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的硬盘分区总是会丢失

服务器的硬盘分区总是会丢失,第1张

这个问题我遇到过好几次。都是重新分区后没多久分区全部丢失,反复很多次。第一次是因为主板电池没电了,换了块电池后来就好了。第二次,是我自己的电脑,后来换了根硬盘线,后来二年都没有再发生过这种现象。 不过并不一定这两次故障是因为电池和数据线的问题造成的。也极有可能只是存放分区信息的0磁道有些不稳定,反复重新分区后,多次的写入 *** 作,磁道信息得到了强化,从而故障消除。 >>象这种故障,在排除硬盘数据线接触不良及电源电力不够的情况后,应该首先考虑硬盘本身的问题。>>光是检测速度是不够的。>>建议用效率源检测一下。实际上效率源的检测都不是很准确。>>最好用DiskMAN检测一下,它的准确性比效率源要好得多,不过速度比较慢。好象现在更名叫“DiskGEN”了,在矮人DOS工具箱中就包含有此工具。

1、右击HD1,在菜单中选择“搜索已丢失分区”。点击后出现以下窗口,无须改动,直接点开始搜索。
2、出现以下窗口,可根据原来分区的大小、分区格式和卷标,来确定是否是需要找的分区,如果是,点保留;如果不是,点忽略;点击后软件将继续搜索。

3、找到第二个分区,保留。最终找到3个分区,出现提示,确定。

4、找到原来的分区,一定要确认一下是不是原来的几个分区,确定后,进行以下 *** 作,如果不确定,不要 *** 作,要重新搜索。

5、保存后,最好冷启动一下电脑,然后打开我的电脑,查看分区是否恢复回来,数据是否无误。
验证无误,恢复结束。

说明有硬盘坏了,或者硬盘有坏道了。
1、如果这两个硬盘分区是同一个硬盘的,而且同一个硬盘只有这两个硬盘分区,说明硬盘坏了。硬盘突然坏掉是经常有的事,会引起蓝屏。
2、如果这两个硬盘分区是同一个硬盘的一部分分区,其它分区正常,通常是有坏道了。电脑有坏道,也会引起蓝屏。蓝屏之后,坏道所影响的两个硬盘分区受到了影响。
3、第2种情况,可以用mhdd修复坏道,然后在系统中用diskgenius查找丢失的分区,一般是有可能找回来的。不过,最好做一个全面的坏道检测,如果量大,一般就修复不了了,最好备份重要数据换一块硬盘。

不明原因引起的分区丢失。如果你的分区结构比较特殊,单纯使用分区恢复软件,很大程度上不一定能够找到正确的分区数据,错误的重建,将会破坏原来的分区信息,引起恢复困难。如果是笔记本分区很多时候都比较特殊。
现在电脑能够正常启动上网,或者把出现问题的硬盘连接到别的电脑上从盘。通过远程协助就可以恢复原来的数据。切忌对现在的硬盘写入大量数据 *** 作。以免破坏可能恢复的数据。
一定不要重分区,格式化之类的 *** 作。那样的话恢复的数据不完整。保持现状。正确的分析处理很大程度上是可以完整的恢复出原来的数据的。而不需要数据恢复软件扫描恢复。
单纯使用数据恢复软件扫描恢复的话,耗时,效果也很难说。正确的 *** 作,可以直接原盘恢复数据,不需要软件扫描的。
如果要自己尝试恢复,参考使用数据恢复软件扫描恢复,记住不要对出现问题的硬盘写入找到的文件。而应该把找到的数据先恢复到别的硬盘上。确定正确后再处理出现问题的分区。
自己 *** 作困难,需要恢复协助,点我名字看我百度资料QQhi我在线交谈。 百度空间。

