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谈判案例

成功的谈判案例,第1张

谈判的过程往往不是一次,而是随着新问题、新矛盾的出现而不断重复,意味着社会关系需要不断协调。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成功的谈判案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成功的谈判案例篇1

江苏仪征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纤工程,该项目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多家公司合作。但是,在与前西德吉玛公司的合作中,发现从对方引进的圆盘反应器有问题,并给我方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引发了我方对德方的索赔谈判。中方提出了索赔l 100万德国马克的要求,而德方只认可300万德国马克。由于双方要求差距太大,几个回合之后,谈判搁浅了。中方谈判首席代表、仪征化纤公司总经理任传俊反复考虑,决定以情为重,真诚相待。他提议陪德方公司总经理理扬·奈德到扬州游览。

在大明寺的鉴真和尚面前,任传俊真诚地说:“这里纪念的是一位为了信仰,六度扶桑,双目失明,终于达到理想境界的高僧。”“你不时常奇怪日本人对华投资比较容易吗?那是因为日本人理解中国人重感情、重友谊的心理。你我是打交道多年的老朋友了,除了彼此经济上的利益外,就没有一点个人之间的感情吗?”理扬·奈德深受震动。

双方从扬州直接回到仪征,谈判继续。任总开门见山地说:“问题既然出在贵公司身上,为索赔花太多的时间是不必要的,反正要赔偿??”理扬·奈德耸耸肩膀:“我在贵公司中标,才l亿多美元,我无法赔偿过多,总不能赔本干。”任总紧跟一句:“据我得到的消息,正是因为贵公司在世界上最大的化纤基地中标,才得以连续在全世界15次中标,这笔账又该怎么算呢?”对方语塞。

随后,任传俊直率地说:“我们是老朋友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究竟能赔多少?我们是重友谊的,总不能让你被董事长敲掉饭碗。但你也要为我想想,中国是个穷国,我总得对这里的l万多名建设者有个交代。”中方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终于感化了德方,最终以德方赔偿800万德国马克达成谈判协议。

成功的谈判案例篇2

美国一个边远小镇上,由于法官和法律人员有限,因此组成了一个由12名农民组成的陪审团。按照当地法律规定,只有当这12名陪审团成员都同意时,某项判决才能成立,才具有法律效力。有一次,陪审团在审理一起案件时,其中11名陪审团成员已达成一致看法,认定被告有罪,但另一名认为应该宣告被告无罪。由于陪审团内意见不一致,审判陷入了僵局。其中11名企图说服另一名,但是这位代表是个年纪很大、头脑很顽固的人,不肯改变自己的看法。审判从早上到下午不能结束,11个农夫有些心神疲倦,但另一个还没有丝毫让步的意思。

就在11个农夫一筹莫展时,突然天空布满了乌云,一场大雨即将来临。此时正值秋收过后,各家各户的粮食都晒在场院里。眼看一场大雨即将来临,11名代表都在为自家的粮食着急,他们都希望赶快结束这次判决,尽快回去收粮食。于是都对另一个农夫说:“老兄,你就别再坚持了,眼看就要下雨了,我们的粮食在外面晒着,赶快结束判决回家收粮食吧。”可那个农夫丝毫不为之所动,坚持说:“不成,我们是陪审团的成员,我们要坚持公正,这是国家赋予我们的责任,岂能轻易作出决定,在我们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之前,谁也不能擅自作出判决!”这令那几个农夫更加着急,哪有心思讨论判决的事情。为了尽快结束这令人难受的讨论,11个农夫开始动摇了,考虑开始改变自己的立场。这时一声惊雷震破了11个农夫的心,他们再也忍受不住了,纷纷表示愿意改变自己的态度,转而投票赞成那一位农夫的意见,宣告被告无罪。

按理说,11个人的力量要比一个人的力量大。可是由于那1个农夫坚持已见,更由于大雨的即将来临,使那11个人在不轻意中为自己定了一个最后期限:下雨之前。最终被迫改变了看法,转而投向另一方。在这个故事中,并不是那1个农夫主动运用了最后的期限法,而是那11个农夫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最后的期限,并掉进了自设的陷阱里。

在众多谈判中,有意识地使用最后期限法以加快谈判的进程,并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高明的谈判者往往利用最后期限的谈判技巧,巧妙地设定一个最后期限,使谈判过程中纠缠不清、难以达成的协议在期限的压力下,得以尽快解决。

