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高人帮忙解释一下下安全隔离网闸和防火墙的区别是什么啊

哪位高人帮忙解释一下下安全隔离网闸和防火墙的区别是什么啊,第1张

分类: 电脑/网络 >> 反病毒
解析:

2002年FBI/CSI调查报告显示,计算机攻击事件正以每年64%的速度增加。这种威胁对我国关键领域一直存在,特别是“金盾“、“金审”、“金财”、“金税”等政务工程的核心政务网(涉密网)、政务专网等核心系统,运行着很多重要涉密信息,网络与信息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目前国家明确规定 的涉密网络应与互联网保持物理隔离,确保信息安全。这样确实有效避免了来自Inter 的网络威胁。然而涉密网络之间如行业内部上下级与不同行业部门之间是相互不信任的关系,当信息流通时就面临带来的安全问题;如公安内网中的敏感信息需要流通到检委内网,同时两个部门涉密网内部都具有高度的信息敏感资源,相互是不信任关系,再比如工商内网与税务内网、财政内网与海关内网之间的信息流通都面临涉密网的安全与互通问题。所以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来保障涉密内网的安全问题,目前常用以下两种方法。

用人工拷贝实现隔离下的信息交换

目前,涉密网络通常与外界实现物理隔离,当涉密网之间需要交换信息时,通常在中间区域设置双方数据服务器,通过可信人员通过人工拷贝来实现。通过人工拷贝的方式,的确避免了来自不信任网络的黑客攻击等威胁,然而也带来新的问题。首先,人工投入管理开销比较大,双方必须投入人员参与数据拷贝工作;其次,人工拷贝实时性较差,无法发挥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快速的通信便利等优点;最后,由于频繁使用软盘或其他存储介质,增加了病毒和木马程序传播的途径和几率,带来新的安全问题。所以该方式无法适应电子政务的发展趋势。
用防火墙等逻辑机制保护涉密内网的安全

除采用保证物理隔离条件下采用人工拷贝实现信息交换的方式外,另一些部门涉密内网之间采用了防火墙来实现与其他专网之间的逻辑隔离。但防火墙发展到现在仍存在以下弱点。

图1 单方不信任涉密内网之间安全隔离解决方案

首先防火墙无法抵御数据驱动式攻击,即大量合法的数据包导致网络阻塞而使正常通信瘫痪;其次,防火墙很难阻止由通用协议本身漏洞发起的入侵;再次,防火墙系统本身的缺陷也是影响内部网络安全的重要问题;另外,只有正确、合理配置防火墙才能起到本身的安全作用,而配置的复杂为网管人员带来烦琐工作量的同时,也增加了配置不当带来的隐患。由于目前能攻破防火墙的技术正不断发展,所以对于涉密网络中使用防火墙做屏障是不可靠的防御手段。

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种解决方案虽实现了物理隔离,但缺乏信息实时机制,而且人员管理开销较大;第二种方案采用了安全防御机制不太严密的逻辑隔离技术来保护涉密网络的信息安全,无疑为数据泄秘和黑客破坏等提供了可能。故两者不能算完整的解决方案。而目前渐渐兴起的GAP技术可以为涉密网络提供可靠的保护,该技术利用专用硬件保证两个网络在物理链路层断开的前提下实现数据安全传输和资源共享,并能够显著提高内部用户网络的安全强度。

天行网安GAP技术让信息隔离并交换着

天行安全隔离网闸(Topwalk-GAP)是由天行网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公安部通信局联合研制的新一代安全隔离产品,也是GAP技术在国内的代表产品之一。该产品采用自主产权的专用隔离硬件和多个处理单元紧密集成的独特设计,集成各种安全模块为一体,部署于信任网络与非信任网络之间,能够防止并抵御各种网络攻击及黑客病毒入侵,并给用户提供了文件传输与数据库交换、收发邮件和浏览网页等多种信息交换方式。它通常部署于信任与非信任网络之间的核心内部网络之间,采用GAP(安全隔离)技术、协议转换、安全 *** 作系统内核技术、内核的入侵检测技术、病毒扫描技术以及安全P&P(Pull and Push)等安全技术,杜绝有害信息,组成网络之间数据交换的安全通道。该隔离网闸主要提供了以下功能模块以及根据用户特殊要求的定制模块。

单方信任涉密网络隔离解决方案

在同行业部门上下级涉密网常要面临信息流通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具备下级信任上级、上级的信息敏感度比下级要高等特点,即不同信任级别的涉密网要进行信息交换,可以参考以下解决方案。

