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觉得如果以“奢侈品消费”(中国较典型)这一话题作为市场营销课的研究对象,该怎么研究??

大家觉得如果以“奢侈品消费”(中国较典型)这一话题作为市场营销课的研究对象,该怎么研究??,第1张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最近学了消费与社会,人们消费不仅是为了需要,更多的是把自己与其他人区分开来,想把自己和后面层次的人区分开。所以会买很多奢侈品来满足自己的社会需求。研究一下近年来购买奢侈品的人的增长和年龄段的变化会比较好吧。一个建议。

一、奢侈品与奢侈品管理1.奢侈品所谓奢侈品,广义而言,泛指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的产品,也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昂贵等特点的消费品。不管你爱不爱它,买不买它,不可否认的是,奢侈品是一个好东西:在昂贵的价格背后,是传奇、工艺、个性、品质,还有独特、精致、奢华、稀缺……在对奢侈品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喜欢奢侈品最重要的原因是——身份的象征。很多时候,对奢侈品牌的认同,也是一个自我认同的过程。奢侈品如果从类别分,大概有以下部分:一、珠宝首饰卡地亚cartier;蒂芙尼tiffany等。二、手表江诗丹顿;伯爵;积家;万国ivvc;劳力士;百达翡丽等。三、服饰、手包类lv、香奈儿、范思哲、普拉达、乔治•阿玛尼;古奇gucci;爱马仕等。 四、酒类人头马remymartin;马爹利;轩尼诗;芝华士等。 五、豪华游艇圣汐 sunseeker;丽娃riva;博博多benetoau;公主princess;拜泰姆bertoyam。六、高档汽车劳斯劳斯;兰博基尼;法拉利;宾利;奔驰;宝马等。七、化妆品兰蔻;雅诗兰黛;迪奥dior等2.奢侈品管理奢侈品管理,顾名思义,主要是学习奢侈品品牌营销策略,奢侈品消费观念,奢侈品消费心理,奢侈品消费群体,奢侈品消费特点,奢侈品消费的税收,奢侈品消费市场细分,奢侈品如何在新市场中扩张,如何保持在市场中奢侈品消费持续增长,奢侈品广告投放策略与技巧等等,围绕奢侈品管理的许多课程。奢侈品管理,实际上是管理学的一部分,开设有“时装市场学”、“奢侈品及服务市场学”、“奢侈品工业市场和管理”及“奢侈品广告和市场学”这样的基础课程,在高学位上,则有更加细致的分类,比如“奢侈品和时装”企业管理硕士,除了奢侈品创意、设计外,项目工程就包含了产品、市场、金融、企业管理、团队领导等,几乎涉及奢侈品行业的各个领域,还有的会涉及高端的汽车营销、高尔夫球场管理、化妆品公司之类的。所以,读这个课程最好是有经济管理学基础或者设计纯艺术基础的,管理的基础可以对市场和消费者有一个大体的把握和预测,有艺术基础的话,在销售时你能解释奢侈品的设计内涵。二.

奢侈品管理在欧洲1.法国

传统创造出这个特别专业的国家是法国,因为法国奢侈品行业发展需要,和专业人才需求,从而衍生出了这个专业,而法国也是世界上这个专业设置最多的国家。公立大学:公立大学的奢侈品管理专业大多为法国公认名牌专业,开设该专业的学校凤毛麟角,录取人数较少,申请难度教大。因此申请这个专业需要身在法国,并且通过严格的面试。Université de

Marne-la-Vallée 马恩河谷大学Université de Versailles Saint

Quentin en Yvelines 凡尔赛大学法国大部分最知名的奢侈品管理硕士专业都开设在高等商业学校。ESSEC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 :MBA in

