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例营销改变文化的案例

举例营销改变文化的案例,第1张

1、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背景:1938年,钻石的价格急剧下降,戴比尔斯公司向广告代理公司寻求援助,希望扭转这种颓势。1939年,后者推出了“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语,成功地将钻石包装**们的婚礼必备品,让这种亮闪闪的饰品赢得无数新人的欢心。如何让两个月的薪水持续一生。购买一颗钻石吧!

突破:广告运动诞生了流行金句。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教授科迪表示,“它为这个产品赋予了一种情感意义,让人们产生共鸣。”这个句子如此浑然天成,足以让人们忽略它背后的商业目的 。

贡献:开启了情感营销的先河,后来者如耐克主张“想做就做”(Just Do It),万事达卡诉求“万事皆可达,唯有情无价”。

2、万宝路牛仔

背景:很难想象,几十年前万宝路竟然是一种女士过滤嘴香烟。1955年,当李奥贝纳广告公司接手这个品牌时,一切发生了戏剧性的改变。该公司重新对万宝路品牌进行了定位,并引入了一个极具阳光色彩的形象:美国牛仔。

突破:品牌形象广告。科迪认为,这个广告运动将万宝路牛仔塑造成一个成功的“代言人”,不仅如此,这场广告运动还是第一个品牌形象广告。“它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产品销量的提升上,更唤起了男人们对阳刚的男子气概的追求。”万宝路由此而成为最畅销的香烟品牌。

贡献:开启了年轻人的品牌意识

3、是她,不是她?

背景:1957年,FCB广告公司创造了“伊卡璐女孩”这个形象。一个看起来非常阳光健康的女孩,但她却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她头发的颜色可能是假的!随后染发剂的广告铺天盖地,都附有醒目的一问一答:“是她,不是她?”(Does she ? or doesn"t she?)(“只有她的美发师知道”。)

突破:惊骇广告(shock ad)。《广告时代》杂志专栏作家鲍勃·加菲尔德称之为“惊骇广告”的鼻祖,用诉求激起口碑效应。它所产生的效果惊人,10年后,其染发剂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6亿美元。

贡献:性感有不错的市场效应。它为后来的多个性感广告出炉扫平了道路。比如,波姬·小丝的CK牛仔裤广告。

4、想想小的好处

背景:1960年代,大众汽车旗下的甲壳虫品牌销量不佳。DDB广告公司开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运作模式:让一名文案和美术指导搭档,展开这项广告运动。于是,“想想小的好处”(Think Small)这一大众汽车史上革命性的广告便出台了,一辆小小的汽车停在广告画面的中央,周围是广阔的空间,还有一句引人遐想的“我们的小汽车”。

突破:以小搏大。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市场营销学教授贝尔奇如此评价:“打破传统,往往意味着一种文化的创新。”曾在《广告时代》担任编辑的约拿·布鲁姆认为,“小也是性感的一种表现,它意味着有坚持特立独行的胆量。”

贡献:充分相信自己的产品。简单真诚以及适当的冒险,能够产生以小搏大的效应。Avis租车公司“因为是第二名,所以我们更加努力”的广告运动,与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化营销与传统公关及广告的最大区别在于:软文化营销注重“主动性”:即使用者主动了解,媒体主动报道。而传统公关及广告注重“强迫性”:即企业花钱推销自己的广告公关资讯,不在乎使用者是否愿意接受。软文化营销案例:很多品牌都在使用软文化营销。

以苹果为例,苹果公司先后通过“使用者排队买苹果手机”“男子卖肾买苹果手机”等例项证实了软文化营销的可行性。当前,宝马、克莱斯勒、百事、麦当劳等众多世界500强公司都在使用软文化营销。以下是。

可口可乐软文化营销与肯德基软文化营销向人们展示出了这种完全不同的品牌传播思路。

让我们来看一下可口可乐与世界快餐业巨头肯德基是怎样进行其软文化营销的呢?经过研究调查,我们发现,这两大巨头的品牌行销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在兜售自己的秘方:

可口可乐关于自己秘方的故事是:

可口可乐的秘方存放在保险库里,安保措施非常严密,而这种严密是世人所难以想象的。如果公司的哪个人想要查询这一“秘方”,那么,这个人就必须首先提出申请,经信托公司的董事会全权批准后才能拿到保险库的钥匙。同时还严密规定,保险库的门要想开启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1.有官员在场2.在指定的时间内开启。因此,迄今知晓这一秘方的不到10人。

肯德基关于自己秘方的故事是:

1963年退伍后的桑德斯上校因为不想过一事无成的平凡人生活,于是拿了家里的一个祖传秘方,外出寻求合作伙伴。到了1964年,桑德斯上校以200万美元的价格将肯德基的秘方卖给了一个三人财团,秘方就是在这次风流水转后传给了外人。三人财团其中一个人是马西,他是一个金融家,因此资金力量雄厚。佩尔斯特以前是一位航空航天工程师,他负责配制调料和改进一系列的工艺。在马西的财团风风光光买下了肯德基之后的第七年,何伯雷恩公司以2亿8千7百万美元垄断了品牌的经营权。

这两个企业说的秘方究竟是不是真的,我们无从考证,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肯定——他们对软文化营销的运用确实很高明,因为每个人都会对这种秘密感兴趣,我敢保证,只要是关于秘密,比如说哪个男明星跟哪个女明星同居了,这种丑闻的事情,你看一遍就不会忘记。这便是软文化营销的主动品牌认知超过硬文化品牌营销中的奥妙之处!

农夫山泉的软文化营销广告

“您每喝一瓶水,将有一分钱捐助希望工程”大家一定还对中国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的这则广告记忆犹新吧,画面中有许多图画是关于贫困山区的生活的,而对此广告主题水的画面闪现次数确实少之又少,而农妇山泉的竞争对手娃哈哈纯净水在广告策略上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的纯净水多次闪现在广告画面中,并且配以我的眼里只有你的广告词,当然娃哈哈也已经很高明了,因为它已经不是在卖水,而是在买一种形象,是一种感受了,但农妇山泉与娃哈哈广告策略相比之下,哪个更会营销呢?农妇山泉。因为农妇山泉的广告在消费者的眼中之时呼吁人们要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是农妇山泉的广告在众多的广告中脱颖而出,获得人们的进一步的认同感,娃哈哈确是在实实在在的做广告,而广告的天性就是记忆是消费者引起反感,这就使娃哈哈品牌在消费者心理认同上欠缺许多,娃哈哈的这种广告是典型的硬文化营销。而相对娃哈哈来说农妇山泉的广告策略则为软文化营销策略。软文化营销与硬文化营销最大的不同就在于软文化营销让顾客在心理上自发,主动地认同你的产品形象。而硬文化营销是品牌厂商用高频率的广告来迫使顾客认同你的产品形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3603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4
下一篇 2023-04-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