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族的现象说明了什么?

月光族的现象说明了什么?,第1张

大学生在上大学是每个月都有一笔可以完全由自己支配的生活费,但是这笔资金,有少部分会用在三餐上,其他的大部分就会用于各种买买买,基本上每个月剩不下什么。

其实大学里的学生购买力是非常强的,不管是该买的还是不该买的,基本花费上都不会太小。很多东西都是凭着一时的冲动而买下来的,冷静下来之后,便又后悔不已,每每到了月末的时候都是囊中羞涩,并没有剩下什么余额。

其实看一看周围的朋友和同学就会发现,大多数的人都是这样的情况。大学里的消费分为两个极端,一种则是生活十分拮据的,能够控制住自己的购买力,不随便乱买的,每个月的支出基本上能控制在自己的计划范围之内,而另一种则是没了钱便像父母伸手要有钱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的喜欢的管他没用有用没用就买。

而形成校园月光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大学生的消费没有计划性,盲目消费缺乏理财。长期以来因为生活范围局限于家庭与学校,缺乏社会经验和体验,对于挣钱这一类的社会活动没有丰富的体验。从小到大都是用着父母的钱,也先让你得到花着父母的钱,从来没有想过这钱到底是怎么挣来的,所以在花钱的时候便会不管不顾,而另外一方面则是缺乏抵御诱惑的能力,在面对各大商家疯狂的营销策略之下没有守住自己的底线。

近几年在社会上充斥着对月光族的批判,批评他们不计后果的消费习惯,奢侈而又浪费。但是单纯的批判是没有任何的效果的,人们更应该去重视月光族出现的原因,通过社会,教育,家庭等多个方面的反思,给当代的年轻人正确的教育。

月光,本是多美好的一词,可加个“族”字,美好就荡然无存了。

所谓月光族,是指每个月当将自己的收入花光的一类人。穷不到哪儿去,也富不到哪儿去。

大多数月光族会选择贷款、花呗等方式,来进行透支消费。这类人有知识、有能力,但因自身并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便以不断的消费来丰富物质生活,他们是众多商家的“衣食父母”。

经查阅,“月光族”一词出自于上世纪90年代。

按理说,那时普通人的工资水平能养家已经是相当可以的了,月光族多是正常的。可在经济发展良好的当代,按理说人们不需要将大部分工资用来养家糊口,甚至大部分月光族仍然单身,为何他们依旧会月光呢?

笔者刚刚毕业,大学期间的事就仿佛昨天,笔者清楚地记得曾经调查出来一件很微妙的事情:

在笔者大学所在的这个三线小城市中,每月五六百块钱生活费的同学,往往能靠这些生活到月底;而那些每月三四千生活费的同学,却在当月月初就把生活费花没了,而后靠花呗过日子。可谓是“魔幻现实”。

其中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商家的宣传,从而导致一些心智不成熟的年轻人相信那些广告。

例如一些奢侈品的广告,起初发现利润颇大,随后经济低迷的原因,造成大部分人员无法进行购买。随后为了扩大客户人群,增加自己的业务范围,创造了“轻奢”这一概念。

所谓“轻奢”,不过是一种被商家鼓吹的“尊重生活”的生活方式,他们将“成功者购买”的逻辑转变为“购买者都成功”,使得一群年轻人相继追捧。

但这种“成功者”的学生群体,甚至靠吃着拼来的一箱子泡面过日子,可谓人生像喜剧,路人乃看客。

而这种“轻奢”风,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拿前日火爆的“秋天第一杯奶茶”事件来举例,这无非是奶茶商的一种宣传,结果使得许多年轻人相继购买,可谓成功营销、无本万利的典范。

而商家利用衣物的牌子,在网络直播带货的背景下,可谓是赚得盆满钵版。

无良好精神修养的人们,在碎片化的社交、娱乐冲击下,很容易变得朝着物欲横流的方向前进,进而失去自己的价值判断、不了解自己的取舍,变成一个只会赚钱、消费的机器,也就是所谓的月光族。

穷,并不是月光的理由,馋、懒才是。如果时间充裕,家离着工作单位近,可以尝试自己做饭,有成就感的同时,也会拥有一定的技能,更会省下不少钱。

餐饮行业利润的是很大的,一旦打听到了自己所喜爱的食品渠道,便可自己低价购买,从而能在家自己做,甚至屯一些,可谓生活幸福感满满。

慢慢存钱,等积攒到了一定财力,便可以选择是投资或者继续存下去,来筹备自己的人生大事,例如车、房、彩礼这些大问题。

生活质量固然很重要,但是那是对于自身财力来说的生活质量,而不是那些“寅吃卯粮”行为导致的虚高。

给你们一个稍大一点的目标,比如去哪哪旅游之类的。然后弄一个共同基金,每个月固定存几百块钱,然后一起去实现你们的目标。

PS:最好的办法是你赶紧挣钱....女性的消费观已经被营销号洗脑了,沟通没什么意义...她难道不知道自己月光吗...她控制不住自己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1196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1
下一篇 2023-04-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