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营销洞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

有效的营销洞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第1张

营销策划最根本、最基础的一步就是营销洞察。只有真正获得有效的营销洞察,才能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

通过 营销 洞察,你才能制定出与众不同、直击需求的定位;

通过营销洞察,你才能创作出改变人心、口口相传的广告语;

通过营销洞察,你才能优中选优,从大量传播媒介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个传播渠道。

一、营销洞察的基础——设定正确的洞察目标、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

营销洞察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分析事物的过程,如果你没有设定清晰、明确的营销洞察目标,那你注定不会得到非常有价值的结果。

整个 营销 工作,最重要的其实就是三件事:

1、分析用户需求及竞争对手,找出自身与众不同并且直击需求的营销定位

2、基于营销定位,来策划传播素材,比如品牌命名、广告语、品牌故事、网站等

3、基于媒介的特性和目标受众的习惯,来选择最合适的媒介传播渠道

要想通过营销洞察做出正确的营销决策,先要想清楚上面三件事情当中,我们重点要解决哪个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来设定清晰的洞察目标。

当有了明确、清晰的洞察目标之后,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就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了。

之所以重点提出“有效”这个概念,是因为大量的市场调研,方法是错误的、结果也是无效的。

最终浪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人力、物力,更可怕的是,让企业做出了错误的商业决策,后患无穷。

比如说,你打算做一个针对大学生的就业培训课程,于是你走到一所大学校园去做市场调研,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们打算推出一个帮助大学生就业的技能培训课程,定价是980元,你觉得价格能接受吗?或者你觉得多少钱合适?

错误的问题,一定是得到错误的答案。如果你设计出这样的市场调研问题,注定只能得到错误的决策。

当一个具体的产品没有摆在用户面前时,你永远不知道用户是不是真的会买单,到底愿意花多少钱买单。

就像可口可乐在1985年决定更换配方的时候,其实是做了大量的市场调研,也做了大量的新配方口味测试,得到的结论是消费者更喜欢新配方的口味。但最终的结果是,新配方口味的可口可乐大规模上市后,遭受到大量消费者的抵制和抗议,损失惨重,不得不改回原来的口味。

对于 营销策划 人员来讲,如果你连以下几项最基本的工作都没有做过,是不可能做出有效的市场调研的。

1、使用过、体验过自身的产品

2、和用过自身产品的消费者深入交流过

3、使用过、了解过主要竞争对手的产品

关于怎么设计调研问题,以及市场调研的具体方法,岳浩会在今后的文章中,用专题进行详细阐述。

今天和大家想说的重点是,要想获得营销洞察,第一件事情是制定正确的洞察目标,第二件事情是进行有效的市场调研。没有这两件事作为基础,所谓的洞察就是天马行空、自以为是。

二、营销定位的洞察——从需求出发,来确定自身与众不同的定位

(一)营销定位是“用户需求”和“与众不同”的交集部分

营销定位的出发点是用户需求,因为需求是用户购买产品的根本原因。

营销从本质上来讲,就是通过满足别人的需求,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如果一个营销定位,不能从用户需求出发,即便是与众不同,也无法让消费者产生购买决策。这样的营销定位,是毫无用处的。

而与众不同,又是和竞争对手相比的与众不同。

因为在用户的心里,大部分产品其实都差不多,即便真的有一些差异,用户因为不够了解,也无法作为有效的购买决策依据。

这个时候营销定位的作用,就是让你的产品看起来与众不同,看起来和其他品牌的产品不一样。这个与众不同,就是消费者的购买理由。

所以营销定位应该是“用户需求”和“与众不同”的交集部分。而且这个定位,还要在用户的心智中占领一片空白的位置,才能发挥巨大的效果。

(二)同一个产品品类中,与众不同的需求定位,才能抓住市场机会

消费者之所以会购买你的产品,是因为他存在某种需求,这个需求就是消费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你的产品就是用于弥补这个差距的解决方案。

