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巢思维”,区块链时代的第一性原理

“蜂巢思维”,区块链时代的第一性原理,第1张

人造世界就像天然世界一样,很快就会具有自治力、适应力以及创造力,也随之失去我们的控制。但在我看来,这却是个最美妙的结局。

——《失控》

"蜂巢思维"出自凯文·凯利的《失控》(1994),简单的说“蜂巢思维”就是“群体思维”。蜜蜂的群体结构,在蜂巢之中每个个体各有分工,自发维系整个蜂巢,蜂巢就像是一个整体,汇集了每个个体的思维。凯文·凯利用蜂巢思维比喻人类的协作带来的群体的智慧。

1.蜂群的“蜂巢思维”

“蜂群的灵魂”在哪里?早在1901年,比利时作家莫利斯·梅特林克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它由谁统治,由谁发布命令,由谁预见未来……?

现在我们已经能确定统治者不是蜂后。当蜂群从蜂巢前面狭小的出口涌出时,蜂后只能跟着。蜂后的女儿负责选择蜂群应该何时何地安顿下来。五、六只无名工蜂在前方侦察,核查可能安置蜂巢的树洞和墙洞。他们回来后,用约定的舞蹈向休息的蜂群报告。在报告中,侦察员的舞蹈越夸张,说明她主张使用的地点越好。接着,一些头目们根据舞蹈的强烈程度核查几个备选地点,并以加入侦察员旋转舞蹈的方式表示同意。这就引导更多跟风者前往占上风的候选地点视察,回来之后再加入看法一致的侦察员的喧闹舞蹈,表达自己的选择。

除去侦察员外,极少有蜜蜂会去探查多个地点。蜜蜂看到一条信息:“去那儿,那是个好地方。”它们去看过之后回来舞蹈说,“是的,真是个好地方。”通过这种重复强调,所属意的地点吸引了更多的探访者,由此又有更多的探访者加入进来。按照收益递增的法则,得票越多,反对越少。渐渐地,以滚雪球的方式形成一个大的群舞,成为舞曲终章的主宰。最大的蜂群获胜。

这是一个白痴有、白痴享、白痴治的选举大厅,其产生的效果却极为惊人。这是民主制度的真髓,是彻底的分布式管理。曲终幕闭,按照民众的选择,蜂群挟带者蜂后和雷鸣般的嗡嗡声,向着通过群选确定的目标前进。这是一个由两万个群氓合并成的整体,它和比特币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2.蚂蚁的“蜂巢思维”

从一个定居点搬到另一个定居点的蚁群,会展示出涌现控制下的“卡夫卡式噩梦”效应。你会看到,当一群蚂蚁用嘴拖着卵、幼虫和蛹拔营西去的时候,另一群热枕的工蚁却在以同样的速度拖着那些家当掉头东行。而与此同时,还有一些蚂蚁,也许是意识到了信号的混乱和冲突,正空着手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的乱跑。简直是典型的办公室场面。

不过,尽管如此,整个蚁群还是成功地转移了。在没有上级作出任何明确决策的情况下,蚁群选定一个新的地点,发出信号让工蚁开始建巢,然后就开始进行自我管理。

3.鸟群的“蜂巢思维”

一个鸟群并不是一只硕大的鸟。科学报道记者詹姆斯·格雷克写道:“单只鸟或一条鱼的运动,无论怎样流畅,都不能带给我们像玉米地上空满天打旋的燕八哥或百万鲰鱼鱼贯而行的密集队列所带来的震撼。(鸟群疾转逃离掠食者的)高速电影显示出,转向的动作以波状传感的方式,以大约七十分之一秒的速度从一只鸟传到另一只鸟。比单只鸟的反应要快得多。”鸟群远非鸟的简单聚合。

