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水修桥铺路凿盐井,蜀守李冰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眠于什邡

治水修桥铺路凿盐井,蜀守李冰为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长眠于什邡,第1张

从什邡双盛出发,我们沿着川西 旅游 环线,直奔洛水镇的李冰陵。李冰是秦代的蜀郡郡守,一代水利宗师,被川人尊为“川主”,至今四川各地尚有许多川主寺。洛水镇镇中心也有一座川主庙,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如今已成为集传统文化、宗教活动、休闲于一体的宗教活动场所。中国人历来就喜欢偶像崇拜,文昌宫、关帝庙、岳王庙,寄托着后人对祖先的敬仰。然而这种崇拜,有时候是自发的,是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四川的最高行政长官,从古到今,人数不少,人们却单单记住了李冰,这是大浪淘沙的结果,反映了历代百姓的心声。

图注:李冰父子

李冰生于公元前302年,卒于公元前235年,终年67岁,在秦代也算高寿了。在任期间,李冰治理岷江,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枢纽,天府之国,沃野千里,遂成富庶之地。古代蜀地非涝即旱,四川人民世世代代同洪水作斗争。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秦国吞并蜀国。秦为了将蜀地建成其重要基地,决定彻底治理岷江水患。同时派精通治水的李冰取代政治家张若任蜀守。李冰经过实地调查,发现开明所凿的引水工程渠首选择不合理,因而废除了开明开凿的引水口,把都江堰的引水口上移至成都平原冲积扇的顶部灌县玉垒山处,这样可以保证较大的引水量和形成通畅的渠首网。

图注:都江堰

李冰创筑的都江堰,由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及渠道网所组成。鱼嘴是在宝瓶口上游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堰,因堰的顶部形如鱼嘴而得名。《华阳国志》记载:李冰“壅江作堋”的“堋”就是指鱼嘴。它将岷江分为内外江,起航运、灌溉与分洪的作用。飞沙堰是一个溢洪排沙的低堰,它与宝瓶口配合使用可保证内江灌区水少不缺,水大不淹。宝瓶口是控制内江流量的咽喉。宝瓶口不仅是进水口,而且以其狭窄的通道形成一道自动节水的水门,对内江渠系起保护作用。宝瓶口这一岩石渠道,十分坚固,千百年来在岷江激流冲击下,并未被冲毁,有效地控制了岷江水流。李冰修成宝瓶口之后,“又开二渠,由永康过新繁入成都,称为外江,一渠由永康过郫入成都,称为内江”。这两条主渠沟通成都平原上零星分布的农田灌溉渠,初步形成了规模巨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道网。

图注:治水口诀

李冰在修建都江堰工程中,创造了竹笼装石作堤堰的施工方法。此法就地取材,施工、维修都简单易行。而且,笼石层层累筑,既可免除堤埂断裂,又可利用卵石间空隙减少洪水的直接压力,从而降低堤堰崩溃的危险。李冰还创用石人测量岷江水位。《华阳国志•蜀志》载:李冰“作三石人,立三水中,与江神要。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这是见于记载最早的水则,说明李冰已基本掌握了岷江水位涨落的大致幅度。李冰在实践中总结的治水三字经“深淘滩,低作堰”和八字真言“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直到20世纪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可见其影响之大。

图注:都江堰放水节

除了都江堰,李冰还在今宜宾、乐山境开凿滩险,疏通航道,又修建汶井江(今崇州市西河)、白木江(今邛崃南河)、洛水(今石亭江)、绵水(今绵远河)等灌溉和航运工程。都江堰等水利工程建成后,蜀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千百年来危害人民的岷江水患被彻底根除。从此,蜀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水旱从人,不知饥饿,则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水利的开发,使蜀地农业生产迅猛发展,成为闻名全国的鱼米之乡。西汉时,江南水灾,“下巴蜀之粟致之江南”,唐代“剑南(治今成都)之米,以实京师”。渠道开通,使岷山梓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而且有名的蜀锦等当地特产亦通过这些渠道运往各地。正是由于李冰的创业,才使成都不仅成为四川而且是西南政治、经济、交通的中心,同时成为全国工商业和交通极为发达的城市。

