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营销案例分析调查报告

三只松鼠营销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第1张

三只松鼠一家成立仅两年多的公司,其坚果系列已位居全网销量第一,“三只松鼠”凭什么能取得如此好的业绩呢?那么接下来我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三只松鼠营销案例分析吧。

三只松鼠营销案例

安徽三只松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以坚果丶干果丶茶叶等森林食品的研发丶分装及网络自有B2C品牌销售的现代化新型企业。先后获得IDG的150万美金A轮天使投资和今日资本的600万美元B轮投资。其发展速度之快创造了中国电子商务历史上的一个奇迹。在2012年天猫双十一大促中,成立刚刚4个多月的“三只松鼠 ”当日成交近800万元,一举夺得坚果零食类目冠军宝座,2013年的坚果销售额超过3亿元,三只松鼠正在成为一家实力雄厚的互联网电商食品领导品牌。

三只松鼠营销案例分析

一、品牌策略

1、核心:让品牌和消费者更近,始终围绕这个中心部署战略

2、要点:

(1)让品牌和消费者更好沟通:动漫画品牌形象、微博等互联网工具的使用、拟人化话语方式、杂志

(2)让速度更快点:提高坚果从树枝到消费者客厅的速度

(3)更加人性化:基于大数据收集和挖掘,充分了解消费者。每包坚果中都有吐壳袋、封包夹等,让客户体验更好。

3、四化

(1)品牌动漫化

(2)数据信息平台化:打通平台、微博、微信、官方数据,借助IT系统运营客户信息

(3)仓储物流智能化:在原产地建仓,智能化管理等,提高货品周转速度和物流速度

(4)食品信息可追溯化:用物联网技术实现产品全程溯源,强化食品安全。

二、客服策略

1、拼命卖萌

淘宝开创了“亲“,三只松鼠则发明了“主人”。现在淘宝上各类店铺都会称呼卖家为“主人”来赢取卖家好感,但三只松鼠无疑是最早开启并贯彻最彻底的。在这里,客服部叫“全球主人满意中心”,客服是“松鼠星人”,专门为“主人”递送一种叫做“鼠小箱”的包裹,里面附赠的赠品袋叫“鼠小袋”,拍下产品叫“领养一只鼠小箱”。他们和买家聊天是这样的——

“嘘~主人,快点我!快点我!你想吃的,松鼠家都有哦!”

“主人,待我强大给你天下!”

“不是吧你~现在才来关注小松鼠!”

2、深化服务

在传统卖家看来,高效的客服和买家对话一定是适可而止即可,但三只松鼠鼓励客服和买家聊天,甚至交朋友。如何评判你和买家的交流是否充分,看买家如何评价你,看你聊天的字数,这是许多传统买家做不到的。

为满足不同买家的性格,三只松鼠还把客服团队进行分组。如小清新文艺骚年组、丧心病狂组,他们可以分别接待高端大气的买家和一些重口味无节 *** 买家。

三、用户体验

三只松鼠在用户体验方面的植入是从头到尾,自始至终的。

(1)发货通知短信:主人,您在松鼠家订购的森林食品,鼠小箱已穿戴整齐,快马加鞭向您狂奔而来了哦~耐心等下哟,满意记得给5分哦~嘻嘻~

(2)扫描赢大礼:收到包裹手机淘宝扫码可抽取千元大红包。

(3)包装:上好的纸箱,比普通纸箱更结实。厚度、纸质也更优。

(4)封箱标签:风格统一,融入店铺元素松鼠logo、松鼠图表提升品牌形象400电话,彰显客服专业程度手写网址,更轻松更亲近。

(5)开箱器:随箱附带开箱器,让用户更方便。

(6)快件单号:和快递叔叔卖萌,其实也是向买家卖萌。

(7)赠品:果壳夹子、夹袋夹、湿巾袋子、备用垃圾纸袋……从剥果壳,到装果壳,到吃完果壳,每个步骤都为用户考虑到四、无线策略(微信)

