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做了哪些跨界营销?蒙牛和滴滴合作过吗?

蒙牛做了哪些跨界营销?蒙牛和滴滴合作过吗?,第1张

跨界营销是近几年营销的热潮,在本行业之外寻求同样具有国际化脸谱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是国际品牌的通行做法,蒙牛与可口可乐,蒙牛与江小白,蒙牛与滴滴都进行过合作,蒙牛以“让每个中国人身心健康”为愿景的蒙牛,通过与星巴克、NBA等的合作,成功将品牌效应做大。

近日Uber可谓动作频频,但不同于滴滴的快速扩张、疯狂烧钱,它在不断的缩减成本、急剧降速。为何两大共享出行巨头会做出如此截然不同的选择?背后有哪些思考?

12月8日,周一美股盘后,美国网约车巨头Uber和Aurora发布联合声明称,Uber将旗下自动驾驶子公司Advanced Technologies Group(以下简称「ATG」)出售给Aurora Innovation公司,作价4亿美元现金和Aurora公司26%的股权。而根据此笔交易的监管文件显示,ATG所有股东包括Uber、ATG的投资者、员工将持有Aurora公司40%的股份。同时,Uber CEO达拉·科斯罗萨西(Dara Khosrowshahi)将进入自动驾驶公司Aurora的董事会。

刚卖完曾经最被看好的自动驾驶汽车业务后的第二天,Uber又宣布要将其飞行出租车部门(Uber Elevate)出售给飞行出租车公司Joby Aviation,并对后者进行7500万美元的投资。据悉,其实早在1月份的时候,Uber就已经对Joby投资了5000万美元,但并未披露;而且Uber Elevate还在纽约市运营了一项直升机服务,但在疫情期间已经暂停飞行。

对此外界的普遍猜测是,Uber剥离自动驾驶部门和飞行出租车部门,实际就是让Aurora和Joby替自己接管自动驾驶汽车业务与城市空中出租车服务。这样做,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对方的技术优势,还可以让这家出行行业巨头在未来几年里节省数亿美元。这对于急需缩减开支、控制成本的Uber而言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达拉·科斯罗萨西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与Aurora公司的交易将加速Uber在2021年底前实现盈利的步伐。

从成立至今,ATG部门一直都是Uber烧钱最多的部门,但发展却不太顺利。2017年的时候,自动驾驶巨头Waymo曾起诉Uber,指控当时的Uber自动驾驶工程师Anthony Levandowski窃取商业秘密,虽然最终两家公司达成和解,但Anthony Levandowski被判入狱18个月,Uber庭外向Waymo赔付了2.45亿美元股票。

2018年3月,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一辆正在测试中的Uber自动驾驶汽车,以69公里时速撞死了一位横穿马路的妇女,虽然两年后亚利桑那州做出了「自动驾驶」无罪判决,但这一全球首例无人车撞人致死事件,严重影响了公众与资本对Uber自动驾驶技术上期待,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短板与缺陷。

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Uber业务受到了更大冲击,特别是打车业务,这也让它不得不进行瘦身。根据Uber发布的2020年Q3财报显示,Uber三季度营收31.29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较去年同期的38.13亿美元相比下降18%,亏损10.9亿美元。其中,ATG部门三季度实际营收仅为2500万美元,共计亏损1.04亿美元,前三季度累计亏损3.03亿美元,且公司今年投入的研发费用已经高达4.57亿美元。显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的自动驾驶业务已成为Uber的拖累。

不过ATG部门并非今年Uber削减的第一个项目。今年5月,不到两周的时间内,Uber二度公布裁员计划,两轮裁员总数达到6700人,相当于公司员工人数的1/4。Uber首席执行官霍斯劳沙希发布邮件,表示公司决定关闭45个办事处,同时考虑出售非核心业务,重新评估从货运到自动驾驶技术等多个领域的重大投资。在前几个月里,Uber还先后出售了共享微行部门Jump,以及物流部门Uber Freight的股份;关闭了其产品孵化器和人工智能实验室Uber AI,退出了电动自行车行业的竞争。

疫情发生后,反而在外卖配送业务上,Uber Eats的收入开始大幅提升。根据Uber发布的2020年Q1财报,一季度共享打车业务收入订单额为109亿美元,同比下滑5%;Uber外卖订单额46.8亿美元,收入同比增长超过50%至8.2亿美元。到了第三季度,其外卖配送业务已经超越打车业务,实现逆势增长,营收达到14.51亿美元,同比增长125%。这也让不是媒体调侃称,Uber要做美国版美团了。

其实说到底,无论Uber是砍掉非核心业务线还是重点发展外卖业务,很大程度上都只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毕竟目前其在盈利方面它确实存在不小的压力,而且在大环境如此严峻的时期,资本也变得越来越「务实」了,无法实现盈利的话,故事讲得再好又有什么用?