International LuxuryBrand Management EMLYON里昂高等商学院:Mscin

Luxury Management and Marketing ESC Rouen鲁昂高等商学院:Msc

inMarketing of French Excellence SKEMA欧洲知识经济与管理学院:Mscin

LuxuryAnd Fashion Management ESG法国巴黎高等管理学院集团:MBAin

Luxuryand fashion Management INSEEC法国高等经济管理学院:MBALuxury

Brand Management, Food and Wine IPAG法国行政与管理预备学院:MBAin

Luxury Brand Management 法国高商类院校申请通常是通过材料审核、院校联考或者独立考试笔试成绩审核,面试录取。所需材料一般为最高学历毕业证(本科或以上,专科可以读一年专升本)、学位证、成绩单(均需英语或法语翻译公证件)、护照、出生证明英语或法语公证件、1-2封导师或雇主的推荐信、GMAT(英语授课项目)/TAGE-MAGE(法语授课项目)考试成绩、TOFELIELTSTOEIC考试任选其一的成绩,填写好学校表格并附上要求数目的护照证件照片寄到学校指定地址即可。大部分学校要求在学校官方网站上在线注册提交申请,支付金额不大的一笔申请报名费(一般不会超过300欧),并将指定材料在申请截止日期前寄到学校指定地址。由于法国高商属于精英院校,虽然学费相对较贵,但是像奢侈品管理、企业管理、财务管理等热门专业,面对国际学生招生,人数有限,竞争非常激烈。部分学校全年滚动招生,并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部分学校每年分几季招生,实际上并不以写出的时间截止审核,原则上先到先得,招够人数即停止审核。想申请法国顶级高商院校的学生,最好提前一到两年就开始准备材料,尽早选定学校、专业,递交申请,准备考试。SAI 五校联考,UNIVERSA六校联考,SKEMA两校联考,如果选择英文授课项目,笔试仅需要提供GMAT考试成绩,以及托福、雅思、托业三种考试中的任何一种考试成绩。如果选择法语授课项目,则需要通过TAGE-MAGE法语考试并提供成绩,以及提供托福、雅思、托业三种考试中的任何一种考试成绩证明英语能力。申请人材料和笔试成绩审核通过后,会接到面试通知。顶级高商五校联考SAI在全世界有60多个考试中心,中国大陆地区考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SAI联考适合英语很好,GPA高的学生。最好GMAT成绩在700分以上,雅思7.0以上,申请命中率可以提高,签证通过率也相对很高。2010年全法排名第8的ESC ROUEN鲁昂高商,以及SKEMA高商联校等,部分专业虽然不强制要求提供GMAT成绩,但是GMAT成绩在申请中,仍然做为强势参考。PASSERELLE 17校联考则是全程网上申请,参加PASSERELLE 1和PASSERELLE 2 统一笔试(TAGE-MAGE法语考试成绩是笔试评审内容之一),通过笔试后,各校分别口试面试。个别世界顶级院校高端专业项目,比如EDC-ISML,EMLYON,ESSEC等,全程学费需要20-30万,而且录取极其严格。尤其是最顶级的EDC-ISML学校MBA的奢侈品品牌营销及国际管理专业,当初专门为培养法国本土奢侈品管理人才而设立的,法语授课,对法语要求非常高,且从审核资料到笔试统考到面试都是学校自己出题,申请的法国人很多,大多有三年或以上的行业工作经验,所以从申请、考试到顺利毕业都非常挑战。注意:一般来说,3年的工作经验这点很重要!2.英国 与法国侧重从哲学理论的角度寻找设计灵感相比,英国与奢侈品管理相关的专业则更偏向于品牌策略,尤其注重学生的工作经历和实践技能。这个专业对国际学生的要求比较严格。与设计相关的领域学生来报考这个专业,需要准备相关的作品集,个人陈述,以及推荐信两封。本科学生报考这个专业GPA需达到75分。英语方面的要求是雅思考试成绩至少需达到6分。研究生方面对于语言的要求则高达6.5至7分。英国的奢侈品专业的门槛比较高,并不是说对于雅思成绩或者GPA的要求有多高,学校会更加看重真正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对于学习这个专业的学生来说,学校的地理位置要比学校专业排名更加重要,伦敦作为时尚之都就是众多时尚品牌的云集之地,而University of the Arts London(伦敦艺术大学)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了追求这一专业的学生梦想中的学府。比如伦敦艺术大学的Design Management for the Fashion Industries。除伦敦艺术大学之外,英国还有以下一些有开设相关专业的院校列表供大家参考:Westminster: MA

Fashion Business ManagementManchester

Metropolitan: MSc International Fashion MarketingManchester: MSc

International Fashion RetailingSouthanpton: MA Fashion

ManagementHeriot-watt: MSc

Clothing ManagementKingston: MA Fashion

and Creative EconomyCentral Lancashire: MA Fashion

and Lifestyle PromotionGlasgow Caledonian: MSc

International Fashion Marketing三.

