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公司的营销策划案例

宝洁公司的营销策划案例,第1张

国际市场营销策略是应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一环,宝洁将国际市场营销策略融会贯通,运用到实际营销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营销模式。为此,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宝洁公司的营销策划案例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宝洁公司的营销策划案例篇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户外卫生意识的觉醒,纸巾市场迅速成长。近年来,恒安集团挟其品牌优势,于1998年初在重庆推出“心相印”系列纸巾,它以其高值低价的定位和一系列积极的品牌推广措施,逐渐为重庆消费者所钟爱,1998年末,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心相印”纸巾已占重庆高档纸巾市场1/3强,居市场领先地位。

宝洁公司继续推出妇孺皆知的飘柔、海飞丝、碧浪、汰渍等数十个强势品牌后,于1999年决定以香港、重庆两地作为试点推出其由德国公司生产的“得宝”系列纸巾,意欲以其一贯整体、连续、多层面、大投入的行销模式,后来居上,一统高档纸巾市场。市场遭遇战在所难免。

1999年8月7日,得宝广告——“得宝大比拼篇”在重庆卫视、重庆八频道黄金时间连续滚动播出,广告以强烈的对比手法,通过在同一使用环境下,两种纸巾的不同表现,从消费者某种细致的生活体验这一独特视角入手,力图表达得宝纸巾“特别柔韧”这一独特的销售主张,至此“得宝”挑战重庆高档面巾市场的号角吹响。

8月12日星期四,在“得宝”纸巾“加了四层柔韧素、湿的更坚韧4倍”、“出门要安心、得宝多用纸手巾”等广告口号仍声声不绝于耳时,宝洁又在重庆发行量最大的《重庆晚报》推出1/4版“得宝大比拼现场活动篇”——“你的纸巾行吗?”活动欢迎消费者于8月14日至9月5日期间的双休日自备除得宝以外的任一品牌纸巾,至重庆各大卖场活动点参加“得宝大比拼活动”,活动以纸巾沾湿后看谁能多承一枚硬币,所有参赛者皆可获赠精美礼品一份并可参加店内幸运大抽奖。8月13日,同样的版面,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内容……消费者开始拭目以待。8月14日,星期六,晴,最高气温38℃。一大早,一大批宝洁现场促销人员就开始忙碌了起来。至各商场开始营业时,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着装统一的促销形象人员、一字排开的促销展台,“得宝”标准色的活动结果记录板……如此整齐划一的布置立即吸引了过往的行人,大家争相传阅产品介绍及活动内容小海报,不一会儿便围了个水泻不通。于是,现场广告片开始反复播放,促销人员热情介绍,参赛者络绎不绝……活动现场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喝采声。

上午10时,火炉山城开始露出它的真面目。29℃-30℃-32℃-34℃,气温一路攀升,一串串晶莹透亮的汗滴更似断线的珠子掉个不停,忙碌工作了一周,出外轻松的市民,无不抱怨这似火的鬼天气。这时,忽然从身旁递过来一张纸巾——“擦擦汗吧,阿姨”,“擦擦汗吧,大哥”,“天太热,请注意身体”——温馨的话语,诚挚的关怀,一阵莫名的感动传递——这就是恒安集团心相印纸巾“关爱您”大派送,一样的统一着装,标准亲切的重庆方言,富有礼节的动作,关爱的话语,不一样的是消费者的感受——不只是参与,不只是体验,而是被深深地感动,同时也记住了一个同样让人感动的名字——“心相印”。

晚上黄金时间,中央电视台一套、重庆卫视、重庆电视2台滚动播出“心相印”系列广告片,广告以情感诉求的方式,传达其可靠的质量是家庭的亲情、关心与理解的媒介,此广告片后紧接恒安集团其它产品广告,一句“恒安集团,十年奉献”将品牌理念贯穿其间。

一时间,“得宝”、“心相印”成为市民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

此次论剑,宝洁开拓市场计划之缜密可见一斑,在营销策略组合上除以广告、现场人员促销等形式让消费者认识到产品“特别柔韧”这一独特卖点外,更以超出一般的价格、独特小拉口等包装形式加强质量形象,并辅以抽奖、附赠小礼品等形式的消费者优待措施,加快了市场启动速度。同时在渠道层次上,统一的价格体系、提供末端商店广告资助,陈列工具资助,开拓期特别折扣等,亦展示其中间商营销组合之魅力。

