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系统在2019年的应用与发展

超融合系统在2019年的应用与发展,第1张

尽管2018年的超融合市场的并购交易活动并没有2017年那样多,但仍然有很多的发展,其重点是转向软件模型,以及在混合云环境中使用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以下是对2019年超融合发展的四个预测:

1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增加了SDS功能

人们很容易将软件定义存储(SDS)与超融合基础设施(HCI)混淆在一起,尽管从可管理性的角度来看这两者有着很大的不同。

软件定义存储(SDS)资源独立于计算资源进行管理,尤其是在虚拟化和容器化环境中。软件定义存储(SDS)显示需要映射到相关虚拟机或容器的LUN、卷或文件。

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不仅仅是存储。它仍然是像软件定义存储(SDS)这样的软件定义基础设施,但它是围绕计算结构设计的,而不是存储结构。使用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一切都在计算级别进行管理,无论是虚拟机还是容器。没有要单独管理的LUN,卷或文件。也就是说,超融合基础设施(HCI)面临的挑战是虚拟化软件可以限制集群中的节点数量。因此,在许多情况下,客户需要为不同的用例部署两个不同的软件定义解决方案,而单个软件定义的基础设施是理想的。

虽然由于是传统的存储管理结构,软件定义存储(SDS)无法用作真正的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但专家预测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将在2019年增加软件定义存储(SDS)功能,以绕过虚拟化软件强加的集群大小限制。通过将服务器划分为“应用服务器”(具有应用程序虚拟机、虚拟化软件、可能存储的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仅带有存储的服务器),在同一管理框架下,相同的超融合基础设施(HCI)软件可以扩展到同一个集群的1000个服务器。这使组织能够为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和软件定义存储(SDS)用例采用单一供应商的服务,同时仍保留每个解决方案的价值。

2混合云成为真正的混合云

当今的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并不真正适合混合云战略,因为它基本上采用了本地超融合基础设施(HCI)软件堆栈,只是把它放在公共云中的裸机服务器上。虽然在本地部署和公共云中使用相同的管理框架的目标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模型消除了公共云的大部分价值。

例如,如果组织想使用仅在公共云中可用的一些优秀的云原生分析应用程序,那么该怎么办而如果组织只是在云中的裸机服务器上添加一个本地超融合基础设施(HCI)软件堆栈,那么超融合基础设施(HCI)软件堆栈没有利用公共云中可用的丰富功能。

这种新的混合云模型还可以在公共云中提供企业应用程序数据的即时可用性。然而,在需要数天到数周才能将数据从公共云恢复到本地部署之前,公共云中的恢复可以通过近乎同步的恢复点和5个9的可用性来实现。

在这两种使用案例中,公共云中的复制占用空间最小,因此组织不会承担在公共云中保留整个本地软件堆栈的成本。

专家的预测是,在2019年,人们将开始看到与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供应商采用不同的方法,通过利用IT团队知道的本地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工具,同时利用云原生服务,更好地适应混合云战略以及使公共云成为现实的应用程序。

3超融合基础设施(HCI)演变为抽象融合基础设施(ACI)

像虚拟化一样,容器化实际上只是另一种抽象形式。容器比虚拟机更轻、更便携,但是抽象应用程序和 *** 作系统都来自硬件。虽然组织将始终拥有容器和虚拟机的单独基础设施,但大多数组织都倾向于使用单一基础设施。

降低IT基础设施复杂性的超融合基础设施(HCI)价值主张对容器化更具吸引力,因为从DevOps角度来看,其目标是尽可能减少IT交互。因此,很难将传统存储和SDS(软件定义存储)用于容器化,因为它仍然需要存储管理和某种形式的存储知识。

在某些情况下,容器部署在虚拟机中,而超融合基础设施(HCI)无疑是此模型的良好解决方案。但是,为了真正利用容器化和容器编排框架,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应该本身支持容器化和虚拟化这两种类型的抽象。

