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怎样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

电脑怎样通过互联网传输数据,第1张

网络中数据传输过程

我们每天都在使用互联网,我们电脑上的数据是怎么样通过互联网传输到到另外的一台电脑上的呢?

   我们知道现在的互联网中使用的TCP/IP协议是基于,OSI(开放系统互联)的七层参考模型的,(虽然不是完全符合)从上到下分别为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其中数据链路层又可是分为两个子层分别为逻辑链路控制层(Logic Link Control,LLC )和介质访问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 )也就是平常说的MAC层。LLC对两个节点中的链路进行初始化,防止连接中断,保持可靠的通信。MAC层用来检验包含在每个桢中的地址信息。在下面会分析到。还要明白一点路由器是在网路层的,而网卡在数据链路层。

   我们知道,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地址转换协议)被当作底层协议,用于IP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在以太网中,所有对IP的访问最终都转化为对网卡MAC地址的访问。如果主机A的ARP列表中,到主机B的IP地址与MAC地址对应不正确,由A发往B数据包就会发向错误的MAC地址,当然无法顺利到达B,结 果是A与B根本不能进行通信。

   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在同一个网段的情况。假设有两台电脑分别命名为A和B,A需要相B发送数据的话,A主机首先把目标设备B的IP地址与自己的子网掩码进行“与” *** 作,以判断目标设备与自己是否位于同一网段内。如果目标设备在同一网段内,并且A没有获得与目标设备B的IP地址相对应的MAC地址信息,则源设备(A)以第二层广播的形式(目标MAC地址为全1)发送ARP请求报文,在ARP请求报文中包含了源设备(A)与目标设备(B)的IP地址。同一网段中的所有其他设备都可以收到并分析这个ARP请求报文,如果某设备发现报文中的目标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相同,则它向源设备发回ARP响应报文,通过该报文使源设备获得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信息。为了减少广播量,网络设备通过ARP表在缓存中保存IP与MAC地址的映射信息。在一次 ARP的请求与响应过程中,通信双方都把对方的MAC地址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保存在各自的ARP表中,以在后续的通信中使用。ARP表使用老化机制,删除在一段时间内没有使用过的IP与MAC地址的映射关系。一个最基本的网络拓扑结构:

 如果中间要经过交换机的话,根据交换机的原理,它是直接将数据发送到相应端口,那么就必须保有一个数据库,包含所有端口所连网卡的MAC地址。它通过分析Ethernet包的包头信息(其中包含不原MAC地址,目标MAC地址,信息的长度等信息),取得目标B的MAC地址后,查找交换机中存储的地址对照表,(MAC地址对应的端口),确认具有此MAC地址的网卡连接在哪个端口上,然后将数据包发送到这个对应的端口,也就相应的发送到目标主机B上。这样一来,即使某台主机盗用了这个IP地址,但由于他没有这个MAC地址,因此也不会收到数据包。

 现在我们讨论两台不在同一个网段中的主机,假设网络中要从主机PC-A发送数据包PAC到PC-C主机中,如下图所示:

   

  PC-A并不需要获取远程主机(PC-C)的MAC地址,而是把IP分组发向缺省网关,由网关IP分组的完成转发过程。如果源主机(PC-A)没有缺省网关MAC地址的缓存记录,则它会通过ARP协议获取网关的MAC地址,因此在A的ARP表中只观察到网关的MAC地址记录,而观察不到远程主机的 MAC地址。在以太网(Ethernet)中,一个网络设备要和另一个网络设备进行直接通信,

除了知道目标设备的网络层逻辑地址(如IP地址)外,还要知道目标设备的第二层物理地址(MAC地址)。ARP协议的基本功能就是通过目标设备的IP地址,查询目标设备的MAC地址,以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数据包在网络中的发送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上图只是一种很简单的情况,中间没有过多的中间节点,其实现实中只会比这个更复杂,但是大致的原理是一致的。