面对挑战,恒安集团作为重庆高档面巾纸市场领先者,为避免市场优势丧失,迅速反击,其防御措施亦别具一格,针对竞争对手理性诉求,避其锋芒,而以情感渗透为主加大广告力度下面迎战,减弱对手广告效果烈日下“关爱您”大派送,即情即景,让品牌深入人心加大包装,买十送二的消费者优待进一步凸现其高质低价的定位,更有依托其成熟渠道优势和分区组织机构的灵活性,采用搭赠方式作为渠道措施,进一步扩大纸巾占有率……将一个领先者所拥有的资源,运用到了极至。

此次论战,“得宝”堪称新品全方位策划成功入市之典范,可能惟一始料未及的是恒安集团反应如此之迅速,看来国内企业已开始成熟,富有战斗力。

恒安集团的全方位应战亦是市场领先者为保持现有市场份额而积极防御的成功安例子。“得宝”的市场推广是探索性的试点,而“心相印”借鉴60年代美国哈瑞尔公司“处方409”喷雾清洁剂防御杂货大王波克特甘宝公司“新奇”之经验,提前阻塞中间通路满足终端消费需求,其效果非同一般。要知道,宝洁公司是很重视数据化管理的,市场所馈数据即使不会影响其下一步的投资组合,至少也会影响其判断力。

9月下旬,恒安、宝洁重庆之争已告一段落,“心相印”纸巾销量较上月已翻了一番,“得宝”亦能更快捷、方便地到达消费者手中,竞争对强者来说,不是消亡,而是更快地成长。

路过长江大桥,解放东路的路牌正被刷上“得宝”深蓝的盛装一包包“得宝”试用装已通过派送出现在市民家中深蓝色的“得宝”展示架也摆上了末端网点的案头……下一轮的争战似乎正紧锣密鼓地运措。

宝洁公司的营销策划案例篇二

宝洁公司和一次性尿布 1956年,宝洁公司开发部主任维克·米尔斯在照看其出生不久的孙子时,深切感受到一篮篮脏尿布给家庭主妇带来的烦恼。洗尿布的责任给了他灵感。于是,米尔斯就让手下几个最有才华的人研究开发一次性尿布。 一次性尿布的想法并不新鲜。事实上,当时美国市场上已经有好几种牌子了。但市场调研显示:多年来这种尿布只占美国市场的1%。原因首先是价格太高其次是父母们认为这种尿布不好用,只适合在旅行或不便于正常换尿布时使用。调研结果:一次性尿布的市场潜力巨大。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正处于战后婴儿出生高峰期。将婴儿数量乘以每日平均需换尿布次数,可以得出一个大得惊人的潜在销量。宝洁公司产品开发人员用了一年的时间,最初样品是在塑料裤衩里装上一块打了褶的吸水垫子。但在1958年夏天现场试验结果,除了父母们的否定意见和婴儿身上的痱子以外,一无所获。 1959年3月,宝洁公司重新设计了它的一次性尿布,并在实验室生产了37000个样子,拿到纽约州去做现场试验。这一次,有三分之二的试用者认为该产品胜过布尿布。降低成本和提高新产品质量,比产品本身的开发难度更大。到1961年12月,这个项目进入了能通过验收的生产工序和产品试销阶段。 公司选择地处美国最中部的城市皮奥里亚试销这个后来被定名为“娇娃”(Pampers)的产品。发现皮奥里亚的妈妈们喜欢用“娇娃”,但不喜欢 10 美分一片尿布的价格。在 6 个地方进行的试销进一步表明,定价为6美分一片,就能使这类新产品畅销。宝洁公司把生产能力提高到使公司能以该价格在全国销售娇娃尿布的水平。娇娃尿布终于成功推出,直至今天仍然是宝洁公司的拳头产品之一。

宝洁营销案例

一、培育和引导消费

产品不仅要满足需求,更要引导和培育需求,如“你洗头了吗?”——我来帮你洗。”你会洗头吗?”——我来教你洗。“你洗得好吗?”——我告诉你怎样洗得更好。宝洁,就像一位温柔的妻子,依附在丈夫的身边,不仅好言相劝,而且身体力行不仅耳提面命,而且从善如流。宝洁不仅教人们洗头,还教中国一代又一代人刷牙,在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的社会效益也是空前的,更是长远的,从倡导洗发新观念到引导多洗发,从合理刷牙到科学选择牙膏,从勤洗手到杀菌等等,引导中国消费者生活观念、生活习惯的改变,将健康的生活方式、全新的健康理念和可信的健康用品,一齐送给消费者,消费者先是怀着几分敬意接受,继而是十分虔诚地礼拜了。

