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公司自己建服务器,并自建企业邮局,这样能与外网进行正常收发邮件吗?

如果一个公司自己建服务器,并自建企业邮局,这样能与外网进行正常收发邮件吗?,第1张

众所周知,如果您的计算机想参与互联网通讯,无论是作为一台执行资源访问的客户端还是作为一台被访问的资源提供服务器,您的计算机必须都分配有一个合法的IP地址(注:LAN方式宽带用户不需要直接获得合法的IP地址,这部分用户及市场将在下文中涉及),就像22213618823,这个地址通常由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给您(在中国通常是电信部门)。这种IP地址的分配又有静态和动态两种,通常作为服务器的计算机的IP地址是静态的(固定),因为它要为用户提供服务,为什么呢试想,如果一台服务器的IP地址每天变换,那又有哪个用户可以记住服务器的地址呢而由于作为访问客户端的计算机绝大多数时间是作为资源请求方而不是服务提供者,因此它的IP可以是动态的,通常体现在我们每次拨号的得到的IP地址都不同,当用户断线时再由服务商回收再分配。
那可不可以让所有的计算机的IP地址都固定呢,不管是服务器还是客户端,那样不就可以互相访问了吗事实上,目前的IP地址已经非常匮乏了(IPv4的IP总地址有限,而分配权又掌握在美国手中),一个固定IP地址的租用费用是十分昂贵的(各地电信服务商的价格不同,但都超出个人、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之外),根本不可能这样做。
我们接着来看,是不是有了固定的IP地址就可以了呢
尽管服务器的IP地址固定了,但要记忆像22213618823这样的IP地址还是很烦人的,互联网上的服务器何止数万,谁能都记住因此就有了传统的DNS服务(域名解析服务),它可以用一串容易记忆并富有含义的字符代替枯燥的IP地址,例如用>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
1、邮政检查服务器和防火墙的部门是专门掌握机房主机设备的配置、配置参数变更情况,不定期对机房内设置的消防器材、防火墙、交换机等设备进行安全检查。
2、然后是配合寄递渠道安全监管绿盾工程建设工作等。
3、并且配合永州邮政业安全中心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实施工作。

邮件接收服务器,顾名思义,就是指接收邮件的服务器,使用的大都是POP协议,POP协议具体是什么呢?

Post Office Protocol
:邮局协议  POP 协议允许工作站动态访问服务器上的邮件,目前已发展到第三版,称为 POP3。POP3 允许工作站检索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POP3
传输的是数据消息,这些消息可以是指令,也可以是应答。

创建一个分布式电子邮件系统有多种不同的技术支持和途径:POP(邮局协议)、DMSP(分层式电子邮件系统协议)和 IMAP(因特网信息访问协议)。

其中,POP
协议创建最早因此也最为人们了解;DMSP 具有较好的支持“无连接” *** 作的性能,但其很大程度上仅限于单个应用程序(PCMAIL);IMAP 提供了 POP 和
DMSP 的扩展集并提供对远程邮件访问的三种支持方式:离线、在线和无连接。

POP
协议支持“离线”邮件处理。其具体过程是:邮件发送到服务器上,电子邮件客户端调用邮件客户机程序以连接服务器,并下载所有未阅读的电子邮件。

这种离线访问模式是一种存储转发服务,将邮件从邮件服务器端送到个人终端机器上,一般是
PC 机或 MAC。一旦邮件发送到 PC 机或 MAC 上,邮件服务器上的邮件将会被删除。

POP3
并不支持对服务器上邮件进行扩展 *** 作,此过程由更高级的 IMAP4 完成。 POP3 使用 TCP 作为传输协议

扩展资料

当多个工作组、部门和骨干网连接在一起的时候,企业间需要连网,一个系统连接了很多很多的网络,Internet已经变得十分普遍和重要,电子邮件是因特网上最为流行的应用之一。

如同邮递员分发投递传统邮件一样,电子邮件也是异步的,也就是说人们是在方便的时候发送和阅读邮件的,无须预先与别人协同。

与传统邮件不同的是,电子邮件既迅速,又易于分发,而且成本低廉。另外,现代的电子邮件消息可以包含超链接、HTML格式文本、图像、声音甚至视频数据。

我们将在本文中查看处于因特网电子邮件核心地位的应用层协议。但在深入讨论这些协议之前,让我们先概览一下因特网邮件系统及其重要部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邮件服务器

电子邮件的工作过程遵循客户服务器模式。每份电子邮件的发送都要涉及到发送方与接收方,发送方式构成客户端,而接收方构成服务器,服务器含有众多用户的电子信箱。发送方通过邮件客户程序,将编辑好的电子邮件向邮局服务器发送。邮局服务器识别接收者的地址,并向管理该地址的邮件服务器发送消息。邮件服务器识将消息存放在接收者的电子信箱内,并告知接收者有新邮件到来。接收者通过邮件客户程序连接到服务器后,用户的电子邮件到来,主机就将邮件移到用户的电子信箱内,并通知用户有新邮件。因此,当发送一条电子邮件给一另一个客户时,电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4503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09
下一篇 2023-08-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