图注:李冰蜡像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土地是农民的根本,农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李冰,没有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四川将会是一个什么模样,真让人不敢想象。都江堰现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人前来抚今追昔,可是李冰陵呢,我想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李冰陵位于什邡西北洛水章山,占地360亩,北靠后城山,东临峰顶山,西连佛爷坪,南瞰神牛岭,从南向北地势渐高,陵墓在山顶的平台上,很有帝王气势。李冰陵是寂寞冷清的,游人寥寥无几。

图注:李冰

我们就这样风尘仆仆的站在了李冰陵的大门外。四周都是高山,脚下有河,自山间蜿蜒流出,在山前开阔处汇聚成一个波光敛滟的李公湖。陵园的外面,散住着一些山民,也有开农家乐的,鸡鸣狗吠声在山谷中不绝于耳,间或传来农妇喝斥小孩的声音,显得十分亲切。

几个孩子围着李冰的石像追逐嬉戏。我拦住他们问:“这个爷爷是谁呀?”他们七嘴八舌地说:“他是李冰!”我又问:“李冰是干什么的?”孩子们一脸茫然,答不出来了。我的心里隐隐作痛,这些孩子都住在附近,他们连李冰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更别说其他人了。我们一直在教育下一代热爱祖国,可是收到了多大的成效呢?爱祖国,首先就要爱家乡,爱家乡的山山水水,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当然也包括熟悉家乡的 历史 。

图注:都江堰

李冰在成功治理岷江后,晚年移师什邡,治理沱江上游支系洛水。因劳累过度,逝世于治理洛水工程中,就地葬于可俯瞰洛水的章山之上。李冰治理洛水的事迹,在《古蜀记》《华阳国志》《什邡县志》及什邡县境内出土的宋熙宁大安王庙碑记中均有记载。

古瀑口。关山险峻,怪石垒垒,蹲踞如虎豹。左边为什邡的高景关,对岸是绵竹的云盖山,两座山峰对峙若门户。九顶山内流出的两股水流,洛水屈曲流左,章水绕山于右。二水于山内三河口汇乾河、通溪河水,下注于瀑口。而瀑仅一入山孔道,狭窄成了一个总锁钥。瀑水奔腾,左冲右突,势不可挡。洪水季节,常为水患。凿瀑口。只有先凿瀑口,让出口通畅,才能疏导洛水。

图注:什邡高景关

李冰治水多采用疏导的方式,在那个生产力落后的秦代,没有炸药,要把大山从中劈开,得有多么艰难。李冰组织军民,先在山上放大量的木材,浇上油,用火烧山,再浇水,如此反复多次,利用热涨冷缩的原理,让大山裂开缝隙,最后由石匠用铁器来凿,凿开了瀑口,洛水得以顺畅地流出去,使现在的绵竹、广汉、什邡都享受到了灌溉之利。

当年的古瀑口,经过李冰带领千千万万什邡、绵竹、广汉等地的民工,顶风雨冒烈日烧岩劈石开山,在极其原始简陋的施工条件下,经过几个寒暑的奋战,终于导洛成功,完成了他晚年的夕阳工程,在他治水造福于人类的功劳簿上,又添上了辉煌的一笔。凿石疏通瀑口后,李冰又在瀑水下处开挖白鹤潭,然后审势设平梁,建立洛口堰。

千年以来,后人又在此基础上建成上堰为朱堰,中分堰口为李堰,左分堰口为火烧堰,入绵竹地界。水的分流量什邡为七,绵竹为三,这科学的治理,化瀑水为生命水幸福水,一直润泽着“南亩千渠”,使什邡、绵竹等县成为旱涝保收的鱼米之乡。这是多么大的丰功伟绩,我们现在端着白米饭的时候,都不能忘了李冰,虽然他在我们的记忆中已成为了一个符号。

图注:都江堰

李冰像由黄石铸成,通高83米,束发佩冠,长袍宽袖,坐手捋须,右腰佩剑,神情严肃庄重,目光刚毅坚定,昂首仰视长空。作为蜀郡最高长官,似乎在忧患国事,又似在苦思治水良策。从山门牌坊进去,就是九龙陛。陵园巧妙利用上山台阶的斜坡,塑造了九龙闹海的景象,预示着李冰治水的艰辛。古朴的龙凤,简单的云朵状花纹,“秦李冰葬斯”的行草书,让人感到年代的久远。从九龙陛开始,登1000步台阶,可直达山顶平台墓园。其间有江泽民的题字“创科学治水之先河,建华夏文明之瑰宝”,评价是十分中肯的。

