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系列-零售数据指标

数据分析系列-零售数据指标,第1张

对零售行业最重要的是卖货,也就是销售,说到销售就会需要有人买也有人卖、有货卖、和有卖的渠道,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人”“货”“场”三大概念,这里再补充一个零售数据分析很重要的指标体系:“钱”-财务,卖了还得有得赚才行。

首先是人这部分,包括销售人员和顾客

针对销售员的指标主要围绕的是销售和管理

销售指标包括了:

成交率=成交顾客数/客流量*100%

完成率=销售网成熟/目标书*100%

平均成交时长=每一位顾客成交时间总和/顾客数

平均接待时长=接待每位顾客时间总和/接待顾客数

投诉率=投诉的顾客总数/顾客总数*100%

管理指标包括:

定编满足率=实际员工总数/标准配置人数*100%

员工流失率=某时间段内流失的员工总数/((期初员工总数+期末员工总数)/2)*100%

工资占比=企业支付的员工工资总额/销售额*100%

对于顾客分普通顾客和会员

普通顾客最主要的指标是:

客单价=销售总额/有交易的顾客总人数,就是平均每位顾客的消费额

件单价=销售总金额/销售总数量,就是每单卖出了多少钱

连带率=销售总数量/成交总单数,就是每单卖出了多少件的意思

连带率包括单品连带率的和品类连带率,分开看看就好

会员的指标包括:

新增会员数=期末会员数-期初会员数

会员增长率=某段时间新增会员/期初有效会员数*100%

会员贡献率=会员销售总金额/销售总金额*100%

有效会员数=有效会员/累计会员数*100%,所谓有效会员和行业有关,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业务看在有效时间内是否有消费记录的会员来判断

会员回购率=时间段内有交易的老会员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100%

会员流失率=某段时间内流失掉的会员数/期初有效会员总数*100%

会员回购频率=某时间段内所有老会员消费次数/(期初有效会员+期中新增会员)*100%

会员基础属性=如平均年龄、性别比例等

以上是针对人的分析

接着是场,分析这个销售场所的质量和发展前景,主要指标包括:

销售额=总的售出金额,会分月、季度、年等时间范围看是否达到阶段性的销售目标

进店率=进店人数/路过人数*100%

接触率=接触商品人数/进店人数*100%

成交率=成交顾客数/进店人数*100%

完成率=完成数/目标数*100%

大宗交易占比=大宗购买订单/总销售额*100%

增长率=增长数/基础数*100%,基础数可以是同期也可以是上一个周期的数据,简单来说就是自己和自己的哪个时间段比较

坪效=销售额/店铺面积

人效=销售额/店铺员工数

还有一些看大区域的指标包括:

市场占有率=这一般需要通过市场调研才能获得的数据

竞品指数=(本公司销售额/量)/(竞争对手销售额/量)

平均排名=也是通过市场调研获得的参考数据

净开店率=(开店数-关店数)/期初店铺数*100%

卖场经常会搞活动,所以也会关注促销指标,例如

费效比=促销费用金额/促销期间产生的销售额*100%

促销的目标完成率=促销期间销售完成数/促销目标数*100%

品牌参活度=参与促销活动的品牌数/卖场所有品牌数*100%

会员参与率=参与促销活动的会员数/有效会员数*100%

针对货部分

分了三个部分分析:入货、销售、存货

入货就是采购,需要分析商品的广度,也就是所含的品类有多少

广度比=采购的商品品类数/可采购的商品总品类数 * 100%

分析商品的宽度,就是采购多少的sku

宽度比=采购的sku数/可采购的sku数 *100%

分析商品的深度,使用广度和宽度的对比

商品深度分析=采购的商品总数量/采购的sku总数

也就是看每个sku有多少的货,通过深度看缺货可能性和压货的风险

销售看的货品指标有:

货龄=商品的年龄,从生产日期开始算,主要是以防商品过期

售罄率=某段时间内的销售数量/(初期库存数量+其中进货数量)*100%

售罄率是个分阶段追踪的数值,一是评判商品的受欢迎程度另一个是为了防止缺货,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折扣率=商品实收金额/商品标准零售价*100%