(1)PC-A要发送数据包到PC-C的话,如果PC-A没有PC-C的IP地址,则PC-A首先要发出一个dns的请求,路由器A或者dns解析服务器会给PC-A回应PC-C的ip地址,这样PC-A关于数据包第三层的IP地址信息就全了:源IP地址:PC-A,目的ip地址:PC-C。

(2)接下来PC-A要知道如何到达PC-C,然后,PC-A会发送一个arp的地址解析请求,发送这个地址解析请求,不是为了获得目标主机PC-C的MAC地址,而是把请求发送到了路由器A中,然后路由器A中的MAC地址会发送给源主机PC-A,这样PC-A的数据包的第二层信息也全了,源MAC地址:PC-A的MAC地址,目的MAC地址:路由器A的MAC地址,

(3)然后数据会到达交换机A,交换机A看到数据包的第二层目的MAC地址,是去往路由器A的,就把数据包发送到路由器A,路由器A收到数据包,首先查看数据包的第三层ip目的地址,如果在自己的路由表中有去往PC-C的路由,说明这是一个可路由的数据包。 (4)然后路由器进行IP重组和分组的过程。首先更换此数据包的第二层包头信息,路由器PC-A到达PC—C要经过一个广域网,在这里会封装很多广域网相关的协议。其作用也是为了找下一阶段的信息。同时对第二层和第三层的数据包重校验。把数据经过Internet发送出去。最后经过很多的节点发送到目标主机PC_C中。

 现在我们想一个问题,PC-A和PC-C的MAC地址如果是相同的话,会不会影响正常的通讯呢!答案是不会影响的,因为这两个主机所处的局域网被广域网分隔开了,通过对发包过程的分析可以看出来,不会有任何的问题。而如果在同一个局域网中的话,那么就会产生通讯的混乱。当数据发送到交换机是,这是的端口信息会有两个相同的MAC地址,而这时数据会发送到两个主机上,这样信息就会混乱。因此这也是保证MAC地址唯一性的一个理由。

我暂且按我的理解说说吧。

先看一下计算机网络OSI模型的七个层次:

┌—————┐

│ 应用层 │←第七层

├—————┤

│ 表示层 │

├—————┤

│ 会话层 │

├—————┤

│ 传输层 │

├—————┤

│ 网络层 │

├—————┤

│数据链路层│

├—————┤

│ 物理层 │←第一层

└—————┘

而我们现在用的网络通信协议TCP/IP协议者只划分了四成:

┌—————┐

│ 应用层 │ ←包括OSI的上三层

├—————┤

│ 传输层 │

├—————┤

│ 网络层 │

├—————┤

│网络接口层 │←包括OSI模型的下两层,也就是各种不同局域网。

└—————┘

两台计算机通信所必须需要的东西:IP地址(网络层)+端口号(传送层)。

两台计算机通信(TCP/IP协议)的最精简模型大致如下:

主机A---->路由器(零个或多个)---->主机B

举个例子:主机A上的应用程序a想要和主机B上面的应用程序b通信,大致如下

程序a将要通信的数据发到传送层,在传送层上加上与该应用程序对应的通信端口号(主机A上不同的应用程序有不同的端口号),如果是用的TCP的话就加上TCP头部,UDP就加上UDP头部。

在传送成加上头部之后继续向往下传到网络层,然后加上IP头部(标识主机地址以及一些其他的数据,这里就不详细说了)。

然后传给下层到数据链路层封装成帧,最后到物理层变成二进制数据经过编码之后向外传输。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经过许多各种各样的局域网,举个例子:

主机A--->(局域网1--->路由器--->局域网2)--->主机B

这个模型比上面一个稍微详细点,其中括号里面的可以没有也可能有一个或多个,这个取决于你和谁通信,也就是主机B的位置。

主机A的数据已经到了具体的物理介质了,然后经过局域网1到了路由器,路由器接受主机A来的数据先经过解码,还原成数据帧,然后变成网络层数据,这个过程也就是主机A的数据经过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在路由器上面的一个反过程。

