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切入营销话题求答案

怎样切入营销话题求答案,第1张

这个世界上最难的有两件事。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口袋里,另一件事是把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里。而营销所做的就是这两件事。做营销,沟通有术。单独沟通的时候不能千篇一律,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到什么山唱什么歌。一般沟通的时候,刚开始先随便聊聊天,聊聊他的工作、家庭、收入、娱乐等,建立一定的感情,然后再逐步的引入营销话题。根据几年的营销经验,我总结了几种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来切入营销话题,在此分享给所有的朋友。1、有的人一直在寻找机会,寻找适合自己的出路。对于这样的朋友,我们一定要告诉他。机会像小河里流水一样,转瞬即逝的。俗话说:愚者错失机会,智者把握机会。当真正的机会来临时,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定要及时把握。人一生真正的机会不多,就那么几次,有的人一次又一次的错失,结果碌碌无为;有的人每一次机会都抓住了,每一步都走的很准,从而持续的创造着人生的辉煌。2、有的人是一直在营销行业的人。对这种人,用轻松聊天的方式,从国际、国内直销发展的历史、现状、未来分析直销在中国发展的趋势,从更高更宽的角度去审视这个行业,让朋友对我们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用你的知识、能力证明与你合作是"跟对人"了。而不可大谈机会、市场、产品、制度、倍增,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些有了比较多的了解,尤其是一个公司的优势他们会自己去比较的,有些东西点到就好,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响鼓不用重捶。3、有的人非常羡慕直销行业有成就的人。这样的朋友,与他们多交流、如果要想也取得优秀的业绩,只要选择一个好的创业工具、创业通道、创业平台、创业机会,跟随一个好的直销系统,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不断地积累市场,不断的学习专业知识,成为直销行业的内行,有一天会成功的。可以告诉他们多讲讲身边成功的例子,做到学有榜样,作有样板,让他们看到现实与希望。4、有的人知道直销是机会,只是担心自己会失败。这样的朋友,应该从鼓舞他们的信心和勇气入手。同时要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一般情况下应该告诉他们,人生的唯一失败就是不敢参与.委婉地告诉他们其实人生没有失败,只有放弃,只有暂时停止成功。5、有的人认为消费创富、又长消费名不正言不顺的。我们应该告诉他们:在传统生意中我们的都是消费者,但在直销中不仅是消费者,还是经营者。消费的同时还有利润,这是新生事物。不能用过去的模式来套,社会要向前发展。6、有的人一直抱着旧观念不放。我们应该从转变他们观念入手,,应该提醒他们:社会在发展,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新的机会随之产生。昨天是机会,不等于今天还是机会,新事物是为了代替旧事物而出现的。时代的进步,是人社人、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7、有的人想要抓住新机会,但是不善于学习。我们要与之探讨学习的重要性,并告诉知识匮乏的人,最有可能和财富擦肩而过。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凭知识挣钱,不学习,没有知识是行不通的。有智吃智,无智吃力,正是这个时代明显的就也特征,不学习就不能把握机会,任何一个事业,都遵守自然法则,适者生存,优胜劣汰。要想在一个领域或行业成功,一定要逐渐成为内行和专家。8、有些人曾经有过辉煌,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我们要多与他们交流:人无百日好,花无日红。新陈代谢是自然法规,长江后浪推前浪是永恒不变的,社会与个人一样,生存永远是第一位,只有发展才识硬道理,只有发展才是最好的生存,只有发展才能求壮大,躺在过去的辉煌上就等于倒退。所以,不要躺在过去的功劳簿沙锅内,束缚在旧有的观念上,牺牲在自己的误区上。要在新事物中找寻机会,求得发展,再创人生的第二次辉煌。9. 有的人对这种销售模式存在误解和异议。我们要给他分析以下商业发展史,告诉他们直销在国外已经很普遍,在国内也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直销是把毛泽东的计划经济和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的精华拿出来,形成计划和市场的联合体。10、有的人戒备心特别的强,当你给介绍的时候,还不断的打岔,总是不断的拒绝别人。我们应该告诉他:我们过去之所以失去了很多机会,是因为我们拒绝别人的太多了。只有善于倾听的人,才会掌握信息;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信息的人,才会有更多成功的机会。拒绝别人等于拒绝财富,拒绝别人等于拒绝成功。因为世界上每一位成功的人士都有善于交流、善于接受新事物、喜欢与朋友打交道的人,所以要打开心灵之门,拥抱这个世界。营销沟通就是这样,跟文无定法一样的道理。孙子兵法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我们了解对方,不断的激发对方的欲望和梦想,才会有更多人加入,并且坚持到底,最终成就他们的人生。

案例1.:可口可乐公司 (Coca-Cola Company)成立于1892年,公司总部设在美国亚特兰大。1960年进入美国最大的100家工业公司的行列;1983年居第48位。1960-1983年,该公司的销售额、资产额和净收入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2%、11.5%和12.3%。1989年资产额82.825亿美元,雇佣职工2万多人。