图2 涉密网络之间信息交换示意图

如图2所示,左边方框内表示信任部门的涉密内网,通常为中央、部委、省级机关等重要部门的核心内部网络,在涉密内网通常运行关系国家机密、 和经济敏感信息等资源,所以对安全性要求很高。而这些部门内网需要通过专网同地方、下级相应部门的涉密内网进行信息共享与交换。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是上级安全性高于下级,中央 高于地方 的单方信任关系,可采用上述单方信任涉密网之间安全解决方案。该方案将隔离网闸设在可信任端,所有请求从信任端发起,确保了信任涉密网的安全性。同时隔离网闸为用户提供了多种功能模块,实现了灵活方便的如公文交换、邮件收发、数据库共享等功能,从而满足如部门上下级等不同涉密网络之间的信息共享需求。

双方不信任涉密网隔离解决方案

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常常遇到不同行业的网络之间信息交换的问题。由于两个行业部门都有各自的信息管理系统和人员管理体制,所以仍应在保证双方涉密网的高度安全下实现适度信息交换。如图3所示,A部门涉密内网和B部门涉密内网都属于对安全高敏感区域,通常要求与外网安全隔离。由于涉密内网之间需要适度交换信息,所以应为双方设置数据中间区域。中间区域与两边涉密内网通过安全隔离网闸来实现隔离下的信息交换。

如此配置安全隔离网闸基于以下几点:安全隔离网闸采取了安全的数据P&P(Pull and Push)技术,所有请求由内网(即信任网络端)发起,外部处理单元不提供任何服务。所以建议设中间隔离区域提供文件、邮件和数据库的服务器,负责接受双方提交的数据,然后再由涉密网内部主动请求从中间隔离区域提取所需要的数据。这样保证用户提交数据或提取数据都由双方可信任方主动发起,在加上安全隔离网闸所采用的访问控制和身份验证机制,确保了双方交换数据信息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时保证了信息流通的实时性和易 *** 作性。

GAP技术信息交换有优势

上述两套方案通过采用天行安全隔离网闸(Topwalk-GAP)作为涉密网络之间的隔离屏障,该产品通过不同涉密网络之间物理链路层断开以得到高度安全,并满足了相互之间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换。

与人工拷贝相比具备的优势具有以下优势:

交换方式灵活多样

GAP技术提供了文件交换、数据库交换以及邮件收发等多种安全数据交换手段。如果人工拷贝只能通过软盘或其他移动存储介质实现文件间的拷贝,当文件过多或过大时,难以满足需求,或者在大型关系数据库间表格或记录传递时无法实现。

信息交换及时

该产品硬件内部数据交换速率达到8192Mbps,系统数据交换速率达到120Mbps,硬件切换时间只有5ms,最大并发连接数更是突破了目前国内最多1500个的限制,达到了5000以上,可保证内外网的信息交换在较短的时间完成,可以满足大部分 办公对信息交换的需求,而人工拷贝则耗时较多。

具有病毒和关键字内容过滤功能

人工拷贝需要采用软盘等移动存储介质,往往成为病毒或木马程序传播的途径,同时也不易于集中管理控制。采用隔离网闸时,交换的文件或数据会被进行病毒或关键字内容检测,大大降低了由病毒或无意泄露信息带来的安全风险。

图3 双方不信任涉密内网之间安全隔离解决方案

GAP技术与防火墙等产品相比,该产品具备的需求以下的优势:

比防火墙安全强度更高和更可靠

防火墙采用在网络层上的逻辑隔离机制,即主要通过软件策略来实现,由于在网络层是相通的,所以很难终结有经验的黑客。基于GAP技术的天行安全隔离网闸实现了涉密网与外界基于链路层的安全隔离,使得黑客基于网络协议的攻击无效,这样不但消除了通用协议漏洞给涉密内网带来的威胁,同时也使内部的系统与软件后门与漏洞不会被外部利用。

有效阻止DOS网络攻击

由于防火墙通常建立在TCP/IP协议的通路上,需要提供对外服务,而拒绝服务攻击(DOS),就是利用TCP/IP协议的缺陷,对于隔离网闸外部处理单元不需要运行任何服务器程序,并保证了与内网不存在TCP/IP协议通路,不接受来自外部任何主机的发起连接(TCP SYN),这样外部主机对于因特网来说就像被隐藏了一样,有效保证了隔离网闸本身和内网的安全性。

防配置错误引起的网络隐患

我们知道,防火墙是由一系列的规则组成,使用该规则对于进出的网络包进行检查,通常情况下,防火墙都比较安全,但是也有可能出现配置错误,造成不安全通道打开,这样就有可能被黑客所利用。而隔离网闸仅允许定制的信息进行交换,即使出现错误,也至多是数据不再传输,而不会为黑客打开安全之门。

避免 *** 作系统和软件的不断升级

通常防火墙只能防止网络层的攻击,对于 *** 作系统和软件出现的安全问题并不能提供一个很好的防护方式,很多采用防火墙的用户仍然受到“Nimda”病毒困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用户使用了防火墙仍然得不断地升级自己的 *** 作系统和浏览器,以避免由于这些问题导致系统被攻击。而隔离网闸由于在链路层断开,禁止所有的直接网络连接,因此可以有效保证内部系统的安全,避免了用户繁杂的升级工作。

