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嘴炮落幕,小丑竟然是自己

周鸿祎:嘴炮落幕,小丑竟然是自己,第1张

360如日中天的时候,人们谈论起360,最主要的关键词是“狼性”、“扁平化管理”。这种声量在2011年360上市后达到了最炽热的程度,互联网从业者们把360的企业文化描述成一个可以心无旁骛做事,而完全不必担心任何官僚化因素的乐土。人们也不吝于把“最好的产品经理”这样的名头给予了周鸿祎。

物换星移,十年后再往回看,就顿觉沧桑几度。 中国最好的产品经理早已花落张小龙 。360有没有狼性不可知,但产品的存在感却越来越弱,只能在安卓手机上靠把小白用户当“肉鸡”来不断增加下载量。

曾经周鸿祎把百度当对手,但百度现在换赛道把精力放在AI上了。周鸿祎再也体验不到那种逮着对手开炮,就能有回应的爽感了。 栏杆拍遍,无人回应,这是一个曾经的枭雄最深的痛吧

01

被雷军甩开,

就注定了周鸿祎的落寞

关于周鸿祎为什么和雷军交恶的故事,很多文章都讲过。这完全是两个好学生之间的攀比。周不能接受雷军比自己优秀,比自己牛。

在工具软件行业打了那么久,也没有分出个江湖座次。但当雷军看准了手机的赛道,这个故事整个的逻辑就都变了。雷军做手机,或许是看到了华强北强大的山寨能力,也或许是看到了魅族成功给自己的鼓舞,总之,这一把雷军赌对了。

两个营销高手看对方,心里想的最多的可能就是——都是千年的狐狸,讲什么聊斋呢? 雷军的各种对于用户的诚恳,在周鸿祎看来难免是表演 。雷军早年也确实几度被称为耍猴的。正是这种战略和战术上的全面轻视,让周鸿祎享受着名声带来的虚荣。而老对手雷军,已经完全卸下了荣誉的负担,再次扎进了新的创业项目中。

等小米手机小有所成时,周鸿祎才反应过来,雷军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别人都是按照传统互联网的思维,按照惯性,希望用某个软件或者功能点,拿到移动互联网的船票,但雷军的方法却显得重剑无锋——你们做软件吧,我来做手机,有一天你们都要过我的“高速公路”。

360手机

所以在米聊夭折后,小米基本就不在软件上花什么精力了,而是all in 产品(体验)和营销。 等周鸿祎明白过来手机的重要性时,现在看时机也并不晚,但却屡败屡战,只落得“仓皇北顾”,草草收场

2016年4月,周鸿祎还给360手机团队发了一封内部信,画着“努力三年内把公司做上市”的大饼。到了2019年,360手机基本已经确认寿终正寝了。到现在外界基本已经听不到周鸿祎关于移动互联网和产品的高谈阔论了。

似乎在做手机败北之后,周鸿祎就没有什么高光时刻了 。印象里距离最近的一次亮相,是周鸿祎和罗永浩对谈,两个曾经脾气很火爆的人,秀了一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和。但老罗凭借着“真还传”,在创业的浪潮里,因为收敛了一部分理想主义的气质,俨然成为了直播教父。而周鸿祎却在接二连三的失败后,显得泯然众人矣。

02

失去齐向东,

是周鸿祎做人最大的失败

去年7月,齐向东带着奇安信正式在科创板上市。在做了那么久的“二把手”和幕后角色之后, 齐向东终于走到了台前,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作为并肩作战十多年的老搭档,周鸿祎对此毫无表示

公开资料显示,奇安信前身即为“奇虎360企业安全集团”,创办于2014年,是360在B端业务的重要布局,垂直于政企安全B端市场。后在 2019年4月奇安信从360体系脱离,齐向东与周鸿祎正式“分家”

齐向东有多厚道多大度呢?2005年奇虎360最初成立,董事长是齐向东,也就是说他才是360真正的创始人。

当时的周鸿祎,从雅虎中国离开后,去IDG做了天使投资人,投过一众项目大都失败了,最后只能回到360,从齐向东这拿走了董事长的位子。一来,360的天使轮是周鸿祎投资的,其他投资人也都是看在周鸿祎的面子上才跟投的360;二来,齐向东也是自3721开始就追随周鸿祎的老搭档。