奢侈品管理在美国美国的奢侈品管理专业一般集中在品牌管理和时装管理2个专业内。品牌管理主要集中在大学的MBA课程分支内,比如纽约大学的Luxury Marketing就是在MBA方向下的,还有波士顿学院的Product and Brand Management也是在MBA课程内的。而时装管理是集中在艺术硕士内的比如纽约州立FIT服装学院的Global Fashion Management专业。由于这个专业是属于管理类,并且大部分是在MBA下的分支专业,所以申请条件可以参考MBA的申请难度,需要托福和GMAT成绩,最好有相关工作经验。毕业后主要就业方向是大的奢侈品品牌企业,化妆品公司和酒业公司。1、

纽约时装技术学院 本科: Fashion Merchandising Management 硕士: Global Fashion Management(2年)2、德堡大学 MBA brand management(2年)3、密尔沃基工学院

MS in new product management4、罗德岛设计学院 珠宝设计与营销专业5、旧金山艺术大学 MS fashion marketing6、韦恩州立大学 MS fashion design and advertisement marketing

你可以参考下噶

概述中国是全球高级时装、饰品和其它奢侈品的第三大消费国1.所谓奢侈品,广义而言,泛指带给消费者一种高雅和精致的生活方式,注重品味和质量并且主要面向高端和中高端市场的产品。中国在全球奢侈品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占全球销售额的12% 2,日本41%3,美国17% 4,欧洲各国16%5.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年销售额为20 多亿美元6.预计从现在到2008 年,年增长率为20% 7,之后到2015 年的年增长率为10% 8,届时,销售额将超过115 亿美元。到2010 年,中国将有2.5 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奢侈品,将近目前数字的17 倍9.到2015年,中国消费者将像日本消费者一样具有影响力,奢侈品消费总量将占全球的29% 10.中国有13 亿人口作为潜在的消费者,城镇人口年平均收入9,422 元11(约1,163 美元), 农村人口年平均收入2,936 元12 (约362 美元),完全有能力在世界奢侈品市场中掀起不小的波澜,这也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对奢侈品的渴望。中国的奢侈品市场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2004 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9.5%13,总量高达13.7万亿元14 (约1.7万亿美元),预计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9%15.中国经济快速成长,加上奢侈品消费者的人数大幅增加,大大促进了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发展,而且它的潜在成长空间仍然非常巨大。 据中国品牌策略协会(China Association of Branding Strategy)16 称,中国有1.75 亿消费者有能力购买各种品牌的奢侈品,占总人口的13.5%.其中有1000万- 1300 万人17是活跃的奢侈品购买者,选购的产品主要包括手表、皮包、化装品、时装和珠宝等个人饰品。 中国品牌策略协会估计该群体的年收入为24 万元人民币18 (约29,630 美元),存款在30万-50 万元人民币19(约37,037 至61,728 美元) 之间。该协会预计,该消费群体的人数将在2010年增加到2.5 亿20.此外,未来数年内,将有2-3 亿人口21 从农村进入奢侈品充斥的城市,从而进一步带动该市场的成长。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大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富有的消费者,他们喜欢避开人潮,追求个性化服务,经常光顾奢侈品零售商店,购买最新、最流行的产品,一般不会考虑价格问题。第二类是白领上班族,其中以外企公司的雇员最为典型,他们会花上一整月工资购买一件商品。