二、科学命名与品牌形象

宝洁公司对品牌的命名,非常讲究,他们深谙一个贴切而绝妙的品牌命名,能大大地减小产品被消费者认知的阻力,能激发顾客美好的联想,增进顾客对产品的亲和力和信赖感,并可大大节省产品推广的费用。宝洁公司通过对英文名字(单词)的精确选择或组合来给产品品牌命名,使中文名字与英文能在意义和发音上很协调贴切地配合,准确地体现了产品的特点和要塑造的品牌形象以及消费定位,提升了品牌的形象,如帮宝适、舒肤佳等等无一不是非常贴切,当然,广告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宝洁公司每年的广告宣传费用占全年销售总额的1/8,一方面,通过在电视、网络、杂志上做广告另一方面,通过在全国范围内聘形象代言人、在高校设立奖学金、与国家相关部门搞公益活动等来提高品牌的认知度。与此同时,为了占领终端消费市场,在农村,宝洁公司搞了全国性的路演活动在城市,宝洁公司的产品在超市、商场中的陈列非常讲究,占据很大的货架空间,容易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通过广告宣传,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知识营销

知识营销是指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注入知识含量,帮助广大消费者增加商品知识,提高消费者素质,从而达到销售商品,开拓市场的目的。宝洁的知识营销是很典型的,在营销过程中打造一系列的概念。在洗发、护发类产品中,这一营销理念被应用到了极致,每个品牌都赋予了一定的知识,打造一个概念,从而给每个品牌赋予以个性。例如,“海飞丝”的个性在于去头屑“潘婷”的个性在于对头发的营养保健而“飘柔”的个性则是使头发光滑柔顺“沙宣”则定位于调节水分与营养“润妍”定位于更黑、更有生命力。在广告宣传上,知识、概念的运用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看看海飞丝的广告:海飞丝洗发水,海蓝色的包装,首先让人联想到尉蓝色的大海,带来清新凉爽的视觉效果,“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干净”的广告语,更进一步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海飞丝”去头屑的信念看看潘婷:“含丰富的维他命原B5,能由发根渗透至发梢,补充养份,使头发健康、亮泽”突出了“潘婷”的营养型个性飘柔:“含丝质润发,洗发护发一次完成,令头发飘逸柔顺”的广告语配以少女甩动如丝般头发的画面深化了消费者对“飘柔”飘逸柔顺效果的印象。通过准确的市场细分与定位,有效地阻击了竞争对手的进入而实施知识营销,则使品牌具有了鲜明的个性,增强了品牌的核心价值。

四、利益诉求与情感诉求

利益诉求就是从品牌的功效来演绎概念情感诉求则从与消费者的情感联系中来演绎概念。宝洁的广告诉求很注重利益,如“佳洁士”与全国牙防组推广“根部防蛀”的防牙、护牙理念“舒肤佳”与中华医学会推广“健康、杀菌、护肤”的理念洗发水的“去屑、健康、柔顺”理念等。这无一不是品牌的利益诉求。除此之外,宝洁的品牌还加强了情感诉求,如最近两年,飘柔打出自信的概念大旗,从“飘柔吵架篇”、“飘柔老师篇”到现在的“飘柔指挥家篇”,飘柔广告无不以自信作为品牌的诉求点。此外,飘柔还相继推出“飘柔自信学院”、“多重挑战”、“同样自信”、“职场新人”、“说出你的自信”等系列活动,将“自信”概念演绎得炉火纯青,在广告传播方面,特别是电视广告,宝洁有一套成功的公式。首先,宝洁会先指出你所面临的一个问题来吸引你的注意,接着,广告会迅速告诉你,有个解决方案,就是宝洁的产品,这个产品通常会在整段广告中重复出现好几次,广告重点是在清楚地强调宝洁可以为你带来什么好处,通过利益诉求与情感诉求的有机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品牌的文化内涵。

五、品牌经理

宝洁公司的品牌战略不仅使得该公司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形象、较高的声誉,而且还培育了一大批忠诚的顾客,获得了较高的顾客满意度,为该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赢得了竞争优势。宝洁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品牌经理制,即“一个人负责一个品牌”,品牌经理对于自己所负责的品牌,必须比公司里任何人都要了解,通过实行一品多牌、类别经营的经营策略,宝洁在自身产品内部形成竞争,使宝洁产品在日用消费品市场中占有绝对的领导地位。

