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靖县的经济

南靖县的经济,第1张

1990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45930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工农业总产值73990万元,分别是1949年的8.7倍、9.7倍;1978年的2.6倍、3.2倍。3种产业构成比例:第一产业由1949年占86.98%,1978年为56.91%,1990年为45.25%;第二产业由1949年占0.93%,1978年上升为25.4%,1990年为25.5%;第三产业由1949年占12.09%,1978年上升为17.69%,1990年为29.25%。

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4.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9.60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1.18亿元,增长22.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98亿元,增长9.6%。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25.5:46.3:28.2调整为25.6:46.0:28.4。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1%,同比上涨2.1%,其中:食品类上涨4.7%;烟酒类上涨1.2%;衣着类涨5.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3%;居住类上涨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推广科学技术,1957年取得糖、蔗、麻、花生、水果全面丰收。1958年秋成立人民公社,由于大刮“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加上3年自然灾害,全县农业生产连年下降,农民生活极度困难。1962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的“八字”方针,体制下放,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开始回升。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大搞“穷过渡”,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发展缓慢。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特别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1985年后,进一步完善生产责任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民开始奔向小康生活。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37824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1949年增长4.98倍,比1978年增长2.18倍,年均递增6.7%,农民人均纯收入857元,比1978年增长8.85倍。

2008年完成农业总产值44.32亿元,增长4.9%。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县有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县级龙头企业31家,农产品营销大户257个,带动全县茶叶、食用菌、兰花、香蕉、麻竹等特色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农业品牌争创力度加大,“南靖兰花”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全县新增省级名牌产品6个、著名商标1个、绿色食品2个。农业科技意识加强,全县共引进推广咖啡等农业新品种4个、果实食心虫物理防治等农业新技术4项,建立了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等6个农业示范园区。2011年12月30日经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活动组织委员会评审,确定南靖县为“中国金线莲之乡”。

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12.98万亩,其中稻谷面积11.03万亩;水果种植面积23.27万亩;蔬菜种植面积19.97万亩。全年粮食产量4.67万吨,比2011年同期下降1%。其中:稻谷产量4.01万吨,与2011年同期持平。水果产量41.7万吨,比2011年增长6.2%;肉类产量5.0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9.2%;蔬菜产量31.6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1.6%;食用菌产量5.5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0.3%;水产品产量1.2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3.3%;茶叶产量1.45万吨,比2011年同期增长11.9%。 民国38年(1949年),南靖工业只有发电、印刷2家工厂,从业人员仅有10人,年产值0.11万元(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工业生产。1955年以后,经过对私营工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积极创办国营和集体工业企业,到1957年已有23家工业企业,从业人员3943人,工业产值444万元。1958年“大跃进”中,工业一哄而上,搞“大炼钢铁”运动,战线拉得过长,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许多企业也由于原材料供应脱节、产品质量粗劣而停产。1961~1963年,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对工业进行整顿,工业生产开始走出困境向前发展。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工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生产计划不能完成,不少企业亏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加强企业管理,落实经济责任制,扩大企业自主权,调整产品结构,工业生产发生显著变化。199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36166万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下同),比1949年增长1572倍,比1978年增长6.6倍。预算内17家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853.2万元,其中利润896.3万元,税金956.9万元。已形成食品、化肥、机械、造纸、建材、电子、轻工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

2004全部工业总产值80.25亿元,增长41.5%;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规模工业产值47.55亿元,增长82.5%,增幅居全市第一;全部工业百元产值含税率1.34%,提高0.15个百分点;工业用电5.02亿千瓦时,增长23.2%;工业品产销率99.5%;工业税收1.07亿元,增长58.1%;工业对GDP增长贡献率由上年的56.8%提高到62.6%。

截止2005年,全县共有民营工业企业1018家,占工业企业总数的94.4%,实现产值69.8亿元,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7%;民营规模工业61家,占规模工业总数的71.7%,完成产值40.9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的87.5%。