滴滴的打法则完全相反。疫情期间,滴滴在不断尝试、跨界开展新业务。今年3月,滴滴在上海、深圳、重庆等21个城市上线跑腿服务,官方介绍,首批跑腿员由滴滴代驾司机担任,代驾司机日常骑行电动车接单。跑腿代购服务与闪购、美团跑腿类似,提供蔬菜水果、药品、鲜花等商品代购。滴滴方面表示,推出跑腿服务的初衷是在疫情期间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同时为平台的司机带来新的获得收入的机会。

除了跑腿业务,滴滴还试水了社区团购,上线橙心优选,主打低于市场价的秒杀产品,目前该业务已经在多个城市上线。对此,滴滴方面表示,和跑腿、货运等新项目类似,橙心优选也是后疫情时代滴滴对用户需求的尝试探索之一。

此外,在今年6月,滴滴出行还首次面向公众开放了自动驾驶服务。用户可通过滴滴APP线上报名,审核通过后,将能在上海自动驾驶测试路段,免费呼叫自动驾驶车辆进行试乘体验。其自动驾驶部门已完成了逾5亿美元的融资,由软银 「愿景基金2期」领投。滴滴出行表示将加大自动驾驶、车路协同及相关AI技术投入,并招聘了多达200名员工。计划到年底将员工增加到500至600名。

今年9月,滴滴又全资入股了今年上半年在网约车市场迅速崛起的花小猪。本以为这是一次挑战垄断但最终失败被收购的「光荣之战」,但其实早在2019年4月滴滴就已将途途网约车旗下的所有产品和资源进行了收购,并且打包到滴滴完全控股的公司旗下。在今年的3月份,滴滴将途途网约车改头换面成了如今的花小猪打车,并且打出了全网最低价的口号进行疯狂营销。后来,花小猪以更加年轻的品牌形象以及更大的补贴力度吸引了大批年轻消费者下载使用。

不得不说,在网约车市场,你爸爸终究还是你爸爸,但滴滴的瓶颈也依旧明显。根据数据显示,滴滴在网约车市场中占据的市场份额已超60%,天花板初现,想在该市场中实现更大突破显然颇为困难。而且根据公开报道,滴滴从成立到现在已经烧掉了超过500亿,至今还是没有实现盈利,依旧在亏损。

在国内,它的竞争对手如首汽约车、神州专车、曹 *** 出行、T3出行等都在不断发展壮大,美团、高德等企业也通过聚合打车模式跨界加入了网约车战场。在国外,Uber一直是其最大劲敌。在两轮车领域,滴滴的青桔单车压力也不小,美团、哈喽都是其竞争对手。在滴滴计划的1亿单目标中,青桔要完成4000万目标,2020年计划上线20余个城市,投放200万辆,且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

不过对于滴滴的这一系列动作,很多人并不看好,因为无论是在新赛道上还是老赛道上,它都没有创造出一个更大的想象空间。所以不少人认为,滴滴进行这一系列扩张的目标其实只是想在IPO前将估值提高到600亿美元以上,好在资本市场卖个好价钱。当然,对于IPO消息的猜测,滴滴向来是否认的。

无论是Uber的退还是滴滴的进,谁都无法断言哪一个更正确,但总体而言它们的阵痛都会为了更好的服务于用户打下基础。

图 | 来源于网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文/东方亦落

在出行领域无敌手的滴滴,开始转行做电商了?11月10日,滴滴旗下的社区电商平台橙心优选宣布日订单量突破700万。此前社区电商行业的最高单量由兴盛优选保持,日单量500万左右,这意味着滴滴的橙心优选目前成为了行业第一,这距离橙心优选上线尚不足5个月。