图注:九龙陛

1000步台阶,游游缓缓地爬上去,我们都是汗流浃背,只好走走停停,边欣赏景致边照相。这台阶不像其他山路,曲曲弯弯的,而是直接上去,由山坡到山顶。我们像登上了一段天梯,也许是陵园的设计者有意为之吧,毕竟我们是去拜谒川主李冰。

台阶走完,天地豁然开朗,一个 *** 场大的山顶平台呈现在我们面前。据当地人讲,李冰陵是1993年重修的。什邡各界人士踊跃捐款,投工投劳。当时的确从山下抬上来一口小棺材,2000年的岁月洗礼,李冰的尸骨早就不在了,就连衣物这些东西也没留下。而这口小棺材,就成为了李冰的一个象征。其实肉身衣物有什么用呢,关键是李冰的业绩和精神,他永远活在四川人的心中。

图注:科学治水

李冰墓园周长约30米,中间是一个硕大的土丘,上面常年生长着苍松翠柏。墓园四周由花岗岩砌成,上面雕刻着李冰的一些事迹,分为七个部分:通济二江;勇斗江神;马沿西行;开凿盐井;城后斗礼;羽化飞升和民仰忠魂。刀法有浮雕,平雕,也有线刻,构图古朴浪漫,表现了人神合一的思想。有意思的是,李冰除了治水,还教蜀地百姓开凿盐井,制取井盐。

图注:盐井滩

四川属于内陆,又是盆地,与外界联系较少,而盐是老百姓生活必需品,产于沿海,李冰教百姓凿井取盐的功绩不亚于李冰治水。在此之前,川盐开采处于非常原始的状态,多依赖天然咸泉、咸石。李冰创造凿井汲卤煮盐法,结束了巴蜀盐业生产的原始状况。这也是中国史籍所载最早的凿井煮盐的记录。正因为如此,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李冰是神而不是人,他是上天派来帮助蜀地百姓的,是四川的保护神。

墓园前面是两组护墓石兽,有水犀,狻猊,蛟龙和龟,他们都是水中的猛兽。在神话传说中,李冰治水就是和这些猛兽搏斗,制服了他们,江河就温顺了,成为人类的朋友,这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想象而已。

图注:泽被后世

走出李冰陵,脑海中总是李冰亲民爱民,为蜀地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形象。不管哪朝哪代,只要你真心诚意的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就会把你铭记在心里,这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彭忠富/文;源网络)