上行有两种参考信号:DM-RS和SRS。

1、DM-RS与PUSCH和PUCCH的发送相关联,用作求取信道估计矩阵,帮助这两个信道进行解调。

2、SRS独立发射,用作上行信道质量的估计与信道选择,计算上行信道的SINR。

下行有五种参考信号:

1、CRS(小区特定的参考信号,也叫公共参考信号)是用于除了不基于码本的波束赋形技术之外的所有下行传输技术的信道估计和相关解调。小区特定是指这个参考信号与一个基站端的天线端口(天线端口0-3)相对应。

2、MBSFN-RS是用于MBSFN的信道估计和相关解调。在天线端口4上发送。

3、UE-specificRS(移动台特定的参考信号)用于不基于码本的波束赋形技术的信道估计和相关解调。移动台特定指的是这个参考信号与一个特定的移动台对应。在天线端口5上发送。

4、PRS是R9中新引入的参考信号。

5、CSI-RS是R10中新引入的参考信号。

扩展资料

CDS系统根据不同的环节采用不同的技术,主要涉及到以下4种技术

1、广域网负载平衡技术

使Internet客户可就近访问缓存服务器,从而减少网络延时。

2、本地负载平衡技术

用于实现缓存服务器的负载平衡和高可用性。在各地节点上实现缓存服务器组的负载平衡,不仅保证了缓存服务器的冗余设计和高可用性,还可以基于轮询方式或响应时间方式分担来自用户端的Web请求。

3、缓存技术

通过在IDC前端部署高速缓存服务器并采用反向代理模式,可加快服务器的响应时间。缓存服务器的作用是把用户访问过的内容保存在服务器中,以便其他用户再次访问该内容时可以从就近的缓存服务器中得到,从而缩短服务器的响应时间。

4、内容分发和管理技术。

内容分发和管理技术能够主动、实时地更新缓存服务器的内容,使缓存服务器的内容与源Web服务器一致、保持同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ds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参考信号

回答一楼,在linux服务器上是可以通过命令压缩文件的,
回答搂主的下面是我做过测试的压缩和解压文件的代码:
//文件名:myZipjava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util;
import javautilzip;
/
<p>Title: 文件压缩和解压</p>
<p>Description: 使用ZipInputStream和ZipOutputStream对文件
和目录进行压缩和解压处理</p>
<p>Copyright: Copyright (c) 2003</p>
<p>Filename: myZipjava</p>
@author 杜江
@version 10
/
public class myZip{
/
<br>方法说明:实现文件的压缩处理
<br>输入参数:String[] fs 压缩的文件数组
<br>返回类型:
/
public void ZipFiles(String[] fs){
try{
String fileName = fs[0];
FileOutputStream f =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Name+"zip");
//使用输出流检查
CheckedOutputStream cs =
new CheckedOutputStream(f,new Adler32());
//声明输出zip流
ZipOutputStream out =
new ZipOutputStream(new BufferedOutputStream(cs));
//写一个注释
outsetComment("A test of Java Zipping");
//对多文件进行压缩
for(int i=1;i<fslength;i++){
Systemoutprintln("Write file "+fs[i]);
BufferedReader in =
new BufferedReader(
new FileReader(fs[i]));
outputNextEntry(new ZipEntry(fs[i]));
int c;
while((c=inread())!=-1)
outwrite(c);
inclose();
}
//关闭输出流
outclose();
Systemoutprintln("Checksum::"+csgetChecksum()getValue());
}catch(Exception e){
Systemerrprintln(e);
}
}
/
<br>方法说明:解压缩Zip文件
<br>输入参数:String fileName 解压zip文件名
<br>返回类型:
/
public void unZipFile(String fileName){
try{
Systemoutprintln("读取ZIP文件");
//文件输入流
FileInputStream fi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Name+"zip");
//输入流检查
CheckedInputStream csi = new CheckedInputStream(fi,new Adler32());
//输入流压缩
ZipInputStream in2 =
new ZipInputStream(
new BufferedInputStream(csi));
ZipEntry ze;
Systemoutprintln("Checksum::"+csigetChecksum()getValue());
//解压全部文件
while((ze = in2getNextEntry())!=null){
Systemoutprintln("Reading file "+ze);
int x;
while((x= in2read())!=-1)
//这里是写文件,write是以byte方式输出。
Systemoutwrite(x);
}
in2close();
}catch(Exception e){
Systemerrprintln(e);
}
}
/
<br>方法说明:读取Zip文件列表
<br>输入参数:String fileName zip文件名
<br>返回类型:Vector 文件列表
/
public Vector listFile(String fileName){
try{
String[] aRst=null;
Vector vTemp = new Vector();
//zip文件对象
ZipFile zf = new ZipFile(fileName+"zip");
Enumeration e = zfentries();
while(ehasMoreElements()){
ZipEntry ze2 = (ZipEntry)enextElement();
Systemoutprintln("File: "+ze2);
vTempaddElement(ze2);
}
return vTemp;
}catch(Exception e){
Systemerrprintln(e);
return null;
}
}
/
<br>方法说明:主方法
<br>输入参数:
<br>返回类型: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ry{
String fileName = args[0];
myZip myZip = new myZip();
myZipZipFiles(args);
myZipunZipFile(fileName);
Vector dd = myZiplistFile(fileName);
Systemoutprintln("File List: "+dd);
}catch(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
}