1、构建微信矩阵

6个公众号——松鼠小酷、松鼠小贱、松鼠小美、三只松鼠、松鼠主人服务中心等,1个会员服务号“松鼠星球”。其中, “三只松鼠”算是母账号,承担着最大而全的功能,在母账号之外,松鼠小美、松鼠小酷、松鼠小贱这三个子账号分别都有独立的风格和栏目,由固定的运营人员负责。

2、自制高品质栏目

松鼠树洞:鼓励粉丝用语音倾诉自己的心事或秘密。

你妹电台:“一个人,也要好好喝杯茶啊魂淡!

ins图片精选:鼓励instagram用户上传三只松鼠形象或体验品的照片,三只松鼠再收集好这些图片分享给微信用户。

松鼠小酷:鼓励用户贡献美文。

上述电台基本都是自己录音、剪辑,专业性不足,但很用心。目前,树洞电台是三只松鼠用户最喜欢的栏目之一,自制音频节目月播放量能超过1万。共同点:要活泼、不呆板不自以为是地发鸡汤,要有特色,同时保持品牌自己的想法。

3、团队协作

微信团队=松鼠社会化商业实验室。6个公众号,3个人,负责从图片、文案、活动策划、品牌联合到电台栏目的所有制作流程。团队没有任何KPI考核。

微信号内容的发布时间、标题、内容、题图都有诀窍,绝不是直接为用户发商品链接。内容偏媒体化、去电商化。

背后逻辑:销售导向容易让用户反感,创造有营养的内容,深度挖掘用户心思,是圈稳用户的好路径。

关于三只松鼠,歪戒也为大家推荐多几篇 文章 。

三只松鼠:如何一年内轻松跃居行业类目第一

半年销售近4亿,三只松鼠核心战略揭秘

卖坚果也卖萌,分析“三只松鼠”购物体验

围绕松鼠形象,时时刻刻为买家考虑,拉近买家距离。这样的用户体验,估计每个消费过的买家都难以忘怀吧。从点开店铺,到客服交流,再到收到货品、吃零食,甚至吃完零食收拾垃圾袋子时,三只松鼠的紧紧“扒”在你的脑海中。

三只松鼠的品牌 故事

1元微信红包引来查处

作为中国销售规模最大的食品电商企业,三只松鼠的廉政 文化 建设同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企业ceo章燎原面向企业员工和众多合作伙伴,明确表示:互联网不应只是改变了 商业模式 ,还应建立诚信和契约精神的新生意方式,互联网+廉政,共同践行!

这是一个近乎“不近人情”的企业廉政案例。

2015年 春节 ,芜湖浔涌公司工作人员春节给朋友发微信红包,每个红包1元钱。结果三只松鼠业务员鼠小叶收到了这个微信红包。当时微信红包还附有留言:“意思一下”。事件发生后,鼠小叶主动及时上报至松鼠廉政委员会,并退回了1元钱。

就因为这1元红包,三只松鼠迅速启动了查处机制。这让浔涌公司的工作人员大感意外。三只松鼠的《松鼠伙伴廉政管理方案》中“处罚管理方案”明确规定:通过支付宝、微信红包等手段进行贿赂(价值在5000元以内),给予廉政二级处罚:廉政约谈、暂停合作和罚金。

结果,就因为这1元微信红包,浔涌公司被暂停合作2个月。

更为严厉的企业廉政案例,在三只松鼠也比比皆是。2014年5月10日,合作企业临安青睐,向三只松鼠员工鼠阳明提供住宿,违反了企业的廉政规定。结果三只松鼠与临安青睐停止合作两个月。

2014年初,浙江省三门建安工程有限公司向三只松鼠员工行贿5000元。三只松鼠直接决定,未来不再与该公司进行任何形式的合作,并给予主动汇报上交款项的员工2000元奖励。