由于所有这些原因,容器化的增长和虚拟化的长尾将使超融合基础设施(HCI)变为抽象融合基础设施或抽象融合基础设施(ACI)。专家期望是人们将在2019年看到抽象融合基础设施(ACI)的首次实施。

4“HCI软件”继续误导

很多行业都在谈论超融合基础设施(HCI)的软件方法,但大多数引入软件方法的设备供应商都是出于各种错误的原因才这么做的。超融合基础设施(HCI)的软件方法应该主要为客户提供好处。然而,大多数设备供应商采用软件方法的主要原因是通过从硬件业务类别转移到软件业务类别,并提高毛利率(而不是让客户受益)来实现自身利益。尽管他们所推广的软件本质上是一种“以软件为名义”的应用,而超融合设备供应商仍将继续传播软件信息,以取悦财务分析师。

通过对超融合基础设施(HCI)采用真正的软件方法,客户可以在任何供应商的现有服务器上安装该软件,并将其转换到生产中,而不仅仅是将其用于试验或概念验证。客户还可以混合和匹配新的和现有的服务器、不同品牌的服务器和不同型号的服务器。客户还可以购买在新服务器上预先配置的软件,并将这些软件与现有服务器上安装的软件一起部署。

真正的软件方法还将提供永久或期限许可的选择,这在存储处于服务器更新周期时非常重要。使用永久许可证,客户终身拥有该许可证,因此他们可以在服务器更新周期内将其转移到新服务器,而不必每年或每次刷新设备时支付许可证费用。

最后,软件方法在添加容量时提供了最大的灵活性,因为客户可以将驱动器添加到服务器或替换具有更高容量驱动器的服务器中的低容量驱动器。显然,客户可以像使用设备一样添加整个服务器。

专家预计,在2019年,超融合设备供应商将继续保持对软件的模糊定义,并且不会像超融合基础设施(HCI)软件供应商那样向潜在客户提供真正软件方法的所有好处。

服务器虚拟化是整个超融合架构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首先,什么是超融合架构?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也被称为超融合架构,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x86服务器)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其次,了解下超融合架构的特点。

1符合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理念,一定是通过软件结合标准的 x86 服务器来构建分布式存储,而不使用基于定制硬件的传统集中式存储;

2 这个概念强调的是分布式存储软件和虚拟化软件的融合部署,并不是单纯的指软、硬件融合。

可见,服务器虚拟化是整个超融合架构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最后,结合超融合产品的模块构成进一步解释超融合产品和服务器虚拟化产品的关系。

超融合架构图

超融合系统部署架构

上述超融合构成图是标准超融合产品的构成模块,可以看出超融合和服务器虚拟化的关系:

1蓝色部分是内嵌了基于 KVM 的虚拟机服务器,也就是这个服务器虚拟化模块是超融合软件的一个模块,用户选择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管理都在统一界面,更加方便。并且 SmartX 、 Nutanix 等厂商内嵌的虚拟化平台都是免费的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用户的采购成本。

2 灰色的部分是 VMware vSphere 、 Citrix XenServer 第三方服务器虚拟化平台,可以看出,用户也可以使用分布式块存储和第三方的服务器虚拟化平台构成超融合架构。如果使用这种方式的好处是用户可以使用自己之前熟悉的服务器虚拟化产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的虚拟化策略并非没有厂商都能完整支持,目前主流超融合厂商的虚拟化的支持策略如下:

主流超融合厂商的虚拟化的支持策略

云桌面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近三年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系统一般由前后端组成,后端为业务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核心业务逻辑、业务数据等,传统架构一般运行在服务器上。前端为用户接入端,可以对业务数据进行查看、编辑、输入、输出等,传统架构一般运行在台式机、笔记本、 手持终端上。随着国际上 IT 架构从“计算机+网络”向“云+端”演进,云计算 模式下基于虚拟化技术的云桌面成为新型解决方案且增长迅速。

