器硬盘一般配置了较大(一般为2MB或4MB)的回写式缓存;平均访问时间比较短;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更高。

2、服务器硬盘可靠性高

服务器基本是24小时不停运作的,承受着巨大的工作量。因此,服务器硬盘必须具备很高的可靠性,以此支持支撑服务器的不间断运作。现在的服务器硬盘大部分都采用了SMART技术(自监测、分析和报告技术),同时硬盘厂商都采用了各自独有的先进技术来保证数据的安全。

3、服务器硬盘大多使用SCSI接口

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SCSI接口硬盘。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接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专用的SCSI接口卡,一块SCSI接口卡可以接7个SCSI设备,这是IDE接口无法匹敌的。

4、服务器硬盘可支持热插拔

热插拔(Hot Swap)是一些服务器支持的硬盘安装方式,可以在服务器不停机的情况下,拔出或插入一块硬盘, *** 作系统自动识别硬盘的改动。这种技术对于24小时不间断运行的服务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

5、服务器硬盘在安全性、抗震性等方面比普通硬盘好

扩展资料

机械硬盘与固态硬盘优缺点对比

1、数据存储速度:从PConline评测室的评测数据来看,固态硬盘相对机械硬盘性能提升2倍多。

2、功耗:固态硬盘的功耗上也要低于机械硬盘。

3、重量:固态硬盘在重量方面更轻,与常规18英寸硬盘相比,重量轻20-30克。

4、噪音:由于固硬属于无机械部件及闪存芯片,所以具有了发热量小、散热快等特点,而且没有机械马达和风扇,工作噪音值为0分贝。机械硬盘就要逊色很多。

5、价格:截至目前(2018/11/20),品牌的128Gb 固态硬盘为150元左右。而1Tb 的机械硬盘价格才280左右。固态硬盘比起机械硬盘价格较为昂贵,性价比较低。

6、容量:固态硬盘目前最大容量为4t 35寸

7、使用寿命:SLC只有10万次的读写寿命,成本低廉的MLC,读写寿命仅有1万次。因此相对于固态硬盘,机械硬盘寿命更长。

目前服务器市场上采用的硬盘主要有三种:SATA硬盘、SCSI硬盘以及SAS硬盘。

其中SATA硬盘主要应用在低端服务器领域,而SCSI和SAS硬盘则面向中高端服务器。

多数服务器采用了数据吞吐量大、CPU占有率极低的SCSI硬盘。SCSI硬盘的外部传输率和内部传输率比普通硬盘高出不少,它一般会采用Ultra160 SCSI、Ultra320 SCSI等标准,每秒的数据传输率分别可以达到160MB、320MB,目前主流的SCSI硬盘都采用了Ultra320 SCSI标准。

SCSI硬盘必须通过SCSI接口才能使用,有的服务器主板集成了SCSI接口,有的安有专用的SCSI接口卡,一块SCSI接口卡可以接7个SCSI设备,这也是普通硬盘接口所不能比拟的。

总的来说,对于服务器硬盘来说,一旦损坏,将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服务器硬盘在安全性、抗震性等方面比普通硬盘做的更好,另外还有热插拔、速度等方面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相同容量的服务器硬盘要比普通硬盘贵不少的原因。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服务器硬盘


ERP系统由于涉及到供应链管理,访问ERP系统的用户会比较多,在一个大型的ERP系统中,同一时间访问ERP系统核心数据库的用户可能达到几百上千个,而中小企业一般只有几个到几十个。在ERP系统 *** 作中,一般每个 *** 作所耗资源量不大,主要为一些结构性数据的查询和分析。为此我们在本ERP系统中需要一个支持大并发,小数据流的高性能数据库服务器平台来承载ERP系统的应用。
在服务器硬件方面,由于并发访问ERP系统的用户数较多,要求系统带宽不能成为整个应用的瓶颈,还要求系统具有极强的处理能力,及很高的并发性。在数据存储方面要求有巨大的磁盘空间和巨大的扩展性以及高速的数据传输标准以满足数据库的需求。
因为ERP承载了整个企业的关键性任务,所以选择一个优秀的硬件是非常重要事情。为了选择符合应用的硬件平台,我们详细研究了多个ERP系统的运行特点,并从以下几方面来衡量其整体性能,然后依据以下分析选择相应的最佳方案:
(1)企业级计算性能
企业ERP信息系统的工作内容大多是数据密集型 *** 作,数据来源相当广泛,种类繁多,数据库和各类应用都面临着数据采集、数据集中、数据查询等数据密集型 *** 作,同时还面临着OLAP(联机分析处理)和建立决策支持数据仓库的需要,因此,服务器系统强劲的CPU数据处理能力和扩展能力就十分重要。在中小企业应用中,一般选择2路或者双核处理器的服务器,配备2GB大内存,就可以满足需要,如果是规模更大的应用,则建议配置4路处理器或者以上性能的高性能服务器了。
(2)高度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数据库和各类应用每天都面临着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服务器系统的冗余容错能力提供了高可靠性和可用性,再辅之高可用性方案设计,才可充分保证企业ERP信息系统工作的不间断进行。像服务器的冗余电源、内存镜像等设计都可以考虑。
(3)极佳的稳定性
作为企业ERP信息系统的支撑平台,需要保证服务器系统能持续、高效、稳定的运行,以减少对服务器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的时间和工作量,以及计划外停机时间。稳定性依赖于软硬件的兼容性和各自的稳定性设计。
(4)对数据的高保护性
不言而喻,对于数据就是生命的企业ERP信息系统来讲,数据在服务器系统中进行计算、存储和网络传输时,其完整性、有效性是必须保证的。对于有机密要求的数据,还要保证数据的机密性。
在ERP与数据库系统同时部署在一台机器上的小型系统可以将数据存储在本机上,如果ERP系统与数据库系统分离,则可在数据库服务器后挂载专用存储设备来存储数据,保证数据的安全。
(5)良好的管理性
在企业ERP信息系统中各种网络设备、计算机设备、安全设备种类繁多,这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很大挑战。就服务器系统而言,专业服务器系统管理软件对服务器系统的集中和可视化管理,将使网络计算环境管理变得简单易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3392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7
下一篇 2023-07-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