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根服务器?为什么大多设在美国?

什么是根服务器?为什么大多设在美国?,第1张

服务器是相对普通常说的服务器而来的,根服务器是全世界网络中的基础服务器,它的前身是美国国家军用网络,在上个世纪美国将这个网络转做民用(这也就是全世界的13个根服务器都是美国管理的,其实现在大家使用的互联网是基于当年美国军用网络发展而来的)。

1、根域名服务器是架构因特网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在国外,许多计算机科学家将根域名服务器称作"真理"(TRUTH),足见其重要性。换句话说--攻击整个因特网最有力、最直接,也是最致命的方法恐怕就是攻击根域名服务器了。

2、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只有13台。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3、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互联网 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美国政府对其管理拥有很大发言权。

日本服务器优势

1、日本的网络具备全新的光纤网路骨干,多路由设计,可有效排除网路障碍率与阻塞率,提供最高品质的专线上网服务。

2、日本服务器放置在日本NNT数据中心机房,带宽网络遍布全世界,拥有中国、美国、台湾、香港等全球120多个国家的网络资源和节点。

3、国际带宽异常充足、宽裕的流量。不再担心流量超标了。

日本vps主机配置价格:

CPU : 双核 内存:1G 硬盘:30G SSD硬盘 带宽:100M 流量:不限制流量 系统:Linux系统 IP:1个 价格:¥189

CPU : 三核 内存:2G 硬盘:50G SSD硬盘 带宽:100M 流量:不限制流量 系统:Linux系统 IP:1个 价格:¥289

韩国服务器租用优势

1、韩国服务器速度快而且非常稳定。韩国是中国的近邻,距离中国的物理距离很近,连接速度和中国香港差不多,韩国个别线路甚至堪比国内双线。

2、韩国服务器优势在亚洲地区用户打开速度快,线路非常稳定,适合面向韩国市场的外贸电商客户及游戏、站、大流量站点游戏类客户。

3、防御能力好,安全性高:韩国是离我国最近的能提供高防服务器的国家,韩国机房能为单台高防服务器提供超过40G的防御流量。

韩国服务器LG机房 G620 4G 320G 10M国际带宽  850元

韩国服务器 I5系列 4G 500G 10M国际带宽  1150元

当然不能。第一方面,美国国内的10个DNS服务器虽然对于13各DNS服务器来说所占的比例很大,但是脱离在美国的10台DNS后,另外的3台DNS服务器也是可以工作的,这三台也同样可以将世界各国网络连接起来,并不可以切断任意国家的互联网。


第二方面,DNS是将各个IP地址解析成名字然后在世界网络连接。如果美国可以切断所有的DNS,这只会让各国的网络系统成为独立的部分,使世界各国不能相互联系,并不会影响各国内部的互联网运行连接。虽然美国境内有10台DNS,也完全不会影响到各国内部的互联网。

第三方面,虽然美国有大部分的DNS服务器,可以说是对DNS这个行业垄断了。是每个国家都不会完全依赖于美国的DNS,不会将自己国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交给一个狡猾的国家,每个国家都会自主研发自己的互联网连接系统,保护自己国家的机密和互联网安全。

第四方面,互联网时代是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变得迅速,互联网加强了国际间的合作,使世界各国的经济紧密联系。如果互联网被切断,世界经济就会遭受重创,美国也不会例外,他们没有办法承受和承担这个后果,所以于美国于世界各国,他都不会切断DNS服务器。

第五方面,美国内的10台DNS服务器虽然说是处于美国,听上去像是被美国 *** 控的,但是事实上这个项目并没有被美国掌控。而是美国签订了协议让国际上的机构进行管理,这个庞大重要的项目早就不属于美国掌控了。因此,美国根本不能够切断任意国家的互联网。

如果说网络是一个大树,哪么我们的网站就是树叶,而运营商就是树枝,树叶在树枝上,而树干和树根呢?树根在美国,树干是连接世界各大洲的主干线,人造卫星在天上,如果树根跑天上去了,树就不用活了,呵呵,不过卫星是传输信号用的。粗略说一下,希望你可以明白

