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的核心是什么

营销的核心是什么,第1张

营销的核心是创造,这一点在互联网时代更加明显。与市场环境一样,营销同样在不断演进变化,这种变化是跟随着用户的脚步向互联网迁移。

 从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1.0时代,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2.0时代,如今互联网正在把营销推向以价值为中心的3.0时代。

科特勒把营销3.0时代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吸引用户的思维、心灵和精神,并与之建立联系;第二个阶段是帮助用户意识到他们的预期,让他们购买产品;第三个阶段,与用户形成同感、共鸣,使之具有可持续性。而能否成为“可持续性企业”,其核心是企业能否给用户的生活带来独特的价值。

科特勒认为,营销是为了给人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因此,3.0时代营销是以人为核心的营销,关注的不仅是用户,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人,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企业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做出贡献。

企业应该如何看待自己做的事情?科特勒说:“比如有两个农民,你问他们在做什么,一个说种地,另一个说他是为了减少世界饥饿而工作。企业社会责任与此类似。”

科特勒强调,企业一定要有社会责任感。可以从基础的事情做起,比如选择注重环保、有社会责任感的供应商,沃尔玛和宝洁都做得很好。也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贡献,比如雅芳为女性预防乳腺癌筹款,通用汽车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科特勒认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营销很难完全分割。企业可以从人们的情感满足中获利,比如亚马逊、苹果、谷歌等企业,它们受到人们喜爱,同时从用户的青睐中获利。

“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投资是有原因的,这可以让你的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形成差异化。如果竞争者都做得差不多,你的企业比其他企业更关注社会,就会赢得更多好感。比如麦当劳,它为消费者提供便宜、快捷的食品,但这些食品容易导致肥胖,可是没有人就这一点攻击麦当劳,因为它做了很多工作。从营销的角度看,这些做法都是有效的。”

然而,价值驱动的3.0时代是营销的终极阶段吗?会不会有4.0时代?对此,科特勒现在无法回答,他只能想象是否还有比精神更高的境界。但是,谈人本主义、社会福祉等形而上的话题毕竟不是商业化市场的主题。互联网时代瞬息万变,企业稍微动作迟缓就有可能被卷入淘汰的洪流中,对更多的企业来说,在谈论社会责任之前,首要的是生存。

科特勒认为,每个企业都要考虑自己的弱点是什么。企业面临很多挑战,应该设想一下,假如发生突变会在哪里出现严重问题,这样也许可以自己颠覆自己,生存下去。如果有弱点却不能自己解决,就会被颠覆,柯达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客户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一些传统的东西企业不得不放弃,这是颠覆的变化,你不能保持不变,否则就会被颠覆!”科特勒说。

Q:从营销1.0向营销3.0时代转型,企业应该从哪里做起?其中,互联网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发挥什么作用?

A:我想大部分公司还处于1.0时代,从1.0直接进入3.0时代并不可取,从会爬之后要经过走的阶段,不能从爬直接到跑的阶段。

1.0的公司应该先进入2.0阶段,与客户建立情感联系,然后再慢慢过渡到3.0。可能在2.0时代你的大部分竞争对手也处在2.0时代,与你的客户、竞争对手同步过渡会更容易。

关于互联网可以扮演什么角色,从1.0到2.0再到3.0,我们可以通过传统的方式,利用报纸、电视等媒介,用广告推广你做的事情。当然,同时可以利用在线信息传播方式,告诉你的追随者或者粉丝你在做什么事情。我并不认为互联网有具体的作用,或者是限定在从1.0到2.0再到3.0的轨迹。我认为互联网与传统媒体是互补的关系。

Q:移动互联网时代充满新的机会,有些业务自己不做,竞争对手就去做了。你认为像腾讯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哪些是应该坚持的,哪些是应该摒弃的?

A:出现一个新的服务领域,你应该先采取行动,还是伺机而动?如果你不先发制人,别人就会采取行动。但是,假如你不采取行动,别人行动但失败了,你会认为自己很明智,没有轻举妄动。其中有一定的风险,涉及风险评估问题。

我想表达一个观点,可以让其他公司先吃螃蟹,让它们成为炮灰,同时仔细观察。学习到足够的经验后,可以快速地做出反应了,这样你会更具有优势。不一定要成为一个先行者,也许市场上第二个或第三个行动者的成功率会更高。

Q:消费者有时很矛盾,他们一方面希望随时随地获取即时服务,另一方面又想摆脱总是在线的状态。作为营销者,是该引导消费者,还是与消费者保持适当的距离?