4.算法生成的群体智慧

在《蝙蝠侠归来》中有一个场景,一大群黑色大蝙蝠一窝蜂地穿越水淹的隧道涌向纽约市中心。这些蝙蝠是由电脑制作的。动画绘制者先制作一只蝙蝠,并赋予它一定的空间以使之能自动地扇动翅膀;然后再复制出几十个蝙蝠,直至成群。之后,让每只蝙蝠独自在屏幕上四处飞动,但要 遵循算法中植入的几条简单规则:不要撞上其他的蝙蝠,跟上自己旁边的蝙蝠,离队不要太远。 当这些“算法蝙蝠”在屏幕上运行起来时,就如同真的蝙蝠一样成群结队而行了。

5.涌现——看不见的手

“蜂巢思维”的神奇在于,没有一只蜜蜂在控制它,但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只从大量愚钝的成员中涌现出来的手,控制着整个群体。它的神奇还在于,量变引起质变。要想从单个虫子的机体过度到集群机体,只需要增加虫子的数量,使大量的虫子聚集在一起,使它们能够相互交流。等到某一阶段,当复杂度达到某一程度时,“集群”就会从“虫子”中涌现出来。

蚂蚁研究的先驱者惠勒认为,集群所形成的超级有机体,是从大量聚集的普通昆虫有机体中“涌现”出来的。他指出,这种涌现是一种科学,一种技术的、理性的解释,而不是什么神秘主义或炼金术。

涌现是一种非常普通的自然现象。涌现这个概念表现的是一种不同类型的因果关系。在这里,2+2不等于4,甚至不可能意外地等于5。在涌现的逻辑里,2+2=苹果。当聆听巴赫时,充溢我们身心的所有“巴赫的气息”,就是一副富有诗意的图景,恰如其分地展现出富有含义的模式是如何从音符以及其他信息中涌现出来的。

要想洞悉一个系统所蕴藏的涌现结构,最快捷、最直接也是唯一可靠的方法就是运行它。就此而言,有什么潜藏在人类个体中没有涌现出来,除非所有的人都通过人际交流或政治管理联系起来?在这种类似于蜂巢的仿生超级思维中,一定酝酿着某种最出人意料的东西。这里有一个关于活系统的普遍规律: 低层级的存在无法推断出高层级的复杂性。

计算机科学家越来越意识到,蜂巢思维和分布式问题是一体的,它们都是从一大堆相互连接的部件中涌现出来的模式。

6.从量变到质变

事物的涌现大都依赖于一定数量的个体,一个群体,一个集体,一个团伙,或是更多。满满一槽的水,当你拔去水槽的塞子,水就会开始搅动,形成涡流。涡流发展成为漩涡,像有生命一般成长。不一会儿,漩涡从水面扩展到槽底,带动了整个水槽里的水。不停变化的水分子瀑布在龙卷中旋转,时刻改变着漩涡的形状。

不管我们在何时拔掉塞子,漩涡都会无一例外地出现。漩涡是一种涌现的事物——如同群一样,它的能量及结构蕴涵于群体而非单个水分子的能量和特性之中。一如所有涌现的事物,漩涡的特性来源于大量共存的其他个体,一滴水并不足以显现出漩涡,而一把沙子也不足以引发沙丘的崩塌。

数量能带来本质性的差异。一粒沙子不能引起沙丘的崩塌,但是一旦堆积了足够多的沙子,就会出现沙丘,进而也就能引发一场沙崩。一些物理属性,如温度,也取决于分子的集体行为。当连接度高且成员数目大时,就产生了群体行为的动态特性——量变引起质变。

7.区块链:二十一世纪的图标

原子是20世纪科学的图标。原子象征着简单所代表的质朴力量,代表着牛顿的机械论世界观,不管是科学还是管理,都遵从于自上而下的层级结构。一个带有禅意的思想:原子是过去,下个世纪的科学象征是充满活力的网络。

网络的图标是没有中心的——它是一大群彼此相连的小圆点,是由一堆彼此指向、相互纠缠的箭头织成的网。达尔文在其巨著《物种起源》中论述了物种如何从个体中涌现而出。这些个体的自身利益彼此冲突,却又相互关联。当他试图寻找一幅插图做此书的结尾时,他选择了缠结的网。

网络是唯一有能力无偏见地发展或无引导地学习的组织形式。所有其他的拓扑结构都会限制可能发生的事物。群的拓扑结构多种多样,但是唯有庞大的网状结构才能包容形态的真正多样性。

