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人员不能说的营销语有哪些

营销人员不能说的营销语有哪些,第1张

01

永远不要和顾客争辩

上天给人类设计一个大脑和一张嘴,嘴巴除了吃饭外,就是表达自己的感情与想法,人的经历与学历不同,看法也会有差异,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我们跟客户也是一样,讲个故事:

历史上有个有名的建筑大师给某地设计市政大楼,有一天市长跑过来告诉他大厅里没有柱子,可能会塌下来,其实这是杞人忧天的事,但那个建筑大师仅说了声好,就加了几根柱子,过了若干年后,那位建筑大师已经死了,人们有一天忽然发现,那几根柱子根本没有接触天花板。

这个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如果当时建筑大师给那位市长说一大堆建筑结构的理论,你认为那位市长大人能接受吗?能听得懂吗?

所以,我们在与客户沟通时,他们不了解产品的情况或对产品有误解,这是很正常的事,我想信客户说出他们的理由时一定有他们认为正确的道理,这个时候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拿出你的成功的案例,让他们去体验,而不是去争辩。

顺便说一下,人都有自尊心,你当面否定一个人的观点时,他会尽力维护自己的想法,就算你赢得了争辩,最后也会失去了定单,何必呢?

永远不要跟顾客争辩,如果你指出顾客的观点错误,你们就站到了对立面,即使你说得是正确的,顾客最后也可能会选择不买你的产品。

02

不要质问客户

有一次我跟朋友在逛街,朋友想买一套床品,问道这是什么材质的时候,销售员反问朋友:您没有听说过这个材质吗?现在的床品大都是这种的,睡着非常舒服的。听到销售员的质问,朋友拉起我就离开店里了。

如果销售员质问顾客,那么说明销售员不懂礼貌,不懂得尊重人,是最伤害顾客的感情和自尊心的。顾客是上帝,顾客要是有不明白的,大可耐心讲解,微笑服务,这才是一个合格的销售员。

03

不要批评客户

小李是手机销售员,一天他跟一个顾客说了半天一款手机,包括性能、待机时长等等问题,顾客:这个手机我朋友用过,说经常自动关机。

小李:这款手机可能会出现这个问题,但是您要是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及时联系我们的售后,会帮助您解决问题的。

顾客:我想看看另外一款手机。

小李:您要是相信我呢,就买这个手机,您看中的那款手机比这个贵,而且性价比没这个高,而且针对您的预算,我推荐您的手机是最划算的。

顾客:那算了,我不想买这个……

小李:您懂手机吗?我在这卖了好几年手机了,哪个型号我都很了解,我是真心帮您推荐一款适合您的,您还不领情!

顾客:你那么大声干嘛啊,我就不想买了,不行吗?

这个案例中,小李感觉自己把最适合顾客的款式推荐给顾客,顾客反而不领情,于是批评了顾客,其实小李作为销售员,完全没有必要批评顾客,顾客喜欢那个,你就给拿哪个,你认为好的人家顾客不一定这么认为不是吗?

04

忌态度冷谈,言语生硬

有一次我路过一家卖服装的小店,进去看了一下,我进去之后,店主并没有起身的意思,坐在椅子上绣十字绣。我看中了一件衣服,问她:请问这件衣服可以试一下吗?

店主:这件衣服只有最后一件了,280不讲价。

我:可以试试吗?

店主:试衣间坏了。(继续绣她的十字绣)

于是我离开了这家店。与顾客谈话,态度一定要热情,语言一定要真诚,言谈举止都要流露出真情实感,微笑服务总会暖人心的。如果顾客来到你的店里,你的态度冷淡,爱答不理,谁会继续留在店内呢?