因特网简介
一,电脑网络
道路和道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家家户户使用的电话线路连接在一起,形成了电话网络把电脑和电脑通过通讯线路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电脑网络(如图1-1所示)
图1-1
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和连到网络上的其他用户一起共享网络上的资源,如磁盘上的文件和打印机,也可以互相交换数据信息等
按计算机连网的区域大小,我们可以把网络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在一个办公室,一座大楼,或是在一个校园内的网络称为局域网局域网中的电脑可以彼此交换信息,共用设备(如打印机,硬盘等),其中专门负责传递信息,提供资源和管理工作的电脑称为服务器
跨省市,跨国家的网络则是广域网,我们平常讲的因特网(即Internet)就是最大最典型的广域网
小知识 因特网的前身是ARPANETARPANET是6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组建的用于研究的实验性网络到1979年,ARPANET已经发展成为具有4个计算机网络的遍布美国的军事通讯网,许多大学和公司把自己的计算机网也联入了ARPANET,渐渐地,ARPANET就发展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计算机互联网络因特网
三,通讯协议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是怎样交换信息的呢 就象我们之间进行交流要使用某种语言一样,在网络上的各台计算机之间也有一种语言,这就是通讯协议不同的计算机之间必须使用相同的通讯协议才能进行通信通讯协议也有很多种,需要选择哪一种协议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特网上的计算机使用的是TCP/IP协议
四,IP地址和主机名
(一) IP地址
在电话网中,每一台电话机都有一个由邮电局分配的电话号码,只要知道某部电话机的号码,便可以拨通该电话
连入因特网的计算机与连入电话网的电话机非常相似,每台计算机都有一个由授权单位分配的号码,称为IP地址
IP地址由四个小于256的0或正整数组成,每个数之间用小数点隔开例如,北京大学>Internet简介

前 言
Internet意为国际互联网络,由遵循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 Internet Protocol)协议的众多网络互联而成,现已覆盖世界176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000万多个网络,联接主机近 500万台,600多个大型图书馆,400多个学术文献库,100多万个信息源,用户已近上亿,其中国内用户已超过15 万,预计到2000年全球用户将达到二亿,成为名副其实的跨越时空和地域的全球最大的计算机网络,又称“寰球网”。
Internet发 展 简 史
七十年代初,美国国防部组建了一个叫ARPAnet的网络,其初衷是要避免传统网络中主服务器负担过重,一旦出问题,全网都要瘫痪的问题。 于是基于网络总是不安全的这一假设,设计出Client/Server模式和IP地址通信技术。
八十年初,以太网技术开始发展,一些与ARPAnet有关的以太局域网开始应用IP地址技术与ARPAnet互联。八十年代后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FS)在五所大学中设立了五个超级服务器,并在不久后建成了SFNET,为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NSFNET引用了ARPAnet的互联技术。NSFNET运行后,效果非常好,很快就需要扩容。1987年,NSF委托Merit Network, Inc、IBM和MCI等公司对NSFNET进行维护和扩容。九 十年代,商家开始介入,开始了Internet迅猛发展的时期,并在很短的 时间里演变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的互联网络。
Internet 的 功 能
从功能方面看,Internet有两大用处:其一,通信,使用电子邮件通信,速度快、费用低,特别适合国际间通信量大的用户使用;其 二,信息双向交流 ,Telnet、FTP、Gopher、News、>

为美国的。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全世界IPv4根服务器只有13台(这13台IPv4根域名服务器名字分别为“A”至“M”),1个为主根服务器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在与现有IPv4根服务器体系架构充分兼容基础上,中国主导,并联合国际互联网WIDE机构的“雪人计划”于2016年在全球16个国家完成25台IPv6根服务器架设,事实上形成了13台原有根加25台IPv6根的新格局,为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扩展资料:

根域名服务器的相关情况:

1、2018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达到2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不低于20%;2020年末,IPv6活跃用户数超过5亿,在互联网用户中的占比超过50%,新增网络地址不再使用私有IPv4地址。

2、根服务器为国际互联网最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是互联网通信的“中枢”。“雪人计划”作为一个实验项目,目的并不在于完全改变互联网的运营模式,而在于为真正实现全球互联网的多边共治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3、“雪人计划”基于IPv6等全新技术框架,旨在打破现有国际互联网13个根服务器的数量限制,克服根服务器在拓展性、安全性等技术方面的缺陷,制定更完善的下一代互联网根服务器运营规则,为在全球部署下一代互联网根服务器做准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根域名服务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3772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4
下一篇 2023-07-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