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得先打破边界,而后再去设定边界

人活着,得先打破边界,而后再去设定边界,第1张

若是日日阅读我的公号“温佛佳的小屋”文字的朋友,可能还记得,佛佳最近在参加一个线上职业重塑课程。

或者更为直接地表述,是参与了一个线上微营理论及实践课。

课程已近三周,昨天坐在咖啡屋进行了阶段梳理。便想要谈一点感受给小屋的伙伴们听。

所有的感想,千言万语,汇聚成以下这段话:

“人活着,总是需要先能够打破边界,然后才能找到自己的边界。

前一个边界是外界给我们设定的限制和束缚,后一个边界则指的是自己的能力、野心和欲望可及和应及的范畴。

打破前者,为的是体验世界的丰富性,同时找到世界的可能性,打开眼界、提升格局。

找到后者,则是为了寻得自己个人的局限和使命,获得谦卑、专注与平静。”

下面,我将对这段感悟,进行一点分解。

在开启这段40天的线上学习航行之前,就和自己作了约定:

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因为我们能够从一件事情中收获的多少,取决于我们的卷入程度。

既然决定了去做一件事,就认真努力去做好。

不然,不如不做。

我们的课程包括理论+微营实践两部分。

而正是有了上述与自己的协定,参与多期线上学习的我,也是第一次主动参与了微营实践。

所谓的微营实践,说的直接点,就是我们作为推广人员,利用各种资源与线上分销渠道,全身心投入到老师的微课推广过程中去。

第一次微营实践,于我而言,就是一个打破自己的原有边界,而后又不断确认自己的边界的过程。

何以言之?

说是打破边界,指的是对自我身份的打破,以及自我认知的破框。

我一直将自己定义为读书人,而读书人,是自带一种清高的。

清高,在这里不含任何贬义,而是与媚俗相对而言的。

理解这一点,我来分享两个小故事。

我的硕士生导师是国内乃至世界知名的学者,记得毕业那一年,谢师宴上,他老人家反复叮嘱我们,“我的弟子,一定要有骨气,不得去做阿谀奉承的人,你们是靠真才实学立身,而不是油嘴滑舌。”

导师口中的“油嘴滑舌”行为,自然包括知识付费时代的各种包装行为。他是反对包装的,“你觉得我行,你认可我,那我感谢,否则,我绝不会求你信任我。”

这就是读书人的清高。

今年5月,我参加了国内知名的心理学家李子勋的后现代主义心理治疗课程。李老师,算得上是儒雅的读书人。

和我的导师一样,也是60年代出生的知识分子。

记的课程最后,一位同学提问,谈了她自己的困惑。

她在花椒直播做主播,线上解答各种心理问题,收入靠网友的打赏维持。

她的困惑在于,是否有一些技巧能够让网友愿意为她的课程买单,愿意留下来,继续消费。也就是心理学变现的问题。

李老师听后,说他是从来没有思考过这一问题的。

他从央视《心理访谈》节目退出,就是因为节目失去了原有的价值,不能让他真实展现自己。

“我的学员,哪里能够沦落到靠别人打赏来生存的地步?”他说,“要去做直播赚眼球,就别说是我的学生。”李老师半严肃半开玩笑地补充道。

你们看,这就是读书人的清高,骨子的不媚俗。

我是敬重的,也一直这样要求。

营销,其实本身就暗含了一种贬义。

于是,我一直是十分抗拒这种方式的。

直到加入这次职业训练营。

因为抱着最大程度去投入与体验的决心,于是开始打破自己的边界,想去看看互联网线上的世界究竟如何运转,也想要好好去体验一下是人生的多种可能性。

于是,破天荒地在朋友圈里推送海报,甚至主动给可能感兴趣的好友推荐课,甚至采用发红包的方式烦请微信群里的朋友去帮忙推广。

以上都是我以往不屑于去做的。

读书人,不求人。

有一个朋友发微信给我,雅雅,你是不是在做微商?

第一次,我不再介意这样的质疑,甚至没有去解释。

我只想打破自己的边界,全情投入到线上的世界中去。

当天上午,我们推广团队协同一心,实时交流互动,很快,我们的微营群就从1个迅速变为5个,人数也裂变到300多人。

全国各地的不认识的朋友,竟然在短短的时间里,汇聚到了一起,产生链接,那种线上的速度之快,让我很兴奋,那种感觉真是很奇妙。

而后的线上互动也给我了从未有过的新鲜感。

打破了外界给自己的边界,我发现了互联网线上的多种可能性。

在打破边界的同时,我也开始思考并重新设定自己的边界。

我也发现,比起很多别的船务人员,她们愿意将所有的时间花在去构建虚拟的关系,去与不相干的人互动,而我自己呢,在打破的同时,还是希望有所保留。

首先,我不愿意过度去“忽悠”、“讨好”。除非我觉得一个东西真是蛮棒,比如说课程,我打心底认可它,觉得用户真能物超所值,否则,我还是不会过度去推广。

我对质量的关注,比对某些外在形式的关注,要高得多。

其次,相比去做个运营人员,源于我自己的积淀,我更愿意去开发一套属于我自己课程,而后分享给他人。

换句话说,比起营销,我更适合去做研发。而且也确实有一些自身的知识内容可以分享出去让人受益。

这些,让我更清楚地看到,比起纯粹的运营,我更愿意去做那个提供内容的人,去做老师,我自己也有能力这样做。

于是,在不时打破边界的同时,我也决定将心定时收回来,关注自己所擅长,所喜爱,专注而谦卑地提升自己。

体验与专注共存,打破与回归并行。

这就是本次课程第一阶段我的收获。

愿小屋的伙伴们,也能多实践,多思考,多总结,不断成长。

相较而言,哈比树品牌排名比雅雅更高。

哈比树品牌介绍:合肥妈妈爱科技有限公司成立2011年,是一家以自主研发设计、委托加工生产、线上销售、现代仓储物流为一体的大型母婴童装(0-4岁)综合服务电子商务公司。公司始终坚持以品牌发展为导向,成功造就了“齐齐熊”、“小小月月”、“哈比树”三大自主童装品牌;始终坚持以线上渠道拓展营销为载体,成功开设了“天猫”、“淘宝”、“京东”、“贝贝网”、“蘑菇街”、“蜜芽”、“孩子王”、“唯品会”等多家网络电商旗舰店(专卖店);始终坚持以用户服务体验满意百分百为目标,不断创新优化产品设计、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升产品售前售后服务标准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个性需求。

雅雅于1996年诞生于韩国,秉承“健康、快乐、安全”的企业哲学,开发了安全围栏、安全滑梯、安全滑板车等一系列国际指标的儿童安全玩具。雅雅坚持从源头抓起,选用高标原料,坚持韩国设计、韩国制造、韩国出口,生产制造让每位妈妈放心的好产品,雅雅品牌现已和世界约30多个国家达成出口合作,儿童益智安全玩具,给宝宝插上梦想的翅膀。

雅雅商标总申请量25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2件,有14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9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雅雅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33类(酒、含酒精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1630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