05

不唱独角戏

我们经常会接到保险公司的销售给打来的电话,他们在电话中一直说个不停,你想插一句话都很难,但这样的销售往往结果不会好,为什么呢?因为无论是电话销售还是面对面销售,与顾客谈话时要鼓励对方讲话,通过他们说话,我们可以了解顾客个人的基本需求,了解了个的需求,离成交就更近一步了。

因此切忌营销人员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06

忌谈隐私问题

很多顾客都比较注重保护自己的隐私,例如:年龄、结婚、财产等等问题,他们不希望销售员追问,而销售员也不必追问这些没有实质意义的问题。与客户打交道,主要是要把握对方的需求,而不是一张口就大谈特谈隐私问题,这也是销售员常犯的一个错误。

07

不要“爆粗口”

作为营销销售人员,最基本的素质就是有涵养,“爆粗口”是最没有涵养的表现之一。同样“爆粗口”不但会给营销销售人员带来负面影响,而且对成交没有任何益处。哪一个顾客希望自己遇上一个“爆粗口”的销售员呢?

作为销售人员,一定要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说,时刻管好自己的嘴,用好自己的脑,把话说到客户心里去,让客户最终成交!

08  不要轻易地给客户下结论

利益优先原则体现在实践中,包含“战略”和“战术”两部分。“战略”部分即指企业制定以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增加透明度,做到公正、公平、公开,鼓舞员工士气,提高战斗力;“战术”部分即指企业在具体营销工作中,按照自己制定的政策行事,“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将工作绩效与个人收入结合起来,真正体现个人价值。

从“战略”部分来讲,许多国内闻名企业,如海尔、联想都将利益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发展空间融合在一起,力求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这是一种超脱了低层次的生理需求之上的高层次的需求,实际上也是一种更为高级的“利益”机制;这种营销政策不仅能满足一般员工的物质需求,更能满足个人的精神需求以及职业发展需求,对员工的吸引力非常大。跨国企业多半采用这种激励机制,宝洁、壳牌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也是中国企业学习的榜样。

但国内还有许多企业,包括众多知名企业,它们在并未能满足营销战线员工的物质需求的前提下,片面追求所谓的“高层次需求”,给予员工更多的发挥空间,或者是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等等,最后的结果证实这种激励机制是全然失效的。为什么呢?就因为它们忘记了最根本的“利益”问题,没有最核心的“利益”,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不可能有任何的激情和信心。马克思都曾说过这样的明言: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缺少了物质基础的员工,怎么可能会去追求那些对他们来讲是遥遥无期的“高层次需求”呢?这种激励机制是完全脱离实际的,也是“舍本逐末”的。因为战略失误而惨遭市场羞辱的例子举不胜举。

有些企业“战略”上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而且在最初都可以极大的提高员工士气,促进销售业绩的飞速上升,但此后不久销售业绩就开始长期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原因何在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这些企业在“战术”上的执行落后或者失误了。一些企业是典型的“只说不做”,在具体的营销过程中从不及时兑现企业所承诺的各项激励,我在营销过程中就多次碰到过类似的情况,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信用度甚至比街上的骗子还差,甚至有员工宣称:“相信企业的激励机制就等于是不相信自己”;另外,部分企业在业绩提升之后,故意停止执行奖励政策,转而找各种理由来进行搪塞,或者是形形色色的关系户都争相进入营销战线,最终变成大家吃“大锅饭”,出力多少、业绩好坏与个人收入完全脱钩,员工收益与个人努力不成比例,利益机制在实际中得不到体现,最终士气低落,战斗力锐降。由于执行不力而造成营销下滑的情况明显多于前者。企业如能坚持以利益为核心,并在实践中真正体现,则能很好的激励营销战线上的员工。这是一条铁的原则,雷打不动。

充分放权与授权

以利益为核心的激励机制无疑能很好的激励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但这还不够。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营销主管和经理应该适当改变目前采用的单一的利益办法,不仅仅单纯用物质刺激来鼓励员工,还应该给予员工充分的放权和授权。这对于营销战线上的员工来讲意义非常重大。

