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蟹卡的套路,你有什么看法?

关于蟹卡的套路,你有什么看法?,第1张

大闸蟹是餐桌上颇受欢迎的明星食物之一,相信吃过大闸蟹的朋友,都知道蟹卡,大闸蟹礼券(又叫蟹券),大闸蟹礼券是这几年非常流行的提取大闸蟹方式的购物券

因为礼券的形式不受蟹季的影响,商家往往会在淡季的时候以蟹卡的形式虚拟售出螃蟹。很多人都会趁着优惠活动时低价购入蟹卡,等到蟹季的时候换取鲜美个大的大闸蟹。商家减少了销售压力,消费者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螃蟹,这是一件双赢的消费方式。

然而这几年因为大闸蟹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些不良商家开始在蟹卡上做功夫,以此来“套路”消费者,之前有相关报道称单卖蟹卡有的商家年销售额能达到一两亿元。

9月21日,2020年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苏州市大闸蟹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产量预计达到10260吨,产量和个头均远超往年。尽管如此,相比海量的“纸螃蟹”,这一产量依然是杯水车薪。

虽然蟹卡卖家都提供“扫码提货”、“网站提货”、“人工服务”等多种提货方式,看上去兑换通畅,但事实上,各个方式的本质不变,都是预约发货。不少消费者都反应,预约时间已满,有的微信预约竟然长达58天,根本约不上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购买蟹卡礼券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谨防低价消费陷阱。在选择上一定要选值得信赖的品牌。像江海21大闸蟹,就是多年专门养殖大闸蟹行业的标杆。是世界首席河蟹专家王成辉教授亲自参与养殖的产品,目前积累了丰富经验的养蟹、挑蟹团队,可以保障大闸蟹的足斤足两的品质。

目前江海21大闸蟹养殖渠道非常丰富,还与上海崇明岛、宝应湖、阳澄湖、兴华等多个地方有深度的合作,取得了稳定的良种资源和价格的优势。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狠抓螃蟹质量,精心打造江海21大闸蟹金字招牌。和一般挑蟹师傅不同,由水产教授王成辉带领的团队,对于江海21大闸蟹的养殖拥有丰富的大闸蟹一线养殖经验,对蟹了如指掌。选出来的大闸蟹,只只鲜活肥美,肉厚膏多。

江海21大闸蟹,因为其优良的品种优势,所以不担心品质问题,并且承诺绝不以低价格、短斤缺两的伎俩欺骗消费者。江海21大闸蟹合作的福岁乐公司推出的蟹卡,根据不同规格和价位,可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送礼要求。后期消费者提货,严格按照标注的发货,绝不会出现以次充好、缺斤少两的情况。

除此之外,提醒大家购买大闸蟹礼券请务必注意以下几点。

警惕“低价团购”

消费者在购买大闸蟹时,应尽量选择正规的专卖店购买,最好要看到实物,对网络上的“低价团购”更应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

仔细查看相关信息

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礼品券时,往往最关注的是价格。其实,还应该仔细查看是否标注大闸蟹重量、数量、礼品券有效期以及提蟹方式、售后服务条款等信息。一般来说,信息标注得越详细,提蟹难出现的几率就越低。

注意大闸蟹上市时间

大闸蟹口感最好的时候是从10月中下旬到12月份,这个阶段也是大闸蟹批量上市的阶段,消费者应尽量在这个阶段完成提蟹,避免因拖延到最后出现无蟹可提的局面。

大闸蟹“去地标化”

很多消费者买只认准阳澄湖大闸蟹。但阳澄湖大闸蟹每年产量有限,且大部分消费者买不到正宗阳澄湖蟹。只要养殖水平过关,蟹的口感质量各方面都是差不多的。

马上到了过年的时间,大闸蟹无论是送礼,还是自己吃,请选择正规渠道好口碑的商家,这样的大闸蟹才让人最放心。

秋意渐浓,吃大闸蟹的旺季又到了。不过,最近有媒体调查发现,如今市场上的大闸蟹,不仅仅是“清纯如初”的舌尖美味,还附着太多莫名成分,套路深深,消费者稍不留意,就可能被比阳澄湖还深的“水”所呛,五味杂陈,有苦难言。

套路一:蟹劵兑换难。消费者为了携带或送礼方便,购买了一些商家推销的蟹卡、蟹劵后,兑换、提货成了难题,蟹劵空转频频发生,有消费者吐槽,去年的蟹劵至今还未兑换。原本活生生的大闸蟹,变成“纸螃蟹”“螃蟹期货”。于是,“养蟹不如卖蟹,卖蟹不如倒劵”,商家、炒家把钱赚走了,甚至手上没有一只螃蟹,也能赚得大钱。而想大快朵颐的消费者,只能望蟹劵兴叹。

套路二:短斤缺两是家常便饭。卖家往往用3两蟹冒充4两蟹,而两者实际价差近一倍;运输过程中,“螃蟹吐泡泡”也被商家作为短斤缺两的正当的理由,有的标注损耗5—7%,有的标注损耗12%,还有宣称损耗20%;用比蟹腿粗的棉绳将螃蟹“五花大绑”,早已司空见惯,浸透水分后,螃蟹增重25%也不足为奇。

套路三:“李鬼”大闸蟹屡禁不止。以阳澄湖大闸蟹为例,近年来备受假冒困扰,“九假一真”,“李鬼”比李逵还多,是市场尴尬共识。且假冒手法越来越多元,从“早产蟹”“洗澡蟹”“旅游蟹”“过境蟹”“亲戚蟹”,到假防伪环、假原产地证明、假专卖店,一条龙服务,宛然产业化。线上专卖店,线下实体店,“李鬼”大闸蟹销售火爆,消费者化大价钱买到的是否正宗阳澄湖大闸蟹,只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上述种种套路背后,充满精准算计,昭示复杂人性,扭曲商品价格,扰乱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这反映了部分商家诚信理念缺失,只顾低头盯住“孔方兄”,不愿抬头仰望“上帝”,无视市场基本交易规则。

责任机关监管不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受取证不易、执法成本大、法不责众、投鼠忌器等因素影响,对常见的坑害消费者现象,监管部门经常选择性执法,要么搞“运动式”执法,风头一过就故态复萌;要么高举轻放,将打假演变成“假打”。

要规范大闸蟹销售行为,推动产业健康发展,有关各方必须以尊重消费者权益为依归,各司其职,同步发力。特别是商家要依法诚信经营,多点诚意,少些忽悠;多点阳光,少些套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3375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