齐向东

这就是齐向东,知道先来后到,忠厚而不逾矩。为了360的发展,主动配合着改写了360的企业故事线索。要知道,在转身进入互联网创业之前,齐向东曾经是新华社最年轻的厅级干部,也是第一个辞职到互联网公司任职的厅级干部。足以看出这个人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定力。

在新华社,齐向东任职17年,作为主要人员和分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新华社重点建设项目“三网一库”和“新华2000通信工程”的建设。这期间,齐向东结识了北上打拼多年,并最终创业的周鸿祎。一个孩子敢在外面装酷耍横,大概率是因为他有个有实力的爹兜底。而 一个在台上蹦哒的企业家敢对各个对手都叫板,大概率是因为他有个能替他兜底的好搭档 。而齐向东就一直在幕后充当这种“贤内助”的角色,让360的品牌和周鸿祎深度的绑定。

甚至,当年360登陆纳斯达克,齐向东为了守好后方,也没有去参加敲钟仪式。但现在再看,这种说法,也是一种体面的说辞,一个发展成熟的公司,“二把手”去参与敲钟能耽误多大点事?这种权力和荣誉的独食吃惯了,周鸿祎就变得越来越狭隘了。齐向东带领奇安信上市,按说,周鸿祎基本的体面应该估计,该道喜道喜,该祝福祝福。

过去的十年,是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十年,也几乎是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的轴心时代。涌现出了很多的草莽英雄,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无论是公司,还是企业家个人,起起落落本都是正常的事

但极少有像周鸿祎一样好战好斗的人,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几乎就像是一块试金石,让所有眼高手低、能说不能干的人现了原形。比如周鸿祎,嘴炮落幕,小丑竟然是自己。

华与华内部课堂:华杉精讲华与华企业战略菱形模型

1 、企业是社会公器

我希望华与华的人,一定要学会运用华与华企业战略菱形模型,从而对企业有最深刻和最全面的认识。这个菱形模型,你可以叫它是企业的性质,企业的本质。

我算是对企业经营琢磨比较多。我也希望大家能养成和我一样钻研的习惯。我们说企业是一种社会的分工的机制。社会分工形成了不同的机构,有政府,有企业,有公共机构、NGO、社团、协会等等。

大的分类来讲,我们把社会机构,分为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也就是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和服务于股东利益的。华与华方法要我们改变看企业的视角,就是把企业看着是公共部门,是“盈利的公共部门”,本质上都服务于公共利益,企业是社会公器。

一些所谓“非盈利机构”,他也并不是不盈利,他只是不分红,他也要按企业运作,才有竞争力。

厘清这个认识,是我们首先要把企业看着是社会公器,用社会公器来要求自己。就像华与华,股东权利是我和华楠的,但是我们要发展,就要和员工分享利益和机会,就是我说的“建设员工自治的事业社区”;对于客户来说呢,我们说,对客户的利益绝对忠诚,华与华是客户的战略和创意部门;对于全社会来说呢,华与华是社会的智库和品牌营销知识库。

所以说,华与华是社会公器,是盈利的公共部门。

《德鲁克管理思想精要》这本书我希望大家每个人必看,因为德鲁克著作这么多,这一本精粹应该是我们必修的,在书里德鲁克说到:“商业企业及公共服务机构都是社会的重要器官。他们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存在,而是为了实现某种特殊的社会目的……他们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任何一个组织机构都是为了某种特殊目的、使命和某种特殊的社会职能而存在的。无论是从心理、地理、文化角度,还是从社会等角度来看,组织机构都必须是社会的一个组织部分、一个重要器官。”

这里德鲁克说到了企业最深的本质:任何企业得以生存,都是因为它满足了社会某一方面的需要,实现了某种特殊的社会目的。

企业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分工的机制,所以你要找你的企业位置的时候,首先是找一个社会分工,定位就是要定你的一个社会分工。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企业是社会的器官,为社会解决了问题。

那么,既然企业是一种社会的分工机制,那就涉及到是社会如何分工的——企业到底为社会解决哪方面的问题,被社会赋予了哪方面的社会责任。

2 、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必须具体,具体问题才有具体对策

我们有的同事,在运用这个菱形模型的时候,总是容易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并没有帮助客户企业去确定真正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就像“华与华”微信公众号里面,我们有个“我问华杉”的问答栏目,粉丝们都留言提问,但是很多提问的问题本身都有问题。

我们孜孜以求答案,往往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对问题,尤其是很多人都找到了错误的问题。

比如说有一个粉丝,说是华与华的铁粉,留言的开头写了很多内容,能看出来了解华与华,但他最后提的问题是——你认为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异同呢?

