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or的4PS策略是什么

Dior的4PS策略是什么,第1张

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1953年,尼尔·博登(Neil Borden)在美国市场营销学会的就职演说中创造了“市场营销组合”(Marketing mix)这一术语,其意是指市场需求或多或少的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所谓“营销变量”或“营销要素”的影响。为了寻求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要对这些要素进行有效的组合,从而满足市场需求,获得最大利润。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博登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原本就包括12个要素),杰罗姆·麦卡锡(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将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为4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1967年,菲利普·科特勒在其畅销书《营销管理:分析、规划与控制》第一版进一步确认了以4Ps为核心的营销组合方法,即: 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 价格(Price): 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 分销(Place): 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 促销(Promotion):企业注重销售行为的改变来刺激消费者,以短期的行为(如让利,买一送一,营销现场气氛等等)促成消费的增长,吸引其他品牌的消费者或导致提前消费来促进销售的增长。 尽管营销组合概念和4Ps观点被迅速和广泛的传播开来,但同时在有些方面也受到了一些营销学者特别是欧洲学派的批评。这主要有以下几点: (1)营销要素只适合于微观问题,因为它只从交易的一方卖方来考虑问题,执著于营销者对消费者做什么,而不是从顾客或整个社会利益来考虑,这实际上仍是生产导向观念的反映,而没有体现市场导向或顾客导向,而且它的重点是短期的和纯交易性的; (2)4Ps理论是对博登提出的市场营销组合概念的过分简化,是对现实生活不切实际的抽象。博登认为,提出市场营销组合的这个概念并不是要给市场营销下个定义,而是为营销人员提供参考,营销人员应该将可能使用的各种因素或变量组合成一个统一的市场营销计划(Neil Borden,1964)。但在4Ps模式中没有明确包含协调整合的成分,没有包括任何相互作用的因素,而且,有关什么是主要的营销因素,它们是如何被营销经理感受到并采纳等这些经验研究也被忽视了,“对于结构的偏好远胜于对过程的关注”(Kent,1986)。同时,营销是交换关系的相互满足,而4Ps 模型忽略了交换关系中大量因素的影响作用; (3)4Ps主要关注的是生产和仅仅代表商业交换一部分的迅速流转(fast moving)的消费品的销售。况且,消费品生产者的顾客关系大多是与零售商和批发商的工业型关系,消费品零售商越来越把自己看成是服务的提供者。在这种情况下,4P’s在消费品领域的作用要受到限制; (4)4Ps观点将营销定义成了一种职能活动,从企业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授权给一些专业人员,由他们负责分析、计划和实施。“企业设立营销或销售部具体承担市场营销职能,当然,有时也吸收一些企业外的专家从事某些活动,比如像市场分析专家和广告专家。结果是,组织的其他人员与营销脱钩,而市场营销人员也不参与产品设计、生产、交货、顾客服务和意见处理及其它活动”(Christion Gronroos,1994),因此导致了与其他职能部门的潜在矛盾。而且它缺乏对影响营销功能的组织内部任务的关注,“如向企业内部所有参与营销或受营销影响的人员传播信息的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设计激励和控制系统”(Van den Bulte,1991); (5)市场营销组合和4Ps理论缺乏牢固的理论基础。格隆罗斯认为,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市场营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很可能受到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影响,特别是三十年代垄断理论的影响。然而,与微观经济学的联系很快被切断了,甚至完全被人们忘记了。因此,市场营销组合只剩下一些没有理论根基的P因素堆砌成的躯壳(Christion Gronroos)。高斯达·米克维茨(Gosta Mickwitz,1959)早在1959年就曾指出“当营销机制中基于经验性的工作表明企业采用了彼此之间大量的明显不同的参数时,市场中的企业行为理论如果只满足于处理其中的少数几个,这样的理论的现实性就很差了”。 针对这些批评,后来的学者们又在不断得将4Ps模型进行充实,在每一个营销组合因素中又增加了许多子因素,从而分别形成产品组合、定价组合、分销组合、沟通和促销组合,这四个方面每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要求其他因素响应变化。这样就形成了营销组合体系(如图1—2所示)。根据实际的要求而产生的营销因素组合,变化无穷,推动着市场营销管理的发展和营销资源的优化配置。 营销因素组合的要求及目的就是,用最适宜的产品,以最适宜的价格,用最适当的促销办法及销售网络,最好的满足目标市场的消费者的需求,以取得最佳的信誉及最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至今为止,4Ps理论模型仍然是营销决策实践中一个非常有效指导理论。笔者在后面的应用分析中仍然使用了这一理论模型。DIOR的4Ps策略 不太理解 但是千遍一律 都是一样的!任何企业 最终目标和理念都是一样的!采纳哦

