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先生:想创业做老板?先学最大最重要的管理学

南怀瑾先生:想创业做老板?先学最大最重要的管理学,第1张

南怀瑾先生:想创业做老板?先学最大最重要的管理

最难管理是自己,尤其是自己的思想与情绪。你们研究管理学,说怎么样做好一个实验,应该先研究自己,这就是中国文化。……要做老板、领袖,搞管理学,先管理自己吧!自己性情管理好,智慧管理好,理性管理好,然后再管理别人,再谈事业。

——《南怀瑾讲演录》

劝你们诸位,真正地反省,做到自己管理。这个管理的学问,最好去读两本书:《大学》和《中庸》,读前面的部分,背来。为什么只叫你读前面的呢?因为后面是大政治哲学了,管理天下,“齐家,治国,平天下”,你不要管,先把个人管好了再说。

伟大的事业是人做出来的,人最难的是管理自己。你们诸位也看了我的书,我常常说,做英雄容易,做圣人难。英雄可以征服天下,但是不能征服自己,很难!自己对付不了自己。圣人不要征服天下,专门征服自己。这是英雄跟圣人两个的差别。

暂时就到这里,做个结论:希望诸位做一个了不起的、征服自己的人!这是最大的管理学。

——《漫谈中国文化》

我们现在的管理学呢?好,变质了!都是怎么营销,怎么推销,怎么把职员、干部、工人一环一环地管理好,基本的管理精神没有了。其实管理学最重要的,是老板思想的管理、情绪的管理。个人管理、自我管理是最重要的管理,不要以为发财,可以号令天下,财与势不能号令天下。……

我们开放发展给你这样一个机会,你以为自己本事大了,其实都是虚拟。真给你讲,我常常告诉做企业的一班人,你们画的数字越来越多,房子越住越大,汽车越开越新,人格越来越渺小。最要紧的是自我的管理,自我的修养,所以新旧企业家的不同,重点在这里!

讲了那么多啰唆话,前面为了拖时间的,重点在后面。那么,讲到个人的管理,我今天抽出诸葛亮的《诫子书》,我的考虑,让你们拿去背背。诸葛亮给儿子的这封信,非常重要,我希望你们诸位企业家背背。……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先学会心境的宁静,这一点,希望中国新起的企业家,尤其是各位要注意能不能淡泊;不但生活要淡泊,思想也要淡泊。我想你们都会知道,从汉朝诸葛亮这封信以后,一般人常常讲的名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是在他的这两句话里提出来的。

“夫学须静也”,真讲学问,要一个宁静的环境,宁静的时间,每天诸位,十二个钟头里只要三四个钟头,自己有个单独宁静地反思、反省、读书的时间;“才须学也”,知识的增加,才能的增长,要学问中来。“非学无以广才”,不求学,不求广泛的知识,才能是有限度的;“非静无以成学”,没有宁静的心境,宁静的思想,你的学问不会深入。有的版本是“非志无以成学”,“志”,就是立志,没有深刻的愿望、意志,学问也不可能深入。

“慆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也有版本是“险躁则不能治性”。这两句话是对起来的,这是汉文的特点,句子对应的。自己对自己原谅、放逸、不精进是“慆”;“慢”是傲慢,自己认为满足了,了不起了,每个人都容易犯这个毛病。譬如你们诸位,同我们一般年轻的人读书一样,一看以为都懂了,其实连影子都没有摸到,这就是“慆慢”,慆慢则不能研精、精到;“险躁”,内心思绪跳动,思想不稳定,脾气很躁,则不能理性,管理不了自己。

——《漫谈中国文化》

大家晓得中国文化有一部最根本的书籍——《礼记》。这部《礼记》,等于中华民族上古时期不成文的大宪书,也就是中华文化的根源,百科宝典的依据。普通一般人都以为,《礼记》只是谈论礼节的书而已,其实礼节只是其中的一项代表。什么叫做“礼”?并不一定是要你只管叩头礼拜的那种表面行为。《礼记》第一句话:“毋不敬,俨若思”,真正礼的精神,在于自己无论何时何地,皆抱着虔诚恭敬的态度。处理事情,待人接物,不管做生意也好,读书也好,随时对自己都很严谨,不荒腔走板。“俨若思”,俨是形容词,非常自尊自重,非常严正、恭敬地管理自己。