六、企业公民

十九年来,宝洁一直在中国扮演一个合格企业公民的角色,向中国的各项公益事业捐款的总额已超过六千多万人民币,用于教育、卫生及救灾等各个方面,如宝洁在1996-2005年期间向希望工程累计捐款两千四百万元人民币,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兴建了100所希望小学,是在华跨国公司中希望小学数目最多的公司如1998年4月,宝洁前任董事长来华访问期间,宝洁向清华大学捐款1,070万元人民币,引进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实验仪器,帮助完善学校的教学实验设施及用于承担宝洁与清华大学共同合作的科研项目,同时向教育部捐款700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中、小学青春期健康教育如宝洁公司向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捐款150万元人民币以保护国宝大熊猫等等,通过公益活动、事件营销等,宝洁在不断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进而获得更高的美誉度和知名度。

总之,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作为日化用品的著名企业,宝洁通过创新本土化营销策略,塑造卓越的形象和引导培育市场需求,宝洁在中国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随着外部环境竞争的日趋激烈,宝洁正在与时与市俱进,赢取更大的市场与发展空间。

宝洁公司的营销策划案例篇三

宝洁一向被中国日化企业看作是教师爷。不用说规模上的优势,宝洁公司2000年全球销售额为390亿美元,同年度中国日化行业销售额最大的纳爱斯公司的销售额为25亿人民币。单说宝洁公司1988年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以后的一系列做法,就值得中国公司学上很长一阵子了。它首先在中国推行了多品牌战略,当时人们都看不懂:为什么一个公司还要弄那么多品牌呢,不是自己与自己作战吗?可是人家就是有办法把十多个品牌都弄上了市场份额排行榜的前几名,而这时候作为挑战者的中国公司才搞明白,人家已经把细分的市场也考虑在内了,针对每个不同的人群它的不同品牌起到了不同的占领作用大学生们一开始也弄不明白,宝洁为什么不看自己的考试成绩,它那套招聘测试题到底想考什么?到后来才清楚,宝洁的想法是不管学生的考试成绩怎么样,关键是它要找到它所需要的人:团队精神、沟通能力才是它所最需要的。

像这样的东西还多着呢。宝洁的深度分销计划、它的渠道培养、它的物流配送,这些在宝洁作为传统的东西,有的到现在人们还在琢磨它的做法到底是为什么。

宝洁这位教师爷可不是光说不练,在带来一系列国际化标准做法的同时,它还笑吟吟地把中国市场的大把份额随手揣进了自己的腰包。洗发水市场它占了60%香皂市场它占了36%洗衣粉市场它占了14%还有牙刷、牙膏、护肤品等等……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还冻结了几个像北京熊猫、广州洁花这样原来在中国小有名气的品牌。

不过,最近教师爷宝洁的日子可能有些难过,围绕着它的眼光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都是仰视的了:“蓝月亮”与宝洁打官司,宝洁被控侵权宝洁的卫生巾“护舒宝”发生了霉变事件宝洁公司大裁员洗衣粉市场出现大规模价格战,宝洁被迫应战被宝洁冷冻多年的国产品牌纷纷复出。

商业广告的营销尺度就在于让消费者看的舒心,买的舒心。

宝洁称“女人脚臭是男人5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进入,宝洁打着“科普”的幌子,在微信官方账号发表文章《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现在闻一下》,文章内有“女人头发比男人脏一倍”“再爱干净的女人比男人内裤还脏”等让人不舒服的内容。目前,P&G已经删除了微信文章。显然,宝洁公司原本是打算进行一次恐吓性营销,希望通过一系列数据证明来吓唬女性消费者,促进自身护理产品的销售。但其内容被践踏,甚至涉嫌侮辱女性,遭到广大女性的强烈抗议。可以说,这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得罪了所有的目标群体。

商业广告营销的尺度在哪里?

这种套路一般都是先吓唬消费者,然后给出解决方案——用自己的产品。比如大家熟悉的怕上火喝王老吉,就是典型的恐惧营销。先告诉大家,吃火锅会上火,熬夜会上火,会让人紧张。然后告诉大家喝王老吉可以解决问题,让观众放心,牢牢记住它的作用。对于一些功能真实的产品,使用恐惧营销无可厚非。但在实际 *** 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恐吓的力度要适中,太小的客户不会认同,太小的客户会被吓跑,这就是尺度问题。

