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营销如何发力?有什么重点?

内容营销如何发力?有什么重点?,第1张

一、树概念

想做好线上内容的思路,第一件事情叫树立概念:我的内容是不是有明确的卖点,这个卖点要越少越好、越独特越好,别人越没办法与你竞争越好。

1.与其更好,不如不同

从内容上,更好是没用的,要么超好,要么不同。

举个例子,大家用什么手机app听音乐?我最近一直用网易云音乐,我觉得是因为它找到了一条完全不一样路。目前,所有播放器都在竞争听两个路径音乐的时候是否清楚,还比拼曲库囊括量,但网易云音乐发现了一条新的路:与用户情感沟通。

网易云音乐写出了一句去年很火的话:最怕一生碌碌无为,也说平凡难能可贵。

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不仅是听那个旋律,有很多时候是寄托一份情感。网易云音乐就抓住了这个全新的打法,创造一个跟别人十分不一样的重要的内容生产点。

2.消费升级vs消费降级

当所有潮流已经有明确指向的时候,你敢不敢反潮流而行事?

我们最近看到非常多的呼声叫“消费降级”,去除不必要的社交(去除仪式感),留下最最基础的需求。

有一家理发店,不染,不烫,不洗头,不办卡,除了发型需求之外,发型师戴着口罩全程一语不发,顾客特别开心,因为现在有很多人会在剪发的时候被迫办一张卡。可见,有时候,最最传统的方式也许是很好的机会。

3.屏幕小、时间短,所以要聚焦和直白

比如,oppo的广告:前后2000万拍照更清晰,极其直白。

小米的广告:全面屏2.0。有点low,但是特别有效。

我想说,当你觉得很low的时候,它是适合这个世界、这个时代的。

二、定用户

用户维度有三个:用户是谁、用户在哪、用户喜欢看什么样的内容。

去年非常著名的概念:“逃离北上广”

用户都是白领;用户在北上广;他们想看什么样的内容?对于白领来说,内心更多的需求是B格。他们不喜欢看到6折、8折这样的内容,太直白了,他们喜欢看“灵魂跟肉体,一定有一个在路上”、“说一次做一次”这样的内容。

在这个维度上,我们要思考:用户是谁、用户看了什么,用户喜欢什么样的互动。

三、建立场景与品牌的认知关联

建立场景的关联、认知关联,让别人能够联想到。

1.建立情感上的关联,把心智先打通

例如这个床垫广告,我们从人的真正重要的心理诉求出发,北漂一族人生其实是很将就的,但是心里都希望能够让生活过得更讲究而不将就,如果家里的床都不是自己的,那人生是不是太将就了?

——偌大的城市,连一个床都没有,是否觉得太没有归属感了?

于是这床垫大卖。

2.你是否真的了解客户的需求?

为什么有那么多让孩子每天生活更开心、更快乐的公司做得都不好?而是VIPKID和学而思做得好?因为在所有妈妈心中,快乐是第二位的,让孩子学习更好是第一位。我们要分辨出刚需。

再如,选航班的时候,你真的会注意“国航”、“厦航”两个字的名字吗?你不会的,大多数人可能是看到便宜就买这个航空公司了,你要读懂客户背后的需求。

当越来越多的酒店加入了七夕营销的阵营,七夕营销的丰富性和创新性成为酒店品牌的一道必考题。如何在这场浪漫营销的战役中独辟蹊径,最大限度地抢占消费者注意力和欢心,让更多的人们愿意“为爱买单”?东呈集团旗下的宜尚酒店打造的云端“极光教堂”活动 为消费者打造了一次极具北欧风情的浪漫体验,在展现品牌调性的同时完成了与消费者的深度沟通。

PART01 七夕节,宜尚酒店助你“好好说爱”!