调查显示,这些消费者的年龄大约在20 到40 岁之间;而欧美地区奢侈品消费者的年龄多在40 至70 岁之间。与之相比,中国奢侈品消费一族的年龄是相当年轻的。他们常年奔波在外,购买习惯与1980 年代开始大批出国的日本消费者相似。 传统意义上,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多为男性。四年前,女性仅占总消费人口的25%22.由于女性社会、经济独立性的进一步提高,女性在奢侈品市场的消费比例正在日益增长。 中国消费者购买奢侈品一般不做太多的学习或研究。 相反,俄罗斯和欧洲的消费者却专注于所购买商品的真正价值。和中国消费者相比,日本奢侈品消费者更加注重体现个性,他们多把奢侈品的购买行为视作个人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表现。众多消费新贵利用他们物质上的富有来影响他们的朋友、家人和同事,同时也把自己和社会大众区分开来。中国奢侈品消费者在购买奢侈品时也有“先消费,再烦恼”的冲动,他们多数喜欢购买能力所及范围内最昂贵的商品,并尽情享受新兴起的雅皮式生活。 财力雄厚的中国游客的出现 由于财富的增长和中国政府放宽签证限制,根据中国社科院(CASS)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 年有2800万23中国人出国旅行。未来10 年内,中国旅游业将快速增长。经济学人智库(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EIU) 24称,中国年境外旅行人数到2008 年将达到4900万人次,2010 年达6000万人次,2015 年1亿人次。这些预估的数字与国际旅行组织(World Travel Organization) 大致相同。该组织预计2020 年中国境外旅行将达到1亿人次25. 中国境外旅行的快速成长对于奢侈品行业无疑是一大好消息。中国消费者在旅行时显示出强烈的消费意愿,同时旅行也提升了他们对于品牌的认知。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到海外购买奢侈品,因为国内供应的奢侈品种类仍然相当有限。此外,由于关税和消费税高企,内地奢侈品的价格比香港或欧洲至少高出20%- 30%26.欧洲,尤其是意大利和法国,吸引了大批中国消费者,给当地奢侈品销售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2004 年,中国境外旅行的消费总量高达250 亿美元27.经济学人智库(EIU)预估,2008 年该数字将达到305 亿美元28. 由于与内地紧密相连且价格诱人,香港预计仍然是内地人士购买奢侈品的主要地点。以下三个因素刺激了内地居民赴港旅游: (1) 2004 年1 月和8 月,分别两次通过了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其中就包含了向内地居民签发个人通行证进入香港;(2) 放松了内地人士访港携带现金数量的限制;(3) 放松了对人民币xyk的限制。这些措施有助于重振香港的零售市场。预计,仅今年一年,将有1100 万29内地居民访问香港。 人民币价值重估的影响 人民币重估在经历漫长的等待之后在2005年年中放弃紧盯美元,转而盯住一揽子货币。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值2.1% 很有可能提高对奢侈品的需求,同时抬高中国产品的成本。强势人民币将有助于巩固亚洲货币,长期刺激该地区的消费增长和中国的境外旅行。 在亚洲,奢侈品经销商将其人民币或其它亚洲货币营业收入兑换成美元、欧元或其它欧洲货币时,可从中受益。相反,销售以弱势美元计价的公司也将从销售额和毛利的提升中受益。但是,中国缓解人民币压力的工作是循序渐进的,使消费者和奢侈品经销商双方都可以从长计议,例如,制定购买预算,或做好进出口计划等等。 仿冒品——争议的焦点 仿冒问题对于奢侈品业者而言是最大的困扰。中国的仿冒问题尤其严重,是世界仿冒品的主要来源之一。 欧洲海关的数字显示,2003 年,在欧盟边境地区截获的9200 多万件仿冒品31中,60% 30来自中国。目前,仿冒品在全球奢侈品贸易中占10%32,是2000 年的2倍。 中国的仿冒品与正品的销售同步快速成长,品牌厂商的利润正在受到侵蚀。仿冒品的质量日益精进,使辨别真伪的工作愈加困难。 中国制造的品牌,在这一过程中,多利用近似的名称、标识或产品,混充西方的品牌产品。这些品牌对于奢侈品业者的影响其实并不大。因为这些品牌大多默默无闻,运营也仅限于国内市场。此外,国内的消费者也有能力区分这些商标,愈发减小了对西方品牌的威胁。 