我算精通儒家思想,但是我不精通马克思主义,所以我只能回答儒家思想的问题,我不能去回答儒家思想跟马克思主义有什么异同的关系。

问的人为什么会问这样的问题呢?是因为他没有这个“事”。有具体事,就会有具体事的问题。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个叫做“必有事焉”,你们一定要记住这个必有事焉。必有事焉就是知行合一的基础。

如果你知行合一,你就跟别人活在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你一定得有事儿,没事儿就不提问。这就是做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问,非礼勿答。比如商学院的同学们说一起聊聊,看看有什么好合作的,我就说不听不听。我只在我自己的事儿上,这就叫作必有事焉。

当你找到了一个很具体的问题,你就很快能找到具体的答案。我们孜孜以求答案,往往是因为没找对问题。

怎样才能找到具体问题呢?就一个字——痛!

找问题,就是找痛点,找到顾客的痛点,这个词大家都熟悉,找社会问题,就是找到社会的痛点。那么,找顾客的痛点,找行业的痛点,找社会的痛点,就这三个层次。

必有事焉,就是必有痛处。王阳明讲学习第一要立志,有志向,才有动力和毅力学习。那怎样才是有志向呢?王阳明说:“持志如心痛,岂有功夫说闲话,管闲事?”

一个人能专注、坚持,一生只做一件事,因为他痛,持志如心痛,刚才说那问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异同的,他痛吗?没有真正痛的地方,就会问不痛不痒的问题。去年我在贵阳孔学堂演讲,记者采访,也是问我类似的问题,不过不是问马克思主义,是问我儒家思想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异同。这也是没事闲的。

3 、面对问题要实干,每一步要有每一步的成效

当我们帮助企业去面对一个社会问题,去做企业战略的时候,要记住“天下不可智取”。对于我们智囊公司来说,大家一定要记住这句话。

企业正好符合了社会的需要,正好帮助社会把问题解决了,社会就会需要你、奖励你。

天道酬勤,这都是扎扎实实的一步一步干出来的,而且还有很大一部分运气的成分。

领袖不是思想家,是实干家。因为你不去干就什么都没有,所有的事儿都是一步步干出来的,我们客户的事都是一步步干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要想怎么去用最笨的办法去实干。

比如现在我们的客户,八马茶业,你要解决中国消费者喝茶的问题,顾客的痛点是什么呢?行业的痛点是什么呢?社会的痛点是什么呢?你把问题列出来,立个志,我来把他解决。这就是大格局!你估量一下,这么多问题,你准备花多少时间解决?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你认为中国茶业有这些问题,你花三十年把他解决。这就是“社会公器”的思维方式,不是你有一个牛逼的创意三年就做到多少亿,那都是赌博,赌赢了也只能管一时,不能管一世。因为你只想着自己,没有以天下为己任。

我写《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华杉讲透论语》、《华杉讲透大学中庸》、《华杉讲透孟子》这些书也下了不少苦功夫。后面我再写资治通鉴、写史记,还要再花十年功夫。这些实干的东西,拿出来之后别人能望其项背吗?

我们要做的,是每一步都要有每一步的成果,我才去做。客户找到华与华,三个月后华与华一出招,客户要马上就能用得上,用了马上就见效。

而企业要建立起来的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十年也好,三十年也好,华与华要一步步地帮助企业获得这个能力,这也是我们终身服务的理念。

4 、使命决定战略,企业第一定位是经营使命定位

企业去解决社会问题,实际上就是一种企业自治。

在一个行业里面,有一个靠谱的领导企业,在这个领域里面就能天下大治。当你看到企业能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之后呢,你才把它列为企业的这个经营使命,这就叫企业第一定位。

企业第一定位叫做经营使命定位,使命决定战略,使命就是“这事我来管”。

企业怎么管呢?就是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来管,就是用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把这个社会问题给解决了。

当年我们做360,有一个电视广告:“垃圾短信,骚扰电话”,然后刘仪伟对着镜头愤怒地大喊:“没人管吗?”这时天上一个大锤子掉下来,把“垃圾短信、骚然电话”八个字砸得粉碎,画外音:“360管!”后来中央台不让我们说“没人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你怎么能说什么事儿没人管?于是把“没人管吗”,改成了“没法管吗?”