充分放权与授权,使得营销战线上的员工免受传统组织过于严密的控制,让他们有一定程度的自由来控制自己的活动,承担责任,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激励营销战线的员工的一种方式。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我在营销领域一贯的用人原则。只要看准了一个人,我就给他充分放权,授予他与他能力相适应的权限,让他自由的、充分的发挥,如同大禹治水一样,用疏导而不是堵截。这种制度助我在复杂的市场营销领域完成了许多创造性的营销方式和方法,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2001年3月,下面的一个业务员提出空调旺季进行“买空调送风扇”促销活动的建议,当时几乎没有人认可这个设想,我鼓励他去试着做一下,结果一炮打响,淡季市场几乎取得接近旺季市场一半的业绩,业务员也是信心高涨;一个销售经理新到一个地方开创局面,企业给他充分的信任和权力,不到一年,市场一片火爆。充分放权和授权,应该是最人性化、最能发挥人的潜能的激励方式。

当然,在充分放权和授权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度”的问题,自由发挥的空间要给予营销战线上的员工,但同时,纪律对他们也是必要的。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接班人”计划

从事销售工作的第二年起,我就在自己所管的辖区内实行“接班人”计划。我一直认为,在市场营销中,最要害的因素是人,最稀缺的资源也是人;而营销战线上的每一个员工,尤其是那些优秀的员工都是非常重视个人的未来职业发展,非凡注重在企业中的学习机会、发展前景和工作空间。我深以为然,为了有效激励员工,最终实施“接班人”计划,让员工在营销中得到提高和升华,这也是企业对员工负责任的表现。

我所采取的“接班人”制度,可概括为“全员实行、分级接班、专人负责”,即只要是我所管辖的营销战线的员工,全部参与到“接班人”计划中来;每个人要具备上一级的人的素质,随时针对上一级的人试行“接班”;每个替代者都要有师傅携带,而这个师傅一般就是其直接上司。比如,促销员要随时预备接任业务代表,业务代表要随时预备接任业务主管,业务主管要随时预备接任分公司经理(或片区经理),分公司经理要随时预备接任片区总经理,等等。这种制度从企业角度来讲,可以避免出现因营销成员离职而对企业正常营销工作造成较大影响的局面;从员工角度来讲,这是给他们的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而且这种发展空间随着个人能力的加强不断拓宽拓深,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

企业施行“接班人”计划,可以针对营销战线上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培训体制,每周或每月举行例会,全体员工相互之间就产品技术、市场行情、营销手段和技巧、攻关战术、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促进共同成长;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学者过来讲课,参加各种学习班、讨论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积极、大胆、主动的放手使用员工,给予更多的工作空间,令其接受更大的挑战,授予更大的权力,让他们有更大的工作乐趣或挑战,激发其对工作的热情和对企业的归属感,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

“接班人”计划无疑是对营销战线的员工具有非凡诱惑力的一种激励措施。

沟通与氛围

沟通在营销领域的作用非同一般,它能起到联结员工与企业的桥梁作用,加深双方的熟悉和了解,缓解双方的紧张情绪,更是一种有效激励员工的方式。

市场营销工作内容烦琐复杂,营销战线的员工天天重复面对着上面的压力、经销商的埋怨、消费者的投诉,工作紧张而精神压抑,而沟通则可以将员工的郁闷宣泄放出,减少烦恼,轻装上阵;让领导理解营销战线员工的需求和不平,知道他们需要什么、想些什么,从而及时、有效的把握员工,拉近双方的感情;恰当的满足员工需要,建立良好的“双边”关系;发现、相信、培养、提升员工的才干,在营销工作中,适时关心、支持员工,给员工更多空间去发展客户。

在沟通的同时,努力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在员工生日时给予一定的礼物,让他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给他家的感觉——有良心的人不会对家反戈相向;上下级之间多沟通,并解除员工的心理烦恼;鼓励员工之间经常多交流、沟通,增进同事间的感情,严禁员工在工作中相互拆台,鼓励员工团结协作,最终为所有员工创造一个舒心的工作环境。这些措施、制度都是有效激励营销战线的员工的重要方式方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6235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