一些行业观察人士认为,仿冒品充斥不会妨碍奢侈品制造者在中国的投资。因为仿冒品有助于强化对品牌的认知度,当消费者具备相当的购买能力时,自然会购买真品。 中国政府已反复了表达根除仿冒品的决心,但奢侈品业者与政府官员通力合作以共同打击市场上的仿冒品的努力收效甚微。对付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可能就是业者快速更新设计,每一季都推出不同的新款系列,这样,仿冒品就无法跟上新品的脚步。 中国和成熟的奢侈品市场的比较 奢侈品在中国尚属较新的行业,其发展速度高于法国、意大利、其它欧洲国家、美国和其它成熟市场。 与更为成熟的市场相比,中国市场最显著的不同在于奢侈品的消费形态。在中国,奢侈品消费仍然多以产品为主,即消费者追求最新系列或产品。而成熟市场的消费者偏爱尊崇的体验,例如奢华的假期或者为省时而提供的服务,例如送货上门的宅配服务等。 在美国等成熟市场,奢侈品随处可见,常常被戏称为“民主化的奢华”。在超市里,人们甚至也可以买到最顶级的美食。而在中国,购买奢侈品代表了财富和社会地位。与中国不同,美国和欧洲很难根据购买行为来判断财富,因为在这里几乎人人都有能力购买某些奢侈品。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还要很多年才能达到与之相当的水平。 成熟市场与中国市场的另一个差别在于国际奢侈品牌进入中国的方式。许多国际型公司都未采取传统的方式,相反,他们与当地伙伴合作来建设其在中国的品牌。在市场经营架构更为合理的发达市场中,这种方式并不常见。 很多奢侈品业者认为在中国的品牌宣传和推广较其它市场更为复杂。例如,虽然中国比美国本土的幅员广阔,传播系统却相当原始,宣传机会因而受到限制。 由于受到这些限制,奢侈品销售公司不得不通过店面方式与中国消费者进行接触,从而使新店面的地段就变得更为重要。除店面外,一些业者也通过大型活动、酒会、直接寄送邮件、私人邀请消费者等方式,成功地进行品牌推广。一些业者还发现,中国媒体乐于协助推广产品,而在其它国家则没有这种现象。 成功的要素——迎接挑战 制定长远规划 进入中国市场的奢侈品业者应该目光长远,因为要达到预期的投资回报目标通常是需要时间的。虽然有各种挑战,多数业者表示,即使要用更长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获利目标,他们在未来3-4 年内仍将持续向中国投资。 正在进入或扩展中国巨大市场的奢侈品业者已经遭遇营业场所承租或置产/建设的高昂成本、销售和物流方面的问题,以及文化交流和人员培训上的差异。这些问题通常需要经验累积和时间才能克服,想要在中国一朝成功是不可能的。 本土化业务拓展 奢侈品制造和经销商了解不同国家消费者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正如《零售商及消费品牌在中国的成功之路》(The Path to Success for Retailers and Consumer Brands in China)33 一文所述,中国市场是由多个区域性市场构成的。零售商,其中包括奢侈品业者,都需要根据当地市场来打造他们的业务运营模式。 当奢侈品业者将业务从北京、上海、广州等人口稠密、西化程度较高的沿海城市扩展到大连、杭州、深圳、成都等二、三线城市时,了解中国市场的区域性差异更为重要。管理决策、策略计划,甚至推出的产品都需要符合当地每个消费群体的品味。 位置、位置还是位置 多数奢侈品行业的顶级厂商都已经扩展了在中国的业务。他们面临的挑战,也是其他拟进入中国市场的同行无法回避的问题,是要在所有精华地段被占据之前抢到几处。这一点对于向尚待开发的二、三线城市扩展业务的公司尤其重要。与在中国发展快餐零售店不同,奢侈品业者如果希望保持那种独有的矜持,只能在少数精华地段选择性地建立销售据点。因此,零售业者采取谨慎的方式选择零售地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如果周边环境不能恰如其分,例如,在以面向低端消费者的百货公司内建立奢侈品店,品牌就很容易丧失原有的光环。 合作伙伴与合资公司——可行的解决之道 不熟悉中国的奢侈品厂商可能考虑与当地商家结成合作伙伴或者建立合资公司,从而获得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复杂的市场。这种策略对于某些需要获得当地经验才能取得成功的精选品类或品牌产品是有必要的。 合资公司可以降低进入新的或者类似中国的复杂市场的难度。当地的合作伙伴有助于业者了解当地市场,解决诸如取得经营和零售许可、解决复杂的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问题等等。