成功的谈判案例篇3

生活在这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有其需要和爱好,并且希望能得到满足。一旦有人能够理解和满足其需要和爱好,就会对对方产生一种信任和好感,也乐于同对方进行合作与交流。这样以来,满足他人需要和爱好的人,本身的需要和爱好也能从对方那里得到满足。正是根据这个道理,人们乐于用投其所好的策略和技巧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将投其所好作为一种谈判技巧和方法,用于谈判实践中,其基本的思想就是为了使谈判达成有利于已方或有利于双方的协议,谈判者根据对方的需要、爱好有意地**对方,使双方达成共识,在找到共同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要求和条件,使对方容易接受和认可,进而使自己谈判的企图和目标得以实现。

迪吧诺公司是纽约有名的面包公司,该公司的面包远近闻名,纽约很多的大酒店和餐饮消费场所都与迪吧诺公司有合作业务,因此,面包销量越来越大。与多数饭店不同的是,迪吧诺公司附近一家大型饭店却一直没有向他们订购面包。这种局面长达四年。期间,销售经理及公司创始人迪吧诺先生每周都去拜访这家大饭店的经理,参加他们举行的会议,甚至以客人身份入住该饭店,想方设法同大饭店进行接触,一次又一次地同他们进行推销谈判。但无论采用任何手段,迪吧诺公司的一片苦心就是不能促成双方谈判成功。这种僵持局面令迪吧诺暗自下定决心,不达到目的决不罢休。

从此之后,迪吧诺一改过去的推销策略和谈判技巧,开始对这家饭店的经理所关心和爱好的问题进行调查。通过长时间详尽细致的调查,迪吧诺发现,饭店经理是美国饭店协会的会员,而且由于热衷于协会的事业,还担任会长一职。这一重大发现给了迪吧诺很大帮助,当他再一次去拜会饭店经理时,就以饭店协会为话题,围绕协会的创立和发展以及有关事项和饭店经理交谈起来。果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这一话题引起了饭店经理的极大兴趣,他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光,和迪吧诺谈起了饭店协会的事情,还口口声声称这个协会如何给他带来无穷的乐趣,而且还邀请了迪吧诺参加这个协会。

这一次同饭店经理“谈判”时,迪吧诺丝毫不提关于面包销售方面的事,只是就饭店经理所关心和感兴趣的协会话题,取得了很多一致性的见解和意见,饭店经理甚至表示同迪吧诺有相见恨晚之感。

几天以后那家饭店的采购部门突然给迪吧诺打去电话,让他立刻把面包的样品以及价格表送到饭店。饭店的采购组负责人在双方谈判过程中笑着对迪吧诺说:“我真猜不出您究竟使用了什么样的绝招,使我们的老板那么赏识你,并且决定与你们公司进行长期业务合作。”听了对方的话,迪吧诺有些哭笑不得,向他们推销了4年面包,进行了若干次推销谈判,竟连一块面包都没销售出去。如今只是对他关心的事表示关注而已,却发生了180度的转变,否则,恐怕到现在为止还跟在他身后穷追不舍地推销自己的面包呢。

琼文和苏卡是一对年轻的夫妻。 他们这一天的生活像往常一样,很早就开始了。

他们所住房间的热水器制热效果差。他们偶然看到一份宣传广告,看字里行间还算正规,就打电话与公司联系,对方答应上门服务。于是在昨天,苏卡等待对方来修理。由于琼文昨天晚上回来较晚,所以一大早琼文向苏卡问起昨天修理热水器的事情。苏卡告知已经修过,换了两个零件,共花去413元,但热水的效果还是不理想。当琼文看过零件后,知道已经上当了,还好苏卡没有让两个维修人员拿走换下的两个零件,并约定明日来取。于是琼文便拿着零件去鉴定。零件自然是好的。琼文心里明白,要讨回413元钱,可能需要一场艰难的谈判,必要时还可能需要采取一些诸如情绪爆发的谈判策略。

在琼文驾车去工作的途中,他仍在考虑修理热水器的谈判。当然他可以寻求法律的保护。但他没有这么多的时间耗费在这上面,也不一定会有结果。这是他不愿意面对的情况。因此琼文倾向于私下里谈判解决。要私下里谈判解决,就要好好地筹划一下。琼文认为自己处于主动的地位,对方现在是做贼心虚,只要切中要害,也许会逼迫对方妥协。想到这里,琼文决定先探听虚实,拿起手机,向这公司打了个电话,落实了公司的地址和负责人。这家公司还是比较正规公司的一个下属企业,那么琼文判断,这两个人的行为一定是个人行为,他们的心理防线比较脆弱。(场景1)