我的《信息保卫战》读书笔记:终端安全
终端安全是企业信息技术安全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和密集风险发生部分。 我们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需要釆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安全措 施,实现终端安全。
一、挑战和威胁
1 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企业安全策略难以实施,网络病毒泛滥
病毒、蠕虫和间谍软件等网络安全威胁损害客户利益并造成大量金钱和生 产率的损失。与此同时,移动设备的普及进一步加剧了威胁。移动用户能够从 家里或公共热点连接互联网或办公室网络,常在无意中轻易地感染病毒并将其 带进企业环境,进而感染网络。
据2010 CSI/FBI安全报告称,虽然安全技术多年来一直在发展,且安全技 术的实施更是耗资数百万美元,但病毒、蠕虫和其他形式的恶意软件仍然是各 机构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机构每年遭遇的大量安全事故造成系统中断、收入 损失、数据损坏或毁坏以及生产率降低等问题,给机构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影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很多企业都制定了企业的终端安全策略,规定终端必 须安装杀毒软件,以及及时更新病毒库;终端必须及时安装系统安全补丁;终 端必须设置强口令等。但是由于员工安全意识薄弱,企业的安全策略难以实施, 形同虚设,网络安全问题依然严重。
2 非授权用户接入网络,重要信息泄露
非授权接入包括以下两个部分:
(1) 来自外部的非法用户,利用企业管理的漏洞,使用PC接入交换机, 获得网络访问的权限;然后冒用合法用户的口令以合法身份登录网站后,查看 机密信息,修改信息内容及破坏应用系统的运行。
(2) 来自内部的合法用户,随意访问网络中的关键资源,获取关键信息用 于非法的目的。
目前,企业使用的局域网是以以太网为基础的网络架构,只要插入网络, 就能够自由地访问整个网络。因非法接入和非授权访问导致企业业务系统的破 坏以及关键信息资产的泄露,已经成为了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风险。
3 网络资源的不合理使用,工作效率下降,存在违反法律法规的风险
根据IDC最新数据报导,企事业员工平均每天有超过50%的上班时间用来 在线聊天,浏览娱乐、色情、赌博网站,或处理个人事务;员工从互联网下载 各种信息,而在那些用于下载信息的时间中,62%用于软件下载,11%用于下 载音乐,只有25%用于下载与写报告和文件相关的资料。
在国内,法律规定了很多网站是非法的,如有色情内容的、与反政府相关 的、与迷信和犯罪相关的等。使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后,企事业内部网络某种程 度上成了一种“公共”上网场所,很多与法律相违背的行为都有可能发生在内 部网络中。这些事情难以追查,给企业带来了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
二、防护措施
目前,终端数据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数据管理工作难以形成制度 化,数据丢失现象时常发生;数据分散在不同的机器、不同的应用上,管理分 散,安全得不到保障;难以实现数据库数据的高效在线备份;存储媒体管理困 难,历史数据保留困难。
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实现终端安全。
1 数据备份
随着计算机数据系统建设的深入,数据变得越来越举足轻重,如何有效地 管理数据系统日益成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然而,数据系统上的数 据格式不一,物理位置分布广泛,应用分散,数据量大,造成了数据难以有效 的管理,这给日后的工作带来诸多隐患。因此,建立一套制度化的数据备份系 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数据备份是指通过在数据系统中选定一台机器作为数据备份的管理服务 器,在其他机器上安装客户端软件,从而将整个数据系统的数据自动备份到与 备份服务器相连的储存设备上,并在备份服务器上为各个备份客户端建立相应 的备份数据的索引表,利用索引表自动驱动存储介质来实现数据的自动恢复。 若有意外事件发生,若系统崩溃、非法 *** 作等,可利用数据备份系统进行恢复。 从可靠性角度考虑,备份数量最好大于等于2。
1) 数据备份的主要内容
(1) 跨平台数据备份管理:要支持各种 *** 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2) 备份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双重备份保护系统,确保备份数据万无一失;
(3) 自动化排程/智能化报警:通过Mail/Broadcasting/Log产生报警;
(4) 数据灾难防治与恢复:提供指定目录/单个文件数据恢复。
2) 数据备份方案
每个计算环境的规模、体系结构、客户机平台和它支持的应用软件都各不 相同,其存储管理需求也会有所区别,所以要选择最适合自身环境的解决方案。 目前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至少要具有以下功能:集成的客户机代理支持、 广泛的存储设备支持、高级介质管理、高级日程安排、数据完整性保证机制、 数据库保护。比如,华为公司的VIS数据容灾解决方案、HDP数据连续性保护 方案,HDS的TrueCopy方案,IBM的SVC方案等。