——《老子他说》

南怀瑾的著作是学习中国 传统 文化 的捷径,对中华传统典籍作了一个重要引导,你还知道·1哪些南怀瑾的经典语录吗?以下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名人南怀瑾语录经典,希望你喜欢。

名人南怀瑾语录经典精选

1)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能有这么好的学问,我都实实在在告诉人家,这都是我十三岁以前熟背这些古书的效果。

2) 什么叫做事业呢?孔子《易经系传》叫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事情,对社会大众有贡献,对国家民族,对整个的社会,都是一种贡献,这才算是事业。

3) 为什么学佛先要学作人?人道没有修好就想证果是没有可能的。人道怎么修呢?就是修十善业道,修好了就是人道的成就。

4) 一个人是应该清高的,但有人是苟求清高,或者为了标榜自己清高,因此只好忍痛牺牲。那就大可不必,这就不平凡,不平凡不是真涵养的精神。

5) 全世界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卓尔不群的人格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连科学学术都在听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6) 佛经处处教我们自谦,不要傲慢,贪嗔痴慢疑,这个慢字会挡住我们一切成就,非常重要。众生本来就有我慢,不要学了佛法,加了佛法的观念,变得我慢更重,成了增上慢,那就太可怕了,永远上不了这个座。这是要点,千万不要有增上慢心。

7) 真要学佛就要放下一切,至少有个短时期要放下。有的人不肯放下,还以功利心来求佛法,希望对他的事业有帮助。这我就不懂了,我学佛一辈子了,对我的事业没有帮助,我也不求帮助,要这样的心情才可以学佛。没有这个认识,不但学佛,学任何宗教我都反对。

8) 我们都常听说“得意忘形”,但是,据我个人几十年的人生 经验 ,还要再加上一句话“失意忘形”。有人本来蛮好的,当他得意的时候,事情都处理得很得当,见人也彬彬有礼但是一旦失意之后,就连人也不愿见,一副讨厌相,自卑感,种种的烦恼都来了,人完全变了。

9) 我们经常说,不要以有所得之心,求无所得之果大家来学佛,都抱一个有所得的心,求得一个无所得之果,那是基本错误。佛就说:当时我得一个无所得的境界,了不可得,所以然灯佛给我授记。

10) 以前的官做得越大,书房越大,下班以后是先进书房。你们看京戏就知道了,那个做大官的回家,太太在门口,老爷请,夫人请,然后送到书房里了。现在呢?有些公务员一天两餐应酬,光吃饭,五六个钟头去掉了,哪有时间办公?回来以后,再卡拉OK一搞,完全是OK卡拉了!问题很严重,讲不完。

名人南怀瑾语录经典最新

1) 佛学像百货店,里面百货杂陈,样样俱全,有钱有时间,就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不买东西也可,根本不去逛也可以,但是社会需要它。

2) 外交都是没有善恶是非的,只有利害关系。怎么临时处理,要懂得应变。但是要注意,虽然没有善恶是非,都还是有因果的。

3) 所以,开始我们已说过,真正的佛法是超越一切哲学一切形式之上的。也就是佛说,真正的智慧成就,即非般若波罗密智慧到了极点啊,没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这也等于老子说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极点,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伟大。

4) 我们中国文化的财产太大了,古文不懂,繁体字不懂等于丢了钥匙,这个财库的门打不开了。

5)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6) 一个均贫的社会,如果稳定下来,先求农业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我们今天还没办法。你到美国看看,人家的农庄,一望无际,看不到头。把农业基础打稳,工业发展,再谈商业,再谈国际贸易,那就不同了。结果,我们由均贫的社会,一下开放了,先盖高楼大厦,土地公有嘛,老板是政府,他能随便卖。