员工平均年龄24岁

“三只松鼠”1600名员工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为了鼓励年轻人,公司选用了多名90后主管,一些工作时间短但能力突出的年轻人迅速走上领导岗位。谈起未来,章燎原希望将“三只松鼠”打造成为食品行业的电商龙头品牌,“创业不难守业难,公司的扩张总有一天会遇到瓶颈,到那时只有靠科学的管理,才能让企业走得更远”。

与高校联合开办“松鼠班”

松鼠集团与安徽职业 教育 的“百年名校”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人力资源培育的“战略合作”合同签署完毕。按照双方达成的初步协议,电商“松鼠班”、“松鼠商学院”都有了初步的合作框架,双方立志将未来的“松鼠商学院”打造成中国电商业人才的“黄埔军校”。

按照双方的设想,“松鼠班”、“松鼠商学院”中,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将融为一体,课堂不仅设在学院,也会设在公司,教学内容既有课本内容,更有公司实践,两者并行不悖,同步推进。

>>>下一页更多精彩“三只松鼠的销售模式”

作者 | 许芸

编辑 | 蛋总

出品 | 子d 财经

在“95后”辛子语的记忆里,糖果意味着团圆。

“小时候父母出远门回家,总会买糖果供村里闻讯而来的亲朋好友分食,还要特意提上一两斤糖果去拜访长辈。过年的时候,糖果也基本是每家每户的必备年货。”

新春佳节一到,临街小店或超市卖场都摆满了五彩缤纷的糖果,在这份喜庆与甜蜜的背后,马大姐、徐福记、阿尔卑斯、德芙……众多国内外糖果品牌纷纷打响了春节战役。

春节向来是糖果的销售旺季,尤其是国产糖果品牌,全年一半左右的收入几乎都来自春节前后,这也为糖企的 健康 发展带来了季节性经营风险。

但更大的危机从外部袭来:在大众消费升级和物质愈加丰沛的年代里,曾经的“奢侈品”糖果已成为寻常小食,并受到其他崛起的零食品类的冲击。在 健康 化的浪潮下,大众往往谈“糖”色变,人均糖果消费量持续下跌,而电商的崛起更是加剧了国外品牌对国内糖果市场的冲击……

随着年岁增长,辛子语也日渐意识到了糖果的“式微”:“家里条件改善了,父母外出带回家的也不仅仅只是糖果了,饼干、火腿肠、沙琪玛和薯片等零食,甚至一些颇具地域特色的橄榄、蜜枣和烤鸭都成为‘常客’。现在过年还是会买糖果,但如果家里没有小朋友,一小袋糖果可能要在桌子上摆到元宵节结束才能吃完。”

在行业性危机面前,洗牌期来临,糖果企业纷纷求变,转型或创新势在必行。

进入腊月后,苏青就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碌的日子。

苏青在贵州省东北部一座县城内人流量最大的菜市场旁开了一家糖果点心铺子。平时,他七点多开门做生意,主要卖当地的特色糕点、传统手工土特产及少量糖果。

到了腊月,苏青加大了对糖果的进货量,他每天五六点就要打开店门营业,将种类繁多的散装糖果分门别类装到小塑料筐里,供顾客挑选。在这段时间里,妻子负责看店,苏青则要到距店一千米外的步行街去摆摊卖货。

“糖果销售就看过年这段时间了,步行街的人流量可以持续到晚上十一二点,比店里售卖时间更长,也能接触到更多不爱逛菜市场的年轻消费者。”苏青说道。

距贵州两千多公里的北京,超市糖果区同样也是一片忙碌景象。

徐福记、马大姐、阿尔卑斯、费列罗及德芙等糖果品牌早早为迎接春节旺季做好准备,纷纷搭起春节特色展台,琳琅满目的糖果、巧克力搭成的“金字塔”和造型各异的新年糖果礼盒,吸引众多消费者驻足选购。