每到七夕,一大批男性朋友因为送礼、制定约会计划而陷入焦虑。 据CBNDate调研数据显示,有21.3%的受访男生提前2-5周前就开始准备制定七夕约会计划了,甚至有5.9%的男生从1个月前甚至更久就开始准备了。 作为情侣间互相表达爱意的节日,众多酒店品牌纷纷发力,鲜花/礼盒/晚餐....布置节日氛围主题房成为酒店品牌七夕营销的“固定套路”。这些单调的节日流程,让原本各不相同的爱意展示区域同质化,稀释了其中包裹的浓浓心意,无形中也被打上流水线 *** 作的标签。

事实上,相比起礼物等物质性的爱意传递,情侣间更缺少的是双方真诚热烈的心意表达。相较于西方的热烈直接,东方人对于爱意的表达更为内敛和含蓄。用一封手写的情书,又或者一则深夜的告白短信来互诉衷肠,这些看似复古的手段,用“慢方式”成为了传递 情感 的优选介质,凭借着人们记忆深处有关美好感情的共同记忆符号打造浪漫的经典对白。

基于洞察, 以斯堪的纳维亚风格为主打的宜尚酒店,萃取了北欧文化代表着浪漫的极光和象征着仪式感的教堂两大元素,打造了云端「极光教堂」的七夕特别策划活动,推出线上#七夕告白计划#H5以及在线下5家特色门店落地极光盲盒扭蛋机、隐形情书等浪漫互动仪式。

当然,有关爱情的心声并非全是甜蜜的。对于一些有关爱情的烦恼、疑问和诉求的来信,宜尚酒店在七夕前夕特别打造了一档极光深夜电台,由荔枝FM人气主播对一些来信进行解答。 当日直播在线人数是平日的1.5倍, 情感 问题得到线上粉丝的高度互动,大家在直播间就七夕告白计划中收到的粉丝 情感 问题进行讨论和建议。 实现了品牌、KOL、粉丝的三方深度互动,以 情感 力深度链接提升品牌好感度。

线下5家超人气门店【极光盲盒扭蛋机】同样吸引了不少客户体验。七夕当天凡入住宜尚酒店,即可获得一枚极光教堂专属 游戏 币,每一枚扭蛋都暗藏“惊喜”。或是一句甜度超标的浪漫三行情诗、或是宜尚的各种入住福利:免房券、早餐券、延时退房券、订房优惠券等等。 既有 情感 互动更有满满诚意的服务,实现用户口碑与二次销售的强力转化。

宜尚酒店极光教堂营销的成功之处,在于利用节日 情感 导向,将酒店用户睡前场景与 情感 心智强关联,用长链路、多维度、新体验、强记忆点等多重品牌互动场景,将宜尚酒店的品牌调性和品牌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PART02 拆解宜尚酒店“满分告白”进化三重奏

相较于主题房、烛光晚餐等销售指向性质的常规酒店七夕营销套餐,以酒店品牌为基准进行 情感 化营销是十分困难的。如何突破同质化的营销环境,作出高级又叫好的营销互动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宜尚酒店并没有大而全地展现 情感 向的空洞理念,而是深入到消费者的内心,想他们所想,为他们做牵线搭桥的“红娘”,真正做到品牌的沟通与互动。 为什么宜尚酒店极光教堂能够实现“满分告白”,这三个浪漫的小细节决定成败。

/见字如面,道尽千般想念

其一,以文字为桥梁,用“鸿雁传书”的方式热烈地说一句:我爱你!

/睡前FM,用声音治愈你

其二是以声音为介质,为爱情中那些不尽人意的小情绪觅得一处出口。

/极光盲盒扭蛋机搭配隐形情书,仪式感拉满

其三是绝妙的仪式感和互动体验,从客户入住的关键体验节点入手带来新颖的入住感受。

相对于较为普遍的酒店主题房,宜尚酒店另辟蹊径,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盲盒、扭蛋的形式带来惊喜,入住即赠定制款 游戏 币,抽中的扭蛋中自带三行情书、免房优惠券、会员权益券等,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更有机会拉升客户的二次复购率。除此之外,5家精选门店在七夕当天还为客人准备了隐形情书,与普通的节日贺卡不同,隐形情书自带传播属性。宜尚酒店独家定制3D镂空教堂造型、通过隐形笔写下心意,只有在专属的投影灯的照射下才会显现出文字,搭配白色永生玫瑰花, 这样高颜值+场景化+好玩有趣的互动物料让入住的客人纷纷拍照打卡,形成新一轮的品牌自传播。

PART03 突围同质化,小而美式 情感 营销能否成为酒店营销新风向?