一个出行平台,却对社区电商这么上心,滴滴CEO程维在11月3日的内部会议上甚至表示“滴滴对橙心优选的投入不设上限”。实际上社区电商前景广阔,许多巨头跑步进入这一行业,滴滴自然也不想落伍。而且对于如今的互联网企业而言,“不务正业”是常态,从滴滴自身的条件来看,跨界做社区电商也是具备一定优势的。

但是滴滴有实力,其他进入社区电商赛道的互联网巨头也不是吃素的。尽管滴滴现在看上去很风光,但是社区电商并非只争一时之长短,滴滴又能否有耐力笑到最后呢?

社区电商从2015年就开始萌芽,经历了2017年的发展,到2018年才算迎来爆发,吸引了众多企业的入局和资本参与,当时社区电商的用户规模达到了3.32亿人。但可能就如同所有初期发展过热的行业一样,社区电商很快呈现衰落之势,2019年,行业中较为知名的呆萝卜、邻邻壹、松鼠拼拼等玩家不是缩减门店就是被收购,倒闭者也不在少数。

本以为社区电商就此偃旗息鼓,然而今年的疫情反而又让这个行业重新获得了发展机遇。疫情期间,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被改变,许多人开始采用社区拼购的方式买各种生活必需品,然后线下自提,使得社区电商意外翻红。

在这条赛道上,阿里、京东、苏宁易购等早已有所动作,例如盒马、京东到家、苏宁拼购等;今年美团又推出了优选事业部,至此具备了门店的小象生鲜、直营配送的美团买菜和社区团购三大形态;拼多多则上线了“多多买菜”,并且将其当成未来的重点业务。

至此,头部互联网企业几乎全部入局,并且不惜重金投入,那是因为社区电商这块“蛋糕”真的很诱人。

与传统电商模式相比,社区电商侧重“去中心化”,将获客成本分摊到各个团长头上,货品只需从大仓直接配送到团长手中,不需要前置仓的配置,仓储成本大幅降低。

这种形式对下沉市场尤其管用,在中国的很多小城市与乡镇,因为配送成本太高,物流“最后一公里”仍是难题。在这种环境中,社区电商反而是一种可行的模式,以日用品、快消品、生鲜食杂为主的货品正好是用户的高频刚需,而且不用花费太高的教育成本,下沉市场的用户对于这种熟人圈子为主的电商模式接受速度很快。

因此对于一众互联网巨头而言,这是一个拥有万亿规模的空白市场,并且处于发展初期,想要进入并没有太多的门槛和壁垒,此时不进更待何时?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不管这些巨头以前是做什么的,现在都非常热情地涌入了社区电商行业,并且纷纷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尽力去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其实现在的互联网市场边界感愈发模糊,早就不是“你做你的,我做我的”了,而是“我做你的,你也可以做我的”。巨头们都是在自己原本的领域已经做到极致,但是“极致”也意味着触碰到了天花板,增长空间已经没有多少。既然如此,还不如试试其他的可能性,说不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所以滴滴做社区电商,大概也是抱着这种心理。 滴滴的主业所面对的主要是城市人群,而橙心优选能够很好地帮助滴滴拓展到下沉市场,而且正赶上疫情让社区电商重新焕发了活力,滴滴也必然要趁着此时跟一把风。

那么在这种相互侵入、对抗混战的局面里,滴滴做社区电商又有多少胜算呢?

“不务正业”的滴滴,在做副业的过程中也离不开正业的“输血”。

其实滴滴的入局还是让业内颇感意外,因为社区电商需要供应链、门店、物流和消费者,但这四个方面滴滴似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然而滴滴还是要赌一把,毕竟社区电商发展迅速、行业规模可观,想提升估值,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一定要试一试。

于是在今年5月,滴滴组建了橙心优选;6月15日通过小程序在成都开始运营,打造低价爆款秒杀活动;9月进入全国快速扩张阶段,全国日单量突破280万单;10月橙心优选加速拓展业务版图,密集进入河南、浙江、南京、广东等14个省市。