2 全面可靠的防病毒体系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要从防毒、查毒、解毒三方面来进行,系统对于计算机病 毒的实际防治能力和效果也要从防毒能力、查毒能力和解毒能力三方面来评判。
由于企业数据系统环境非常复杂,它拥有不同的系统和应用。因此,对于 整个企业数据系统病毒的防治,要兼顾到各个环节,否则有某些环节存在问题, 则很可能造成整体防治的失败。因而,对于反病毒软件来说,需要在技术上做 得面面俱到,才能实现全面防毒。
由于数据系统病毒与单机病毒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是人为编制的计算机 程序,因此反病毒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由于数据系统具有的特殊复杂性,使 得对数据系统反病毒的要求不仅是防毒、查毒、杀毒,而且还要求做到与系统 的无缝链接。因为,这项技术是影响软件运行效率、全面查杀病毒的关键所在。 但是要做到无缝链接,必须充分掌握系统的底层协议和接口规范。
随着当代病毒技术的发展,病毒已经能够紧密地嵌入 *** 作系统的深层,甚 至是内核之中。这种深层次的嵌入,为彻底杀除病毒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如果 不能确保在病毒被杀除的同时不破坏 *** 作系统本身,那么,使用这种反病毒软 件也许会出现事与愿违的严重后果。无缝链接技术可以保证反病毒模块从底层 内核与各种 *** 作系统、数据系统、硬件、应用环境密切协调,确保在病毒入侵 时,反病毒 *** 作不会伤及 *** 作系统内核,同时又能确保对来犯病毒的防杀。
VxD是微软专门为Windows制定的设备驱动程序接口规范。简而言之, VxD程序有点类似于DOS中的设备驱动程序,它是专门用于管理系统所加载 的各种设备。VxD不仅适用于硬件设备,而且由于它具有比其他类型应用程序 更高的优先级,更靠近系统底层资源,因此,在Windows *** 作系统下,反病毒 技术就需要利用VxD机制才有可能全面、彻底地控制系统资源,并在病毒入侵 时及时报警。而且,VxD技术与TSR技术有很大的不同,占用极少的内存,对 系统性能影响极小。
由于病毒具备隐蔽性,因此它会在不知不觉中潜入你的机器。如果不能抵 御这种隐蔽性,那么反病毒软件就谈不上防毒功能了。实时反病毒软件作为一 个任务,对进出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进行监控,能够保证系统不受病毒侵害。同 时,用户的其他应用程序可作为其他任务在系统中并行运行,与实时反病毒任 务毫不冲突。因此,在Windows环境下,如果不能实现实时反病毒,那么也将 会为病毒入侵埋下隐患。针对这一特性,需要采取实时反病毒技术,保证在计 算机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中,能够随时防止病毒从外界入侵系统,从而全面提 高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防护水平。
当前,大多数光盘上存放的文件和数据系统上传输的文件都是以压缩形式 存放的,而且情况很复杂。现行通用的压缩格式较多,有的压缩工具还将压缩 文件打包成一个扩展名为“exe”的“自解压”可执行文件,这种自解压文件 可脱离压缩工具直接运行。对于这些压缩文件存在的复杂情况,如果反病毒软 件不能准确判断,或判断片面,那就不可避免地会留有查杀病毒的“死角”,为 病毒防治造成隐患。可通过全面掌握通用压缩算法和软件生产厂商自定义的压 缩算法,深入分析压缩文件的数据内容,而非采用简单地检查扩展文件名的方 法,实现对所有压缩文件的查毒杀毒功能。
对于数据系统病毒的防治来说,反病毒软件要能够做到全方位的防护,才 能对病毒做到密而不漏的查杀。对于数据系统病毒,除了对软盘、光盘等病毒 感染最普遍的媒介具备保护功能外,对于更为隐性的企业数据系统传播途径, 更应该把好关口。
当前,公司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电子通信方式的应用更为广泛。但是,随 着这种数据交换的增多,越来越多的病毒隐藏在邮件附件和数据库文件中进行
传播扩散。因此,反病毒软件应该对这一病毒传播通道具备有效控制的功能。
伴随数据系统的发展,在下载文件时,被感染病毒的机率正在呈指数级增 长。对这一传播更为广泛的病毒源,需要在下载文件中的病毒感染机器之前,
自动将之检测出来并给予清除,对压缩文件同样有效。
简言之,要综合采用数字免疫系统、监控病毒源技术、主动内核技术、“分 布式处理”技术、安全网管技术等措施,提高系统的抗病毒能力。
3 安全措施之防火墙及数据加密
所谓防火墙就是一个把互联网与内部网隔开的屏障。防火墙有两类,即标 准防火墙和双家M关。随着防火墙技术的进步,在双家N关的基础上又演化出 两种防火墙配置,一种是隐蔽主机网关,另一种是隐蔽智能网关(隐蔽子网)。 隐蔽主机网关是当前一种常见的防火墙配置。顾名思义,这种配置一方面将路 由器进行隐蔽,另一方面在互联N和内部N之间安装堡垒主机。堡垒主机装在 内部网上,通过路由器的配置,使该堡垒主机成为内部网与互联网进行通信的唯 一系统。U前技术最为复杂而且安全级别最高的防火墙是隐蔽智能网关,它将 H关隐藏在公共系统之后使其免遭直接攻击。隐蔽智能网关提供了对互联网服 务进行几乎透明的访问,同时阻止了外部未授权访问者对专用数据系统的非法 访问。一般来说,这种防火墙是最不容易被破坏的。
与防火墙配合使用的安全技术还有数据加密技术,是为提高信息系统及数 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防止秘密数据被外部破析所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系统安全与信息保密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各 国除了从法律上、管理上加强数据的安全保护外,从技术上分别在软件和硬件 两方面采取措施,推动着数据加密技术和物理防范技术的不断发展。按作用不 N,数据加密技术主要分为数据传输、数据存储、数据完整性的鉴别以及密钥 管理技术四种。
