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有什么区别?

对象存储、文件存储和块存储有什么区别?,第1张

区别如下:

1、速度不同

块存储:低延迟(10ms),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不同技术各有不同;

对象存储:100ms-1s,冷数据;

2、可分步性不同

块存储:异地不现实;

文件存储:可分布式,但有瓶颈;

对象存储:分步并发能力高;

3、文件大小不同

块存储:大小都可以,热点突出;

文件存储:适合大文件;

对象存储:适合各种大小;

4、接口不同

块存储:Driver,kernel module ;

文件存储:POSIX;

对象存储:Restful API ;

5、典型技术不同

块存储:SAN;

文件存储: HDFS,GFS;

对象存储:Swift,Amazon S3;

6、适合场景不同

块存储:银行;

文件存储:数据中心;

对象存储:网络媒体文件存储;

扩展资料:


文件存储的优缺点:

优点

(1)、造价低:随便一台机器就可以,另外普通的以太网就可以,根本不需要专用的SAN网络,所以造价低。

(2)、方便文件共享。

缺点

(1)、读写速率低,传输速率慢:以太网,上传下载速度较慢,另外所有读写都要1台服务器里面的硬盘来承受,相比起磁盘阵列动不动就十几上百块硬盘同时读写,速率慢了许多。

1开源网络监控工具:NetXMS

NetXMS提供了企业级开源网络管理和监控程序,它在Windows和Linux上有一个简单的用户界面。

NetXMS通过相对简单的安装过程为IT基础架构的所有层提供了分布式网络监控、自动化网络发现和详细报告。

此外,服务器设备和代理对于这样一个全面的产品来说是相当轻量级的。

2开源网络监控工具:PandoraFMS

定位于企业级,PandoraFMS提供了一个时尚且整洁的用户体验,提供了易于阅读的快速洞察工具以及重要的网络统计信息,例如网络状态、已上报的告警、已部署的代理数量和其他最近执行任务的列表。

PandoraFMS可以在无需外部访问的情况下执行网络诊断,这意味着用户可以更快地响应任何网络问题。事实上,FMS声称,在代理模式下的器监控系统响应速度约为10秒。

3开源网络监控工具:Cacti

最初发布于2001年,Cacti是一款开源的基于Web的网络监控和专为数据记录而设计的图形化工具。它可以用于实时显示网络数据,如CPU负载或带宽利用率。

Cacti是RRDtool的前端应用程序,RRDtool是一种用于存储实时变化数据的开源数据库工具,其使用SNMP作为其默认收集算法,但如果你喜欢本地Perl的PHP脚本,那么你也可以使用它们。

其最新版本088h于2016年5月发布,主要功能包括无限图形项目、图形自动填充支持、图形数据处理、自定义数据采集脚本、内置SNMP支持、图形模板、数据源模板、主机模板和基于用户的管理。

4开源网络监控工具:GroundWorkMonitorCore

GroundWorkMonitorCore是监控网络、应用和云计算使用情况的平台。开源版本包含最多可监控50个设备和基于社区的支持的许可证,该软件还有其对应的商业版本。

在其网络管理功能方面,GroundWork提供网络和设备的自发现和维护、拓扑、报警控制、通过API/SNMP/IPMI的数据收集和对SDN的支持等功能。

GroundWork还提供了存储管理,支持大规模的企业级供应商,如NetApp和EMC,以及从磁盘、块或对象存储的数据收集和存储缓冲以及中断可视化。

由于GroundWork的一站式网络管理方法,这种套件可能更适合那些寻找成熟品牌的大型商业和企业,而不是以开发人员为重点的工具,如BigBrother或BigSister。

5开源网络监控工具:Hyperic

VMware的Hyperic工具用于在物理、虚拟或云环境下监控Web应用程序及其性能。它适用于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 *** 作系统,虚拟机管理程序,消息传递服务和目录服务器。

Hyperic提供基础架构和 *** 作系统监控,详细的报告,应用程序和中间件监控,警报和修复工作流程以及通用可扩展的API。

该网络监控工具提供了企业版本,可以提高网络警报功能,并且能更好地创建基准。

6开源网络监控工具:Observium

基于Linux的Observium是一个自动监测的网络监控工具。据该网站介绍,“该工具是由一批经验丰富的专业网络工程师和系统管理员开发和维护的,Observium是一个由用户自己设计和构建的平台。”

Observium提供社区版本和专业版,使用RRDTool进行缓冲存储和图形化功能,并具有易于使用的用户界面和报告功能。但是,它没有报告导出功能,这可能对商务应用来讲会是一个问题。

社区版本将为用户提供对所有支持设备或指标的完整自动监测功能,通过自动发现协议进行网络映射,自动识别数百种设备,并且每六个月发布一个新版本。

而专业版用户将获得所有社区版本的功能并且还将获得实时软件更新和修复功能,基于规则的自动分组功能,网络阈值和状态警报系统以及流量统计系统。

7开源网络监控工具:Zabbix

Zabbix作为企业级的网络监控工具,通过从服务器,虚拟机和网络设备收集的数据提供实时监控,自动发现,映射和可扩展等功能。

Zabbix的企业级监控软件为用户提供内置的Java应用服务器监控,硬件监控,VMware监控和CPU,内存,网络,磁盘空间性能监控。

解决方法:

DCOM是Microsoft的分布式COM技术,扩展了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使其能够支持在局域网、广域网甚至Internet上不同计算机对象之间的通讯。这个服务为你系统里的各种服务提供加载项。你重新启动这个服务就行了。

一般的方法: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务。
在右边,最上面一个D开头的就是它,点右键——属性。设置为自动,要是没启动的话,点一下边上的启动。要是不能用常规的方法来启动它,那只好用下边的办法:

方法一:修改注册表法
点击"开始→运行",键入"Regedit"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展开分支"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RpcSs",将Start项的值修改为"00000002",重新启动系统即可。如图:

方法二:使用scexe命令
点击"开始→运行",键入"cmd"进入"命令提示符"窗口,键入"sc config RpcSs start= auto"命令,系统会显示"SC ChangeServiceConfig SUCCESS",这样就可以成功启动RPC服务。

注意:要想使用"sc"命令必须安装Windows 2000/2003 Resource Kit(资源工具包),否则使用该命令无效。
方法三:使用故障恢复控制台
以Windows XP系统为例,在光驱中放入安装光盘,并且在BIOS参数中设置为从CD-ROM启动;启动电脑后,系统进入到Windows XP安装界面,按下"R"键登录到故障恢复控制台。在故障恢复控制台下,键入"enable RpcSs service_auto_start"命令,然后再键入"exit"命令,重新启动系统,以正常模式登录,即可成功启动RPC服务。
注意:"Enable"是故障恢复控制台提供的一个用来启动系统服务和设备驱动程序的命令,只能在故障恢复控制台下使用。

块存储

典型设备:磁盘阵列,硬盘

块存储主要是将裸磁盘空间整个映射给主机使用的,就是说例如磁盘阵列里面有5块硬盘(为方便说明,假设每个硬盘1G),然后可以通过划逻辑盘、做Raid、或者LVM(逻辑卷)等种种方式逻辑划分出N个逻辑的硬盘。(假设划分完的逻辑盘也是5个,每个也是1G,但是这5个1G的逻辑盘已经于原来的5个物理硬盘意义完全不同了。例如第一个逻辑硬盘A里面,可能第一个200M是来自物理硬盘1,第二个200M是来自物理硬盘2,所以逻辑硬盘A是由多个物理硬盘逻辑虚构出来的硬盘。)

接着块存储会采用映射的方式将这几个逻辑盘映射给主机,主机上面的 *** 作系统会识别到有5块硬盘,但是 *** 作系统是区分不出到底是逻辑还是物理的,它一概就认为只是5块裸的物理硬盘而已,跟直接拿一块物理硬盘挂载到 *** 作系统没有区别的,至少 *** 作系统感知上没有区别。

此种方式下, *** 作系统还需要对挂载的裸硬盘进行分区、格式化后,才能使用,与平常主机内置硬盘的方式完全无异。

优点:

1、  这种方式的好处当然是因为通过了Raid与LVM等手段,对数据提供了保护。

2、  另外也可以将多块廉价的硬盘组合起来,成为一个大容量的逻辑盘对外提供服务,提高了容量。

3、  写入数据的时候,由于是多块磁盘组合出来的逻辑盘,所以几块磁盘可以并行写入的,提升了读写效率。

4、  很多时候块存储采用SAN架构组网,传输速率以及封装协议的原因,使得传输速度与读写速率得到提升。

缺点:

1、采用SAN架构组网时,需要额外为主机购买光纤通道卡,还要买光纤交换机,造价成本高。

2、主机之间的数据无法共享,在服务器不做集群的情况下,块存储裸盘映射给主机,再格式化使用后,对于主机来说相当于本地盘,那么主机A的本地盘根本不能给主机B去使用,无法共享数据。

3、不利于不同 *** 作系统主机间的数据共享: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 *** 作系统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统,格式化完之后,不同文件系统间的数据是共享不了的。例如一台装了WIN7/XP,文件系统是FAT32/NTFS,而Linux是EXT4,EXT4是无法识别NTFS的文件系统的。就像一只NTFS格式的U盘,插进Linux的笔记本,根本无法识别出来。所以不利于文件共享。

文件存储

典型设备:FTP、NFS服务器

为了克服上述文件无法共享的问题,所以有了文件存储。

文件存储也有软硬一体化的设备,但是其实普通拿一台服务器/笔记本,只要装上合适的 *** 作系统与软件,就可以架设FTP与NFS服务了,架上该类服务之后的服务器,就是文件存储的一种了。

主机A可以直接对文件存储进行文件的上传下载,与块存储不同,主机A是不需要再对文件存储进行格式化的,因为文件管理功能已经由文件存储自己搞定了。

优点:

1、造价交低:随便一台机器就可以了,另外普通以太网就可以,根本不需要专用的SAN网络,所以造价低。

2、方便文件共享:例如主机A(WIN7,NTFS文件系统),主机B(Linux,EXT4文件系统),想互拷一部,本来不行。加了个主机C(NFS服务器),然后可以先A拷到C,再C拷到B就OK了。(例子比较肤浅,请见谅……)