网络是群体的象征,由此产生的群组织——分布式系统——将自我散布在整个网络,以致于没有哪一部分能说,“我就是我”。无数的个体思维聚在一起,形成了无可逆转的社会性。它所表达的既包含了计算机的逻辑,又包含了大自然的逻辑,进而展现出一种超越理解能力的力量。暗藏在网络之中的是神秘的看不见的手——一种没有权威存在的控制。 原子代表的是简洁明了,而网络传送的是由复杂性而生的凌乱之力。

1962年,第一篇有影响力的论文《分布式通信网络》宣告网络的诞生,之后的几十年,网络得到巨大发展,发展成为有围墙花园的互联网。人们发现围墙花园并不是堡垒,反而更像是监狱。

区块链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比特币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首次打破围墙,创造了一个新的天地。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它已迅速发展成为一个3342亿美元的新兴行业。区块链基于P2P网络,融入密码学、概率论、计算机科学、行为经济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依赖群体智慧和涌现模式,组成了一个分布式、去中心化、协作及可适应性的网络。区块链将掀起一场革命,在这里,蜂巢似的群体是主角。

8.达尔文时代的数学原理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说中最不能让人接受的部分就是它的必然性。自然选择的条件非常特殊,但这些条件一旦满足,自然选择就会无可避免地发生!自然选择也许不该被称为生物学定律。它发生的原因不是生物学,而是概率论。

进化不是一个生物过程,它整合了技术、数学、信息和生物学的过程,几乎可以说,进化是一条物理法则,适用于所有的群体,不管它们有没有基因。

我相信存在一种生命的数学。自然选择也许就是这种数学中的加法。要想充分解释生命的起源、复杂性的趋势以及智能的产生,不仅仅需要加法,还需要一门丰富的数学,由各种互为基础的复杂函数所组成。它需要更为深入的进化。 单凭自然选择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大有作为,就必须融入更富创造力和生产力的过程。除去自然选择,它必须有更多的手段。

一如乘法是某种连加运算,但从这种快捷运算中涌现出了全新的力量,如果我们只把乘法看成是加法的重复,就永远也不可能掌握这种力量。 只满足于加法,你就永远得不到E=mc²。

任何事物聚集成群都会与原来有所不同:聚合体越多,由一个聚合体触发另一个聚合体这样的相互作用就越有可能会呈指数级增长。在某个点上,不断增加的多样性和聚合体数量就会达到一个临界值,从而使系统中一定数量的聚合体瞬间形成一个自发的环,一个自生成、自支持、自转化的化学网络。

区块链就是这样的网络,聚合自组织的蜂巢,从多个维度上进行自然选择,在不同的尺度上,以不同的节律,用不同的风格运行着。这种多元化的深度进化,犹如智能,是从某种动态群落中涌现出来的。这种最具适应性的系统是如此不羁,以至于与失控之间仅一线之隔。进化的系统会自己找到这个平衡点。

引述阿博切那个怪人的话,他说:“我更关心那些空白的地方,那些能想象得到却实现不了的形态。”在区块链的网络里,未来已来!

我分享一个80年代的量入为出吧!在那个时代,低层工人工资60多块钱一个月,又成了家又有孩子,家里生活非常拮据,不可能伸手问父母要,就想出一个办法,准备31个信封,每个信封外壳上注明日期粘贴在门背后,每一个日期里边的信封都放有两块钱,一个月的生活费62元有了,余下的钱就做交通费,每一天的生活也就只能消费两块,到月底清理信封,有些信封里面的钱没有消费出去的就累计起来买一只鸡来吃,那个时候我的艰苦生活就是这样量入为出的。