最早使用和制盐的是中国人,在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中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中国古代流传下的“白鹿饮泉”、“牛舐地出盐”、“群猴舔地”、“羝羊舐土”的记载都说明了这一点。20世纪50年代在福建出土的文物中有煎盐器具,证明了最晚在仰韶时期(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3000年)古人已学会煎煮海盐。 中国最早发现并利用的自然盐有池盐。其产地在晋、陕、甘等广大西北地区,最著名的是山西运城的盐池(即解池、河东盐池)历史悠久,在《史记》中有记载,黄帝曾战炎帝于阪泉,败蚩尢于涿鹿,后又“邑于涿鹿之阿”。据专家考证:“阪泉在山西解县盐池上源,相近有蚩尤城、蚩尤村及浊泽,一名涿鹿”。而“炎黄血战,实为食盐而起”。 另一种自然盐是岩盐,因产于“盐山”故称岩盐。产地在今天甘肃环县南曲子附近和甘肃泉市。所谓“盐山”实际是指大粒矿盐,除了主要化学成份NaCIQH,因各地质、地层的不同所含的微量元素也各异,从而出现赤、紫、青、黑、白等不同的颜色。盐的主要用途,在古代主要是食用,《周官·盐人》,“形盐”用以供宾客。又说:“王之膳羞,供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这里所说的“形盐”是指白色岩盐,因形体大可以“镂之写物”。“饴盐”是岩盐中最好的一种,其味咸美“如水精”、“似虎珀”,又称“君王盐”。 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保存有关盐神的传说,四川盐源县的纳西族,供奉“盐神”是一位少女形象,相传是她在牧羊时发现了盐水,后来在此开凿了盐井。古巴蛮有酋长廪君与盐神斗智、最后在“鱼盐之地”定居的神话故事。这说明少数民族特别重视对自然盐的占有。 古代盐的食用 古人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未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可以想见,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当古代先民处于“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的蒙昧时代,尚不知何为咸味,亦不知盐为何物。后世人们在祭祀用的肉汤中不加盐,即所谓“大羹不致”以表示对古礼的遵循。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对这种古礼也作了记载:“大食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者矣。”典籍的这些记载,都可视为古代先民原本不知盐、不识盐的佐证。因而可以推论,古代先民确实曾经历过一个不知食用盐的漫长历史时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仅仅依靠大自然的恩赐所得到的自然生成的盐,开始摸索从海水、盐湖水、盐岩、盐土中制取。地球上盐的储量最多的是海水。中国关于食盐制作的最早的记载是关于海盐制作的记载。古籍记载,炎帝(一说即神农氏)时的诸侯宿沙氏首创用海水煮制海盐,即所谓“宿沙作煮盐”。实际上,用海水煮盐,不是宿沙氏一人之所为,而是生活在海边的古代先民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创造了海盐制作工艺。在当前尚无更新的考古发现和典籍可资证明的情况下,“宿沙作煮盐”可视为中国海盐业的开端,宿沙氏是中国海盐的创始人。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于盐的成因也早有探索,并有先识之见,认为盐的生成与水气有很大关系:“水曰润下,润下作咸”。这是对湖盐生成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湖盐又称“池盐”,内陆的盐湖(池),由于受干燥气候影响,能够自然生成结晶体状的盐。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最古老的河东盐池(亦称“解池”,今山西省运城县南、中条山北麓一带),就是借助风和太阳的蒸发作用,自然生成食盐,历史上称为“解盐”、“潞盐”或“河东盐”。关于“解池”的最早记载见之于《山海经北山经》,其中有“又南三百里,曰景山,南望盐贩之泽”句。据晋人郭璞释云:盐贩之泽,“即盐池也”。现在中国青海省境内的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即盛产这种池盐,其中察尔汗盐湖面积达16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盐湖。池盐具有自然结晶的特点,晋人的《洛都赋》云:“河东盐池,玉洁冰鲜,不劳煮沃,成之自然”。就是说池盐不需煮制,自然可成。“解池”地处黄河流域,由此可以想见,生活在黄河流域的古代先民,会很早就接触到这种天然池盐。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煮制海盐当在天然盐被发现和食用之后。因为煮盐是一种进步的制作工艺,必须具备一定的煮制用的器具,比如像汉代煮盐用的“牢盆”之类的器具。面这类器具用什么材料制作,如何煮制等一系列问题均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可以断定:发现和食用自然生成的天然海盐、池盐、岩盐、盐泉、土盐等是人类食用盐的开端。这一点对于世界各国来说,应是共同的。四川云安,这里煮盐的历史很长 井盐出现较晚,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巴蜀地区(今四川省)。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在治水的同时,勘察地下盐卤分布状况,始凿盐井。史载:李冰“又识齐水脉,穿广都盐井诸陂池,蜀于是盛有养生之饶焉。”这是有关中国古代开凿盐井的最早记载。 岩盐系由开采的盐矿经炼制而成,多集中在中国西北和西南高地势山脉区域,如新疆、西茂、云南境内。岩盐的制作,始于何代,史籍无载。岩盐制作方法,据《水经注江水》载:“朐忍县(今四川省云阳县)入汤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为盐。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者之,水竭成盐。”由此可知岩盐是通过煮制获取的。 土盐即“碱盐”,为盐碱地所产,味苦质劣,在盐家族中处于末位,只是作为食用盐的替代品。土盐制作始于何时,亦不可考。其制作方法据《后汉书西南夷传》载:“汶山地有咸土,煮以为盐,麋羊牛马食之皆肥。”可见土盐亦经煮制获取。

问题一:江苏盐城为什么叫盐城 盐城市在古代是盐商的交汇地,两淮盐商富甲天下嘛。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问题二:江苏有个城市为什么叫盐城?是不是因为有很多盐?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