可口可乐公司还是举世闻名的汽水大王,它在全球各地有 500余种产品销售,其中可口可乐、健怡可口可乐、雪碧、芬达四大品牌在全球最畅销汽水前5位中独占4位。Coca-Cola广告遍布天下。该公司重视国际市场,在外国就地制造,就地销售,获取厚利。1981年,该公司在国外的销售额占公司总销售额的62%,销售活动分布在145个国家和地区。在饮料、食品和其他方面,该公司在国外拥有8家子公司和有15家装瓶厂,在美国特拉华州的2家子公司——可口可乐国际公司和可口可乐出口公司,负责可口可乐公司的出口活动。

可口可乐公司制造和分配浓缩软饮料和果汁,它的产品可口可乐是从可口和可乐两种植物的叶子和果实中取出液汁制成的饮料。作为该公司主要部门的软饮料每年的销售额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 80%。软饮料产品占公司总利润的88%。可口可乐美国公司(Coca-Cola USA)是可口可乐公司最大的销售商;该公司食品部制造和销售冷冻、浓缩柑橘和各种果汁、柠檬晶、咖啡和茶。酒类部门生产和销售各种牌号的酒,主要销于国内市场,是美国第四家最大的酒类生产和销售者;该公司还生产塑料薄膜以及其他消费产品如防臭剂、湿手巾纸等。

可口可乐早在 1927年就在中国天津、上海建立瓶装厂,1979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重返中国市场,自1981年起先后在北京、大连、南京、西安、武汉、杭州、广州等地建立合资瓶装企业,并于1988年在上海建立可口可乐浓缩液厂,除使中国大陆装瓶厂摆脱使用进口浓缩液外,还出口东南亚。 2000年8月,可口可乐中国公司向新闻界公布了一份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美国南卡罗林那大学的经济学家经过两年调查得到的报告,结论包括:可口可乐在中国创造了41万多个就业机会;每年使中央和地方直接或间接增加税收16亿元人民币;每年通过连锁效应为中国经济增加300亿人民币的产值。可口可乐的旗舰产品经典可乐仍居2006年可乐市场第一位,不过销量下降了2%

可口可乐公司的主要产品是 可口可乐( Coca-Cola,也称Coke),是由美国 可口可乐公司 出品的一种含有咖啡因的碳酸饮料。公司旗下还有芬达、雪碧、酷儿、阳光、醒目、天与地、水森活等品牌,产品从汽水、果汁、茶到纯净水,几乎囊括了饮料市场的全部产品。

1995年,可口可乐把它信奉多年的3A战略改成了3P。所谓3A指的是让消费者在购买可口可乐产品时,买得到(Available)、乐得买(Acceptable)、买得起(Affordable),而所谓3P指的是无处不在(Pervasiveness)、心中首选(Preference)、物有所值(Price to value)。你可以说它只是文字上的递进,但心机敏锐的人可以发现其中价值理念的微妙变化。从3A到3P某种程度上流露出一个领先品牌战略防守的理念——不拼价格,追求“消费者忠诚”。

可口可乐的市场价值从 1984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99年的165亿美元,占有全球软饮料市场的46%。

据 1990年统计,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和无形资产被评估为244亿美元。到了1994年可口可乐品牌价值评估竟达359亿美元。2003年, 可口可乐 的 品牌价值 为 704.53亿美元。 根据《福布斯》 2005年06月23日公布的数据,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为550亿美元,首次落后于百事可乐。在随后的一年里,可口可乐公司总结教训,在发展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及公共事业方面努力, 终于抢回了一部分市场份额。据美国著名财经杂志《商业周刊》与伦敦的国际品牌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最新评选结果显示,美国可口可乐公司以 67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位居2006年度全球品牌排行榜之首。

战略联盟让可口可乐光彩耀人,可口可乐与麦当劳结盟,和雀巢携手,与宝洁同行。 20世纪末期,可口可乐公司出人意料地与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结成行销联盟,大规模地加入网络领域,在网络上大显身手。另外,可口可乐也与各地的本土公司结成营销战略联盟。例如,可口可乐与家乐薯片共同演绎的“绝妙搭配好滋味”的促销活动风靡了全世界。可口可乐的战略意图相当清楚:抓住共同的主要目标顾客群体,合作将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在可口可乐公司里,谁有优良表现,谁就会得到回报。公司的骨干都是激励者,他们竭尽全力调动起员工所有的积极性,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支持。

在广告方面,可口可乐每年在广告上的支出高达 6亿美元。其品牌的基本诉求点是:“可口可乐令人满意、使人愉快,是美味、健康的饮料。”

在促销方面,可口可乐在每年夏季的销售旺季都有一轮促销活动。

可口可乐公司非常重视对社会的回馈,在教育方面也作了许多捐赠,通过赞助公益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形象。

人们都知道,可口可乐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它的秘密配方,以及这个秘密配方带来的神秘口感。为了维护配方的秘密,一律由美国总部提供可乐原浆,各地工厂负责灌装。