然后路由器分析主机A来的数据的IP头部(也就是在主机A的网络层加上的数据),并且修改头部中的一些内容之后继续把数据传送出去。

一直到主机B收到数据为止,主机B就按照主机A处理数据的反过程处理数据,直到把数据交付给主机B的应用程序b。完成主机A到主机B的单方向通信。

这里的主机A、B只是为了书写方便而已,可能通信的双方不一定就是个人PC,服务器与主机,主机与主机,服务器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大致都是这样的。

再举个例子,我们开网页上百度:

就是我们的主机浏览器的这个应用程序和百度的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应用成所用的协议就是>

大致过程就是上面所说,其中的细节很复杂,任何一个细节都可以写成一本书,对于非专业人员也没有必要深究。

局域网怎么设置无线路由器 手机WIFI上网啊?

1、把无线路由器和局域网网线按照说明书连接好。
2、设置无线路由器。
3、手机打开IE,在地址栏输入:19216811(或者:19216801)回车。
4、在打开的窗口,输入无线路由器的用户名和密码(路由器背面有用户名和密码),再点击:确定。
5、在打开的路由器设置窗口,左键点击窗口左侧的“设置向导”。在右侧窗口点击:下一步。
6、因为连接的是局域网网线,局域网网管会分配IP、网关和DNS数据。所以在这个窗口应该点击:静态IP,再点击:下一步。
7、在下面的窗口中,输入: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DNS数据,再点击:下一步。
8、在打开的窗口,输入网管通知的SSID值,其它项默认,在PSK栏内输入自己设置的安全密码,再点击:下一步。
9、局域网电脑连接路由器设置完成,点击完成,退出设置窗口。

局域网怎么设置无线路由器上网

不用路由是怎么上网的,是不是要拔号,还是直接接上网线电脑自动获取IP或者是电脑要设IP、DNS才能上网,这几种上网方式路由的设置就不同

无线路由器局域网设置

LZ没有用过电脑?!
首先,你是台式机还是笔记本?用无线网卡还是拉网线?
若台式机:现在路由器的都是自动分配IP地址,网卡只要没改过的话也是自动获取IP地址的。也就是说你插好网线就自动建立了一个局域网。无需任何设置&…&
若笔记本,只要把无线路由器的可见性打开(大多数路由器的地址:19216811),笔记本搜到后连接就OK了,也无需任何设置的

这个问题最简单了,不要把它复杂化。
你直接把两台电脑的IP和DNS服务器设置成自动就可以了,路由器会自动把机器分配合适的IP的,这样在路由器里面只要不是特别制定的IP,都是在一个网段的,这样就可以在局域网联机玩游戏了。

无线路由器怎么设置局域网

这个就关系到无线桥接的问题了,你的路由器设置好了么,最好是用有线连接。
第一个设置能联网就可以设置改变第二个路由器的lan,而且可以固定一下ip上网。
这样子的设置两个路由器就属于同一局域网了,你直接就可以共享了。
如果信号覆盖还是不行的话,你可以在电脑上面用随身wifi发送wifi信号。
我家里面也是用的腾讯全民wifi这个随身wifi额外再次发送的wifi信号,扩大覆盖率。
使用效果还是算蛮理想的,家里面基本没有什么wifi盲区了,wifi信号挺不错的。
这样子你的手机连接wifi的使用也是处于同一局域网下面,直接可以查看共享资料等。

首先,你有无线路由。你先都插好插口。开始设置: 用台式做主机,插好后上网址19216811 输入账号密码,这个账号密码一般是guest 你可以看路由说明书进行设置。然后就进去设置你的宽带账号密码。就等于给账号密码给无线路由自动帮你拨号,电脑开机就能直接上网。 然后设置无线网络名和密码。设置好保存,然后你的手提电脑就可以搜索到你的无线路由,打上密码就能上了。 现在主要你是玩游戏,其实这样子两台机就已经建立的局域网。直接就可以在局域网上玩了。不过有时候搜索不到,可能是因为防火墙拦截。关掉防火墙试试。