7) 我讲一个 故事 ,是唐人的两句诗,也是对现代状况和对知识分子的看法:尘土十分归举子,乾坤大半属偷儿。所谓举子就是读书人,意思是说,世界上的事情,知识分子一点都没用,读书没用!读了一辈子,不过归到泥巴里打滚。这宇宙,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事情,都属于土匪之类的,才会做出来。

8) 学问不是文学, 文章 好是这个人的文学好知识渊博,是这个人的知识渊博至于学问,哪怕不认识一个字,也可能有学问——作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就是学问。

9)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西方文化的贡献,促进了物质文明的发达,这在表面上来看,可以说是幸福坏,是指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是最痛苦的。在这物质文明发达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尖锐对比下,人类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机。

10) 布施善行的福德,叫做人天福德,是小果报,并不是学佛的大福报。福德跟功德大有差别,金刚经专讲福德,重点在福德,不在功德。什么是人生最大的福德?悟道,成道。智慧是人生最大的福报,所谓智慧的成就,指的并不是普通的知识。

11) 人能够真正做到了为学问而学问,就不不尤人,就反问自己,为什么我站不起来?为什么我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是自己的做法种种的问题。自己痛切反省,自己内心里并不蕴藏怨天尤人的念头。拿现在的观念说,这种心理是绝对健康的心理,这样才是君子。

12) 提得起,放得下,才有资格学佛提得起,放得下,自然就可以成佛。说般若境界,一切万缘放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修一切善法。做到了一切提得起,修一切福德,福德不是世间上的福报喔!一个人要悟道成佛是要大福报的!真正的智慧也是需要大福报的,不是世间的福报所能成的。

13) 良医终不救无病之人导师亦不引识路之者。佳肴美膳,岂可劝饱人之餐异宝奇珍,未必动廉士之念。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 教育 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14) 今日的世界,物质文明发达,在表面上来看,是历史上最幸福的时代但是人们为了生存的竞争而忙碌,为了战争的毁灭而惶恐,为了欲海的难填而烦恼。在精神上,也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痛苦的时代。人是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的活着,最后是不知所以然的死掉。

15) 佛学像百货店,有钱有闲,可去逛逛,逛了买东西也可,根本不逛也可,但社会需要它道家像药店,它包括了纵横家的思想,乃至医药,一个民族生病,非去这个药店不可儒家的孔孟思想是粮店,是天天要吃的,要深切了解中国文化历史的将来怎么办,就要研究四书。

16) 佛法在那里?不一定在佛经上啊!世间法皆是佛法,金刚经下面会告诉你。所以大家不要把学佛的精神和生活与现实人生分开。本来无所谓出世,也无所谓入世。记得当年有老前辈问我:依你这个程度,为什么不出家呢?我说,你要搞清楚,我从来也没有入过家。世界上那有个出?那有个入啊?不出也不入嘛!那些都是外形,都是相。

17) 所以佛说世界上一切都是有为法,有为法都不实在。但是有为法,体是无为,用是有为。所以我们想在有为法中,求无为之道,是背道而驰因此一切修持都是无用。并不是把有为法切断了以后,才能证道有为法,本来都在无为中,所以无为之道,就在有为现象中观察,观察清楚才能见道。

18) 十九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疾病是肺炎,二十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癌症,二十一世纪威胁人类最大的是精神病。现在是精神病开始的时代了,我发现很多年轻的孩子们精神都有问题了,归结起来是教育的问题。一个社会的兴衰成败,重点在文化,在教育。

19) 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该是这个样子来布施来修行,应该不住相,一切现象不留,心中若留一点现象,已经不是学佛的境界了。