■专访间一汽集团目前正在运作的人事变动,从子公司一汽大众奥迪开始。中方负责人的换帅、张晓军的离任,葛树文的履新让奥迪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7月25日,奥迪最小的SUV车型Q3在中国市场上市,在上市现场,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过去与张晓军的合作作出了评价,同时表示有信心能与葛树文进行良好的合作。随着人事的变革,一汽大众奥迪新的营销变革也正式拉开帷幕。 问:过去两年与张晓军的合作,你对他的印象如何?对他的继任者葛树文是否有相关应对? 答:我对过去两年多与张晓军的合作感到荣幸,他对一汽大众奥迪在中国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在汽车行业积累的经验给品牌带来了非常大的价值。通过我们的合作,我觉得张晓军是一个具有合作意识、风趣、很随和的合作者。对我来说,基于与张晓军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基础,我对未来与葛树文之间的共同工作也非常有信心,我相信我们可以实现良性的互动。 问:奥迪已经相继推出了“心动上海”“心动广东”等活动,是否现在的营销策略都是针对单个市场推出? 答:我想介绍一下我们在营销理念以及做法上的一些变化。以前我们的营销手段是统一的,而现在我们会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量身打造一些营销推广活动。通过具有地区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希望可以更好地去实现奥迪品牌和这些地区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联系。中国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同时也在不断变化,所以奥迪不可能一成不变地使用以前的营销手段。 问:我想问一下Q3国产化已经确定,现在进展怎么样?投产的工厂是不是已经确定?另外,Q3国产后是不是会继续考虑加长? 答:奥迪Q3的国产化进展在按照计划进行,国产奥迪Q3生产地点为长春。对于国产Q3会不会加长,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技术低碳,名副其实。低碳的信任危机是矛盾的核心,企业只有解开消费者心中的这个结,技术上做到名副其实的低碳,那么代表健康、优质、环保的品牌形象才会实至名归。化妆品企业低碳营销的基础在于低碳的技术和化妆品的低碳生产,制造是低碳营销的可靠保障和稳固基石。所以为低碳扶正形象要追本溯源,从技术、生产制造做起,并对这方面做好宣传,正确、广泛的顾客认知是建立顾客信任的开始。技术与制度的低碳,是建立在文化低碳的基础上的。文化低碳,首先是合乎道德。电影《律政俏佳人2》里面可爱的女主人公不畏权贵、冲破重重阻力最终成功促使政府立法取缔化妆品动物实验的壮举至今令人难忘,文化低碳的启示随着她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一些优秀的化妆品品牌(如CAUDALIE、La Prairie、Chanel、Estee Lauder、Kiehl’s、M.A.C.等)已经意识到动物实验在道德上的冲突,运用科技力量取得新的技术来代替化妆品动物实验。

