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充电宝的收益可观吗

共享充电宝的收益可观吗,第1张

1、共享充电宝确实能赚钱了,然后一赚钱马上就上新闻了哈哈

2、确实不需要商家交押金,所以才能疯狂扩张,这东西只要充电就能定位,所以跑不了,后台还能锁定,不充电又没办法用。品牌方放心,即使丢那么几个也没关系,从成本和概率来讲丢得起。

3、充电宝的租赁和商家是分成的,分成比例一般都是5:5现在,但以后怎么样保不齐,因为商家几乎是无成本的赚这个钱,那个电费,一个月两三块。用两次就出来。如果两三次都用不上,离着厂家回收也就不远了。

4、大厂的铺货人员还有一点分成,就是他们地推的销售,谁铺的,谁拿这太宝收益,当你拜拜的时候就没有了

5、商家为什么愿意放置,上面说了,躺着赚的,赚了都是自己的。风险一点不用承担啊,宝坏了都不算商家的。

6、目前市场上不光是三电兽,赚钱,还有很多家赚钱。而且据我自己的数据了解尤其是贴牌自己做品牌和原厂的品牌盈利比较多。代理的平均回本周期普遍在4-5个月左右,说一个月回本的都是招商的在忽悠你。他们只给你算数学题,不给你算经济学题,还有营销策略题。盲目的给你一堆运算,告诉你太好赚,这真的是做品牌的通病,不给你推广策略,如何做好。天天给你算账,告诉你努力,湾湾过来的那一批cx和微商营销大师转行而来的感觉是,然后挂着一堆招商经理,招商总监的头衔天天让你去喝茶。

赚钱是赚钱,但是不是这么玩的,需要很多的准备工作,所以千万不要盲目入局

分销,在百度百科中的搜索结果为,建立销售渠道的意思。根据著名的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分销渠道又或者叫营销渠道,是指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取得这种商品、服务所有权的企业和个人帮助所有权转移所有。但是,它不包括供应商、辅助商等。相比起直销模式,分销模式不仅可以减轻生产商的销售压力,还能利用分销商丰富而发达的市场体系快速达到推广产品或服务、提高市场覆盖率、扩大品牌知名度等目的。对于消费者受众相对分散,对渠道广度和深度要求高的行业,分销模式无疑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一、三级分销的概念

三级分销,指的是品牌商可以发展三级分销商,每一级分销商均可以往下再发展两级分销商的销售模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电商行业的兴起,特别是微商平台的普及使用,使得三级分销模式逐渐变得盛行。

以微商圈中曾经风靡一时的分销神话“SOIRÉE奢瑞小*裙”(以下简称“小*裙”)为例。小*裙是一家专注于销售黑色裙子的互联网服装品牌,主要通过微信三级分销的方式扩大消费群体。这种三级分销模式做法就是:每个在微信购买小*裙的用户都能得到一个专属自己的推广二维码(自动成为“代言人”),只要用户将二维码分享到朋友圈或推荐给其他好友,好友通过扫描该二维码购买小*裙(成为“一级代言人”),用户就能得到奖励。接下来,如果一级代言人再分享自己的专属二维码并获得她的朋友的扫描及购买(成为“二级代言人”),那么原代言人和她的一级代言人又能获得奖励。总之,在三级购买关系链内均有奖励。

二、传销行为的法律界定

欲探讨三级分销模式,首先应厘清传销行为在法律规定中的内涵。我国在行政法与刑法层面均对传销行为有所规制,但其中又存在着矛盾之处,需要分别阐述以进行比较。

(一)行政法层面

早在1998年,我国就有国务院发布的 《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国发[1998]第10号,1998年4月18日生效) 对传销行为实施规制。通知指出了对传销及变相传销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但并未对上述两种行为的概念进行界定。

2005年,国务院公布 《禁止传销条例》(国务院令[2005]第444号,2005年11月1日生效,以下简称“条例”) ,其中第二条指出,“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 社会 稳定的行为。”并在第七条列举了三种传销行为,第一种行为是拉人头,第二种行为是收取入门费,而第三种行为则是团队计酬

(二)刑法层面

1、关于对传销行为的界定

对于传销行为的刑法规制,最早实质产生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法释[2001]11号,已失效) 。在上述最高院对广东高院的答复中,明确指出从事传销或者变相传销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2009年,《刑法修正案(七)》通过,给予传销行为固定罪名——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根据第224条之一的规定,“以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 骗取财物 ,扰乱经济 社会 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通过对比不难看出,刑法层面上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比行政法层面上的传销行为多了“骗取财物”的条件因素,刑法第224条之一规定的传销概念的外延窄于条例所界定的传销概念的外延。这标志着传销活动的定罪由经营型传销改变为诈骗型传销。