消费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就是消费者心中的缺口,而你的产品就是用来填补这个缺口的。

对于某个具体的产品品类,消费者的理想和现实之间其实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口,你选择不同的缺口来进行填补,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不同的需求。

比如智能手机市场,小米手机推出之前,像苹果、三星这样的高性能手机,往往价格非常昂贵,而一些国产手机,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性能和使用体验非常糟糕。

这个时候,智能手机消费者就出现了一种需求:想买性能好一点的手机,但是又不要像苹果、三星那么贵。

这种想法实际就是智能手机消费者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小米手机去填补了这个缺口,满足了用户“性价比”的需求,所以小米手机取得了巨大成功。

在小米大获成功之后,华为手机又异军突起,通过主打“高品质商务手机”这一需求,赢得了大量商务人士和企业老板的喜爱。

而oppo手机更是通过大量的明星代言和综艺节目的冠名植入,满足了年轻人群“用oppo手机,酷炫、时尚、我最潮”的心理需求。

同是手机品类,不同的品牌满足了不同的差异化的需求,最终都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果。

如果你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异军突出,找到一个新的、差异化的“需求点”,来确定自身的营销定位,才是最核心的营销洞察。

具体的需求可以分为很多种,比如低价需求、性能需求、便携性需求、替你做需求、可达性需求等等。

饿了么这样的外卖送餐APP,其实是满足了消费者“替你做”的需求,替消费者跑腿购买饭菜;美图秀秀其实满足了消费者“可达性”的需求,因为在美图秀秀之前,大部分普通人无法使用PS这样的软件进行修图和美颜;电子血糖仪,其实是满足了消费者“便携性”的需求,省去了消费者跑到医院、抽血化验的麻烦。

当我们通过营销洞察,来确定营销定位时,先问问以下几个问题:

1、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这个产品品类时,还存在哪些理想和现实中的差距,未被满足?

2、 你的产品到底是填补了消费者心中的哪个缺口?弥补了消费者理想和现实中的哪个差距?

3、 你确定的营销定位,和竞争对手相比,是否是真正的与众不同?是否能在用户的心智中占领一片空白的位置?

三、营销文案的洞察——改变人心是目的,降低传播成本是关键

在这里,我把一切用于传播的营销素材都定义为文案,包括品牌名称、广告语、品牌故事、网站、宣传单、公关稿件等等。

营销文案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让消费者购买你的产品,无论是采用广告这种直接的方式,还是采用公关这种间接的方式。

要想改变消费者的行为,让消费者买单,先要改变消费者的想法。

所以营销文案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改变人心,改变消费者的想法,让他产生对产品的需求以及购买动机。

(一)文案要想改变人心,先要站在用户视角,和消费者建立关联

对于消费者而言,消费者关心的永远是自己,而不是你的企业或者你的产品。

要想通过文案改变人心,首先就让消费者觉得,这个文案和他是有关的。

如果一篇文案自说自话,一直在强调自身企业的实力、自身产品的高性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卵用。因为这样的文案没有和用户的生活建立关联,不会获得用户的关注,更不可能改变用户的想法。

所以当我们写一句广告语的时候,策划一个网站的时候,先想想如何与用户的需求进行关联,如何与用户的生活进行连接。在这个前提基础之上,我们再去考虑,如何突出自身的产品优势,如何突出自身的企业实力。

具体在实施的时候,往往会在文案中先明确指出消费者生活中的痛点,然后再告诉消费者,我的产品可以帮你解决痛点,满足你的需求。

大家抽空可以关注一下知名卫视的电视广告,除了那种享乐型的产品之外,几乎所有实用类的产品,都会先指出用户的痛点,甚至是强化用户的痛点,然后再指出自身的产品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痛点,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比如某个治胃病的药品广告,先会呈现出胃疼、胃酸的痛苦场景,和某些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建立关联,然后才会说自己的胃药是传承多少年的中医配方,有什么独特的效果;比如大吸力抽油烟机的广告,首先会呈现出厨房内满是油烟、家庭主妇咳嗽难受的场景,然后才会出大吸引力油烟机,可以吸走所有油烟,瞬间让人呼吸清爽的结果。