琼文是一个小型电子马达制造厂的机械设计部的负责人。在琼文到达自己的公司,停车步行穿过停车场时,琼文遇到了他们公司的采购部经理艾笛。艾笛提醒琼文,琼文必须解决一个问题:在琼文主管的部门中,工程师们没有通过采购部而直接与供应商进行了联系。琼文知道,采购部希望所有与卖主的接触都通过他们进行,但他也知道他的工程师们为了进行设计非常需要技术信息,而等着从采购部反馈信息将大大延长设计过程。琼文和艾笛都意识到了上司希望他们部门经理之间不存在分歧。如果这个问题被提交到总经理那里,那么对他们双方来说都不好。看来,琼文得准备和艾笛进行一次内部谈判,以解决艾笛提出的问题。(场景2)

到办公室不久,琼文接到了一个汽车销售商打来的电话,琼文正在和这个销售商商谈购买一辆新车的事宜。这位商人向琼文询问他和苏卡对这辆车的感觉,以及苏卡是否想试一试车。琼文想购买一辆好车,但他能够预见到苏卡对他这样大量花钱会很不满。琼文对销售商最新的出价很满意,但他认为他能够让销售商在价格上再优惠一些,因此他把苏卡的忧虑告诉销售商,从而给销售商增加压力,压低车价。(场景3)

琼文刚挂上电话,电话铃又响了,这次是苏卡。苏卡在一家族企业中担任高层管理人员,她因为一些生意上的挫败而打电话向琼文诉苦。这家企业有着严重的官僚作风,并且对顾客的需求反应缓慢。他们的竞争者只需要3个小时就可以做出服务决定,但这却要花掉苏卡一个星期的时间。虽然这个企业的职员都以客户为中心并且很礼貌地对待客户,但因为一些能提供更高效服务的竞争企业的进入,他们正在失去原有的客户。看起来每星期苏卡都有越来越多的客户被这些竞争者抢走。但每次苏卡试图与企业的高层人员讨论这个问题时,她都遇到很大的敌意,并招致猜疑。苏卡在与上级的谈判方面遇到了困难。(场景4)

琼文下午的大部分时间被一个年度预算会议所占用。琼文非常厌恶这类会议。在会上,财务部门随意将各部门的预算都削减30%,接着所有的部门经理都不得不进行无休止的争论,以努力恢复他们在一些新项目上的预算。琼文自认为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懂得怎样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相处,但这些从财务部门来的人太傲慢。因为这些人的处事方式,他不想作哪怕一丁点的让步。他已经确定了所能退让的限度(即谈判的底线),而且决定一旦这个限度被超过,他就要进行抗争。(场景5)

傍晚时,苏卡和琼文去逛商店。某摊贩的货摊上挂着一件新潮大衣,不少人都被它吸引过来,但一看标价590元,无不咋舌而去。苏卡反复看了这件大衣后,对摊主说:“能不能便宜点?”摊主说:“那你给个价吧。”苏卡想了一下,说:“480元怎么样?”摊主二话没说,取下大衣往顾客手里一送:“衣服归你了,付钱吧。”苏卡犹豫了,她想走。摊主发火了:“你给的价怎能不要,你今天一定得要。”苏卡又要有一场艰难的谈判了。(场景6)

商务谈判的生活案例

商务谈判的生活案例1

有一位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两个儿子。这两个儿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争来争去,最终确定方案:由大儿子负责切橙子,而小儿子选橙子。这两个孩子按照既定方案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大儿子把半个橙子的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然后将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小儿子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这则小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小孩各自拿到了“公平”的一半,但他们得到的东西却没有做到物尽其用。这就是没有在事先做好沟通,没有达到“共赢”的结果。

假设,两个来自充分交流各自所需,或许有多个情况和方案出现。其中一种,就是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去打果汁喝,一个去做烤蛋糕。

再假设,其中一个孩子既想喝果汁,又想吃蛋糕,这个时候,如何创造价值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这个孩子就可以提议将问题一块谈,对另一个小孩说:“如果将橙子都给我,你欠我的巧克力就不用还了。”他的牙齿早就被虫蛀了,爸妈几天前就不让他吃巧克力了。另一个小孩一想,就答应了。爸妈刚给他五块钱,正打算买巧克力,这样就不用还了,还可以去玩。

商务谈判的生活案例2

日本一家著名的汽车公司在美国刚刚“登陆”时,急需找一家美国代理商来为其销售产品,以弥补他们不了解美国市场的缺陷。当日本汽车公司准备与美国的一家公司就此问题进行谈判时,日本公司的谈判代表路上塞车迟到了。美国公司的代表抓住这件事紧紧不放,想要以此为手段获取更多的优惠条件。日本公司的代表发现无路可退,于是站起来说:“我们十分抱歉耽误了你的时间,但是这绝非我们的本意,我们对美国的交通状况了解不足,所以导致了这个不愉快的结果,我希望我们不要再为这个无所谓的问题耽误宝贵的时间了,如果因为这件事怀疑到我们合作的诚意,那么,我们只好结束这次谈判。我认为,我们所提出的优惠代理条件是不会在美国找不到合作伙伴的。”