根据自己的情况,一定要做好预留。不妨听听我的建议!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量入为出这个词我们就要先理解的透透的了。量入为出指根据自己的收入从而去支配自己的支出。之前我也看过一个收入的分配黄金比例。首先把所有收入得一半先存起来,然后的剩下的一半的五分之二打给父母做零花,至于剩下的五分之三就是留给自己做日常生活花销。看起来是个很完美的比例。然后到了现实生活中,才发现其实是个坑,你会完全否定这个想法,因为当我们回顾现实,其实我们要做的更多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每月支出。先不要给自己设限,每个月的五分之一给父母是少不了了,那剩下的五分之四,我们就直接以自己的收入水平来寻找最适合自己而且性价比最高的生活品质。刚开始货比三家肯定是少不了的,不选最贵,只选最对,只选刚需,不必要的东西忍住绝对不买,以三个月为例,所以等把一切的生活花销,你每个月做出一个帐来记着先。三个月后我们做一个平均消费。然后我们再每个月留出500块做应急。那基本以你自己的消费基本。剩下的钱就可以暂时先存进银行做固定资产了。然后如果自己还想要改善生活品质的话。那就需要去增加除工资以外的收入了。

量入为出,说通俗点就是按自己的收入进行开支。

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根据自己的收入来按排自己的生活,你收入高就过高档生活,收入低就只能过低档生活,只要能解决温保就可以了,若收入一般就过普通生活,我们多数人都是过的普通生活。

千万不要入不敷出,挣一个用两个,不论你有钱无钱,都要保持和发扬我们中华传统美德要勤检节约才是。只有尽量节约一切开,才有可能做到量入为出。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讲明我的观点,要想做到量入为出,必须明白自己家有多少的钱,评估长久的花费得少钱,短期需多少钱,评估那些可有那些可无。

生活必须品必须买,比如吃的,不讲求多好, 健康 就好了。

要例出计划,将必须的钱留足,不必要的不买。

要做长远计划,要留些给自己。

要留多储备财富给远方的自己。

这到标题答案应该有三个方面,第一个他会勤俭节约,精打细算,从不乱花一分钱,他的这一生过得平平淡淡,不愁吃,不愁穿,发不了,穷人和他无缘分。

第二个方面,挣一分,花两分,家里存款无半份,一生好吃懒做,逍遥自在过一生

第三个方面,挣一分,存两份,分分都是高利润,迟早都会成为李嘉诚

如果你的花费经常高于你的收入,你将会积累越来越多的债务,这是一个惯性的消费模式,需要通过自律和制定规划逐渐改变。并且合理的控制理财预算。缩小不紧要的开支,适度消费,制订适当性的符合你需要的目标,这样的量入为出的理财方式才能为你攒下一笔财富。

根据你的需要和收入,做到合理的支配,就能达到你预期的目标。

你好,做到量入为出,就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

理财并不只意味着用剩余的财富去投资。

它包含着更多一些的东西。

投资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如何消费,如何积攒,什么时候要节约,什么时候又应该“浪费”。

它和吃饭饮水,打扫房间是同样的,之于我都是件需要自然而然,融入到生活里的事。

格物致知”,理财亦是一物,亦可在该物上,去抵达内心的良知。

理财,即量入为出。

说来人人都听过的,却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如何去做,从哪里开始下手。

但大多也都是因为人们误解了“量入为出”的意思,以为它说的是节俭。

可这四个字,哪里是在说什么节俭?

而是一个“入”字,落在了一个“出”字,这是在告诉你:

花钱和赚钱同等的重要,而不是一味节俭。

节俭只是量入为出的结果。

《道德经》中有句很著名的话,叫“反者道之动”,用近代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的表述来说,就是:

“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本身的否定”。

这句话看似简易,但越是践行,越是能够深感其无穷的哲理。

这用在理财上,是同样的。

也就是说:

如果你想好好积累财富,想要最大程度的省钱,那么你最好的办法不是吝啬, 而是认真考虑吝啬对面的东西——怎么花钱。

每天该怎么花钱,每月该怎么花钱,每年该怎么花钱。

以至于年轻时怎么花,老时又怎么花。

做到这一点并不难。

只是在理财这件事情上,去抵达内心的良知。

认真去规划开销的预算,不抱那种极度节俭的,近乎不可能的希望。然后我会看到,我其实没有自己想象里需要那么多的钱。

我也不需要去做一些我不喜欢做的事——即使那件事能够给我带来更多的收入。

但比起理财的技巧,你需要更在意的是你如何看待理财这件事。

为什么要理财,理财的目的又是什么?