4 智能卡实施
与数据加密技术紧密相关的另一项技术则是智能卡技术。所谓智能卡就是 密钥的一种媒体,一般就像xyk一样,由授权用户所持有并由该用户赋予它 一个口令或密码字。该密码与内部数据系统服务器上注册的密码一致。当口令 与身份特征共同使用时,智能卡的保密性能还是相当有效的。数据系统安全和 数据保护的这些防范措施都有-定的限度,并不是越安全就越可靠。因而,在 看一个内部网是杏安全时不仅要考察其手段,而更重要的是对该数据系统所采 取的各种措施,其中不光是物理防范,还有人员的素质等其他“软”因素,进 行综合评估,从而得出是否安全的结论。
另外,其他具体安全措施还包括数字认证、严谨有效的管理制度和高度警 惕的安全意识以及多级网管等措施。另外考虑到数据系统的业务连续,也需要 我们设计和部署必要的BCP计划。 
三、解决方案
解决终端安全问题的有效方法是结合端点安全状况信息和新型的网络准入 控制技术。
(1) 部署和实施网络准入控制,通过准入控制设备,能够有效地防范来自 非法终端对网络业务资源的访问,有效防范信息泄密。
(2) 通过准入控制设备,实现最小授权的访问控制,使得不同身份和角色 的员工,只能访问特定授权的业务系统,保护如财务系统企业的关键业务资源。
(3) 端点安全状态与网络准入控制技术相结合,阻止不安全的终端以及不 满足企业安全策略的终端接入网络,通过技术的手段强制实施企业的安全策略, 来减少网络安全事件,增强对企业安全制度的遵从。
加强事后审计,记录和控制终端对网络的访问,控制M络应用程序的使用, 敦促员工专注工作,减少企业在互联网访问的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并且提供 责任回溯的手段。
1 集中式组网方案
终端安全管理(Terminal Security Management, TSM)系统支持集中式组
网,把所有的控制服务器集中在一起,为网络中的终端提供接入控制和安全管 理功能。集中式组网方案如图9-3所示。
2 分布式组网方案 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可能需要采用分布式组网方案,如图9-4所示。 
(1)终端相对集中在几个区域,而且区域之间的带宽比较小,由于代理与 服务器之间存在一定的流量,如果采用集中式部署,将会占用区域之间的带宽, 影响业务的提供。
(2)终端的规模相当大,可以考虑使用分布式组网,避免大量终端访问TSM 服务器,占用大量的网络带宽。
分布式部署的时候,TSM安全代理选择就近的控制服务器,获得身份认证 和准入控制等各项业务。
3 分级式组网方案
如果网络规模超大,可以选择采用分级式组网方案,如图9-5所示。
在这种部署方案中,每个TSM结点都是一个独立的管理单元,承担独立的 用户管理、准入控制以及安全策略管理业务。管理中心负责制定总体的安全策 略,下发给各个TSM管理结点,并且对TSM管理结点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TSM系统对于关键的用户认证数据库提供镜像备份机制,当主数据库发生 故障时,镜像数据库提供了备份的认证源,能够保证基本业务的提供,防止因 为单一数据源失效导致接入控制的网络故障。
当TSM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或者TSM系统所在的网络发生严重故障时, 用户可以根据业务的情况进行选择:业务优先/安全优先。
如果选择业务优先,准入控制设备(8021X交换机除外)上设计的逃生通 道能够检测到TSM系统的严重故障,启用逃生通道,防止重要业务中断。
TSM终端安全管理系统提供服务器状态监控工具,通过该工具可以监控服 务器的运行状态,如数据库链接不上、SACG链接故障以及CPU/内存异常等。当 检查到服务器的状态异常时,可以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通知管理员及时处理。
四、终端虚拟化技术
1传统的终端数据安全保护技术
1) DLP
(1) 工作方式:DLP (Data Loss Prevention,数据丢失防护)技术侧重于信 息泄密途径的防护,是能够通过深度内容分析对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和使用中 的数据进行鉴定、检测和保护的产品。可以在PC终端、网络、邮件服务器等 系统上针对信息内容层面的检测和防护,能够发现你的敏感数据存储的位置, 之后进行一定的处理方式,但也是有些漏洞的。
(2) 使用场景与限制:虽然DLP方案从灵活性、安全性、管理性上都满足 了数据安全的需求,但同样成功部署DLP方案需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其数据内 容匹配算法的误报率要足够低。然而,由于数据内容的表达方式千差万别,在 定义数据内容匹配规则的时候漏审率和误判率非常难平衡,无论是哪个厂商的 DLP产品,在实际测试过程中的误报率普遍都偏高,DLP方案的防护效果体验 并不好。
2) DRM
(1) 工作方式:DRM (Digital Right Management,数字权限管理)是加密
及元数据的结合,用于说明获准访问数据的用户,以及他们可以或不可以对数 据运行进行某些 *** 作。DRM可决定数据的访问及使用方式,相当于随数据一 起移动的贴身保镖。权限包括读取、更改、剪切/粘贴、提交电子邮件、复制、 移动、保存到便携式保存设备及打印等 *** 作。虽然DRM的功能非常强大,但 难以大规模实施。