20) 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作一个人,职业技术则是另外学的。而且教育从胎教开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老师学习。人格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所以,社会除了政治财富力量以外,还要有独立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21) 今天的世界惟科技马首是瞻,人格养成没有了,都是乱的不成器的,教育只是贩卖知识,这是根本乱源,是苦恼之源。只有人格养成教育回归一体,回归本位,均衡发展,才有希望。

22)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最怕一辈子太享福,太顺利,太平安了。没有忧患意识,象吃了毒药一样,把自己毒死了。

23) 做学问要不怕不怕凄凉。要有这个精神,这个态度,才可以谈做学问。

24) 我常常感到,国家亡掉了不可怕,还可以复活,要是国家的文化亡掉了,就永远不会翻身了。

25) 在艰苦中成长成功之人,往往由于心理的阴影,会导致变态的偏差。这种偏差,便是对社会对人们始终有一种仇视的敌意,不相信任何一个人,更不同情任何一个人。爱钱如命的悭吝,还是心理变态上的次要现象。相反的,有器度有见识的人,他虽然从艰苦困难中成长,反而更具有同情心和慷慨好义的胸襟怀抱。因为他懂得人生,知道世情的甘苦。

26) 如果要问,世界啥时才能实现天下太平世界大同呢?我说,人类也许永远不会实现。假使人类真有这么个社会出来,就是宇宙毁灭的时候。

27) 父母有几百亿家财,能够帮子女买到个聪明的头脑吗?做不到的!智慧不是财产或世间福德所能换来的,是要多生累积福德来的。

28) 我认为今天的文化,主要在四个东西上面转。一个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个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学,一个凯恩斯的消费刺激生产,第四个是马克思的资本论思想。这四样转了一百多年了,空前未有。现在的整个人类世界,思想文化困惑很多,这一点你们要注意。其实,消费刺激生产,是最坏的经济思想观点。

29) 这是一个好像最讲民主平等自由的时代,其实全世界的皇帝姓“钱”,都是钱做主,以钱来决定贵贱,没钱就没自由。没有真正独立卓尔不群的人格学问修养,有的只是乱七八糟的所谓个性张扬和向钱看。连科学学术都在听钱指挥,没有精神支柱,一旦失业,就像天塌下来一样。

30) 我还有个主张,希望大家为了国家民族的前途,研究经济政治问题,要多读历史才好。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我们小时候读历史是最重要的课。要了解现在时代的趋势,必须要懂得自己古代的历史。观察个人事业的成功失败,要拿古代做镜子,古代每个时代,怎么失败的?怎么成功的?没过去就没现在。

31) 真正佛法是不能用见闻觉知去求的。大家反省一下,不论你学哪一宗,都是在用见闻觉知求佛法。常有人告诉我他做了个什么梦,我一开口就骂他,又来痴人说梦,本来是梦幻空花,还没有睡醒。见闻觉知就是在梦中,你求个境界,看见什么了,听见菩萨给你说法,都是在做梦。

名人南怀瑾人物传记

南怀瑾,浙江乐清人也,其先自河洛徙焉,瑾幼承庭训,入私塾,习四书五经,稍长,涉诸子百家,会通文史。弱冠,入川,时抗战军兴,瑾投笔从戎,部勒戎卒,垦殖边陲,执教中央军校,有闻。后隐青城,复遁峨眉,潜心道术,闭关三年阅尽道藏。

国朝立,赴台,辗转诸学府,教授诸生。后旅美,寻徙港。国朝五十六年,入居上海。怀瑾常存崩坏之忧,睹道德沦丧,人文绝没,夷学恣肆,浸体伤骨,戚戚不已,汲汲难止,遂建太湖大学堂于吴江,以图兴复焉。

瑾傍贯三教,浅说儒典,平易佛语,纯朴道术,皆能通达,学者百姓习而无碍,虽与桓、玄异,然宏法扬道,略与释道同。

门生数千,遍及三地,或遇而师焉,或慕而师焉,或诚而师焉,多过客,如陆王弟子绵延继学者,罕也。高业者或有,阙。薄期而卒,执政电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6239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8
下一篇 2023-03-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