你现在的这种形式就叫做局域网
关了防火墙后,2台机器可以相互共享文件等东西了

dlink局域网无线路由器怎么设置

路由器安装设置需要根据网络实际情况来连接设置,不同情况下连接和设置方法不一样。
电脑网线连接路由器的lan口,浏览器输入路由器的ip地址进路由器的设置界面进行设置。
路由器前面接的光猫设置路由器wan口pppoe拨号。其他的按照路由器设置向导设置即可,设置好后,用网线连接光猫和路由器的wan口。
前面接的路由器设置wan口自动获取ip并修改ip不要和前面路由器在一个网段,防止ip冲突。同样,其他的按照路由器设置向导设置即可,设置好后网线连接前端路由器lan口和这个路由器的wan口。

设置好了无线路由器怎么上网 局域网

把无线路由器的路由做好(自动拨号),在无线设置中打开DHCP,设置一个密码就可以了。
你的所有电脑的网管设置成路由器的IP,然后自动分配IP就可以了
找到路由器的无线信号后,输入密码就可以上网

无线路由器设置局域网

1 那条从路由器到笔记本的线不通 2 换一个LAN口 是不是接口不行 可以把猫到路由器那条线拔了去连路由器到电脑 如果行就是线的问题

摘要

传统的以太网是总线型的局域网,总线型结构决定了网络中所有结点共享传输介质,但同一时间只允许一个结点以“广播”的方式使用总线发送数据,其他结点以“收听”的方式接收数据。所以,当局域网中的结点要发送数据时,首先要确定总线上没有其他结点在发送数据,否则,就要等总线空闲下来才能发送。而由于结点发送的数据在总线上有传输延迟,有可能会出现两个以上结点通过总线发送数据,造成多个数据“冲突”,无法接收正确数据。这些都是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要解决的问题。

CSMA/CD 基本思想简单概括为:“先监听,再发送;边发送,边监听。”

为了能在局域网中方便的找到各个结点,IEEE 802 委员会制定了一套标识规则,即用一个 48bit(6B) 二进制数作为局域网的全球地址,标识每一块局域网适配器(网卡)。这个地址在适配器生产时就固化到其ROM中,称为局域网适配器的物理地址或MAC地址。计算机只有安装了局域网适配器才能接入局域网,所以局域网适配器的MAC地址可以认为是该计算机在局域网中的地址。

局域网地址由IEEE RA 机构管理和分配,他们负责分配局域网地址6个字节中的前3个字节,后3个字节由生产厂商自行分配,只要不出现重复即可。

在以太网的MAC层,数据是以帧的形式存在的,以太网的MAC帧格式有两种标准:DIX Ethernet V2 标准和IEEE 8023 标准,两者的帧格式基本相同,唯一区别是V2帧中设置两个字节作为类型字段,用于标记上一层所使用的协议类型,而8023帧定义这两个字节为长度或类型字段。目前使用最广的是V2帧格式。

各字段含义:

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分别为48bit。
类型: 上层所使用的协议,如IP。
数据: 从上层接收到的数据报文,长度限定为46~1500B之间,如果最短数据不足46B,则填充到46B。
FCS: 帧检测序列,采用循环冗余CRC校验对收到的MAC帧进行差错检测。

在实际传输中,发送端要在每个以太网MAC帧前面插入8B(由硬件生成),包括7B的前导码和1B的帧前定界符,用于告知接收端数据到了,实现接收的同步。

随着以太网的普及,人们需要以太网覆盖更广阔的区域,容纳更多的主机,这时就需要对以太网进行扩展。扩展的方法根据使用设备所在层次的不同,分为物理层扩展和数据链路层扩展。物理层扩展使用的设备主要有中继器(Repeater)和集线器(Hub),数据链路层扩展使用的设备主要有网桥(Bridge)和交换机(Switch)。

网桥连接示意图:

上图网桥中的转发表:

转发过程:
网桥的接口1和接口2分别连接两个以太网LAN1和LAN2,假如主机1要给主机5发数据,它将MAC帧广播发送到LAN1上,与之相连的网桥也会收到该MAC帧,收到后,网桥检查其中的目的地址并查找转发表,发现主机5对应的接口为接口2,则将其转发到接口2,从而广播到LAN2中。如果主机1要向主机4发送数据,它将MAC帧广播发送到LAN1上,网桥收到后,发现其目的地址对应的接口是接口1,与发送主机(主机1)的接口相同,说明主机1和主机4在同一个网段上,不需要转发,将该帧丢弃。网桥的这种机制,保证了不同网段上的通信互不干扰。如果主机1向主机8发送数据,网桥收到该帧后查询转发表,发现没有目的地址为主机8的表项,则向除该MAC帧来源(接口1)外的所有接口进行转发。

网桥内部使用 “自学习” 算法来建立和维护转发表。基本思想是:当一个网桥刚接入以太网时,转发表是张空表。当它从某接口x收到某主机a所发出MAC帧时,就把主机a的地址和接口x记录到转发表中,如果再收到目的地址为主机a的MAC帧,则向接口x转发。当以太网内的所有主机都向网桥发送过MAC帧后,每一个主机地址都会记录在表中。

交换机自学习的基本原理 :利用接收到的数据帧的源MAC地址完成学习,即学习到可以通过接收该帧的端口到达该帧的源MAC地址对应的主机。例如,若从某个主机A发出的帧通过端口x进入某交换机,就意味着从端口x出发沿相反方向一定可以把一个帧传送到A。所以,交换机每收到一个帧,先按其源MAC地址查看转发表的目的地址栏,如果没有则将其源MAC地址和进入的端口标识记录在转发表中,完成一次学习;再按目的MAC地址查找转发表的目的地址栏,如果有记录,则向相应的端口转发,如果没有记录,则向除帧进入交换机对应的端口外的其他所有端口转发。

原理说明:假如某局域网拓扑结构如上图所示,其中有9台主机,分布在三个楼层,通过3个交换机形成3个网段:网段a(a1,a2,a3)、网段b(b1,b2,b3)和网段c(c1,c2,c3)。3个网段通过路由器连接在一起。根据业务需求,现在要重新划分工作组,将不同网段内的主机划分成一个工作组,形成虚拟局域网。假设划分成3个虚拟局域网:VLAN1:(a1,b1,c1)、VLAN2:(a2,b2,c2)和VLAN3:(a3,b3,c3),每个虚拟局域网中的每台主机都可以在不同的网段和楼层。

主要有3种方法:

为了标识以太网帧所属的不同虚拟局域网,需要对以太网帧格式进行扩展。IEEE 8021Q 标准规定在以太网的帧格式中插入一个4B的标识符,称为VLAN标记,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主机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如下图所示。

VLAN标记字段占4B,位于源地址和类型字段之间,其中前16位(2B)是固定的二进制数(1000000100000000),称为IEEE 8021Q标记类型。当接收到MAC帧检测到源地址后面的16位后,说明是插入了VLAN标记。后面的两个字节中,前3位是用户优先级字段,接着是1位规范格式指示符(CFI),最后12位是虚拟局域网VLAN标识符(VID),表示该帧属于哪一个VLAN。

由于VLAN是按照逻辑位置而非物理位置进行划分的,因此经常遇到同一VLAN中的主机需要跨越不同的交换机进行数据通信的问题,采用的方法是在不同的交换机之间用一条骨干链路连接起来,并利用VLAN标识符来识别和承载来自多个VLAN中的数据帧,如下图所示。

在交换机1和交换机2之间用一条链路级联,并将对应的端口设置位Trunk端口,这样就可以使两个交换机上处于同一个VLAN的主机进行通信,即a1和b1之间,a2和b2之间,a3和b3之间。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是局域网发展的一种新形式,通过无线方式在各种便携式的计算机设备之间建立数据连接。