(2) 使用场景与限制:DRM极其依赖手动运行,因此难以大规模实施。用 户必须了解哪些权限适用于哪种内容的用户,这样的复杂程度常使得员工忽略 DRM,并导致未能改善安全性的失败项冃。如同加密一样,企业在应用权限时 必须依赖人为的判断,因为DRM丄具不具备了解内容的功能。成功的DRM 部署通常只限于用户训练有素的小型工作组。由于存在此种复杂性,大型企业 通常并不适合部署DRM。但如同加密一样,可以使用DLP来专注于DRM, 并减少某些阻碍广泛部署的手动进程。
3) 全盘加密
(1) 工作方式:所谓全盘加密技术,一般是采用磁盘级动态加解密技术, 通过拦截 *** 作系统或应用软件对磁盘数据的读/写请求,实现对全盘数据的实时 加解密,从而保护磁盘中所有文件的存储和使用安全,避免因便携终端或移动 设备丢失、存储设备报废和维修所带来的数据泄密风险。
(2) 使用场景与限制:与防水墙技术类似,全盘加密技术还是无法对不同 的涉密系统数据进行区别对待,不管是涉密文件还是普通文件,都进行加密存 储,无法支持正常的内外部文件交流。另外,全盘加密方案虽然能够从数据源 头上保障数据内容的安全性,但无法保障其自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一旦软件 系统损坏,所有的数据都将无法正常访问,对业务数据的可用性而言反而是一 种潜在的威胁。
上述传统安全技术是目前银行业都会部署的基础安全系统,这些安全系统 能够在某一个点上起到防护作用,然而尽管如此,数据泄密事件依然是屡禁不 止,可见银行业网络整体安全目前最人的威胁来源于终端安全上。而且部署这 么多的系统方案以后,用户体验不佳,不容易推广,因此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要彻底改变企业内网安全现状,必须部署更为有效的涉密系统数据防泄密方案。
2数据保护的创新——终端虚拟化技术
为了能够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用户的易用性和部署快速性,冃 前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使用终端虚拟化的技术来实现数据安全的保护。其中, 桌面/应用虚拟化技术以及基于安全沙盒技术的虚拟安全桌面就是两种比较常 见的方式。
1)桌面/应用虚拟化
桌面/应用虚拟化技术是基于服务器的计算模型,它将所有桌面虚拟机在数 据中心进行托管并统一管理。通过采购大量服务器,将CPU、存储器等硬件资 源进行集中建设,构建一个终端服务层,从而将桌面、应用以图像的方式发布 给终端用户。作为云计算的一种方式,由于所有的计算都放在服务器上,对终 端设备的要求将大大降低,不需要传统的台式计算机、笔记本式计算机,用户 可以通过客户端或者远程访问等方式获得与传统PC —致的用户体验,如图9-6 所示。
不过,虽然基于计算集中化模式的桌面虚拟化技术能够大大简化终端的管 理维护工作,能够很好地解决终端数据安全问题,但是也带来了服务端的部署 成本过大和管理成本提高等新问题。
(1) 所有的客户端程序进程都运行在终端服务器上,需要配置高性能的终 端服务器集群来均衡服务器的负载压力。
(2) 由于网络延迟、服务器性能、并发拥塞等客观因素影响,在桌面虚拟 化方案中,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大大低于物理计算机本地应用程序的使用体验。
(3) 计算集中化容易带来终端服务器的单点故障问题,需要通过终端服务 器的冗余备份来强化系统的稳定性。
(4) 桌面虚拟化方案中部署的大量终端服务器以及集中化的数据存储之间 的备份、恢复、迁移、维护、隔离等问题。
(5) 由于数据集中化,管理员的权限管理也需要列入考虑,毕竟让网络管 理员能够接触到银行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也是违背数据安全需求的。
(6) 桌面集中化方案提高了对网络的稳定性要求,无法满足离线办公的需求。
因此,此种方案在大规模部署使用时会遇到成本高、体验差的问题,如图
9-7所示。
2)防泄密安全桌面
为了解决桌面/应用虚拟化存在的问题,一种新的终端虚拟化技术——基r 沙盒的安全桌面被应用到了防泄密领域,如图9-8所示。
在不改变当前IT架构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本地PC的软、硬件资源,在本 地直接通过安全沙盒技术虚拟化了一个安全桌面,这个桌面可以理解为原有默 认桌面的一个备份和镜像,在安全桌面环境下运行的应用、数据、网络权限等 完全与默认桌面隔离,并且安全沙盒可以针对不同桌面之间进行细粒度的安全 控制,比如安全桌面下只能访问敏感业务系统,安全桌面内数据无法外发、复 制、打印、截屏,安全桌面内保存的文件加密存储等等。
这样一来,通过安全桌面+安全控制网关的联通配合,就可以确保用户只有 在防泄密安全桌面内进行了认证后才能访问核心敏感系统,实现了在终端的多 业务风险隔离,确保了终端的安全性。安全桌面虚拟化方案为用户提供了多个 虚拟的安全桌面,通过不同虚拟安全桌面相互隔离文件资源、网络资源、系统 资源等,可以让用户通过不同的桌面访问不同的业务资源。
比如为用户访问涉密业务系统提供了一个具有数据防泄露防护的防泄密安 全桌面,尽可能减少对用户使用习惯的影响,解决了物理隔离方案的易用性问 题,如图9-9所示。
基于沙盒的安全桌面方案的价值在于,在实现终端敏感业务数据防泄密的 前提下,不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增强了易用性,还保护了用户的现有投资。目 前,防泄密安全桌面已经在金融、政府、企业等单位开始了广泛的应用,主要部署在CRM、ERP、设计图样等系统前端,以防止内部销售、供应链、财务等 人员的主动泄密行为。
但是安全桌面技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它不适用于Java、C语言的代 码开发环境,存在一定兼容性的问题。
总而言之,两种终端虚拟化技术各有优劣,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业务场景,具体可以参照图9-10。