放眼有关七夕的酒店营销活动评价,同质化严重遭诟病。 尤其是在消费需求愈发多元化发展的当下,传统固化的营销产品组合,只会加速消耗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 相反,那些别出心裁的小而美而精的营销,在专注于与消费者深入有效的沟通中,不断累积用户 情感 便好和品牌认知度,在酒店品牌营销中正在成为一股不容忽视的“潮流”。

/“好玩、有趣、懂我”,用户选择酒店品牌的新风向

摒弃了七夕传统的房间+餐饮的营销套餐,选择在创意和内容板块发力,搭建与消费者沟通的桥梁。宜尚酒店首先是以源自北欧象征着浪漫与爱情的极光教堂为主题,为七夕这个传统的中国节日,平添了一份来自北欧的浪漫。其次是以七夕告白这一普遍性广泛性的大众心智为切入口,打造了别出心裁的线上线下联动的品牌活动,与消费者共创了打动人心的优质内容,从而实现了与消费者的深度链接。

品牌的建立不能停留在自嗨的阶段,单向的输入自认为消费需求的产品。 在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的今天,用户选择酒店品牌的维度变得更加多元化,“好玩、有趣、懂我”成为用户选择的新风向标。 品牌应该深入洞察消费者,与消费玩在一起,从这个维度出发创造出符合新审美、新体验的品牌营销内容。

/打造具像化“超级符号”提升品牌辨识度

中档酒店品牌营销的同质化红海之战,不仅要在营销战略中破局,更要将破局思维沿用到传播内容的方方面面。 将抽象化的品牌价值观,转化成为具象化的“超级符号”,并通过文化特征清晰的内容以及表现形式传递给消费者,提升品牌的辨识度无疑是另一条有效的品牌突围方式。

宜尚酒店汲取了品牌北欧文化的底色,并选出极光和教堂两大经典元素,打造了极光教堂的“超级符号”。再佐以关键词为极光的一系列配套活动,将自身的“北欧文化”深深地嵌入消费者的心智,形成了强记忆点,并实现了品牌差异性的凸显。

/革新传统营销,小而美而精也有超能力

传统酒店营销不能仅仅停留在线下的单向度思维中,线下营销成本高企,投入产出比无法衡量,用户流失率高转化难。随着消费群体的认知和要求升级,酒店品牌营销也需要做出新的尝试, 深挖品牌核心理念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与传播路径,拥有小而美而精的营销超能力。

宜尚酒店七夕极光教堂活动,完美地诠释了酒店品牌以 情感 互动打造品牌专属标签的营销路径,达成了一次在私域流量内与用户的深度沟通。 当精细化运营、私域流量越来越成为品牌独有的护城河时,如何以低成本高质量完成圈层营销成为每一个品牌必须思考的问题。

诚然,推陈出新,是酒店营销的常态。但是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只要以品牌文化为原点,以创业和内容为动力,佐以紧扣品牌文化核心的系列活动,酒店定能通过营销活动,展现出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并收获源源不断的商业新势能!

四大“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

尽管关于营销那些事看上去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各种理论也层出不穷,从4P到4C,从4R到4L,但归根结底无非就两个因素,一是营销环境,二是营销对象。舍此无他耳!

什么是营销环境?就是这个产品是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下销售?什么是营销对象?就是这个产品是卖个谁?他有些什么特征?他的消费观念是什么?他想要什么?

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教授把营销的演进划分为三个阶段:营销1.0时代,即“以产品为中心的时代”,这个时代营销被认为是一种纯粹的销售,一种关于说服的艺术;第二个阶段是营销2.0时代,即“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时代”,企业追求与顾客建立紧密联系,不但需要继续提供产品使用功能,更要为消费者提供情感价值,企业需要让消费者意识到产品的内涵,理解消费者的预期,然后吸引他们购买产品。如今我们即将见证第三个阶段——营销3.0时代,即“价值观为中心的时代”,在这个新的时代中,营销者不再把顾客仅仅视为消费个体,而是把他们看做具有独立思想、心灵和精神的完整的人类个体。“交换”与“交易”被提升成“互动”与“共鸣”,营销的价值主张从“功能与情感的差异化”被深化至“精神与价值观的相应”。从中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社群营销这么火爆,因为社群营销的起点与基石是相同的价值取向,其顺应了“价值观为中心的时代”。

营销环境的嬗变: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  

如今的营销环境基本上可以用三个词来总结:“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大家已经不再局限于每周、每月的固定时间里,在固定的购物场所进行消费。而是转变为随心所欲的全天候、多渠道的消费,消费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何方式购买他们所喜欢的商品。无论是智能手机销量的暴增还是人们花在智能手机上时间越来越长,都足以证明整个营销环境的移动化。而碎片化的特征就更明显了,如今,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是消息源,大家的注意力被分散在各个媒体。至此加剧了用户的三个碎片化趋势:消费地点的碎片化;消费时间的碎片化;消费需求的碎片化。