我个人的看法

微信官方账号内容,审核后才能发出。试想,如果平台审核严格上线,像“女脚臭五倍于男脚臭”这种的推广内容就能被及时屏蔽在发布之外。只有一个又一个环节,保证严格监管、强力监管、上线审核,处罚力度足以让违规者心痛,而不仅仅是“道歉、删帖、关闭评论区”,或许这样可以有效抵制低俗广告。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宝洁此次营销翻车给我看到了两个情况:1、宝洁的剑走偏锋不奏效,反而给人的感觉是低级营销。2、女性意识在逐渐增强。

首先说一下,宝洁的此次营销策略真的是水准很低。

先回顾一下翻车内容:宝洁会员中心于3月13日在其微信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名为《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闻一下!》的文章。文章中显示,女人的臭味是男人的5倍、女人的头发比男人脏一倍、女人内裤比男人脏……

尽管文章已删除,但宝洁依然陷入了巨大的争议中,并且一度被推上热搜。

作为一名女性,看到这样的销售方式着实让我感到很不爽。另辟蹊径的营销方式的确是可以拨人眼球,但是带有侮辱性的本质就让人不喜欢了。女性营销拒绝“人为焦虑”。众所周知,拥有SK-II、玉兰油、潘婷、护舒宝等多个品牌在内的宝洁一直主营女性生活消费用户,女性消费者占比多达80%。

正常情况下,宝洁的所有营销策略应该都是围绕女性生活体验为主的。但这篇公众号文章显然已经脱离了品牌的初衷,违背了品牌文化理念。以贬低侮辱女性的方式来达到宣传的目的,导致大量网友在微博发声:“宝洁不需要女性用户”。这是大部分女性消费者格外愤怒的首要原因。反观宝洁发布的这篇文章,一直在不断地释放焦虑,贬低女性消费者,引导消费者购买宝洁旗下产品缓解文章中提到的所谓“痛点”。

其次、我很欣慰女性的消费意识更加强势和理智

不管你承不承认,姐姐们的时代已经到来。一直以来,女性与消费的关系都是错综复杂的,无论是《欲望都市》《一个购物狂的自白》里塑造的购物狂女主,还是2020年的拼单名媛,非理性消费、爱慕虚荣的标签依然牢牢地黏在女性身上。

女性营销的发展充分的展现出女性社会地位、经济水平的变化和自我意识的觉醒。

早期的女性营销属于家庭妇女式营销,广告片都在强化女性作为家庭主妇的角色,展现她们如何照顾家庭。如宝洁的舒肤佳最早的slogan是,爱心妈妈,呵护全家;很多洗涤用品也都是站在如何让女性减轻劳动负担的角度去做广告。

第二阶段是塑造完美女性,尤其以美妆、时尚和奢侈品等为代表,很多品牌都在展示和塑造出一种趋于完美的女性形象,大量使用明星等来展现女性有权力追求时尚、多变和美丽,激发女性的自我觉醒,维多利亚的秘密就是这个阶段的代表。实际上,完美主义本身也代表着女性独立自主的开始,它是脱离于家庭束缚的独立女性的萌芽,具有补偿性消费和报复性消费的特质。

到了第三阶段,开始强调悦己消费——相较于完美,真实的自我更重要,因此,消费品牌的卖点成了消费者的自我表达和独特体验。

这里要提到一个重要的社会变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家庭变成双职工家庭,不管是职场还是家庭,女性都开始追求平等权益,当在家庭的劳动时间缩短,就有更多的时间来丰富自己,这也驱动着其消费观的变化。

最后,现在是女性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但想要“讨好”女性并没有那么简单。

宝洁之所以翻车,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品牌并没有深入到女性的语境之中,更没有感同身受。同时,在表面化的迎合女性消费模式已经过去了,你只有真正的去尊重女性,理解女性才是能够让自己走的更长远。

女性营销应该怎么做,才能安全又打动人心? 

1、了解你的用户,真诚是最好的良药

读懂消费者,引起情绪共鸣之类的套话已经说了无数遍,但许多品牌营销人都忘记了,在引起情绪共鸣之前,最重要的是“懂”消费者。而想要了解用户的最重要途径,就是与用户真诚地沟通、对话。

2、价值观与时俱进,为女性发声音

想赚女性的钱,就要实实在在的跟随女性的思想。女性权利都需要社会各界去维护,选择正确的方式支持女性,就会得到女性的认可。这个道理这么简单,宝洁你居然不懂。

广告往往是社会意识的一个反射,但当它脱节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反效果。而女性营销的成功,需要切中女性最深层的社会痛点,为她们提供发声,为她们提供支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2540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