它比技巧要重要得多。

《中庸》里有这样一句话:

“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居易,即是修身。命,即是中国哲学中常说的“天命”。

“居易”是说一个人,通过修身的方式,让自己处于人生中坦易的位置上。而不是抱着侥幸的心理,去行险,去放手一搏。

“俟命”则是说,一个人应当通过修身居易,让自己能够从容等待“天命”。

而什么又是“天命”?

这种中国古老的哲学并不是迷信,不是“上天的意志”。而是人性中的至善。

我想好好解释一下“天命”,虽然它并不容易解释。

当你去看天上成群的飞鸟时,它们会在飞行的过程里,排列出不同的形状。如此整齐,像是有一双看不见的手。

而17世纪一位无名的诗人也曾这样写道:

“……成千上万条鱼如一头巨兽游动,破浪前进。它们如同一个整体,似乎受到不可抗拒的共同命运的约束。这种一致从何而来?”

未来学家凯文凯利在他那本很有名的作品《失控》中,写过蜂群如何寻找新的蜂房,以及它们如何选择自己的蜂后:

“蜂群的灵魂在哪里……它在何处驻留?这里由谁统治,由谁发布命令,由谁预见未来……

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确定,统治者并不是蜂后。

当蜂群从蜂巢前面的狭小出口涌出时,蜂后只能跟着。

蜂后的女儿负责选择蜂群应该何时何地安顿下来。五六只无名工蜂在前方侦查……

‘去那儿,那儿是个好地方’。它们去看过之后便回来舞蹈说。

能过这种重复的强调,大家中意的地点,便会吸引更多的探访者。按照收益递增的法则,得票越多,反对越少。

渐渐地,一个大的群舞会以滚雪球的方式形成。并成为舞曲终章的主宰。最大的蜂群获胜。

……

曲幕终闭,蜂群挟带着蜂后和雷鸣般的嗡嗡声,向着通过群选确定的目标前进。

蜂后非常谦恭地跟随着。

如果她能思考,她可能会记得自己只不过是个村姑,与受命(谁的命令?)选择她的保姆是血亲姐妹。

最初她只不过是个普通幼体,然后由其保姆以蜂王浆作为食物来喂养,从灰姑娘变成了蜂后。

是什么样的因缘选择这个幼体作为女王呢?又是谁选择了负责挑选者呢?

‘是由蜂群选择的。’威廉.莫顿.惠勒的回答解答了人们的疑惑……”

这种整体的,似乎被一双“看不见的手”做出的选择,让凯文凯利提出了“涌现”这一概念。

它与天命格外相似。

你可以将天命理解为,人性至善的涌现。

通过量入为出的理财,让自己的资产不至于拮据,是修身的一部分。

然后去等待自己被人们的至善所赋予的天命。

那常常是一份事业。无论那份事业的大小,目的都是同样的,就是可以造福更多的人。

你要明白,那不只是你的选择,也是人们的期待。

你要做的,是给更多的人提供方便。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好。这就是“天命”。

但有的时候,人们的期待并不会选中你,这不是你不够好,只是所谓的“运气”。仍然去做修身的事就好,做个普普通通的人,也是你的天命。

然而,行险是不可取的。

尤其是当你做一件事只为逐利的时候。

小利有小险,大利则是大险。

所谓“天命”与“行险”,其实很容易分辨。

一样事业,即使是你从未接触过的,但机会来临的时候,你心中仍旧和乐坦易,笃定去做,那就是“天命”。

而一样事业,即使是你熟悉的领域,可直觉总在不停地告诉你那很危险,你就要好好问自己,是不是在“行险以徼幸”。

要记得,贪婪,就是最大的险。

而贪婪,大多只不过来自于,你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需要。

要了解这一点,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量入为出”。

尽量只买需要的东西,在需要的东西里尽量买购买力中最好的,慢慢一件件添置也行,这样攒下来的都是好东西了,通常又耐用又令人愉悦。

又想省钱又想什么都有,最终往往都一堆不好用的东西,很不值。好的东西耐用常用单次成本比那些不好用或想不起来用的要低多了。衣服也是,想想缺什么单品,买经典实用不容易过时的,不为了看起来便宜花钱。