所以进行文案策划时候,一定要记得先从消费者出发,和消费者自身进行关联。

(二)文案要想获得好的营销效果,一定要降低品牌的记忆成本、传播成本和决策成本

前两天,看到一个关于“90后的消费者,对哪些广告印象最为深刻”的统计数据,没想到排名第一的广告语还是“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的广告。

脑白金之所以能够让消费者印象深刻,而且还愿意买单,主要是因为他的电视广告大大降低了品牌的记忆成本、传播成本和决策成本。

首先,“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是一个病句,这种病句因为形成了不合逻辑的反差与对比,特别容易让人记住。

并且广告语包含“脑白金”这个品牌名称,每一次广告的曝光,消费者都会对品牌的印象加深一次。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样的广告,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没有包含品牌名称。即便很多人对广告非常熟悉,但是消费者却对品牌不熟悉,因此这样的广告无法有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其次,“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是一句顺口溜,用户非常容易记住,而且还非常容易口口相传。

好的广告语,销售人员会用来介绍产品,消费者在推荐产品时会使用,那么这种广告语就能极大地降低营销传播成本,花少量的钱就能达到同样的传播效果。

美的电器有一句“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广告语,看似不错,但是销售人员在销售产品时不会说,消费者在向亲朋好友推荐产品时也不会说。那么这句广告语的作用就大大下降,换言之,也就大大提升了广告的营销传播成本。

再次,“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是一句指令性的话语,下达了一个明确的指令,因此能让人产生行动,降低了购买决策成本。

这个明确的指令就是“收礼还收脑白金”,同时在消费者的心中也就意味着“送礼就送脑白金”。

所有优秀的广告语,往往是一个陈述句、行动句,具有指令性和召唤性,能够让消费者行动,能够有效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所以,对于各种类型的营销文案,无论是广告语,还是品牌命名,无论是宣传单页,还是企业网站,都要把握“降低品牌的记忆成本、传播成本和决策成本”这个重要原则。这样才能让你的品牌用最少的传播费用,达到最大的营销效果。

四、传播媒介的洞察——不同媒介各有各的特性,作用截然不同

从最早的报纸、杂志,到后来的电视、广播,再到今天的互联网,传播媒介不断推陈出新。那么在当下的时代,到底哪个媒介是最有效的?我们在投放广告时,应该如何选择?

(一) 传播媒介的重要选择依据:做品牌还是做销售

依据岳浩本人十年网络营销从业经验来看,单纯依靠互联网广告来打造品牌,是非常不靠谱的,也是根本不可能的。

互联网广告最大的优势在于销售产品,很多企业仅仅通过百度竞价推广这样的搜索广告,就带来了大量的客户和业务,甚至成为上市公司。

互联网广告,尤其是搜索广告,比如百度竞价推广、淘宝直通车等广告,都是“用户找产品”的广告模式。因为用户的需求非常明确,这个时候谁能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就会直接买单。即便是当下最热门的“信息流广告”,也是属于销售导向型的广告。

另一方面,要想通过广告打造强势品牌,一定需要电视这种具有仪式感的广告媒介,并且一定需要“能够听的见”的广告。所有深入人心、耳熟能详的品牌广告语,基本都是听觉语言。

消费者听了很多次,熟悉了,就会口耳相传。听到的多了,传播的多了,自然也就成了品牌。

品牌之所以能够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最主要的还是品牌知名度。

所以一个好的广告语,可以用5年,甚至用10年,而且需要反复传播、大量传播,最终在消费者的心智中烙下深深的烙印。

(二) 行业不同、产品不同,最合适的传播媒介大不相同

就拿电视广告来说,城市越大,看央视的越少,城市越小,看央视的越多。

如果你的产品主要是面向三线城市、甚至是乡镇为主,想要打造强势品牌,那么就一定要重点在央视投放广告。如果你的产品主要面向的是北上广的白领人群,那么浙江卫视、湖南卫视、江苏卫视效果会更好。