你的数据丢失属于分区被删除的数据恢复,你可以用EasyRecovery Professional 60来进行恢复。具体的步骤如下:
1打开EasyRecovery的主程序,然后单击Data Recovery 按钮;
2再单击Advanced Recovery按钮,能够看见一个不能识别分区格式的空间,大小和需要恢复的的分区一样;
3选中这个空间,单击Advanced Options按钮,在d出窗口中选中File System Scan选项页,然后在File System中选择FAT32分区格式,该选项中还有FAT12,FAT16,NTFS,RAW四种格式,在扫描不同分区格式时,选择相应的分区格式即可;
4单击OK按钮,程序在这段空间中扫描,会找到被删除的分区,并询问此分区是否是我们需要查找的分区,如果是就单击OK按钮;
5需要恢复的分区已经显示在分区列表中了,然后选中需要的分区,单击Next按钮,程序开始扫描该分区中的文件,结束后我们看见了我们需要恢复的所有文件。
这里要特别提示的是,最正确的做法是另外找一台电脑,然后将需要恢复的硬盘接从盘,再通过主盘安装的easyrecovery扫从盘,总之,需要恢复的硬盘不能做任何读写 *** 作,尤其是写入 *** 作,这样一旦恢复失败也不会造成二次伤害,还可以求助于51Recovery。

分类: 电脑/网络 >> 硬件
解析:

分区丢失是正常可以看到的如果3个分区只能看见一个说明分区模式不同例如C区用fat32格式而其他D/E区用ntfs模式分区这样的话在桌面看见的就只有一个分区也就是fat32格式的分区其他2区隐藏了这就是所谓的隐藏系统文件分区的说法可以用一些分区软件从新分一下或者用最原始的方法在DOS下用命令从分一遍

硬盘分区表(FAT),是整个硬盘的前几个扇区,用于储存计算机上所有的文件列表。在Windows *** 作系统中,硬盘分区表必须以NTFS格式进行储存。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硬盘分区表可以通过“硬盘数据修复”的方式进行修复。

但是,由于硬盘分区表如果遭到破坏将造成极大的影响,硬盘分区表是受到特殊属性保护的,不能够进行非常态的读写(只能通过创建文件、移动文件两种方式进行修改),因此不能通过正常手段进行恢复。而且,硬盘数据修复的基础是数据仍然存在,而分区表一旦被破坏数据就会丢失,因此不能够被修复。

如果仍然能够进入系统,可以尝试手动建立文件夹和文件进行修复;也可以使用专用工具手动添加数据恢复文件。

硬盘是电脑主要的存储媒介之一,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组成。碟片外覆盖有铁磁性材料。

硬盘有固态硬盘(SSD 盘,新式硬盘)、机械硬盘(HDD 传统硬盘)、混合硬盘(HHD 一块基于传统机械硬盘诞生出来的新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HDD采用磁性碟片来存储,混合硬盘(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盘和闪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种硬盘。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磁头复位节能技术:通过在闲时对磁头的复位来节能。

多磁头技术:通过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个磁头同时的读或写来为硬盘提速,或同时在多碟片同时利用磁头来读或写来为磁盘提速,多用于服务器和数据库中心。

转速(Rotationa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盘内电机主轴的旋转速度,也就是硬盘盘片在一分钟内所能完成的最大转数。转速的快慢是标示硬盘档次的重要参数之一,它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率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硬盘的速度。硬盘的转速越快,硬盘寻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对的硬盘的传输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盘转速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单位表示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缩写,是转/每分钟。RPM值越大,内部传输率就越快,访问时间就越短,硬盘的整体性能也就越好。

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则等待时间也就越短。因此转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硬盘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盘的转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几种高转速硬盘也是台式机用户的首选;而对于笔记本用户则是4200rpm、5400rpm为主,虽然已经有公司发布了10000rpm的笔记本硬盘,但在市场中还较为少见;服务器用户对硬盘性能要求最高,服务器中使用的SCSI硬盘转速基本都采用10000rpm,甚至还有15000rpm的,性能要超出家用产品很多。较高的转速可缩短硬盘的平均寻道时间和实际读写时间,但随着硬盘转速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温度升高、电机主轴磨损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负面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3600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1
下一篇 2023-07-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