对于“骗取财物”应如何理解呢?根据《关于办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公通字〔2013〕37号,2013年11月14日生效,以下简称《传销意见》)第三条,“传销活动的组织者、领导者采取编造、歪曲国家政策,虚构、夸大经营、投资、服务项目及盈利前景,掩饰计酬、返利真实来源或者其他欺诈手段,实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规定的行为,从参与传销活动人员缴纳的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的费用中非法获利的,应当认定为骗取财物。参与传销活动人员是否认为被骗,不影响骗取财物的认定。”

如在 白*博犯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二审刑事裁定书【(2015)苏刑二终字第00049号】 中,江苏高院认为,白*博等人在中国的宣传推广过程中,明知大多数普通群众根本没有发布广告的需求,却刻意隐瞒“爱搜索”没有在中国取得经营许可的事实,一味强调其在美国的合法性,夸大点击广告可能获得的收益,当会员购买套餐后发现不发展下线根本不能收回投资,而发展下线获取提成才能快速获利,传销活动便产生了层层传递的驱动力。基于此,法院认为被告采用了欺骗手段诱使更多人参加传销活动,构成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

2、关于“团队计酬”模式的罪与非罪

同时还应当注意的是,第224条之一的规定中并无国务院条例中第三种行为模式——团队计酬。

根据《传销意见》第五条规定,“以销售商品为目的、以销售业绩为计酬依据的单纯的‘团队计酬’式传销活动,不作为犯罪处理。形式上采取‘团队计酬’方式,但实质上属于‘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的传销活动,应当依照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的规定,以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定罪处罚。”可见,团队计酬模式的罪与非罪界限在于计酬依据,即下线报酬的主要来源。如果经营中有产品销售,但其下线报酬的主要来源却是发展人员,而不是销售产品给最终消费者产生的合理利润,则有可能因变相传销而被定罪。

因此,总结上述两点,非以骗取财物为目的,以及单纯的团队计酬模式的传销活动,尽管不构成刑法层面的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但仍然会面临行政处罚的风险。

3、关于传销的层级计算问题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公通字〔2010〕23号,2010年5月7日生效)第78条的规定,涉嫌组织、领导的传销活动 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 的,即可达到立案追诉组织者、领导者的标准。而《传销意见》进一步明确,对于 组织内部参与传销活动人员在三十人以上且层级在三级以上的,应当对组织者、领导者追究刑事责任 。此外,《传销意见》第7条还规定, 本意见所称“以上”、“以内”,包括本数 。对传销组织内部人数和层级数的计算,以及对组织者、领导者直接或者间接发展参与传销活动人员人数和层级数的计算,包括组织者、领导者本人及其本层级在内。故在传销活动中,一旦包括组织者、领导者在内的传销网络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且人数在三十人以上,即可以认为组织者、领导者达到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追诉标准。 实质上,在上述层级的规定下,经营者仅能向下发展一级分销商,此种模式的效果与直销其实也相差无几了。

三、三级分销与传销

三级分销是否属于传销,需要根据具体的分销模式,结合法律法规综合判断。以前述“小*裙”微商为例,一方面,“小*裙”的营销是以真实的产品为基础的,商品定价也基本合理,但是另一方面,“小*裙”也存在发展下线人数的情形。事实上,“小黑裙”这种通过扫描“代言人”二维码,同时购买裙子并成为“二级代言人”的做法,从 *** 作层面来看很难界定到底是以销售业绩计酬的单纯团队计酬模式,还是以发展人数来计酬的变相传销。但应肯定的是,即使上述三级分销模式被认为是单纯团队计酬模式而免于刑事追诉,也不能排除因违反行政法规而受到相应处罚的风险。

四、建议

分销,原来仅是一种营销模式,是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商通过层层发展分销商达到铺设销售渠道,以快速推广企业品牌的目的。但也正是因为销售速度如此之快,而被认为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受到行政法规、规章的规制。更有诈骗分子的介入,依托着虚拟的商品或服务发展下线,从而导致刑法专门设立罪名加以约束。笔者认为,基于目前我国对于传销活动的严厉制裁,三级分销模式在实际 *** 作中无法与“传销”一词摆脱干系,即便有幸免于刑事追诉,也难以避免受到行政处罚的风险。对于想要发展商品或服务品牌的企业家来说,不管是为了品牌自身的持久发展,还是为了能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都不宜采用三级分销的模式。