很多时候营销要触动消费者,一定要有匹配的情景,因为人是受环境影响的。而新技术的发展,让随时捕获这种情景变得容易,比如可佩戴市场,还有移动互联网和任意的广告屏幕以及终端的无缝链接。因此,营销如何“场景化”以及如何通过可以谈论的内容+场景的匹配,成为所有企业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产品要能够制造出让消费者关注的内容话题,并通过不同的媒介制造出短时间内的话题场景,才能引爆品牌。

消费主体的蜕变:个性化、社交化、娱乐化

研究完环境,我们再来看看消费主体又有哪些变化呢?总的来说:同样有三个关键词可以很好的概括这4亿多的80后、90后消费主体:“个性化、社交化、娱乐化”。

80后、90后作为一个正在不断崛起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消费观念、消费权力、消费意识、消费话语正在深刻影响着整个商业环境。普遍认为“80后、90后”心理特点就是追求自我张扬、有与众不同的个性。他们重视产品消费体验中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心灵、情感上的最大满足,并获得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的体验。于是,参与感成为小米手机大获全胜的成功秘诀。

“80后、90后”这一群体接受了市场经济、全球化、互联网进程的洗礼,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消费观,呈现出与其父辈迥然不同的特征。腾讯QQ发布的《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2014》显示,90后是孤独与集体孤独的一代,他们有强烈的社交需求,孤独的他们习惯沉溺于虚拟社交圈,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各种社交媒体工具的火热流行中。

调查数据表明:“玩”是80后生活的主体,“玩”的开支可达他们日常消费的1/3。而娱乐的价值就是教会他们“怎样玩”以及通过何种载体让他们觉得“好玩”。90后宣称“我每天可以吃的有限,穿的有限,花的有限,但是开心必须无限”的90后热爱娱乐,这种娱乐可以是对娱乐八卦的热爱、对生活压力的宣泄、对社会现象的吐槽、对自己生活的搞怪,天大的事儿也可以被他们解读得极具娱乐精神。

营销策略:大数据营销、内容营销、社群营销、场景化营销

分析完营销环境和营销主体,问题来了,面对“移动化、碎片化、场景化”的营销环境和“个性化、社交化、娱乐化”的消费主体,对于企业来说可如何是好,又该怎样应对?且慢,待本咖为你一一道来。首先我们要清楚什么是互联网营销。美国互联网营销专家 Chuck Brymer认为互联网营销的本质就是用最小的投入,准确链接目标顾客,用完美的创意,实现强大的口碑以影响目标群体。

这下我们心里就有数了,面对“移动化、碎片化”的营销环境和“个性化、社交化”的消费主体,同时还必须满足“最小的投入,最精准的链接,最完美的创意”。各位想想哪种营销方式可以完美胜任呢?非大数据营销与内容营销不可,大数据营销解决最小投入、最精准链接,而内容营销则以完美的创意实现朋友圈疯狂转发,比如最近流行的“情怀辞职信”则属此样版案例。

那么面对“碎片化、场景化”的营销环境与“社交化、娱乐化”的消费主体,又该如何迎战呢?莫慌,内容营销与场景化营销轻松拿下。内容营销解决碎片化、娱乐化的问题,比如杜蕾斯的“光大是不行的,薄是一定要出问题的”,场景化营销则针对碎片化和社交化的困局,以景触情,以情动人。比如斯巴鲁的健身会所广告就考虑到了与健身人群的场景匹配性“为你的坚持买单”!最后还有一个难题面对碎片化的营销环境和社交诉求旺盛的消费主体,可如何是好呢?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社群营销联手内容营销轻松应战。社群营销摆平社交化的消费需求,内容营销则利用各种段子攻破碎片化的场景。如前段时间一夜火遍网络的“伟大的安妮”《对不起,我只过1%的生活》。

总之,碎片化的渠道、碎片化的时间、移动化的行为、个性化的价值观、娱乐化的诉求决定了“互联网+”企业背景下的营销向着场景化、数据化、内容化、社群化的趋势发展。至此,“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模式4大落地系统也一目了然,未来企业在营销方面的发力点就是大数据营销、高品质内容、场景化匹配、社群化传播。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四大“互联网+”企业营销模式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环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621959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