问题三:盐城为什么又叫“登”? 盐城名叫登瀛,是因为登瀛桥的存在。
过了登瀛桥就到了盐城,所以就叫盐城为登瀛。
这和保加利亚首都索非亚相似,索非亚原名是俄语命名的,后来因为这座城市的边上有一座索菲亚教堂,人们走过索菲亚教堂就快到索菲亚这座城市了,所以保加利亚首都的名字渐渐就变成索菲亚了,还是很有趣的吧。
登瀛桥的传说
登瀛桥,是盐城八景之一,叫“登瀛晚眺”。这座桥为什么叫“登瀛”?这里边有一个故事。
古时,盐城有两个叫“登瀛”的人,一个叫李登瀛,一个叫陈登瀛。这两个人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说起来除了姓,别的样样同,可就是家境不同。李登瀛是万贯家财,家内应有尽有,丫环、小厮一呼百应;陈登瀛一贫如洗,就夫妻两个,吃了早饭愁晚饭,破屋愁雨天,破衣愁寒天,一句话,日夜愁穷。
那时候,盐城有城隍庙,当地人有个“宿斋”的风俗。
一天,陈登瀛的娘子就跟陈登瀛说了:“你呀,同人家李登瀛是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总叫登瀛,为什么你就这么穷,人家那么发财呀!”陈登瀛听在心里,想想也不服,就准备去“宿斋”。
这天,陈登瀛就跟人家大船上借了一条大铁锚链子,到了城隍庙内,把大菩萨、小菩萨一个个绕起来,到晚上就往大殿上一睡,睡着了等城隍回来,这就叫“宿斋”。
到了半夜,城隍老爷回来了,看见他的部下都被铁锚链子链了起来,知道有人来“宿斋”。一望,陈登瀛睡在大殿上,就与他梦中谈起话来了。问他为什么睡在庙内?陈登瀛就跟城隍说了:“我是来找你讲理的。”
城隍问他讲什么理,他说:“我和李登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为什么他那么发财,我这么穷?”
城隍老爷回答他:“李登瀛发财归发财,他没得大寿,又无子孙后代,你现在虽穷,将来寿大,要过到八十岁,还落个儿孙满堂。你是要发财,还是要大寿呢?”
陈登瀛想了一刻,说:“我要发财,不要大寿,我穷够啦!”
城隍老爷点点头说:“那好,我就叫你发财。”这下,把个陈登瀛高兴死了,他呀,一笑就笑醒了,眼一睁天已蒙蒙亮,就高高兴兴回家了。
到家一看哪,不好了,还发财呢,妻子倒生病睡在床上不省人事了。陈登瀛急得直转,他身无分文,哪有钱请医生抓药啊,只好眼睁睁地望船沉。
就在这时,忽听门外“笃笃笃”的声响,陈登瀛向门外望去,只见一个老和尚,背着一个大包袱,敲着木鱼,在他家门前化缘。
陈登瀛说:“你这老和尚,我家吃中饭没晚饭,现在病人睡在床上,连抓药的钱都没有,你还来化缘!”
老和尚笑笑说:“你家娘子有病,你要请我的话,我可以治好她的病不要钱。”
陈登瀛一听此话,高兴了,忙把老和尚请到家里,老和尚进屋后,放下包袱和木鱼,就叫陈登瀛烧口热茶,还说:“我这儿有几个药丸子,你娘子只要和茶吞下肚,病就会好的!”
陈登瀛看看锅边,连一把草都没有,没办法烧茶,只好舀了碗凉水。
老和尚接过水碗,走进房里,去替病人看病。才进房,只听“轰”的一声响,老和尚往地上一倒,娘子一惊,往起一拗,一点病也没得了。
老和尚倒在地上,夫妻两个急忙去拉,哪里拉得动啊,用手摸摸老和尚的身子,浑身冰凉,没一点儿热气,老和尚死了。夫妻两个想把老和尚动个身,可两个人不管怎么用力,就是拉不动,再把衣服解下来一看,“啊!是个金和尚。”夫妻俩傻了眼,再到堂屋把包袱解开来一看哪,里头全是金银财宝,珍珠玛瑙,连那个大木鱼都是金的,当时陈登瀛想,可能是城隍老爷夜内跟我讲的显灵了,送财给我了。
陈登瀛真的发财了,而且是陡发万金,富甲一方。
日子是好了,陈登瀛总不曾忘记“宿斋”那晚上城隍老爷讲的话,说他有了财,寿就不大啦,到了三十六岁那年的某天某日就要死的。想到这里,陈登瀛跑到李登瀛家去,想听>>