1月29日,「子d 财经 」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家乐福超市的糖果区看到,徐福记、马大姐两个品牌占据了最大的陈列位置,徐福记的促销员团队不时热情洋溢地喊上几句促销口号,而马大姐品牌只有一位促销员,找包装袋、回答顾客咨询、整理陈列区……让当天刚入职的促销员手忙脚乱。

对比起来,苏青铺子里的糖果远比徐福记、马大姐的价格亲民,往往7-9元就能称到一斤散装糖果。“我店里主要是种类多,讲究性价比,糖果都不是什么大品牌,但质量肯定没问题。喜欢大品牌糖果的,都去超市或者网上买了。”苏青说道。

一位在苏青店里挑选糖果的阿姨告诉「子d 财经 」,虽然她的孩子提出在网上买糖,但最后还是只买了一些巧克力,其他的都在超市或者糖果店里买,“网上糖果基本都是大包装,花同样的钱只买一种口味不划算,商家混装的也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组合,还是自己到店里挑选比较方便。”

长期以来,线下渠道是糖果品牌竞争的主战场,但随着电商兴起,糖果品牌也纷纷发力线上,各自设立官方旗舰店。

据「子d 财经 」观察,线上与线下糖果销售呈现出差异化竞争趋势,同一品牌,线上店铺糖果种类远不如线下丰富,且大多为单一品类包装,但创新口味和价格更贵的礼盒装糖果则以线上居多。

而从销售周期来看,线下远比线上销售周期长,在春节前后线上店铺停止发货时,线下渠道成为糖果销售的唯一战场。

为了打赢春节这场战役,各大糖果品牌耗费颇多心思。

以新年糖的主力军徐福记、马大姐为例,徐福记在春节前推出了坚果+糖点礼盒尝试跨界坚果,并推出与酸奶品牌安慕希联名的礼箱等;马大姐则推出了老北京吃不够糖果礼盒、马大姐X牛栏山二锅头风味酒心巧克力等多款礼盒。

要想打赢春节促销战役,不仅要在产品本身下功夫,营销、渠道也不能落后。

马大姐食品CCO杨学宝告诉「子d 财经 」,马大姐在春节销售上采取了四大举措:

第一,强化线上销售。以前马大姐的线上销售相对线下比较薄弱,2020年进入11月份后,马大姐开始加强电商线上销售。“在电商直播上,我们找了快手好物推荐官吴召国、明星王祖蓝、央视主持张斌及魔术大师刘谦等有影响力的人士进行直播带货。”

第二,拓宽新零售渠道。马大姐与兴盛优选、京喜和多多买菜等全国性社区团购平台,以及长沙知花知果、山东小爱联盟和郑州有井油田等区域性平台相继达成了合作。“这两个月,光是牛轧糖,在兴盛优选平台湖南的一个城市,就销售了6万多箱合计超过180万袋。”

第三,增加线下体验活动。“在线下‘主战场’上,除了和往年一样正常的打堆头做陈列,我们还选择了全国100个城市的1000多家家乐福、永辉等超市、卖场,开展了大概一万场牛轧糖、巧克力创意DIY活动,让消费者参与进糖果制作过程。”

第四,推动政企团购。“对于春节期间有团购需求的一些政府部门或企业,推动老北京吃不够糖果礼盒、国潮礼盒等的销售。”

据杨学宝透露,在四大举措实施后,仅从工厂发货的角度看,春节销售成绩跟往年相比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

而杨学宝最担心的,就是疫情对线下销售造成不良影响,“我们的货都已经从工厂发到了超市、大卖场和经销商等手里,现在就是希望疫情能尽快好转,不然大家不敢出门购物,我们年后可能就会牵扯一些渠道库存消耗问题。”