(1)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市场营销环境对可口可乐公司的影响

(2) 试用SWOT分析法分析可口可乐公司市场营销环境。

答案:第一问:1.人口年龄:①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

②可口可乐的现有产品可能不太适合这个年龄层的人,可以有争对性的进行产品开发。

③在大环境的影响下认知度已经大为提高,但是在这一辈人的观念中,不太重视生活品质,生活也以节约为主。

2.经济环境:中国的经济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中还略显稳健,但是在沿海地区还是受到一定的冲击,大环境和消费环境都还比较稳定,在中国提出“保八”后,对中国投资还是应该持谨慎态度,在中国“保八”成功后,可以逐渐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3.社会环境: 中国现在整体的社会环境较为稳定,国内也在竭尽全力的维持社会的稳定和谐,但是在一些特定的地区还是应特别注意,特别是在投资上。

4.竞争环境:①可口可乐的竞争者在可乐市场上主要是百事可乐,其次是国有品牌的可乐。

②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的认知度还是比百事可乐高,消费群体也比百事可乐庞大。在果汁市场,最大的竞争对手来自于台湾品牌和国有品牌,可口可乐在果汁市场的占有率还低,应更加注意竞争对手。

③康师傅、统一、娃哈哈、王老吉、汇源等在茶、果汁和矿物质饮料市场的成功,也对可口可乐的进一步提升造成了压力和困难。 同时,康师傅已与日本伊藤忠结盟。这意味着可口可乐必须实现转型。

5.政策法律因素:中国的法律在整体上来说还是欢迎外资投资的,但是在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失败后,可口可乐就应该更加谨慎的对待

6.技术环境:中国的技术不是问题,原汁毕竟是可口可乐公司提供,其他的技术中国也具备,而且中国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人力成本低,应该可以多加利用,而且现在国家也在加大对高新技术开发的投资,也越来越重视高新技术人才的发掘。

7.文化环境:在中国,可口可乐依然坚持“本土化思维,本土化营销”,但它却不是生硬的用西方的美国的文化来影响和改变中国人的消费习惯和消费观念,而是“因地制宜”,用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消费理念来进行可口可乐的生产、销售和传播。用“本土化”观念指导可口可乐的本土化传播。

第二问:1.优势:(1)知名度高。

(2)雄厚的资金,先进完善的管理。

(3)模仿困难。

(4)不断创新。

(5)销售策略强大。

2.劣势:(1)企业规模大,不易控制。

(2)健康问题。

(3)成本费用高。

3.机遇:(1)企业规模大,不易控制。

(2)健康问题。

(3)成本费用高。

4.威胁:1)其他饮料品牌的发展。

(2)消费者日益成熟。

(3)中国人口的老龄化。

(4)质量问题的出现。

(5)中国反垄断政策。

楼上的,为什么感觉你的回答文不对题呢???

完完全全的答非所问啊~~~~

问题一答案:

产品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四个阶段:投入期(或者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至于曲线我也会划,可是就是不知道怎么在电脑上做图画出来。其实说白了,就是一条抛物线。一开始是产品的投入期、接下来在比投入期高一些的地方是成长期,在达到顶端时就是商品的成熟期、最后下滑的部分就是产品的衰退时期。

问题二的答案:

我觉得这句话是不对的,所谓的营销也好,销售也罢都是先了解顾客的需求,再根据他们的需求销售,销售的过程其实就是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只有顾客有了购买欲望才会来向销售人员咨询。同样的,只有有购买欲的人才会去听销售人员的介绍。或者说是接受对其的营销。所以正确的说法是满足顾客的需要。怎么能说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呢?难道说想买东西也是弱点吗?

问题三的答案:

流通是指将产品从制造者(生产者)移转至使用者(消费者)的过程;而参与这个交易过程的所有厂商,即构成所谓的「通路」(Channel),亦称之为「营销通路」或「配销通路」。

促成交易的功能(1)资讯(Information)(2)促销(Promotion)(3)协商(Negotiation)(4)订购(Ordering)(5)融资(Financing)

通路策略与管理(实体配销;配销通路)

实践功能(1)风险承担(RiskTaking)(2)实体分配(PhysicalDistribution)(3)付款(Payment)(4)物权(Title)

行销通路的流程

1. 实体流程 (Physical Flow)2. 物权流程 (Title Flow)3. 付款流程 (Payment Flow)4. 资讯流程 (Information Flow)5. 促销流程 (Promotion Flow)

行销通路的种类

a. 消费者行销通路b. 行业行销通路

广义行销通路

(1)逆向通路(Reverse channels)厂商通过中间商回收使用过的产品。

广义行销通路

(1)冲突的形式

行销通路系统的种类

(1) 传统行销通路

行销通路系统的种类

(3)水平行销系统

销售路线的管理

(1)业务主管与业务员有共同的认识

销售路线的计划

(1)目标明确

销售路线的计划

(2)可行性与具有挑战性

销售路线的计划

(3) 主管人员要记

保持完整记录

1.销售路线;客户;品项;往年历月的销售记录2.各销售路线的客户数;本公司与竞争者的铺市率3.新开张与倒闭的客户数4.店头广告与产品陈列5.销售量与去年同月以及上月比较6.销售实际与人口数;潜量比较7.销售的实际进度与目标的达成度8.特殊活动的工作日程安排9.研究调整销售路线

情报来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62584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3-19
下一篇 2023-03-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