传播媒介从用户接收信息的方式来分,可以分为“推送式”媒介和“招来式”媒介。

“推送式”媒介指的是,用户没想获取信息的时候,被动的看到广告了,比如电视广告。

“招来式”媒介指的是,当用户主动找信息的时候,才会用的媒介渠道,比如百度。

对于由问题唤起的产品,主要应该使用“招来式”媒介渠道。比如准备结婚,才会去寻找婚纱摄影机构,刚买房子,才会去寻找装修公司。用户必须先有一个问题,才能销售这个产品。

而对于一些享乐型产品,主要应该使用“推送式”媒介。比如巧克力、饮料等产品,消费者一般不会想到去购买,往往当消费者看到产品广告或产品时,才会激发自身的消费欲望。

产品复杂程度以及购买决策复杂程度,也会影响传播媒介的选择。

一瓶几十元的洗发水、一件几百元的衣服、一个几千元的包包,都是属于比较简单的产品,消费者在决策时相对也比较简单,心动了就会购买。

这个时候,电视广告就非常合适,因为只要传递出产品重点信息,打动消费者,消费者就会买单。

如果是一个招商加盟的项目,或者是一个需要学习三个月的职业技能培训,那么消费者在决策时就会非常慎重,会花很多精力详细了解产品的细节,最终才会做出购买决策。

这个时候,网站详情页引流广告、公众号的内容型广告往往效果会更为明显,因为它能告诉用户更多的产品信息和产品细节,从而有效的辅助消费者的购买决策。

“互联网即将消失,物联网无所不能”并非耸人听闻的话语,这是谷歌公司执行董事长Eric Schmidt对未来世界的前瞻性认知,它告诉我们物联网悄然而至……而你是否已经做好准备?

根据国外研究机构BI Intelligence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全球通过物联网链接的设备总数将达到240亿台,占到全球总体联网设备的70%。在今后的5年,全球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总开支预计将达到6万亿美元。在前不久首届小米IoT开发者大会上,小米首次公布,其IoT平台目前已接入超800种智能硬件,联网设备超8500万台,日活跃设备超1000万台,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硬件IoT平台,万物互联的时代小米已经走在前列。

那么在物联网时代,数字营销面临哪些挑战?

当智能设备和用户发生连接后,用户的行为数据会被智能设备收集、检测和分析,未来的物联网将会很个性化,市场和营销人员可以根据收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为每一个用户制定不同使用体验。正因为如此,品牌营销和服务将被彻底颠覆,如何让个性化体验规模化的落到客户身上,成为难点!作为一种未来的生活趋势,那么物联网对于营销人员的机会在哪里呢?

11月29日,在 “MS2017全球移动营销峰会”现场,小米公司MIUI广告销售部营销中心总经理郑子拓与大家分享了小米对打造智能生态营销的最新洞察。

小米公司MIUI广告销售部营销中心总经理郑子拓

小米模式对营销的启发?

智能手机组建的移动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前奏,正是小米手机在移动互联网上的绝对优势,让小米在接下来的物联网时代继续领先一个身位。据知名调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和IDC的最新数据报告,小米手机今年已经重新站回世界第五。在IDC的另一份统计数据显示,小米手机在印度市场从2017年Q2的17.2%成长到Q3的23.5%,出货量达920万台,与三星并列第一。

智能手机累计的庞大用户基数,使得小米在接下来的智能硬件领域,形成用户数的指数级叠加。截至目前,小米全球覆盖用户数超过2.8亿。MIUI 系统国内的活跃用户达1.8亿小米OTT覆盖家庭规模超4300万小米手环全球市场累计出货量已超过3000万台、小米共出品280+智能硬件产品……通过软硬件协同发展在未来物联网时代占据有利地位。

基于小米的模式,郑子拓表示,未来的营销应当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数据反哺媒介,媒介打通数据,如此反复构建成一个智能生态营销体系。

如何搭建智能生态营销?

