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域控对用户来说究竟好在哪里?

AD域控对用户来说究竟好在哪里?,第1张

您好,我根据个人感受回答一下您的问题。
其实域是方便了管理员,不方便用户的。
第一、微软基于AD的域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集中式管理。以前在无数客户端要重复多次的设置,只要在域控制器上做一次设置就可以了。减少了管理员的工作量,甚至可以裁员了,减少了维护企业网络的开支,降低了总体拥有成本。方便了管理员。
第二、对于域中的普通用户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了,原来是工作组每个人都是本地计算机的管理员,想装QQ装QQ,想装迅雷装迅雷,人人都是土皇帝。在域模式后。普通的域用户对于客户机的权限少的可怜,可以说管理员让干什么才能干什么,失去了对主机的控制。对平常工作时间炒个股、玩个游戏、装个乱七八糟的软件的人来说是没有任何实惠的。但是公司不是网吧,这样做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是符合公司整体利益的。
第三、AD是一个大的安全边界,用户只要在登录时验证了身份,这个域林中所有允许访问资源都可以直接访问,不用再做身份验证,也提高的效率减少了维护成本。
第四、对于用户好处,通过文件夹的重定向我们可以将所有用户桌面的“我的文档”重定向到文件服务器上。一来可以集中备份,不用担心客户端重装和故障造成用户数据丢失;而来不管用户在域中哪台计算机登录都可以找到自己的“我的文档”,实现文档跟随用走。

;     
      1、AD域可用于同时管理多台电脑,这样实现集中式管理,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比如曾经我们需要在无数客户端上进行多次的设置,在AD域控制器上只需要设置一次就能完成。
      2、AD域中的“AD”其实就是ActiveDirectory活动目录的简写,活动目录所提供的功能有资源管理、桌面配置、用户服务、服务器客户端计算机管理等等。
      3、基于AD的域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实现集中式管理,比如曾经我们需要在无数客户端上进行多次的设置,只需要在AD域控制器上设置一次就能完成,它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管理员的工作量。
      4、假如在某一公司内有成百上千的电脑需要进行电脑设置、权限设置等工作时,我们可利用AD域控制器对所有的电脑进行 *** 作,若没有AD域的话,就只能让工作人员在不同的电脑上不停重复这个工作。

Windows 活动目录 :Windows ActiveDirectories
这个是windows 独有的,linux是实现不了的

但是linux上也有类同的功能,如NIS+

AD 简单来说,活动目录的首要任务或者说主要目标是 客户端的安全管理,然后是客户端的标准化管理。
高级层次,活动目录将成为企业基础架构的根本,所有的高级服务都会向活动目录整合,以利用其统一的身份验证、安全管理以 及资源公用。
Active Directory存储了有关网络对象的信息,并且让管理员和用户能够轻松地查找和使用这些信息。Active Directory使用了一种结构化的数据存储方式,并以此作为基础对目录信息进行合乎逻辑的分层组织。
------Active Directory 的架构-
Active Directory的架构(Schema)是一组定义,它对能够存储在Active Directory中的各种对象——以及有关这些对象的各种信息——进行了定义。因为这些定义本身也作为对象进行存储,Active Directory可以像管理目录中的其它对象一样对架构对象加以管理。架构中包括了两种类型的定义:属性和分类。属性和分类还可以被称作架构对象或元数据。

NIS+ NIS+ is a directory service developed by Sun Microsystems to replace its older 'NIS' (Network Information Service) It is designed to eliminate the need for duplication across many computers of configuration data such as user accounts, host names and addresses, printer information and NFS disk mounts on individual systems, instead using a central repository on a master server, simplifying system administration NIS+ client software has been ported to other Unix and Unix-like platforms
Prior to the release of Solaris 9 in 2002, Sun announced its intent to remove NIS+ from Solaris in a future release and now recommends that customers instead use an LDAP-based lookup scheme
NIS+ was present in Solaris 9 and 10 (although both releases include tools to migrate NIS+ data to an LDAP server)[1] and it has been removed from Solaris 11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3726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3
下一篇 2023-07-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