无线局域网分两类:

对于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在MAC层使用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协议(CSMA/CA)。与有线以太网的CSMA/CD协议不同,CSMA/CA协议采用的是冲突避免算法(CA)来代替冲突检测算法(CD)。这样做的原因:
1)在无线通信环境下,信号强度的动态范围非常大,接收端不容易根据收到的信号强度判断是否发生碰撞;
2)由于无线信号是向所有方向传播的,当多个站点同时进行通信时,很可能 “检测到信道空闲,其实并不空闲;检测到信道忙,其实并不忙” 的错误
因此,无线局域网应该尽可能地减少碰撞的发生。

CSMA/CA基本思想
1)采用 “停止-等待” 的可靠传输方式,即发送方必须收到接收方的确认帧后才能继续发送;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帧,则认为数据丢失,需要重发。
2)采用 “虚拟载波监听” 机制,让发送方将它要占用信道的时间及时通知给其他所有站点,以便使其他站点在这一段时间内都停止发送数据,从而降低碰撞机会。
3)在信道从忙状态转为空闲时,各个站点要执行 “退避算法” ,等待一个随机的时间段后再发送数据,目的是减少碰撞的概率。

WLAN的最小单位是基本服务集BSS,其中包括一个AP和多个移动设备。在一个BSS内,各个移动设备之间可以通信,但如果要和本BSS外的设备通信,则必须经过BSS内的AP。一个BSS可以与由以太网、点对点链路或者无线网络构成的分配系统DS相连接,然后再连接其他BSS,构成覆盖范围更广的扩展服务器ESS,如下图所示。

移动设备如何与AP建立连接?
有两种方式建立连接:
1) 被动扫描: 由AP周期性地发出包含SSID、速率等参数的信息帧,移动设备收到这些信息帧后与AP建立连接;
2) 主动扫描: 由移动设备主动发出探测请求帧,然后等待AP发回探测响应帧进行连接。

方法/步骤:
一、服务器端设置
1、开始→运行→regedit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TimeProviders,为防出错可以先备份一下,右键导出
2、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TimeProviders\NtpServer内的Enabled设定为1,打开NTP服务器功能
3、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Config\AnnounceFlags设定为 5,该设定强制主机将它自身宣布为可靠的时间源,从而使用内置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 时钟。
如果该服务器和internet连接,为了避免服务器和internet上的ntp同步,最好追加以下配置: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TimeProviders\NtpClient的enable设定为 0 以防止作为客户端自动同步外界的时间服务,设置完运行
net stop w32time
net start w32time
服务器端设置完了
二、客户端设置
1、先双击右下角时间,设置时间服务器,然后应用确定
2、修改注册表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TimeProviders\NtpClient\SpecialPollInterval键值,十进制3600即3600秒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TimeProviders\NtpClient\SpecialPollTimeRemaining键值改为:服务器IP,0
如132147100130,0
3、然后运行
net stop w32time
net start w32time
或重启Windows time服务
局域网内用Windows2003做NTP服务器及客户端设置
客户端设置可以用如下批处理,先设置上面图上时间服务器,再运行下面的批处理即可,然后点立即更新,我这里是约十几二十秒更新时间成功
@echo off
net stop w32time
reg add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TimeProviders\NtpClient /v SpecialPollInterval /t reg_dword /d 3600 /f
reg add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W32Time\TimeProviders\NtpClient /v SpecialPollTimeRemaining /t reg_multi_sz /d 132147100130,0 /f
net start w32time
pause

如何访问局域网服务器

访问局域网服务器方法一:

在开始菜单,运行框里面输入

\\19216801\(这里填共享目录)

如果不能d出登录窗口,说明主机没有设置共享目录,可以试试主机有没有开启默认隐藏共享:

\\19216801\C$

如果还是没有出现登录窗口,说明主机把相关隐藏共享也取消了。

服务器上,用户管理界面,可以对网络登录的用户做限制,如果不允许guest账户,everyone账户网络登录本机,那就只有特定的账户才可以登录。

用管理员账户登录服务器,设置网络登录类型和用户权限即可。

访问局域网服务器方法二:



由器上需要设置端口映射,将你服务器上的3389端口映射到路由器上,这样,你老板就可以通过外网访问3389端口来对服务器进行远程桌面控制。

不过为了安全,你可以将路由器上的任意一个不常用端口号,比如8888等映射到服务器的3389端口,这样,外网扫描3389的软件就不会扫描到你的服务器。

具体是在路由器的 转发规则 里面设置 虚拟服务器 就是了

不过,你的外网有固定IP吗(19216818只是内网IP,外网是看不到的) 如果没有的话,就需要每一次都提供IP给你老板以访问服务器,或者如果路由器支持动态DNS的话,申请一个花生壳账号也可以

至于远程桌面,是windows的一个远程 *** 作软件,可以提取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软件来使用。

XP下可以直接运行里面输入MSTSC来运行,在d出的窗口里面写上你外网的IP加端口号,例如202966938:8888

访问局域网服务器方法三:

1、提高服务器硬件性能

2、保证内网的纯净和稳定,不出现内网病毒攻击

第一点比较好做,换个性能高的服务器就可以了

第二点就难做了,目前信息网络问题频出,掉线、网速慢、内网服务器访问缓慢等,很多并不在于网络设备的高级低级,也不在于防火墙、杀毒等手段的实施,它的根源就在于以太网协议存在先天漏洞、不擅长管理这两大弊端。

一旦这个弊端被黑客利用,内网的每一台PC都可能成为攻击源,从内网发起攻击。而PC被感染的途径太多,访问网页、收邮件、聊天下载、移动笔记本、插U盘等等,都可能中招,防不胜防。统计数据表明,网络问题80%是内网引起的,就是这个原因。

对于第二点,我知道有个免疫网络解决方案不错,从网络底层、每个终端上进行防控监测,不仅能防止本机不受攻击,还能拦截本机对外的网络攻击,加固网络基础安全,能够彻底有效的解决内网攻击问题,这样网络就纯净了,访问内网服务器速度就快了

同一无线局域网内,所有主机都是连接到无线路由器的,相互之间要访问数据,都需要通过无线路由器,是无法直接连通和访问的。
所有当主机A向主机B发送数据时,数据首先是传送到路由器的。路由器根据数据包的接受地址,确定应该是哪一台电脑接受数据,然后直接将数据发送到主机B。无线信号本身是无方向的,所有其他主机是能够接受到该数据包的,但是不会接收该数据包。

网卡。

网卡主要功能

1、数据的封装与解封

发送时将上一层传递来的数据加上首部和尾部,成为以太网的帧。接收时将以太网的帧剥去首部和尾部,然后送交上一层。

2、链路管理

主要是通过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协议来实现。

3、数据编码与译码

即曼彻斯特编码与译码。其中曼彻斯特码,又称数字双向码、分相码或相位编码(PE),是一种常用的的二元码线路编码方式之一,被物理层使用来编码一个同步位流的时钟和数据。在通信技术中,用来表示所要发送比特 流中的数据与定时信号所结合起来的代码。常用在以太网通信,列车总线控制,工业总线等领域。

扩展资料

无线网卡的作用、功能跟普通电脑网卡一样,是用来连接到局域网上的。它只是一个信号收发的设备,只有在找到上互联网的出口时才能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所有无线网卡只能局限在已布有无线局域网的范围内。无线网卡就是不通过有线连接,采用无线信号进行连接的网卡。

无线网卡可根据不同的接口类型来区分,第一种是USB无线上网卡,是目前最常见的;第二种是台式机专用的PCI接口无线网卡;第三种是笔记本电脑专用的PCMCIA接口无线网卡;第四种是笔记本电脑内置的MINI-PCI无线网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线网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网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3665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 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