① 云桌面的发展情况

云桌面是一种云端提供计算和存储能力的远程桌面服务。云端的服务器负责计算和存储,通过虚拟化技术把用户的桌面 *** 作系统作为虚拟机创建出来,终端只负责连接服务器获取虚拟机的图像和 *** 作鼠标键盘。用户不再需要 PC,只需要一个连接的终端、显示器、鼠标和键盘即可。瘦客户机凭借稳定性高,安全性 强、低功耗、灵活部署,集中管理等优势逐渐取代以台式机和笔记本为核心的传统PC终端。

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多数行业内企业上云提速,中国云桌面产品普及率 逐渐升高,再加上云桌面产品在各场景渗透率不断提升,使得云桌面整体解决方 案销售量快速增长。2015 年中国云桌面整体解决方案仅 9190 万个,在云计算服 务成为新型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发展背景下,云计算相关基础设施市场整体提升, 2019 年中国云桌面整体解决方案销售数量增长至 19050 万个,2015 至 2019 年 的复合增长率为 1999%。预计 2024 年中国云桌面整体解决方案销售数量将达到 346 万个。

云桌面的发展趋势

A 行业云趋势明显,市场空间广阔

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后端服务器硬件计算能力的增强以及云桌面协议的不 断改进,越来越多的客户选择云桌面解决方案替代传统 PC,替代场景包括国防、 电力、政务、教育、金融、交通、医疗等领域。不同行业由于业务系统和使用需 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云桌面产品也有不同的使用需求,上述多个行业对云桌 面解决方案提供商针对不同场景的产品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未来随着云计算在更多行业的普及,云桌面应用场景将更加细分,同时也 为云桌面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B 云桌面超融合标准化交付将成为产品特色

超融合是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虚拟化资源融合到标准服务器中,通过网络 聚合多台设备形成统一云化资源池的新型 IT 架构,区别于传统的计算+存储+网 络模式。超融合在标准化交付运维、横向扩展、降低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超融合方案简化了网络规划、容量规划、设备选型、设备采购、安全调试等繁杂 流程,通过标准化大幅减低交付、运维难度,缩短产品上线周期。此外,便捷的 横向扩张能力也为用户日后业务系统扩展免除后顾之忧。因此,具有融合架构解 决方案技术实力的厂商未来将占据更高的市场份额。

C“桌面即服务”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传统 PC 模式需要一次性购买设备及软件,前期投入大且维护成本高,云桌 面具有按需使用、动态灵活等天然优势。随着网络带宽的提升、硬件计算能力的 增强以及云桌面协议的不断精进,越来越多的客户接受“桌面即服务”模式,当有 桌面使用需求申请相应的资源即可使用,衍生出移动办公、云 游戏 等多种场景。 近几年国内运营商、公有云平台在云桌面服务提供方面逐渐发力,云桌面厂商除 了传统的客户外,也将延伸面对运营商、大型云平台运营方的桌面使用需求。云 桌面厂商与大型云平台运营方可以合作推出“桌面即服务”产品,共同为客户提供 灵活便捷的云桌面服务,“桌面即服务”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首先先看下什么是超融合?

超融合基础架构(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或简称“HCI”)也被称为超融合架构,是指在同一套单元设备(x86服务器)中不仅仅具备计算、网络、存储和服务器虚拟化等资源和技术,而且还包括缓存加速、重复数据删除、在线数据压缩、备份软件、快照技术等元素,而多节点可以通过网络聚合起来,实现模块化的无缝横向扩展(scale-out),形成统一的资源池。

超融合架构有哪些组件?

从上面的概念可以看到,超融合主要包含存储,虚拟化,数据保护等模块。具体结合smtx os超融合架构,可以看到超融合主要包含以下模块,具体每个厂家都会有所差异:

管理模块:web控制台

虚拟化模块

数据保护与容灾模块:双活集群与备份。

分布式存储模块

如果兼容其他虚拟化,可能还有一个纳管模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3674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 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