日本代表的一席话说得美国代理商哑口无言,美国人也不想失去这次赚钱的机会,于是谈判顺利地进行下去。

案例分析:进攻式开局策略是指通过语言或行为来表达己方强硬的姿态,从而获得对方必要的尊重,并借以制造心理优势,使得谈判顺利地进行下去。采用进攻式开局策略一定要谨慎,因为,在谈判开局阶段就设法显示自己的实力,使谈判开局就处于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对谈判进一步发展极为不利。

进攻式开局策略通常只在这种情况下使用:发现谈判对手在刻意制造低调气氛,这种气氛对己方的讨价还价十分不利,如果不把这种气氛扭转过来,将损害己方的切身利益。

本案例中,日本谈判代表采取进攻式的开局策略,阻止了美方谋求营造低调气氛的企图。

进攻式开局策略可以扭转不利于己方的低调气氛,使之走向自然气氛或高调气氛。但是,进攻式开局策略也可能使谈判一开始就陷入僵局。

商务谈判的生活案例3

有一位教徒问神甫:“我可以在祈祷时抽烟吗?”他的请求遭到神甫的严厉斥责。而另一位教徒又去问神甫:“我可以吸烟时祈祷吗?”后一个教徒的请求却得到允许,悠闲地抽起了烟。这两个教徒发问的目的和内容完全相同,只是谈判语言表达方式不同,但得到的结果却相反。由此看来,表达技巧高明才能赢得期望的谈判效果。

谈判的语言技巧在营销谈判中运用得好可带来营业额的高增长。某商场休息室里经营咖啡和牛奶,刚开始服务员总是问顾客:“先生,喝咖啡吗?”或者是:“先生,喝牛奶吗?”其销售额平平。后来,老板要求服务员换一种问法,“先生,喝咖啡还是牛奶?”结果其销售额大增。原因在于,第一种问法,容易得到否定回答,而后一种是选择式,大多数情况下,顾客会选一种。

你想到一家公司担任某一职务,你希望年薪2万元,而老板最多只能给你1.5万元。老板如果说“要不要随便你”这句话,就有攻击的意味,你可能扭头就走。而老板不那样说,而是这样跟你说:“给你的薪水,那是非常合理的。不管怎么说,在这个等级里,我只能付给你1万元到1.5万元,你想要多少?”很明显,你会说“1.5万元”,而老板又好像不同意说:“1.3万元如何。”你继续坚持1.5万元。其结果是老板投降。表面上,你好像占了上风,沾沾自喜,实际上,老板运用了选择式提问技巧,你自己却放弃了争取两万元年薪的机会。

有一则笑话。有一次,一个贵妇人打扮的女人牵着一条狗登上公共汽车,她问售票员,“我可以给狗买一张票,让它也和人一样坐个座位吗?”售票员说:“可以,不过它也必须像人一样,把双脚放在地上。”售票员没有否定答复,而是提出一个附加条件:像人一样,把双脚放在地上,却限制对方,从而制服了对方。

学会谈判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你努力学习,掌握有关的谈判技巧和策略,你一定能够成为谈判高手。

商务谈判的生活案例4

20xx年,两个美国客户过来中山欧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参观工厂和展厅。因为这两个美国客户是大客户,所以副总经理和外贸部经理,主管还有一个业务员,一共4个人,都亲自出来迎接他们。那两个美国客户刚来到公司的时候是中午午饭时间,所以中方的副总经理就有礼貌的问了句:“是中午饭时间了,请问你们想进午餐吗?”在事先之前,双方都有了解一下各国文化,中方知道美方比较直接,所以就直接问了要不要先吃午饭。而美方的回答却说:“不是很饿,随便。”其实美方客户已经很饿了,就是知道中国人的间接表达关系,所以就委婉的说“随便”。最后就是美国客户饿着肚子跟着充满热情的中方人员参观了工厂。由于之前的回答令美方感到疑惑,最后还吃了饭不,也不好意思再说一次,所以他们心里觉得还是直接说比较好。在参观工厂的时候,其中一个美国客户看到了一张贴错英文字母的海报,当场就指着那张海报说:“喂,你看,那个海报的英文写错了。”当时陪同副总经理在内的还有几个车间工人,那时候总经理觉得很不满意,觉得美方客户不给他面子,不给他台阶下。那时候,有个业务员就说:“ 本来想换掉的,时间比较匆忙,于是先过来接待你们了。”参观完了展厅之后,到了价格谈判的阶段。美国客户直接就问如果他们下一定的订单,中方能够给多少折扣。中方抓住美方直接表达和不耐心的性格,外贸部经理就故意间接的说出一堆影响价格因素,没有直接的给出最终价格,谈判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最后是一个美国客户急了,就说:“如果贵方不给出最低价,我们就去找其他厂家。”中方经过协商之后,最终决定先和美方客户去饭店吃饭,在吃饭的时候有敬了那