但是业者需要慎选有信誉的中方合作伙伴,包括当地的制造厂商、分销商、零售商店和人员等。在选择合作伙伴之前,奢侈品业者必须实地综合考察以了解这个市场。 中国的本土厂商也会从与国外公司建立合资企业中受益。例如,合作伙伴关系会使中方公司开阔业务运营的国际化视角,并有助于他们改善现有业务的运营。 如果组织完善,合资公司能够使合资双方共创双赢局面。 展望未来政府的支持 中国政府积极发展零售业,尤其是新兴的奢侈品行业。据上海市人民政府经济委员会的来源称,上海市政府已在现有和新开发的零售商圈中规划出数个专门区域,用于发展奢侈品零售业。官员们也表示,他们希望能够吸引到高质量的奢侈品零售业者来拓展上海市的零售市场。 本地人才培养复旦管理学院34 (国内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 指出,对于世界时尚产业而言,中国市场将越来越重要。目前在上海,很多品牌奢侈品店的管理者都是来自台湾、香港或其它地区。政府已经意识到培养国内零售业管理人才和员工的必要性。 为了推动这项培训计划,复旦大学已与意大利和法国的大学展开合作,推出专门为奢侈品和时尚业量身打造的培训课程。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学生们将有机会从世界知名的时尚屋中取得实战经验。复旦大学同时计划开设一个时尚与奢侈品业的MBA 课程,以推动对中国时尚业的学术研究。随着奢侈品行业在中国的发展,类似的人才培养计划预期将陆续展开。 国内奢侈品品牌的成长未来5-10 年,中国的本土奢侈品品牌将成长并流行起来,特别是在文革后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中。同时,中国品牌也将走上国际舞台,以总部设在香港的零售企业——上海滩(Shanghai Tang) 为例,该公司已率先打入全球市场。 中国制造——可行吗? 中国的工厂组织完善、成本低廉,很有可能吸引全球的奢侈品业者,但是目前鲜有业者明确表态将中国列入其产品的生产地。多年以来,欧洲奢侈品业者形成了一个观点,即欧洲的工艺和原材料使他们的产品保持着超群的水准。对于奢侈品制造业者而言,迁址到中国这样低制造成本的地区进行生产是有风险的。业者担心他们的品牌可能因此而丧失部分吸引力,最后会伤害到消费者对其产品的渴求程度以及产品的价格。 一些零售商也认为中国工厂缺乏制造奢侈品的工艺和经验。此外,这些零售商坚信在可预见的未来,欧洲奢侈品屋仍将主导奢侈品业,原因在于中国消费者乐于效仿欧洲的精致生活方式。 利用公司的品牌作为制造质量和设计的保证,以“某奢侈品品牌制造”的标牌取代“意大利制造”的标牌,业者是可以把外包所带来的潜在伤害降到最低程度的。通盘考虑、切实可行的策略将有助于减轻一些国际型奢侈品企业的成本压力,成本的提高已经蚕蚀了这些公司的毛利。 中国——通向亚洲各国的跳板 很多奢侈品公司将重点聚焦在中国,但还有很多业者希望将业务有策略地扩展到整个亚太地区,包括日本、台湾、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和香港。业者利用 中国作为跳板进入其它亚洲新兴市场的做法是很明智的。中国可以被视作是该地区发展的催化剂,并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着亚洲其它地区的增长。 结论 未来数年中,中国奢侈品市场将呈现巨大的增长。。 中国消费者已趋向成熟,需要更加多样化的奢侈品产品。中国游客已开始在海外彰显他们的购买能力,这将极大地推动国外奢侈品业市场的发展。。 奢侈品业者需要了解中国地方市场的差异性,才能取得成功。业者应考虑宣传不同品牌、提供不同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偏好。。 奢侈品业者不要过分看重眼前的得失。从长计议,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合作伙伴和合资企业有助于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厂商熟悉中国奢侈品业的复杂性以及需要迎接的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61932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7
下一篇 2023-03-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