糖果品牌打响春节战役的背后,是行业内长期存在的“春节依赖症”问题。

杨学宝告诉「子d 财经 」,仅除夕前两个月(农历11月、12月)的销售额就占到马大姐全年的50%左右。

虽然早已被外资企业雀巢收购,但土生土长的徐福记收入同样对春节销售形成依赖。2018年初,徐福记内部人士透露,徐福记春节销售额占到全年的四成到五成。

这也意味着,一旦春节期间销量不佳,糖果企业业绩将受到很大影响,且长期发展下去容易给消费者留下“新年糖”的刻板印象。从企业经营角度来看,全年营收失衡显然不利于长远发展。

虽然外资品牌也入乡随俗地推出了春节礼盒装,但相较于和春节高度绑定的国产品牌,外资糖果品牌全年销量相对平均,对春节的依赖没那么强。

因此,如何平衡淡旺季收入成为当前国产糖果企业待解难题。

“从2009年开始,我们的产品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杨学宝告诉「子d 财经 」,为了平衡淡旺季销售,2009年马大姐增加了果冻业务;2013年又增加了烘焙、豆制品和饼干等更休闲的品类。

2019年,从零食走向餐饮,成为马大姐的战略新方向。为此,马大姐还增加了高频消费的生鲜豆制品业务,生产豆腐、豆浆和豆皮等。“如今,每日优鲜、海底捞等都有我们的产品。但因为生鲜豆制品有时间、冷链运输限制,所以目前只在北京、河北和天津等华北地区销售。2020年4月至5月,我们的面包也实现了超40%的同比增长。”杨学宝表示。

然而,糖果企业要面临的危机远不止季节性经营风险,还有整体需求的减弱。

近年来,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百草味等新零食品牌快速崛起,丰富的零食品类对糖果的一部分市场形成分流。而大众 健康 意识提升,对低糖、无糖产品需求增加,进而也导致我国人均糖果消费量逐年下降。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2020-2025年中国糖果类小食品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我国人均糖果消费量已经从2014年的1.41千克下降到了2019年的1.28千克。

减糖化、 健康 化趋势带来的其实是行业性危机。

华经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自2016年我国糖果产量达到351.9万吨的高位后,便出现负增长。2017年减少了20.5万吨,2018年产量只有288.3万吨。直到2019年糖果产量才回升至329.8万吨,但2020年截至10月,中国糖果累计产量为230.7万吨,同比下降了8.69%。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糖果企业应该采取差异化发展的措施以应对市场萎缩带来的风险。

“现在整个中国糖果产品的同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但我们可以看到,新生代其实对于新品牌是不抗拒的,对于新奇的产品也是没有抗拒力的,所以创新升级迭代还是要去做。传统糖果品牌并不是说没有消费者,而是它们没有解决消费端的核心需求跟诉求,并没有解决消费端的痛点。”朱丹蓬进一步指出。

虽然国内糖果市场萎缩,但从数据表现来看,我国糖果市场未尝没有机会。

一个例证是:紫皮糖等俄罗斯糖果近年来在中国的销量仍然有比较好的增长,成为我国糖果市场有力的搅局者。

家住广西的黄筱筱告诉「子d 财经 」,她从2019年开始在电商平台上购买紫皮糖等俄罗斯糖果。快两年时间过去,她购买的俄罗斯食品品类也扩展到了香肠、蜂蜜等方面。

据满洲里海关数据,仅2019年1-10月,满洲里口岸俄罗斯紫皮糖进口值就达到了4.6亿元,同比增长86.4%。

“KDV(俄罗斯大型糖果和零食生产商)紫皮糖的口感、用料感觉都很不错,是进口食品但价格并不贵,除了平时买给家里人吃,逢年过节也会买给外省的亲戚做礼品,还是挺能拿出手的。KDV旗下的另外一款夹心软糖孩子也很喜欢吃。”黄筱筱说道。

在中国市场的快速扩张也推动了俄罗斯相关企业的发展。据俄罗斯Skylex Consulting公司总经理柳德米拉·费奥多罗娃透露,2018年在内蒙古开设商场和仓库的KDV集团,销售额同比增长了50%。