无可否认的是,广阔的销售渠道的确有助于品牌推广,但品牌自身质量过硬才是维系长久发展的根本动力。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广告对人们生活的渗透,营销不需要仅停留在以往的分销层面,企业家也可多参考其他的广告推广模式,以满足企业合法合规地发展需求。

直销和分销的区别如下:

1、门槛不同

想要加入直销,就必须要购买一定金额的产品才能成为人家相应级别的会员,从而取得一定的代理资格,因此参与直销就有一定的门槛。

而分销平台微商,只需要在现成的平台上免费注册,就可以无条件成为人家的会员,并取得代理资格,所以说分销平台微商纯粹就没有门槛。

2、风险不同

做直销,需要提前购买一定金额的产品,才能成为相应级别的会员并取得一定的代理资格,因此参与直销就需要一定的投资,投资越大,级别越高,可以得到的提成比例也就越高。

如果 *** 作不当,不能把投资购买的产品及时销售给顾客或下级代理,就会有亏损,因此参与直销就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而分销平台微商就不同,前面说了,参与分销平台微商,无需投资,只需要免费注册即可取得代理资格,因此也就不存在亏损的可能。大不了一分钱的东西都没卖出去,自己也只是没赚到钱而已。所以说参与分销平台微商干脆就没有风险,零风险。

3、市场布局不同

做直销需要市场布局,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象腿的情况。尤其当某个下级代理的级别与你相同时,你便不再从该下级代理身上赚取提成。

而分销平台微商则没有这种现象。打个比方,我发布了一个平台的邀请链接,只要有人点击该链接并完成注册,那么他就是我的下级代理商。现在假设我在销售方面是个低能儿,连一款产品都没销售出去,没关系。

只要下级代理商能销售出去产品,就能拿到一定比例的提成。所以分销平台微商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大象腿,也不用担心下级代理商和你同一个级别。在分销平台微商里,级别是由注册的先后顺序决定的,与销售业绩无关。

4、对业绩考核的要求不同

有很多传统的直销公司,对代理商的直接销售业绩有一定的保底要求。即不管你这个代理商的级别有多高,团队有多大,你自己本人一段时间内的直接销售业绩必须要达到多少多少,如达不到,轻者被降级,再重者业绩清零,甚至有的取消代理资格。

更有一些公司,不但对代理商的直接销售业绩有保底要求,甚至还对代理商的消费金额有保底要求,要求代理商在一段时间内必须由本人购买或消费一定金额的产品,通过这种方法把发给代理商的提成再赚回来。

而分销平台微商则不存在这些情况,对销售业绩和消费金额都没有任何要求。

5、扩展市场、销售产品的方式不同。

但凡做销售的,都需要通过各种宣传来扩展市场、销售,但二者的方式截然不同。

直销主要通过各种线下活动来扩展市场,比如参加或组织各种现场培训、会议来进行宣传,最后还需要与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来促成交易。

而微商则主要通过各种线上活动来销售产品,比如通过刷朋友圈来进行宣传,并通过建群来管理目标客户,可以在群里开展培训、召开会议,最后还可以通过一对多的群聊或一对一的私聊来达成交易。很多时候连客户的面都没见过,就把产品销售出去了。

直销人员也使用微信,也组织线上活动,但他们的主要阵地还是在线下,线上只是一个次要的渠道,是他们线下运作的一个补充。微商也有线下活动,也会参加一些实地的培训或会议,也会和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但他们的主要阵地还是在线上,在微信上。

这里说的微商还是笼统的微商,具体到分销平台微商,那就更简单了,你只要把客户领到平台上来,很有可能你还没怎么宣传,甚至在你还不知情的情况下,客户已经把产品买走了,你的账户里突然就多了一笔提成。

扩展资料

分销模式定义

分销模式就是一种销售模式。在西方经济学中,分销的含义是建立销售渠道的意思,即产品通过一定渠道销售给消费者。亦即分销是产品由生产地点向销售地点运动的过程,产品必须通过某一种分销方式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根据著名的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的定义,分销渠道是指某种商品或服务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中,取得这种商品或服务的所有权或帮助所有权转移的所有企业和个人。但是,它不包括供应商、辅助商等。

直销模式定义

“直销模式”就是通过去掉中间商,降低产品的流通环节成本并满足顾客利益最大化需求的一种效率高的营销方式。

简言之,就是生产商不经过中间商而是直接把商品销售到顾客手中的减少中间环节和销售成本的一种销售模式。在非直销方式中,有两支销售队伍,第一条是制造商销售给经销商,第二条是经销商销售给顾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4508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5
下一篇 2023-04-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