钱不是靠省出来的,如果有好的理财习惯最好,但是,真心觉得好好对待自己投资自己,提高赚钱能力和生活品质是值得的,量入为出但也不必过渡节俭,该花的花,让自己更好看更充实更有趣,总之变更好,生活真的就会更美好起来,最不济图个心欢喜,也值〜

蚁群与蜂群的优势和缺陷(各类思想的文化起源之2)

群居当然好处多多,首先就是安全。当然,最初的群居形态,也许只能说得上是群聚。比如细菌繁殖,肯定是群聚累积的。因为分裂出来的新个体,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彼此分开来。它们有先天的群聚性。构成宏观生命体的微观细胞,也必然是群聚性的,否则构不成宏观生命整体。比如我们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秩序井然地排列着群聚在一起。

除了微观生命体的群聚性,宏观生命也有自然群聚性,比如植物的天然群聚性,它们一旦生根,就无法移动位置,只能聚在一起了。动物也有先天群聚的,比如水生动物。大量小型水生动物聚集在一起,可以提高群体生存几率,尤其是被大型捕食动物围剿的水生动物,只能靠巨型规模逃生,为种群保存未来。

水生动物也有真正的群居社群,比如鲸鱼群。鲸鱼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应该也有相应的群体内交流仪礼。群居社群当然可以为幼崽提供更好的保护,就是对于成年成员,生活在群体里,也比单打独斗安全很多。

有一种依靠先天遗传本能规范所有成员行为的群体。比如蚁群和蜂群。在蚁群和蜂群里,所有个体的行为,都受先天的本能驱使,个体能后天学习并发挥的技能很少。

在蜂群里,主要有四个角色:一个是蜂后,负责产卵,整个蜂群应该都是它的子女;一个是雄峰,负责跟蜂后交配;再就是工蜂,负责蜂群内的所有劳动,包括蜂巢建设,蜂巢维护保卫,采集食物,伺候幼峰等等;最后就是幼峰。

蜂群内行为的调整,来源于化学信号和舞姿,也即是个体之间通过化学信号和跳舞来传递意思。这些化学信号和舞姿的含义,应该是先天的,不是后天学习到的。所以,蜂群里面也发展不出文化差异,一代又一代通过遗传基因而传递着古老的生活方式。

这主要是蜂群内分工明确,效率很高,足以提供蜂群生存所需。当然,蜂群内个体的安全程度,也比单个峰体单独生存高出很多。 事实上,对于蜂群而已,整体的安全和生存才是第一重要的,个体只在于其服务于整体生存目的时候才有价值和意义,个体基本没有独立生存的意义。可以说,对于蜂群和蚁群那样的群居模式,根本没有个体,只有集体。或者说,蜂群和蚁群就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典范。 如果有人寄希望于纯粹的集/体/主/义,就去看看蜂群和蚁群,看看那样的高度纯粹化的集/体/主/义的样子,然后再问问自己的内心,那样的集/体/主/义,真的是你内心里的最高理想吗?

最根本的还在于,高纯度的集/体/主/义,由于没有个体发挥的机会,基本丧失掉了个体创造力,群体也没有任何继续发展的可能性。因而,纯粹的集/体/主/义,必然是生命本能的固化剂,从中无法发展出任何文化。

所以,想在已经高度发展了的文化体系里,发展一个纯粹的集/体/主/义,是根本走不下去的倒退之路。除非是把每一个个体的头上都带一个孙猴子头上那种紧箍咒,然后设定一些自动激发的咒语,一旦有哪个个体出现越轨行为,就紧箍起来,让越轨者头疼欲裂!这样,久而久之,没有独立的思考与行为,只有规范动作,一切都跟蚁群和蜂群一样了。但那是我们的理想生活景象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10989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