如今,俄罗斯对中国的糖果出口量仍在增加。

俄罗斯联邦农业部农产品出口发展中心负责人德米特里 克拉斯诺夫此前指出,2020年俄对华糖果出口总额将达1.7亿美元,同比增长20%;俄对华糖果出口量将达7.9万吨,而2019年为6.78万吨。

东欧最大的糖果企业俄罗斯联合糖果有限责任公司代表表示,尽管受到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响,2020年对中国产品出口仍增长20%。

“品种丰富、包装精美以及多元化的便利购买渠道等原因,使得俄罗斯糖果在中国国内畅销,推动着糖果进口量的增长。”在糖果进口领域从业多年的孙飞对媒体表示。

环顾中国糖果市场,外来搅局者不止俄罗斯糖果。

从市占率来看,国外品牌在我国糖果市场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市占率前五位都为外资企业,分别是玛氏、雀巢、阿尔卑斯、亿滋国际和费列罗。而国产品牌徐福记、金丝猴也相继被外资企业雀巢、好时收购。

长期以来,我国糖果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品牌化不足且营销手段滞后,被认为是被外资超越的重要原因。

杨学宝对「子d 财经 」坦言,国际品牌在资金、人才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确实远远优于土生土长的国货品牌,给国货品牌带来了非常大的竞争压力。

他认为,在应对国际品牌竞争时,国货品牌最核心的应对措施就是做好产品,做更适合国人口味的产品,从产品的根本——品质上下狠功夫,从原料的选择、工艺方面保证糖果的口感。在做好产品品质的同时,也要积极向国际品牌学习人才培育、整体运营和品牌宣传等。

杨学宝举例道,“很多消费者、经销商曾经说马大姐产品很朴实甚至土气,包装不怎么精美、内涵挺少。这两年我们吸取建议,在保持产品品质的同时将包装颜值做得更高,比如2020年推出的‘老北京吃不够’国潮礼盒、牛栏山二锅头风味酒心巧克力礼盒等,外界反馈就挺好,牛栏山二锅头风味酒心巧克力礼盒在今年1月下旬就已卖断货。”

在行业性危机面前,国际、国产糖果品牌都在探寻转型升级之道,并尝试推出新的品类。

比如,阿尔卑斯推出了添加DHA藻油的棒棒糖;玛氏推出辣味士力架、d立方等新品;徐福记主动减少糖的使用量,2016-2018年,徐福记减糖量超1万吨;大白兔推出奶油话梅糖、巧克力味和红豆味奶糖等新品;马大姐与西凤酒、牛栏山二锅头联名推出酒心巧克力……

对于糖企而言,在“Z世代”渐成消费主力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地迎合年轻消费群体的喜好也已成为突围之道。

国际咨询公司凯度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中国消费市场已经开始进入“个人主义”时期,Z世代们特别希望在中国的传统和文化遗产与当代的全球文化表达之间找到平衡,以一个更加全球化的视角定义自己的当代中国身份。

换言之,这也意味着所谓的洋品牌已不是Z世代们消费的首选,过去几年以中国李宁为首的国潮风崛起,老干妈、旺旺和大白兔等老品牌进行跨界联名、借力国潮刷新品牌形象是最好的验证。

在糖果界,这样的跨界联名也颇为盛行。比如,徐福记与小黄人、POP MART携手合作,马大姐与胡巴IP、热风、西凤酒、牛栏山跨界联名……

“跨界最大的好处在于给到消费者不一样的体验,或者说让消费者在 情感 需求方面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的企业做跨界联名的关键原因。”朱丹蓬对「子d 财经 」表示。

杨学宝坦言, 跨界其实就是大家报团取暖,进行资源共享和优势结合 。而不同领域的品牌跨界联名,提升了各个品牌的知名度、年轻化,增加了用户好感度,并带来产品销量的提升。通过不断的品牌跨界,在大环境不是太好的情况下也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契机。