动销率=某段时间内销售过的商品sku/(期初有库存的商品sku数+期中新进商品sku数)*100%

缺货率=某段时间登记缺货的商品数/(初期有库存的商品数+期中新进商品数)*100%

品类销售的结构占比=某品类销售额/总销售额*100%

正价销售占比=正价商品销售额/总销售额*100%

还有畅销及滞销商品排行,均按销售额/销售量排行

退货率=某个周期内商品的退货数/总销售数*100%

残损率=残损商品数/商品总数*100%

特殊服务率=特殊服务的顾客数/总销售顾客数*100%

存货部分的数据指标包括:

平均库存=(期初库存-期末库存)/2

库存天数=期末库存金额/(某个销售期的销售金额/销售期天数),库存天数是衡量库存滚动变化的量化标准,也是衡量库存可销售时间的追踪指标,是一个对库存管理来说非常重要的指标

库销比=期末库存金额/某个销售期的销售金额*100%,一般看月库销比比较多

有效库存比=有效库存金额/总库存金额*100%,所谓有效库存指给门店带来销售价值的商品库存,也就是有销售产能的商品库存。

针对钱部分主要看以下指标:

毛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销售收入*100%

纯利率=(销售收入-营业成本-费用)/销售收入*100%

交叉比率=商品毛利率*商品周转率,商品周转率=销售收入/((期初库存值+期末库存值)/2)

回款达标率(客户)=回款客户/欠款客户*100%

回款达标率(金额)=回款金额/欠款金额*100%

以上是对零售行业比较基础的数据指标总结,希望对从事此方面行业的朋友有帮助,实际还会有更深层的分析方法和权重指数,但这部分的复杂程度已经到了管理工具层面了需要更深入的学习,有机会再探讨。

、零售类1、线上电商零售指标体系(1)总体运营指标:从流量、订单、总体销售业绩、整体指标进行把控,起码对运营的电商平台有个大致了解,到底运营的怎么样,是亏是赚(2)网站流量指标:即对访问你网站的访客进行分析,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对网页进行改进,以及对访客的行为进行分析。(3)销售转化指标:分析从下单到支付整个过程的数据,帮助提升商品转化率,也可以对一些频繁异常的数据展开分析。(4)客户价值指标:在面向客户制定运营策略、营销策略时,我们希望能够针对不同的客户推行不同的策略,实现精准化运营,以期获取最大的转化率。(5)商品类指标:主要分析商品的种类,哪些商品卖得好,库存情况,以及可以建立关联模型,分析哪些商品同时销售的几率比较高,而进行捆绑销售(6)市场营销活动指标:主要监控某次活动给电商网站带来的效果,以及监控广告的投放指标(7)风控类指标:分析卖家评论,以及投诉情况,发现问题,改正问题(8)市场竞争指标:主要分析市场份额以及网站排名,进一步进行调整2、线下零售指标体系(1)人:这里的人效是指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员工,二是消费者。在这个消费者掌握主动权的时代,想要做好零售,除了加强员工管理,提升人员效率之外,更重要的是提高消费者忠诚度;(2)货:货就是指商品,商品数据分析的核心就是围绕进销存展开的,重点就是对商品结构的分析和商品消化跟进分析。(3)场:场就是消费场景,所有连接消费者和商品的终端,就是场,比如线下门店、线上的购物网站、APP、小程序等。二、财务类1、财务分析指标体系(1)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强,即企业周转速度快,资产结构配置合理,生产效率高。有利于企业获得较高的销售利润,亦可增强偿债能力。(2)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强,说明企业的销售利润高,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净额高,即有足够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运行中,和对劳动者的福利中,也说明可以用于偿债的资金多。(3)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强,说明企业货币资金多,运行稳定,能保证盈利。

零售行业由于低毛利的特点,要求必须更加精细化地管理。

零售经营利润=门店数量×均店销售额×毛利率-存货成本-房租成本-人员成本-管理成本

将以上利润指标进行拆解,观远数据相应地从战略计划、门店运营、商品运营、市场营销、顾客关系(会员管理)、全渠道运营、人力资源、财务分析等环节进行流程优化,覆盖目标的制定、实施、评估和分析改善,构建基于数据能力的持续改善循环模型,实现产品与服务增值。

一、战略计划

二、门店运营

三、商品运营

四、市场营销

五、顾客关系(会员管理)

六、全渠道运营

七、人力资源

八、财务分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1546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