问题四:盐城舰为什么叫盐城舰 舰艇名的具体命名规定是:
巡洋舰以上:国务院特别命名
巡洋舰(或巡洋舰以上):以行政省(区)或直辖市命名。例如:建国初的重庆号巡洋舰,辽宁号航空母舰;
驱逐舰:以“大中城市”命名。例如:武汉号驱逐舰;
护卫舰:以“中小城市”命名。例如:衡阳号护卫舰;
补给舰:以“湖泊”命名。例如:微山湖号补给舰;
核潜艇:以“长征”加序号命名。例如:长征4号攻击核潜艇;
常规导d潜艇:以“远征”加序号命名;
常规鱼雷潜艇:以“长城”加序号命名;
扫布雷舰:以“州”命名;
猎潜艇:以“县”命名;
船坞登陆舰、坦克登陆舰:均以“山”命名。例如:昆仑山号登陆舰;
步兵登陆舰:以“河”命名;
训练舰:以人名命名。例如:郑和号远洋训练舰。
辅助船艇以所在海区和性质的名称(如南运、东拖、东油、北标、海捞)再加序号命名。

问题五:自贡为什么叫盐城 自贡叫盐都,不叫盐城。自贡是因盐建市,因盐兴市。历史上,明朝嘉靖年间,釜溪河边有一口自然流出卤水的盐泉,后开凿成盐井名自流井。北周武帝时,釜溪河支流旭水河畔有口盐井叫大公井,因盐质特好,为向朝廷进贡的盐,该井又叫贡井。自流井属富顺管辖,贡井属荣县管辖,昔时合称富荣盐场,1939年,因盐设市,因自流井和贡井的缘故即合称自贡。自贡有纵横几百里的盐场,历史上境内天车林立、枧道阡陌纵横,井灶星罗棋布,人称“咸自贡”被誉为中国的盐都。
据汉代画像砖和文献资料,早在汉代,四川即有井盐生产。自贡盐业肇始应在东汉章帝时期。北宋庆历以来,四川盐业在总结大口井盐开凿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冲击式顿钻凿井技术,凿出了一种新型的小口径盐井――一卓简井。这种盐井,在世界上率先使用钻头(即圜刃),竹制套管和安装了单向阀门装置的汲卤筒,宋代卓筒井出现,使钻井技术发生了新突破。明清时期,四川井盐生产工艺突飞猛进,自贡盐场随之日渐兴盛。被列为国家级文物的世界第一口超千米深井―一龊2“水火两旺”,其景观令古今叹止。
盐乃百味之首,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古往今来,人们称盐为“国之大宝”。自贡这片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土地,有着丰富的盐卤资源,就威西等五个岩盐矿体分布600多平万公里,现己初步探明储量200亿吨以上。
1892年首次在自贡的自流井北斜构造发现了盐岩,揭开了中国开采深层岩盐的历史,不久即在世界上率先实现岩盐井下自然连通开采。旧日开凿盐井投资大“井上工具,或数万金”,“少亦万余金”、“而且花费时间长”,“常程可四五年,或十余年”。经营盐业颇担风险还要有雄厚资本,因此开采自贡盐井投资者,最初大多数是腰缠万惯的陕西商人。后来四川的一些商人及高利贷者见此有厚利可图,也纷纷投资。持有钱财并欲投资于盐,气井开采者谓“客伙”,拥有开办井场基址者称“地主”。客伙及地主常合伙办井,签立契约,称“出山约”,井打成后双方按一定比例分成。这是盐业史上成功的股份制经营。
盐井开凿并非一帆风顺,有人凿井多,资金告馨,仍不见一滴卤水。一些人更乘机顶井开凿,一旦成功便可独占其成或分享,是谓“做下节”。做下节并非都能成功,有的也是耗尽钱财,仍不见卤水,故剧重演。只得再招来新投资者自己从大节变成了中节,甚至“有数十年更数姓而见功者”。如果自己费尽财力,又无人顶井开凿,最后就只有洒泪放弃了。这里一些盐井取名为“磨子井”、“挖耳井”、“金钗井”。便是主人资金馨尽,把仅剩的一根银挖耳或一根金钗拿去换些酒肉来招待工人,感谢工人几年来的辛劳,工人在饭后感谢主人的好意,又再去打几下井,恰好就打成了,人们便取了诸如“挖耳井”之类的名字以为纪念。
井盐生产耗资巨大,经营者一般不能掌握全部生产过程,仅仅能控制其中某一环或一环中的部分股份,故有“井户”、“灶户”和“枧户”之分,井户在凿井成功后,往往将盐卤出售给枧户和灶户,枧户主要负责运输卤水卖与灶户,灶户则煎熬卤水制盐。还有卖牛只,代井立推井卤和打捞井内器物的“牛推户”。
井场的发展,井灶规模巨大,促进了内部分工日趋细密,盐场生产己由简单的协作过渡到明确的技术分工为基础的协作。首先在其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着井、笕、灶各部门的分工,而各部门之间又有复杂的技术分工。旧盐场不仅有大量以制盐为业的工人,还有不丁季节性的盐工以及小商小贩等。李四友堂在清道光年间便雇有各类工人2000余人,曾有人对过去盐场作过生动描绘“其人,有司井、司牛,司篾、司梆、司漕、司涧、司锅、司火、司饭、司草;又有医工、井工、铁匠、木匠。其声,有人声、牛声、车声、>>

