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神剧的幕后产业

抗日神剧的幕后产业,第1张

因“手撕鬼子”情节而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却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200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200%。

热闹的中国抗日剧“代工厂”的背后,是一条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生产线和一个“正气凛然”的爱国生意场。它是文化导向和资本追逐共同的产物,同时借力于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和历史观——这远不是一场单纯的娱乐围观。

著名的横店影视城有了个新名号——“横店抗日根据地”。这里2013年接待的剧组有三成都在拍抗战剧。一名漂在横店的群众演员更说,他最多的一天扮着“鬼子”在不同剧组“死”了八次。

许多观众也发现,在2012年,“家斗剧”和抗战剧在晚间黄金档霸着屏幕。

主要一是制作便宜,二是容易过审查。

教育部发文称,应当在教科书里明确关于抗日战争的时间线的表述,更准确的描述十四年抗战和八年抗战的区分。诚然,这是尊重历史,中国的抗战确实是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之后便开始全民抗战,从江桥抗战到之后大规模的察哈尔抗战,长城抗战,东北地区的民主联军,中国的军民们始终在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有部分网友和公号也开始吐槽了,是不是以后抗日神剧的台词就得改改了,从“同志们,八年抗战要开始了”得改成十四年抗战了,您倒是未卜先知。

有人问,现在为何那么多抗日神剧?主要一是制作便宜,二是容易过审查。拍一集抗日片只要200万-300万(群演一个人一天才几十块钱),拍好了,而且肯定可以通过审核上映;稳稳的安全!各个电视台都可以放的,你拍满清宫廷剧的,说不定还要因为少数民族问题而过不了审核。而反映社会现状的,更容易扑街,比如你拍医院里的故事,审核起来还要麻烦。所以安全又低价,各种抗战神剧自然就层出不穷了,演员找一些二三线的,甚至四线的小演员,就能拍了。你看范冰冰拍的那个武则天,投资成本就很高,至少要三、四个亿,而抗战剧有个几千万就能搞定了。现在的抗日神剧,也没大规模战争场面了,都是在一个院子里,或者是几个楼层里的战斗,也就是一些q战和爆炸,三、四个游击队员,就能轻松端掉了日军司令部……(无语啊)当年八一厂为了拍大决战淮海战役,展现黄维兵团那样的机械化大兵团行军的阵势再也不会有了,也花费不起,现在的抗日剧都是近镜头,不会拉远镜头。

有一部叫《箭羽奇侠》,一群抗战女战士,身材又好相貌又漂亮;用的都是弓箭,不但可以射穿摩托车车胎,甚至还可以射穿坦克!你看了这些镜头会不会觉得浪费钱?不过神剧最大的问题还不如浪费钱,而是让一些人觉得战争就像儿戏一样,丝毫感受不到战争的残酷。好的战争片让人反战,对战争不寒而栗;不好的战争片让人“越看越勇”,战争算什么,一支20响盒子炮就能横扫日军司令部,给我一个团能打到东京去活捉天皇……这不是给人以理解错位吗?

以前的老片子比如《都雷战》、《地道战》都是良心片子,但是也会让人感觉战争有点游戏的感觉,鬼子哪有那么好打?否则会打十四年吗?在1945年日本都快投降了,还能在中国战场横扫千里,就更何况现在的雷人抗日神剧了

现在有很多抗日剧都特别不靠谱,有网友把这些电视剧称作抗日神剧。抗日神剧是指战争游戏化,我军偶像化,友军懦夫化,日伪白痴化的一种电视剧。中国的抗日题材的电视剧非常多,但质量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出现很多夸张、雷人的虚构场景,因此被网友称为"抗日神剧"。

这些抗日神剧很不靠谱而电视台为什么还要播出呢?可能有两点原因。

1、因"手撕鬼子"情节而广受争议的《抗日奇侠》却在多地成为收视冠军,第二轮播出一集200万,利润翻倍热门抗战剧利润率普遍达到200%。热闹的中国抗日剧"代工厂"的背后,是一条成熟而有效的营销生产线和一个"正气凛然"的爱国生意场。它是文化导向和资本追逐共同的产物,同时借力于民间特殊的审美志趣和历史观--这远不是一场单纯的娱乐围观。

2、毕竟我国经历了八年抗战,那是一段难以忘却的历史,抗战剧可以凝聚国民的关注点,让我们勿忘国耻,培养爱国精神,了解过去,让我们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告诉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但是如果电视剧的情节过于离谱,缺乏基本的公共理性和价值观介入,文艺作品就越接近于赤裸裸的欲求本身。比如,当人们对暴力的依赖被文艺作品过分强化,那么暴力的对象是当年无恶不作的日本鬼子,或是今天在中国饭店用餐的日本民众,还是日本牌子的中国制造汽车,对他们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令人痴迷的,是暴力本身。"抗日神剧"庶几近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62309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