缺点:

读写速率低,传输速率慢:以太网,上传下载速度较慢,另外所有读写都要1台服务器里面的硬盘来承担,相比起磁盘阵列动不动就几十上百块硬盘同时读写,速率慢了许多。

对象存储

典型设备:内置大容量硬盘的分布式服务器

对象存储最常用的方案,就是多台服务器内置大容量硬盘,再装上对象存储软件,然后再额外搞几台服务作为管理节点,安装上对象存储管理软件。管理节点可以管理其他服务器对外提供读写访问功能。

之所以出现了对象存储这种东西,是为了克服块存储与文件存储各自的缺点,发扬它俩各自的优点。简单来说块存储读写快,不利于共享,文件存储读写慢,利于共享。能否弄一个读写快,利 于共享的出来呢。于是就有了对象存储。

首先,一个文件包含了了属性(术语叫metadata,元数据,例如该文件的大小、修改时间、存储路径等)以及内容(以下简称数据)。

以往像FAT32这种文件系统,是直接将一份文件的数据与metadata一起存储的,存储过程先将文件按照文件系统的最小块大小来打散(如4M的文件,假设文件系统要求一个块4K,那么就将文件打散成为1000个小块),再写进硬盘里面,过程中没有区分数据/metadata的。而每个块最后会告知你下一个要读取的块的地址,然后一直这样顺序地按图索骥,最后完成整份文件的所有块的读取。

这种情况下读写速率很慢,因为就算你有100个机械手臂在读写,但是由于你只有读取到第一个块,才能知道下一个块在哪里,其实相当于只能有1个机械手臂在实际工作。

而对象存储则将元数据独立了出来,控制节点叫元数据服务器(服务器+对象存储管理软件),里面主要负责存储对象的属性(主要是对象的数据被打散存放到了那几台分布式服务器中的信息),而其他负责存储数据的分布式服务器叫做OSD,主要负责存储文件的数据部分。当用户访问对象,会先访问元数据服务器,元数据服务器只负责反馈对象存储在哪些OSD,假设反馈文件A存储在B、C、D三台OSD,那么用户就会再次直接访问3台OSD服务器去读取数据。

这时候由于是3台OSD同时对外传输数据,所以传输的速度就加快了。当OSD服务器数量越多,这种读写速度的提升就越大,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读写快的目的。

另一方面,对象存储软件是有专门的文件系统的,所以OSD对外又相当于文件服务器,那么就不存在文件共享方面的困难了,也解决了文件共享方面的问题。

所以对象存储的出现,很好地结合了块存储与文件存储的优点。

最后为什么对象存储兼具块存储与文件存储的好处,还要使用块存储或文件存储呢?

1、有一类应用是需要存储直接裸盘映射的,例如数据库。因为数据库需要存储裸盘映射给自己后,再根据自己的数据库文件系统来对裸盘进行格式化的,所以是不能够采用其他已经被格式化为某种文件系统的存储的。此类应用更适合使用块存储。

2、对象存储的成本比起普通的文件存储还是较高,需要购买专门的对象存储软件以及大容量硬盘。如果对数据量要求不是海量,只是为了做文件共享的时候,直接用文件存储的形式好了,性价比高。

分布式系统是建立在网络上的软件系统。 处理协助任务,然后整合结果。在分布式系统中,一组独立的计算机向用户呈现一个统一的整体,就像一个系统一样。系统具有多种通用的物理和逻辑资源,可以动态分配任务,分散的物理和逻辑资源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系统中有一个分布式 *** 作系统,以全局方式管理计算机资源。通常,对于用户来说,分布式系统只有一个模型或范例。在 *** 作系统之上,一个软件中间件层负责实现这个模型。分布式系统的一个著名例子是万维网,在万维网中,一切看起来都像一个文档(网页)。在计算机网络中,这种统一性、模型和软件是不存在的。用户看到的是实际的机器,计算机网络并没有让这些机器看起来千篇一律。如果这些机器有不同的硬件或不同的 *** 作系统,那么这些差异对用户来说是完全可见的。如果用户想要在远程机器上运行程序,他必须登录到远程机器上并在该机器上运行程序。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共同点是大部分分布式系统都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上的,所以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物理结构基本相同。两者的区别在于分布式 *** 作系统和网络 *** 作系统的设计思想不同,这就决定了它们在结构、工作方式和功能上也是不同的。网络 *** 作系统要求网络用户在使用网络资源时首先了解网络资源。网络用户必须了解网络中每台计算机的功能和配置、软件资源和网络文件结构。如果用户想要读取网络中的共享文件,他们必须知道该文件放在哪个计算机和目录中。分布式 *** 作系统以全局方式管理系统资源,可以随意为用户调度网络资源,调度过程“透明”。当用户提交作业时,分布式 *** 作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系统中最合适的处理器,将用户的作业提交给处理程序,在处理程序完成作业后将结果传递给用户。在这个过程中,用户并没有意识到多个处理器的存在,系统就像一个处理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34726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9
下一篇 2023-07-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