一批企业集团不断做大做强,成为本行业的龙头企业,万利达集团年销售额35亿元,进入年度全国家电品牌影响力50强,产品销售额连续5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三强;闽星集团新办闽航发特种钢、富全合金等企业,年产值3.3亿元,年纳税突破1000万元。

民营工业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2004年,民营工业共上缴税收8947万元,增长74.4%,占财政总收入的48.3%,占财政总收入中的国地税收入的58.2%,占工业税收的83.4%。初步形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冶金机械、水力发电、造纸包装、建筑建材等六大产业集群。

民间资本成为投资的主要形式。2004年在建民营项目143个,占项目总数65%,完成投资8.9亿元,占年度投资总额的68%。创办了民营南靖实验中学和新中山幼儿园。产业链不断延伸,民营企业成为产业集聚的主要载体。以县内优势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万利达从单一的黑白电视机向门类齐全、品种多样的影音、医疗器械、小家电等系列产品拓展,生成了省在建重点项目。南靖县第一个以企业品牌命名的万利达产业集群建设项目。

2009年重奖万利达科技、优科能源、漳州国绿太阳能等19家荣获品牌商标和高新技术称号的企业;全年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个、省级知名字号2个、省级著名商标1个、省级著名产品4个、市级知名商标4个,万利达集团荣获“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称号,“南靖制造”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万利达获得国家创新型企业称号,两项产品被认定为“省2009年自主创新产品”,一项产品获省优秀新产品二等奖;三德利油漆涂料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全县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5家;LEB路灯研制开发等9个项目分别列入国家、省、市科技计划;6·18总体成果连续七年保持全市第一。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能源公报制度,成立县节能监测站,实施港兴纸业等10项节能重点工程,漳州美利得生物工程等8个循环经济项目。

2012年全部工业总产值完成249.55亿元,比上年增长21.1%;工业增加值完成65.22亿元,比上年增长21.0%;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2.1%。新增规模工业企业21家,总数达150家,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10.6亿元,比上年增长24.9%;规模工业增加值57.34亿元,增长25.0%。规模工业品产销率98.4%。“3+3”产业完成产值1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8.9%,占规模工业产值74.7%。其中电子行业产值31.4亿元,下降7.1%;机械装备行业50.8亿元,增长40.4%;食品加工行业41.3亿元,增长38.1%;印刷包装行业21.4亿元,增长13.1%;生物科技行业2.7亿元,增长54.8%;新能源行业9.8亿元,下降17%。

南靖兰花便宜是因为种植成本低。福建的气候和土壤等环境因素有利于培育蕙兰,成活率高,种植成本较低。近年来福建蕙兰种植量大。南靖是天然的温室,一年四季都在发苗,而且都是当菜来种的所以南靖兰花便宜。

中国兰花大王饶春荣的种兰故事

享有“生物物种基因库”美称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三分之二面积在福建连城境内,野生兰花资源丰富,是春兰、建兰和寒兰的主产区和种植原生地,民间养兰历史悠久,说起连城兰花,就不得不说连城兰花公司带头人饶春荣。1982年,饶春荣高中毕业回到远离集镇20多公里、深处梅花山麓深山老林的小山村桂花村。他看到广东一带客商经常慕名前来收购兰花,便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兰花资源,在村里办起了全县第一个兰花基地,带领村民一起种植、培育兰花。

为种好兰花,他想方设法贷款,改变兰田环境,设置兰棚,到深山老林采挖珍兰、奇兰,并将兰花移到棚中培育。他多次自费出国到马来西亚、新加坡、韩国等地,学会了无土栽培兰花等先进技术。而他的精心培育的兰花也深受客户喜爱,买兰的人络绎不绝。尤其是2006年饶春荣培育的“寒梅报春”兰花珍品获得“中国福建花王”称号,这一盆兰花被南靖一老板以35万元高价买走。