1 传输控制协议端口服务多路开关选择器
2 compressnet 管理实用程序
3 压缩进程
5 远程作业登录
7 回显(Echo)
9 丢弃
11 在线用户
12 我的测试端口
13 时间
15 netstat
17 每日引用
18 消息发送协议
19 字符发生器
20 文件传输协议(默认数据口)
21 文件传输协议(控制)
22 SSH远程登录协议
23 telnet 终端仿真协议
24 预留给个人用邮件系统
25 smtp 简单邮件发送协议
27 NSW 用户系统现场工程师
29 MSG ICP
31 MSG验证
33 显示支持协议
35 预留给个人打印机服务
37 时间
38 路由访问协议
39 资源定位协议
41 图形
42 WINS 主机名服务
43 "绰号" who is服务
44 MPM(消息处理模块)标志协议
45 消息处理模块
46 消息处理模块(默认发送口)
47 NI FTP
48 数码音频后台服务
49 TACACS登录主机协议
50 远程邮件检查协议
51 IMP(接口信息处理机)逻辑地址维
52 施乐网络服务系统时间协议
53 域名服务器
54 施乐网络服务系统票据交换
55 ISI图形语言
56 施乐网络服务系统验证
57 预留个人用终端访问
58 施乐网络服务系统邮件
59 预留个人文件服务
60 未定义
61 NI邮件
62 异步通讯适配器服务
63 WHOIS+
64 通讯接口
65 TACACS数据库服务
66 Oracle SQLNET
67 引导程序协议服务端
68 引导程序协议客户端
69 小型文件传输协议
70 信息检索协议
71 远程作业服务
72 远程作业服务
73 远程作业服务
74 远程作业服务
75 预留给个人拨出服务
76 分布式外部对象存储
77 预留给个人远程作业输入服务
78 修正TCP
79 Finger(查询远程主机在线用户等信息)
80 全球信息网超文本传输协议(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134652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2
下一篇 2023-08-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