A:有些用户确实有这样的问题,担心自己把太多的时间花在互联网上,他们认为互联网发展过于激进,把太多的东西推到用户面前。互联网有时可能做得太多,但什么时候应该把握这样一个度,更多的应该是由客户定义他们和互联网公司的关系,而不是反过来。

Q:近年来人们一直在唱衰传统媒体,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A:现在很多杂志都有两种版本,除了纸质版本,还有虚拟版本。大部分杂志希望两者兼顾,这样做是因为纸质版本成本比较贵,而且受到虚拟杂志打压。人们总跟我说,他们还是喜欢纸质杂志,喜欢纸的质感。就像人们喜欢读纸质书一样,很多人读书为什么不用Kindle,这种方式更容易保存和方便携带,但他们说是喜欢纸的质感。纸质媒体的未来或前景,取决于有多少人喜欢实物的质感,有多少人喜欢虚拟的东西。

我认为杂志分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新闻类杂志,比如《时代周刊》、《新闻周刊》,未来会面临在线内容产品更大的压力或竞争;但是对于专业类杂志,比如专门给摩托车爱好者或钓鱼爱好者看的杂志,还是有一定的受众群体。对于这些受众群体来说,专业类杂志有特殊的重要性,定期打开邮箱收到杂志,里面有最新的与你的爱好有关的信息,是很好的体验。当然有人会说这也可以在线实现,比打开邮箱、翻看杂志的体验更有吸引力。

海岸炮配置在沿海重要地段、岛屿和水道两侧,主要用于射击海上舰船,封锁航道,也可用于对陆上和空中目标射击。具有投入战斗快、战斗持久力强、不易干扰。射击死角小、命中概率高、穿甲破坏力强等特点。

说起舰炮,它在历史上是有一定功绩的。在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发出了震撼世界的炮声,宣告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诞生。

那是1917年11月7日(俄历年10月25日),列宁在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亲自领导起义。革命军事委员会发表了由列宁起草的《告俄国公民书》,宣告代表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利益的临时政府已被推翻。但是,盘踞在冬宫里的临时政府却拒不投降,妄图进行垂死挣扎。

晚上9点45分,停泊在涅瓦尔河上的“阿芙乐尔”号巡舰上的大炮怒吼了,炮d呼啸着射向敌人的巢穴,发出了总攻冬宫的信号。起义群众在“乌拉”的喊声中冲进了冬宫,将残余敌人一举歼灭。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上装的大炮就是一种舰炮。这种舰炮是舰艇进行攻击和防御用的主要武器,舰炮的种类比较多,根据炮在舰上所担负的任务、口径大小等的不同,通常将舰炮分为主炮、副炮、高平两用炮、高射炮等。也可按装置的不同分为炮塔炮、甲板炮塔炮、甲板炮等。

主炮是舰上口径最大的炮,它用于完成舰艇所担负的主要战斗任务。口径较小的炮,一般称为副炮。

高平两用炮是指它既可对敌方舰艇或岸上目标射击,又能用来对空射击。高射炮的射击速度高,用于打击空中活动目标。现在一些舰艇上的大、中口径高射炮,已被高平两用炮所取代。

炮塔炮的d药和炮手都隐蔽在装甲防护小室内,和坦克上的炮塔相似。但两者也有所不同,坦克一般都是单管炮,而舰炮大都采用多管炮,称为多联装舰炮。

一般的巡洋舰、驱逐舰上都装备有三联装舰炮。甲板炮塔炮和甲板炮,是指装有装甲防护板或防盾板的炮。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舰炮多为炮塔炮。这是因为有了炮塔,既可防杀伤、防原子辐射和防海水浸溅,也便于实现炮的自动化 *** 作。

由于军舰航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舰炮又主要是用来射击海上活动目标,所以,舰炮上一般都装有能稳定瞄准的装置,以便随时跟踪目标准确射击。

随着军事技术的发展和导d的应用,现代舰炮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用大口径舰炮射击远距离目标的任务,现在多由飞机和导d来承担。

因此,许多国家现在已不再装备200毫米以上的大口径舰炮了。但是,对于7公里以内的近距离目标,一般全都使用舰炮射击,因为炮d的价格比导d便宜得多,而且也打得准。

舰炮还可以用来拦截3000米距离外袭来的导d,而且是对付低空飞机的有效武器。

现代舰炮大都是一炮多用,即具有高射、平射两用的特点。而且大多实现了自动化 *** 作,并采用雷达、指挥仪遥控,使舰炮适应日益发展的现代化作战的需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16628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2
下一篇 2023-04-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