360成立企业安全集团,就是现在的奇安信,就管互联网安全的事儿。

华与华管什么事呢?就管企业家的忧、惑、惧,为什么忧虑,疑惑、恐惧呢?因为没有志向,因为患得患失,因为贪巧求速,老想巧取豪夺,于是拔苗助长;老想弯道超车,于是弯道翻车。所以,我们的经营使命是让企业少走弯路,就是为企业家临大事,决大疑,定大计。

5 、企业第二定位:业务战略定位。

企业第二定位,是企业的业务战略定位。使命决定战略,企业战略不是企业的战略,是企业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为社会制定的战略。齐安信要制定一个战略,解决中国的互联网安全问题;八马要制定一个战略,把中国的茶业搞好;华与华要制定一个战略,让中国企业家都能做到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

这套战略,就是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你设计一套产品和服务,去解决社会问题。这就是业务战略。

要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决定业务战略的规划。

业务战略定位,就是企业有哪些业务?选择做哪些业务,不做哪些业务,以及什么时候做什么业务。根据什么来选?我到底做哪些事儿?不做哪些事儿?我们说这些是“兴废增减”。兴是原来没干的现在来干,废是原来干的现在不敢了,增是正在干的增加一些,减就是正在干的减少一些。

其实我们每天都在设计我们业务的兴废增减。你怎么去决定你的兴废增减?要用管理会计来决定。

业务往下分解是作业,作业往下分解是动作。作业就是我们讲的管理会计的作业成本法,因为每一个作业都要消耗资源,都是成本。

怎么看作业中的具体动作呢?对于具体的动作,我们要做的就是持续改善。这就是我们开展TPS、做持续改善的原因。

但如果你们的脑子里面没有这些认识,你们在思考上就没有打通,没有打通你的效率就低、进步就慢。

所以,决定我们做哪个业务、不做哪个业务的,是作业的成本和收入。这就涉及到我们的第三定位:经营活动的定位。

6、      企业第三定位:经营活动定位。

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独特的价值、总成领先和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独特的经营活动,给企业带来了独特的成本结构。 管理会计要追求的,就是形成企业的最佳成本结构。

疫情来了,很多企业都在砍成本,把能不花的钱都不花。其实降低成本结构,也可能是通过增加投资来实现的。

降低成本,是要降低总成本。降低总成本,是要改变成本结构。改变成本结构,就涉及到了成本的兴废增减。但是,很多公司在要砍成本的时候,完全都不考虑兴,也不考虑增,只考虑废和减。当公司只考虑废和减的时候,能好转吗?最后就只能是靠熬过去。

我们以华与华给客户的方案为例——为什么客户会说,华与华的方案能落地?就是因为我们经过了管理会计的事先预检,做哪个事、不做哪个事,产生哪块成本、不产生哪块成本,我们都算过,知道这个方案能干,我们才提出来。这样客户拿到方案之后,也能马上执行落地。

7 、最终实现总成本领先,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在经营活动里面,你要不断地去在琢磨里面的成本结构,以最终实现总成本的领先,让竞争对手难以模仿。

比如葵花的案例,葵花实现了“大广告+多产品+药店终端专柜”,这些葵花能做的事情,而一些别的企业就做不到,因为他们在成本结构上就可能不成立。

葵花有很多产品,葵花牌小儿止咳颗粒,小儿止咳化痰颗粒等等,给到终端的利润也是是高的。终端不愿意卖小儿肺热的,但是他是愿意卖的小葵花旗下的其他产品。所以顾客坚持要小儿肺热,他也可以拿。因为葵花有这几十个品种,就形成了一个跟别人不一样的成本结构。由于有这么多的品种,还能够在终端设立一个儿童药专柜。而别的企业就做不到既有大广告的品牌,在终端又有很多高利润的品种,这样的经营活动支撑不住企业战略,这样就逐渐生存不下去了。

8 、运用博弈论和管理会计,是设计经营活动的诀窍

设计经营活动时,前面讲了,首先是设计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要完备。

第二个诀窍呢,就是运用博弈论。我要给大家讲的博弈呢?因为解决博弈的困境,就是要引入更多的利益相关方。

大家一定要学点博弈论,可以帮助你看清很多问题。比如价格博弈:

比如家乐福承诺全市最低价,如果有人发现哪里的价格比我低,我十倍赔偿差价给你。会形成什么结果?结果就是顾客免费去帮家乐福维护价格垄断。

家乐福就怕有人打低价,现在不管哪个店里的产品在做低价,顾客马上就出来报告,那家乐福马上也降到这个低价。这样搞了几回之后,竞争对手也觉得没意思了,不如都做原价好了,这样价格就抬上去了。家乐福一个最低价承诺,就是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反而没人跟他打价格战,维护了高价格。

博弈是引入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影响各方的决策和行为。我推荐各位读一本书,《妙趣横生博弈论》,算是一本比较通俗,也必要完整的博弈论读物,我读过三遍。

设计产品、服务和经营活动时,用博弈论推演,有两个模型可以参考,一个是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命名错了,应该叫企业博弈战略,因为五力模型本身就是五种博弈,根本就不是讲竞争,从竞争的角度去理解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一出发就跑偏了。

第二个可以参考的模型,就是华与华的五个市场模型,在顾客市场、资本市场、人才市场、政策市场、公民社会,全面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创造更大价值,并且为更多利益相关方创造价值。

第三个诀窍,是管理会计,看企业的边际收益率、经营杠杆率。经营活动的成本结构,要看哪些成本是固定成本,哪些成本是变动成本。这里我们要讲一个边际收益率的问题(边际收益率,就是经营收入减去固定成本,再除以经营收入)。

以航空公司为例,飞机只要一起飞,成本基本是固定的,变动成本很少,不管坐人不坐人,飞一次成本都是那么多钱。所以航空公司要尽量多卖票、多坐人。

这样的公司要做什么经营活动?就是要投广告,去获得尽可能多的客户。而做生产加工的企业,固定成本占比就很大,每增加单位产量就要投入固定的成本,相对而言投广告的空间就少一些。华与华是经营杠杆率高,固定成本大,变动成本小,收入越大,我们的利润率越高,所以我们也是要打广告,要客户多,最好是从门口排队一直排到虹桥机场。

杠杆率这个概念大家也要注意,我们讲人力资源时,讲我们的人才杠杆率,就是一个高级人才,能带多少个初级人才挣钱,这个杠杆率越高,公司就越挣钱。公司经营和运营管理活动的设计,就要思考怎样提高人才杠杆率,咱们每周一的项目过会,就是给我加杠杆。我到现在能具体管到每一个项目的出品控制,我们公司155人,所有项目我都管,在我这个层面,我们的人才杠杆率就是155,非常高!这样高的人才杠杆率,是我们独特的生产方式设计实现的。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道理。

我说我们以后能做100亿咨询费,是我对我们杠杆率的判断。

企业要做大,就靠加杠杆,我们不需要加财务杠杆,因为咨询业是无本生意,但是对经营杠杆,人才杠杆,每个月都要加!

9 、华与华的经营活动和成本结构设计

华与华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是什么?就是现在社会充斥着思想烟雾d和精神迷雾,不能找到真因、真理,而人性的贪巧求速,侥幸心理,总是拔苗助长,总想弯道超车,结果走向断蹊僻径,这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定下一个使命,叫做让企业少走弯路。我们作为一个战略家,要帮助客户临大事、绝大疑、定大计。

我们要让我们的客户少走弯路,可以慢一点,但是永不退步?我们说最高的效率是不返工,最快的进步是不退步。

使命决定战略,华与华的业务结构有哪些?有我们的咨询服务产品,有我们的出版,有我们的线下品牌大课,也有得到APP的线上课程,还有我们的百万创意大奖赛的产品。

【华与华的经营活动图】

我们通过管理会计的作业成本法,来看一看华与华的一个个作业,来评估华与华的成本结构。

【以下内容是百万大奖赛的原文,比这一次讲经营活动更好,但是标题可能药根据】

1 )首先,全案咨询服务,一张合同,一个产品

我们咨询服务只有一张合同,只有一个产品,没有单项的服务,所有客户都是年度的服务。我只有一个产品的时候,我们的营销就最简单,我们的营销成本也就最低。

 