两个美国客户很多杯酒,虽然吃饭期间美国客户有问到最低产品价格,但是中方没有回答,只是一直的和美方敬酒和吃饭。一直到双方都很醉了才回去。第二天早上,美国客户醒来后就收到了中方副总经理助理发来的邮件,中方最终答应给美方最低的出厂价。美方虽然摸不着脑袋,但是还是很高兴的回国了。

从以上中美商务谈判碰撞案例中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由于中美思维方式的不同,所以在谈判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发生。在刚刚来到的OML公司的时候,由于双方都事先了解一下各自文化,所以美方客户想借用中方间接表达的方式回答了吃午饭问题,本来还以为中方会邀请他们进行午餐,后来中方却以为美方的直接表达表明他们的意思,就没有请他们吃午饭。看到了英文字母错的海报,美国客户直接的就指出了英文字母的错误,没有顾及到副总经理的面子问题,令到场面尴尬。到了谈判阶段的时候,中方谈判人员抓住美国客户直接表达和没有耐心的性格特点,知道美国客户不会不和他们合作,又为了不失自己的面子,所以最后邀请美方客户进行晚餐,通过传统的饭局上的谈判方式完成最后的谈判。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在商务谈判中,直接表达的有利方面是语言表达直接,是非分明,让人直接明白,让人觉得充满信心,一方面是可以省时间,二是可以提高办事效率。但是也有它的弊端:直接表达会表现出很强的攻击性和好辩性,会伤害到他人的自尊心,因为对方会觉得美国人不给自己面子,这样往往会使谈判陷入困境有时候还会导致谈判破产。中国人的'间接表达的好处

是:委婉,间接的表达方式会让人觉得对方为自己着想,不容易伤到对方的自尊心,对于敏感的话题又会留有余地。有时候即使是在谈判遇到困境也会让双方都有台阶下。但是间接表达也有它的弊端:它容易让外国人不适应,因为外国人很多时候无法真实的领会中国人的态度。有时候就是因为太委婉了,别人不知道说话人的真实想法和要表达什么。这样对于商务谈判是不利的,很多时候使谈判过程变得艰难,甚至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商务谈判的生活案例5

江苏仪征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化纤工程,该项目引进了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多家公司合作。但是,在与前西德吉玛公司的合作中,发现从对方引进的圆盘反应器有问题,并给我方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引发了我方对德方的索赔谈判。中方提出了索赔l 100万德国马克的要求,而德方只认可300万德国马克。由于双方要求差距太大,几个回合之后,谈判搁浅了。中方谈判首席代表、仪征化纤公司总经理任传俊反复考虑,决定以情为重,真诚相待。他提议陪德方公司总经理理扬·奈德到扬州游览。

在大明寺的鉴真和尚面前,任传俊真诚地说:“这里纪念的是一位为了信仰,六度扶桑,双目失明,终于达到理想境界的高僧。”“你不时常奇怪日本人对华投资比较容易吗?那是因为日本人理解中国人重感情、重友谊的心理。你我是打交道多年的老朋友了,除了彼此经济上的利益外,就没有一点个人之间的感情吗?”理扬·奈德深受震动。

双方从扬州直接回到仪征,谈判继续。任总开门见山地说:“问题既然出在贵公司身上,为索赔花太多的时间是不必要的,反正要赔偿”理扬·奈德耸耸肩膀:“我在贵公司中标,才l亿多美元,我无法赔偿过多,总不能赔本干。”任总紧跟一句:“据我得到的消息,正是因为贵公司在世界上最大的化纤基地中标,才得以连续在全世界15次中标,这笔账又该怎么算呢?”对方语塞。

随后,任传俊直率地说:“我们是老朋友了,打开天窗说亮话,你究竟能赔多少?我们是重友谊的,总不能让你被董事长敲掉饭碗。但你也要为我想想,中国是个穷国,我总得对这里的l万多名建设者有个交代。”中方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终于感化了德方,最终以德方赔偿800万德国马克达成谈判协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59091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08
下一篇 2023-03-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