小米智能生态营销是建立在小米独一无二模式之上的营销“新物种”,整合各类可触达消费者的渠道资源,通过大数据、全场景、多参与的多维构建达到全链路、全媒体、全数据、全渠道的营销体系。

小米智能生态营销的作用是让客户在这个平台上沉淀品牌的消费者资产,实时回流沉淀品牌在线上线下和消费者的每一次互动,追踪品牌消费者的全链路状态,并在小米智能大生态体系内激活、应用,帮助品牌持续累积消费者资产,催化品牌与消费者关系。

小米智能生态营销有哪些优势?

1、整合大数据提升洞察用户需求的效率

第一,拥有大厚度和多维度数据获取能力。去年在FDD人脸识别排行榜上小米排第一名,是由于小米作为一个手机厂商通过拍照软件深度学习不同的面孔,2.8亿用户厚度提供了机器不断学习变聪明的机会。现在小米手机上已经累积大量的用户主动数据,形成一个足以匹敌海洋的巨额数据资产。

第二,拥有高精度细颗粒化用户行为的能力。在小米智能生态营销云平台,对数据做细颗粒化处理依托于主动数据和被动数据。通过处理用户不同的需求和不同时间上的数据,最终形成数字化个体,从而摘取关键词进行媒介策略和投放策略制定,280多款智能硬件覆盖到用户在生活场景下的需求维度。

小米通过智能硬件能够收集用户身上的其他数据,比如睡眠情况,步行、运动卡路里状态等智能家电里比如空调数据,空气质量等所有的状态、环境信息对于洞察用户的实时需求具有巨大意义。洞察状态和环境信息是一个被动的能力,智能硬件是最好的被动数据抓手。

第三,拥有数据联通+媒体打通,算出你的喜好的能力。小米通过有机整合期生态体系下各个媒体的数据打通,实际精准高效的洞察解到用户的喜好与需求,充分了解用户消费、出行、理财等等的真实需求,实现人与信息的“精准撮合”。这就极大提升与消费者有效互动,引发用户共鸣。对品牌而言,个性化的沉浸式场景营销也将充分提升营销效果,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刀刃上。

2、全场景让营销“千人千策”

依托于小米手机里的21款build-in 应用和280+款小米智能硬件,在小米的智能生态营销中是勾勒出移动场景、客厅场景及智能硬件等多入口的全场景全时全媒介的“三全”媒介策略,形成一个完全融入用户生活,不可替代的媒介入口,形成千人千策的媒介策略,实现智能的商业决策。

在小米为韩国高端护肤品牌“雪花秀”推出的产品“凝脂玉面膜”,主打“睡眠时吸附肌肤污垢、修复受损肌肤”功能,小米手环结合该产品特性,凭借全球销量第二的“小米手环”加上“小米运动APP”,推出定制活动”雪花秀美颜睡眠计划”,让女性形成“睡前使用凝脂玉面膜”的场景记忆点,小米手环监测用户睡眠时长,搭建系列“睡眠打卡”互动,唤起用户对睡眠养颜的关注,洞察用户对美容觉需求,满足用户需求,融入凝脂玉面膜产品教育,在不经意间形成产品记忆。

在整个10天推广期周期中,11万+参与人次,3465万+品牌总曝光,103万+总点击,收集Leads数5488个,超出预估KPI的37%营销效果远超客户预期。

结语:

随着小米整个业务继续叠加,小米生态营销的数据抓手和媒介出口能力将会越发强大。在物联网汹汹来袭之际,品牌营销或许需改变一下思路,单纯的碎片化营销策略即将失效,生态化的营销体系才能真正做到以用户为中心,让合适的信息跨越各个媒介之间的场景限制,形成个性化“管家式”的营销服务才能夺取先机。下一轮的竞争中,小米已经准备好,而你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1153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