2 )第二,不间断的广告投入

现在华与华在中国咨询公司里面广告花费是第一的,每年有2000万的广告费,而且我们从不间断。

为什么?这就是提高了进入的壁垒,别人要再来跟你竞争的时候,你已经投了10亿广告进去了,他要进入也要越过这10亿的门槛。

3 )第三,华与华方法文库出版

刚才说过,除了战略营销品牌咨询类的书,我还写了《华杉讲透孙子兵法》和讲透四书系列,为了强化这套思想,我又要写讲透《资治通鉴》和《史记》。

而且今年我们会出版《华与华方法》和《设计的目的》。

4 )第四,华与华微信公众号

华与华微信公众号目前有11万粉丝,但这可能是中国销售转换率最高的号,我们每年也会出版我们的文章精选。

5 )第五,压倒性的员工培训

我们要把公司的能力培养在公司每一个员工身上。在华与华我经常讲,我们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少人化,人一定要少,我们的人均绩效要继续提高,也就要继续投资培训。

华与华就这样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总的来说,我们用这一组的活动,150多人能够做2个亿咨询费收入。 我们这种独特的经营活动,环环相扣、相得益彰,而所有这些活动,它们能够互为产品、互为媒体、互为广告,强有力支撑了华与华的经营使命和企业战略。

全文总结

我们要深刻理解企业最根本的性质——企业是社会公器,是社会的分工部门。你是哪个部门?承担什么责任?负责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 企业第一定位:经营使命定位 。

企业要找到自己的经营使命,首先要确定在你所负责的领域里到底有什么问题?要找到最根本的问题。然后你认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多长时间?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拿出你的解决方案。你的解决方案,就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不是企业的战略,而是企业为解决某一社会问题,为社会制定的战略。

企业以一套产品和服务来解决社会问题,这套产品和服务就是企业的业务,这就是 企业第二定位:业务战略定位 。在业务设计上要有开阔的视野,以博弈论的思想,引入更多的利益相关方,把我们的朋友搞得多多的,集合全社会相关力量。

在业务之下,是作业,一项作业就是一项成本,这是作业成本法。作业之下是动作,动作测量,就是持续改善。对作业和动作的兴废增减,就是管理会计。这就涉及到 企业第三定位:经营活动定位 。企业要以一套独特的经营活动、独特的成本结构,实现最佳成本结构,实现总成本领先。

社会问题、经营使命、业务战略,构成一个企业战略三角,加上经营活动,就是菱形模型。 经营活动支撑着企业战略三角,因为如果没有总成本领先,则一切都不能成立。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上云程度不断加深,网络安全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已经进入2021年了,在新的一年,企业想要把握住安全态势,借助新趋势发展自己的业务,更上一层楼,就需要知道目前环境下【互联网安全的五大主要趋势】和【国家最新的安全政策】,一起来看一下吧。

第一:关于企业产品形态、技术安全措施和数据运营机制的规范体系

进入2021年之前,有关构建用户、企业、政府等多层级协作个人信息保护体系的多部法律法规都陆续出台。

其中有《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民法典》、《数据安全法【草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这些法律法规当中都有关于企业产品形态、技术安全措施和数据运营机制的规范体系。

 第二:全域数字安全共治体系已经是势在必行

数字安全问题随着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开始演变为涵盖政策、标准、技术和应用的全域治理问题。要做到综合治理,就需要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用户多元主体共同发力然后形成协作联动、能力互补、信息互通的共享共治体系。

要注重数字安全问题

第三:大趋势是隐私计算从技术验证向试点应用演进

互联网发展至今,想要在不同主题数据协同过程中破解多方主题数据协作困境,保障数据安全,就需要隐私计算作为隐私防护效果的关键技术支撑。 这又涉及到【零信任的使用对企业数据安全的意义】。

第四:零信任框架也迈入了实际落地的推广期

在2021年的网络安全主要趋势中,零信任框架也迈入了实际落地的推广期。一方面零信任产品已经不仅仅存在于概念阶段,在市面上也开始涌现,同时融合了身份、设备、网络等安全防护能力,越发全面。今后,零信任将成为数字安全时代的主流框架。

存在于概念阶段的零信任产品

第五:AI重塑了网络安全攻防的新范式,成为网络安全攻防的重要工具

AI也是如今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AI重塑了网络安全攻防的新范式。AI应用的普及加剧了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伦理道德等安全和道德风险,这为网络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成为网络安全攻防的重要工具,提升攻防两端自动化水平。

面对以上趋势,企业如何做今后的网络布局,利用哪些产品来夯实自身的互联网安全,是需要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从政策法规、安全技术、安全理念、安全生态、安全思维等多个维度去考虑,结合众多系列安全产品可以做非常多的安全加固,从主机到网络,每一步,企业都应该慎重选择网络安全方案。

希望本篇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1474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