问题六:盐城市为什么叫盐城呢是不是那里产盐呢? 因盐得名,历史悠久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
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戚家团、南团、西团、新团、北团、卞团等。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六灶、沈 灶、南沈灶等6个乡镇,另外还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另外,煎盐用的盘铁,点卤成盐用的皂角等均在地名中有所反映,如滨海县有自然村铁盘洋、天盘,响水县有自然村皂角树、皂角等。
资源丰富,生态独特
盐城是江苏省面积最大的市。全市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7737平方公里,河湖水面1300多平方公里。
海洋和滩涂资源十分丰富。沿海滩涂总面积4550平方公里(含辐射沙洲),其中潮上带1677平方公里,潮间带1610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75%、646%、608%。隶属于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响水等县(市)的沿海滩涂,近期可供开发利用的面积达1300平方公里。目前,射阳河口以南沿海地段还以每年1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向大海延伸,被称之为“黄金海岸”,是江苏最大、最具潜力的土地后备资源。
岸线港口资源得天独厚。盐城市海域位于江苏沿海中部,海岸线总长582公里,占江苏省的56%。海域面积18897平方公里,其中内水面积12144平方公里,领海面积6753平方公里,沿海海域是中国唯一无赤潮的内海水域。沿海陈家港距连云港27海里、日照港59海里,集、疏、运条件比较优越,为二级航道,国家二类开放口岸。大丰港北距青岛港210海里、连云港120海里,东距日本长崎港460海里、韩国釜山港465海里,南距台湾基隆港620海里、上海港280海里,已被国家规划为对外开放一类口岸。滨海港地处江苏沿海中部、连云港与长江口之内,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10米等深线离岸最近处为1215海里,深水直通大>>

问题七:盐城为什么叫盐城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戚家团、南团、西团、新团、北团、卞团等。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六灶、沈灶、南沈灶等6个乡镇,另外还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另外,煎盐用的盘铁,点卤成盐用的皂角等均在地名中有所反映,如滨海县有自然村铁盘洋、天盘,响水县有自然村皂角树、皂角等。

问题八:盐城为何被称为盐城 因盐得名,历史悠久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

问题九:盐城叫什么城,为什么 瓢城
因为盐城的地势形状像一个瓢(葫芦切一半的形状)

问题十:盐城为什么叫瓢城 盐城历史有记载的最早的名字叫“盐渎”,“渎”就是沟渠、水道的意思。所谓“盐渎”,指专门用来运输食盐的河道。盐渎因此成为盐城最早的地名。
公元411年以前,盐渎尽管有县治,但是有治无城。东晋义熙七年(411),盐渎始筑土城,虽然仅仅是土城,但在地名史上却意义非常,正是在这一年,盐渎县更名为盐城县,而更名的直接原因正是筑城。其次,筑城给盐城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别称――“瓢城”,义熙七年这次所筑的土城形状很是独特,其形西狭东阔,状如葫瓢,“瓢城”的别名一方面取其形状如瓢,另一方面则是希望该城能像葫瓢飘浮于水,不被淹没。尽管后来土城改成了砖城,但城池仍然维持了原来的走向,不是那种方方正正的样子,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城墙被拆前,这种奇特的形状依然可见。旧《盐城县志》上有一幅清光绪二十一年的盐城城池图,其城池的平面图的确与葫芦瓢酷似。古人有《盐渎感事》诗云:“盐渎不堪问,萧萧风苇间。绕城惟见水,临海故无山。”说的也是盐城四周环水有漂浮于水之感。
自改名盐城后,“盐城”的名称一直沿用延续至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459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1
下一篇 2023-08-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