饶春荣的发财故事在村里迅速发生化学反应。很多村民也效仿,一起走上了养兰之路。现在的桂花村,全村141户几乎家家户户种兰花,全村种兰年产值超过10万元的有20余户,仅这一项人均增收3000元,兰花让桂花村人脱贫奔小康,成了当地赫赫有名的兰花专业村。

一花独放不是春。朋口镇积极发挥饶春荣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组织各村农民到他的兰花基地参观学习,请他到各村进行技术指导。现在,朋口及周边乡镇发展了兰花种植户1800多家。

建好兰博园推动规模化

船大好闯洋。连城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兰花产业要发展,就必须把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形成产业化、规模化。连城成立兰花产业办,出台《关于加快兰花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规划用地、基地资金补助、市场推广、展览、信息、科研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为全县兰花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供求信息服务。筹措专项政策扶持资金,成立兰花产业发展担保基金,解决村级兰花圃规模发展、种植大户产业升级的贷款难题;以土地承包权入股、出租和转包的方式,促进土地向农民兰花专业合作社流转,兰花种植区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2009年,在该县大力引导、扶持下,饶春荣对连城兰花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吸收当地兰花种植大户入股,引进香港中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投资2亿元规划建设占地1000亩的集生态休闲观光、喜庆礼仪、农家乐、美学教育为一体的兰花博览园。在此基础上,规划建设“朋口兰花一条街”,依托朋口兰花生产、销售一条街,建设连城兰花销售市场。

到目前,该县仅投入兰博园钢架大棚、兰花桥等建设扶持资金就达260万元,帮助博览园建起生产基地20万平方米,拥有300多个品种的兰花,年产兰花达600万株,年销售额达1亿元。朋口镇有5亩以上种植大户共有29户、面积801亩。

由广大农民自发组织成立了“连城兰花协会”和“协会党支部”,并在此基础上成立“富饶花卉专业合作社”,成为龙岩市首家花卉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连城兰花有限公司通过合作社,以“共同组建生产基地、企业负责种苗、技术、销售,农户负责生产管理,产业由企业以保护价收购”的形式,将广大种植户组织起来,采用“支部+合作社(协会)+农户”运作模式,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使花农抱成团,共同闯市场。合作社不仅为兰农提供种苗,对兰农进行技术指导,提供销售信息,还积极为兰农多方面拓宽资金渠道,带动2419户农民从事兰花种植与营销,在农户与市场间架起桥梁,带动农民结成专业生产联合体,建立起大规模的兰花生产基地,延长产业链,使连城兰花以朋口为中心辐射全县各乡镇。去年2月,朋口镇内山片的小饶想扩大种兰规模,需要贷款3万元,正当小饶找不到担保人发愁时,饶春荣找上门替他担保。在他的帮助下,小饶种兰从3000多株发展到3万多株,一年纯收入七万元。

唱响品牌实现产业化

“连城兰花,价值连城”名不虚传。2010年,第二届“福建花王”——饶春荣精心培育的寒兰珍品“冠豸朵云”,以58万元的高价被龙海的郭先生买走。

连城狠抓品牌带动,积极唱响连城兰花品牌,提升连城兰花知名度和价值,推动兰农种兰效益倍增。积极参加全国盆景展、花博会、兰博会,定期举办兰交会、年宵花会、兰花节等专业展会,加强兰花产业对外交流于合作。连城兰花共获各类奖牌226枚,连续获第一、二、三届“中国福建花王”的称号。注册“连城兰花”集体商标。在因特网上正式开通连城兰花网,以“连城兰花”品牌全面走向海内外花卉市场。在广州设有连城兰花物流配送中心,在厦门设有直销中心,在北京、上海、南京、天津、大连、青州等40多个城市设立了“连城兰花”专卖店,不断拓展连城兰花市场销售渠道和领域,让连城兰花卖到全国各地中国兰花大王饶春荣的种兰故事

享有“生物物种基因库”美称的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三分之二面积在福建连城境内,野生兰花资源丰富,是春兰、建兰和寒兰的主产区和种植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6249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