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龄球式营销

保龄球式营销,第1张

大众解释是 将瓶子视为若干的细分市场 企业先击中一个 确保击倒 然后引发其他的瓶子倒掉 经常用于高科技新产品 面临引导\替代或改变消费的难题 有点类似于 根据地营销模式

高科技新产品研发成本高 教育市场成本也高 所以一般进入市场采用溢脂的价格策略 同时顾客的试用成本大大提高 使用壁垒难以克服

事实上 我个人理解 将瓶子看作市场是不对的 我认为应该将产品/服务视做瓶子,将自己的产品收益,分解为若干瓶子,你的目标是让顾客接受第一个瓶子,由于使用进而引发选择其他的瓶子,按这么说,在商业模式上好象类似饵与钩模式

那么,饵与钩模式,百度一下案例有不好,最早的吉列,目前的软件行业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不过,我对市场营销领域日渐出现的名词和概念 是越来越深恶痛绝 但我也没能免俗 我也给它起了个名字----知识污染!

着近几年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有的体育项目产业化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但也有的体育项目却渐显衰落的现象,作为大众健身消费的保龄球就是其中之一。它由过去的时尚,火爆的经营发展到今天的衰落。因此,很有必要对保龄球的现状寻究原因、制定对策。

一,保龄球产业低迷的因素

(1)经营管理人才素质偏低,虽然保龄球产业经营管理人数不断增加,但该产业部门却缺乏高素质的体育经营管理专门人才,从而造成经营方式陈旧、经营内容单一、营销理念落后。

(2)税收政策的制约和影响,受市场和消费者消费水平的制约,保龄球业渐渐地由当初纯粹的娱乐性消费逐步向公益性的全民健身方向转变。但政府部门缺乏支持该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体育健身娱乐经营单位要上缴的营业税平均超过10%,有些地区甚至与歌厅、舞厅、夜总会、卡拉OK、KTV、游戏机、游戏网吧等休闲娱乐场所实行同一税率,从而导致该产业的进一步压缩。

二,保龄球产业低迷的对策

(1)培养和造就相关的经营管理人才。当前,保龄球产业市场急需一大批既懂体育,又熟悉现代经营管理理论与方法的经营管理专门人才。体育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通过组织并鼓励体育经营单位的有关人员岗位培训、在职进修,通过招聘引进一些经营管理人才到经营单位从事经营管理工作,以及通过在有关的体育院校设立体育经营管理专业等。

(2)加大财政税收扶持力度。应借我国申奥成功的东风,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和“花钱买健康”的观念逐步形成之机,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相关部门要尽快制定有利于体育产业加速发展的财政税收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应在不减少国家财政投入总量的情况下调整财政投入结构和投入方式,适当增加用于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政策性专项投入。在税收政策方面,要通过制定差别税率和减免税政策促进体育产业快速发展,调控体育产业的总量和结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2579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