追本溯源,内外兼修。低碳经济要从根本出发,化妆品企业应该从原料开始改革。2010年初登陆中国大陆的Origins悦木之源,其实早已在美国以及中国的香港及台湾上柜,它以绿色的品牌理念而深入人心。悦木之源所生产的全部化妆品均源于天然植物资源、有机植物成分以及100%纯天然植物理疗精油。这还不够,连原料生产的外围,Origins都尽量利用再生能源如天然风力和水力发电,以减少碳排放,防止地球变暖。从近些年来频频爆出的品牌危机事件来看,化学添加剂往往是品牌危机的“万恶之源”。坚持天然理念的品牌都很排斥化学添加剂的使用,如欧舒丹、娇韵诗、娇兰、兰蔻等品牌会谨慎地选择成分,尽量少用甚至完全不用。这不仅是对坚持低碳的保障,也是对品牌免于危机的直接保障。除此之外,化妆品包装的低碳也是举措之一。比如铝皮软包装,其灵感来自于牙膏。现在很多大牌化妆品都不约而同地采用牙膏式的铝皮包装,铝皮包装不仅具有可循环利用的优势,而且设计也很有型,像绘画用的颜料。同时,软管包装除能阻隔空气进入污染产品之外,还能起到精确控制用量的作用。

概念营销,价值焦点。要让消费者从形成低碳环保意识到养成低碳消费的习惯,企业需要大力宣传和引导。利益始终是买卖双方关注的焦点,也是一切市场行为的驱动力。低碳为消费者所带来的益处,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应该由企业来完成宣传,企业最终会收到最好的回馈。如Dior迪奥引入循环使用的环保概念,在自己的高端护肤产品上应用替换芯,从而提升Dior迪奥凝世金颜系列产品包装的可持续利用性。对于消费者而言,意味着可以随心选取自己中意的颜色,任意组合、搭配,还有便宜很多的价格。消费者当然欢迎。更重要的是对社会而言,这样减少了包装的浪费。Dior迪奥的营销就是以其品牌力在传播低碳概念,引领低碳生活。化妆品的消费者是追求美的一

个群体,这个群体不光追求美,更追求健康、时尚,而化妆品企业是来满足这一消费群体的需要的,所以化妆品企业的低碳营销更是对环保、健康、美丽的生活标准的创造,要传递好这些标准,需要从“概念”深入到“内涵”——寻找自身产品特色与消费需求的契合点,强化低碳的益处,使企业的行为与市场的反应形成良性的互动。这样一来,低碳之路就会越走越宽。

品类定位,避开锋芒。当各大化妆品品牌纷纷转向低碳营销时,势必会产生产品同质化现象,营销方式上也会有所雷同,市场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和残酷。这时企业的竞争优势,均来源于差异化,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尽力摆脱竞争残酷、利润微薄的“红海”,开辟一片“蓝海”。依靠科技进步是基础,健康的企业文化是保障,而强势的营销团队则是将产品推向市场巅峰的动力。市场需求中永远蕴藏着无尽的生机,企业要不断寻找新的诉求点,开辟“蓝海”。近年来,精油添加型护肤品以其纯天然植物萃取的品类定位,迎合了消费者崇尚低碳、追求环保的理念。欧丽莱国际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推出了欧素这一专注于精油添加型的新兴护肤品牌。从2008年上市以来,欧素凭借其差异化的品类定位,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迅速赢得了市场。除技术上的低碳之外,化妆品品牌可将低碳营销的诉求点延伸向物流,延伸向售后服务,或者延伸向终端卖场的体验营销上。另外从产品组合入手,从核心产品延伸到服务等外延产品,都走低碳化道路,也是个值得参考的建议。

危机管理,矛盾转换。风险与市场共存,无论是低碳营销抑或是别的营销策略,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危机隐患,此时,信息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管理系统是现代企业最新的战略性工具,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并且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方面也是功不可没。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普遍被一些大型企业和优秀企业所采用,中小企业也在逐渐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品牌化妆品企业必定是具有优良的管理基础和资金实力,对于信息管理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增加危机管理模块,建立起相应的危机管理机制和机构,以避免和应对低碳营销中出现的争议和危机事件。这样做的目标只是尽量减小风险,并不等于完全消除危机隐患,在出现危机时,良好的危机管理机制可以转危为安,甚至转危为机。矛盾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进行危机营销就是恰当地利用危机所引起的广泛关注度,在危机中寻找所潜藏的机遇,扭转局势,迅速提高品牌知名度

满意请采纳谢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61897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7
下一篇 2023-03-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