他举例道,马大姐最早在2013年就跟滴滴进行了跨界合作,滴滴用户用积分在滴滴商城兑换马大姐提供的礼包。虽然从财务角度看是亏本的,但从品牌传播、消费者沟通角度来说,最终十几万人参加活动,通过互联网平台对马大姐品牌建立了认知并触达了新的用户。

在古代,糖是名副其实的奢侈品,现如今,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当前,糖果产业尤其是中国传统糖果创新的脚步未能跟上消费升级的速度,面临的危机有目共睹。但危机之下,俄罗斯糖果的火爆仍然揭示了这个行业存在大量机会。

创新永远是最好的助推剂。 如今,一部分糖企已迈出转型升级的步伐,行业格局仍有不小的变数,但可以确定的是,这场“甜蜜的战事”将会愈演愈烈,并引发新一轮的洗牌。谁能在这场创新战事中活到最后,考验糖企内功,而时间会给出最终答案。

*注:文中辛子语、苏青和黄筱筱均为化名;文中题图及未署名配图来自:子d 财经 ,摄:许芸。

呵呵 LZ您的糖果店主营巧克力 对于巧克力商品的定位应该在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几乎都吃不了几回)所以说学生、情侣应该是您的主要客户群体。

这里您发现大家都习惯去超市购买巧克力,这说明第一、您所在地区对巧克力产品的购买习惯在超市之中。第二、您现在的竞争对手变成了超市,我想以您的店面实力尚且无法跟超市相提并论吧,所以说改变店内商品的销售方式、结构或者商品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超市里面的巧克力大都是传统意义的快速消费品,以方便食用为原则,另加上精良的包装吸引客户眼球,人们为什么爱去超市买巧克力?因为他们信任超市,或者信任品牌,所以也就构成了他们去超市购买巧克力产品的购买习惯。

从上述看,我个人建议LZ,改变巧克力的品种,以DIY为主,制作具有“独特”“个性”的巧克力,用具有其风格特色的包装盒进行包装,(包装盒可以找当地的广告制作工作制作),再给这款巧克力起一个适合它的名字,这样的话,您的产品就有了“卖点”,同时与传统的巧克力也有了区别,也就是说与超市里的产品有了区别,购买者的心态发生了变化,超市也就不会再是您店面的竞争对手。

如果您要改变当地人的购买习惯,那就要从很多方面去努力,像巧克力的口味,应该满足大众与特殊人的要求(苦味、甜味、咖啡味等等)产品要有特色,产品要不断更新,最主要的是价格要合理,店面装修要让人感觉舒服(舒缓的音乐不能少),服务一定要好,这是最重要的,您的店面所覆盖的商圈是以您的店面为圆点半径500米的圆,所以说这一区域的客户是您的主要购买力,这一区域的消费特征是什么?这一地区的人口结构是什么?哪些因素构成了这附近的商圈?是学校?商场?还是住宅群?呵呵,啰嗦的有点多。

在营销方面,我认为快速食品最适合的营销方式就是“限时限量促销”在一定时段,进行促销,或者用特定数量的商品进行促销;再可以制作会员卡,增加客户的忠诚度,在当地点击率较高的网站上、电视台、或者报纸刊登广告,在您所在商圈的附近发放宣传彩页(重点突出门面及产品),不定期的举行活动,如“元旦定量新品免费品尝”“情人节购巧克力赠送同心结”等等很多(看LZ的创造力了O(∩_∩)O)

同时,巧克力并不是常食用的零食,所以建议楼主给店面添加一部分主食食品或者饮品,(只是建议)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跟一些商家进行“联盟”如饰品店、鲜花店等,到你店里买巧克力赠送饰品店打折卡等等,呵呵,毕竟买巧克力的都是年轻人而且大都是女孩子(男孩子买了也是送女孩子的)都喜欢小饰品之类的。

说的有点笼统也有点凌乱,呵呵 希望楼主继续努力,跟一楼说的一样,做一个有文化有品位的店面,我们相信你!加油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4435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