11月3日,程维表态对橙心优选不设限之后,滴滴就将大批的技术和运营业务骨干派往橙心优选。与此同时,橙心优选也在不断加固上游供应链和下游仓配能力,陆续与旺旺、康师傅、三只松鼠等多个品牌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然而这些事情无一不需要“烧钱”。

在社区电商行业,有许多巨头,也有不少黑马,但不管是黑马白马,必须吃够“草料”才能继续跑。在供应链上,就得几千万甚至几亿几十亿地去投入。例如每日优鲜,2018年9月完成4.5亿美元融资之后不到一年,又去找软银融资。几年的时间里,每日优鲜烧掉的钱总共超过了70亿,才能维持住目前在市场中的地位。

所以说到底,社区电商之战拼的就是成本损耗,没有足够的钱就没有胜算。要知道,在这条赛道上每年最少会有4000个玩家,但最后能盈利的只有1%,也就意味着只有极少数的头部玩家才有可能赢得这场战争,剩下的不过是陪跑。显然滴滴不在陪跑的行列,在成本损耗方面滴滴有经验,而且滴滴也不缺钱。

除了烧钱比较厉害,在社区电商方面,滴滴也具备一些其他的优势。

从品类方面来看,橙心优选中目前涵盖了生鲜、食品饮料、家庭日用品等多个品类,后期还会陆续上线更多品类;从价格来看,橙心优选上的东西很多价格都比较低,这可能也是因为滴滴可以给出力度够大的补贴;从提货方式来看,次日达和门店自提给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当然这只是常规优势,进一步探究会发现,社区电商对大数据能力要求很高,而滴滴早就在做出行的过程中积累了海量的用户数据,而且其数据与其他互联网巨头相比可能更加丰富和立体。所以橙心优选可以利用这一点,促使自身迅速发展。

此外,滴滴也不缺乏电商基因。早在2015年,滴滴就上线了 汽车 电商业务。那年双12,滴滴通过试驾频道卖车,有奔驰和丰田总共100辆,两个多小时就售完了。不过当时对手强劲,而且滴滴也不是专业做 汽车 电商的,最后还是无疾而终。但这起码可以证明滴滴有电商基因,5年的时间对一个大企业而言,不成熟的想法也可以逐渐完善,所以现在做社区电商也不算突兀。

这样来看,滴滴做社区电商很有戏,然而这种利好状况能持续下去吗?

有内部人士表示,橙心优选正在加速基础建设搭建,做好长期领跑的准备。“领跑”是完全可能的,但能否“长期领跑”,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想要玩转社区电商,强大的供应链必不可少,而要保证这一点,资本必须充足,所以那些小玩家基本没有机会。而滴滴现金流充足,也可以通过烧钱来获取利益。

可烧钱也不是长久之计,而且烧钱只是入局的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在这个行业盈利。然而现在社区电商在盈利模式方面一直遭受质疑,哪怕是在橙心优选之前的行业第一兴盛优选也一直没能盈利。尽管互联网巨头们可以用钱来圈市场,但与传统电商的百亿补贴模式相比,社区电商的补贴除了消费者端,还要顾及团长端、商家端、物流端,只靠烧钱很难培养起足够的忠诚度。

何况有优势的也不只橙心优选一家,看看这些入局的巨头都是各有各的优势: 要说资本,大家也都不是缺钱的主;要说供应链,那些入局社区电商的传统平台也都做的比较完善;要说物流和大数据,阿里、京东、美团等巨头多年来也积累了不少。

如今社区电商的整体市场规模近万亿,在疫情的刺激下更是进入了爆发式的增长阶段。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2020年社区电商市场发展增长率超过百分之百,市场规模达到720亿。

正是因为社区电商市场空间格外具有想象力,巨头们才拥挤在这条赛道上。在这种情况下,滴滴确实有优势,但那些优势并非独有。 滴滴虽然不缺钱,但谁都不会把钱往外推,如果滴滴能抓住社区电商的风口带来现金流,就可能有效弥补其在网约车方面的损失,对滴滴而言不失为一种战略性的考虑。

如今橙心优选正在成长为滴滴的重要战略,但能否领跑却不一定,因为这条赛道上已是强敌环伺。更何况社区电商并非一时的优势比拼,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究竟谁能笑到最后,还要看综合素质与耐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2856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3
下一篇 2023-04-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