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1张

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为:周瑜设计陷害诸葛亮,诸葛亮将计就计趁大雾天扎草人攻打曹营,借来十万支箭,完成任务。

诸葛亮和周瑜两位军事 天才团结协作,以区区数万人在赤壁击败号称拥有八十万大军的曹 *** ,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草船借箭的故事发生在东汉末年。曹 *** 刘备孙权各据一方,当时曹 *** 刚刚打败刘备,又派兵来进攻孙权,于是刘备和孙权联合起来抵抗曹 *** 。刘备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就是在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的时候发生的。

草船借箭是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 *** 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由此,诸葛亮的胆识才智受到后人的赞美,因而衍生了许多成语趣闻、戏剧表演。但在《魏略》中,所谓"草船借箭"却是孙权所为。

一、概括: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一个故事。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 *** 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二、简评:

草船借箭中处处透露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正是他的神机妙算使他成功向曹 *** “借箭”。他的神机妙算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巧安排、识人心、知天文、懂地理。

三、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魏略》记载:濡须之战时,孙权屡屡向曹 *** 军挑战,曹 *** 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坐大船,从濡须口进入曹 *** 军水寨前。曹 *** 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了。这件事后来被罗贯中移花接木,变成了赤壁之战前诸葛亮"草船借箭"。

扩展资料:

一、事实真相、史书原文:

据《三国志》记载: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吴历》曰:曹公出濡须,作油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三千余人,其没溺者亦数千人。权数挑战,公坚守不出。权乃自来,乘轻船,从濡须口入公军。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乃彻军还。

《魏略》曰:权乘大船来观军,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二、还原历史

草船借箭,历史上或确有其事,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

据《三国志·吴主传》裴松之引注《吴历》,孙权屡屡向曹 *** 军挑战,曹 *** 坚守不出。孙权就亲自乘了一艘轻船,从濡须口进入曹 *** 军水寨前。曹 *** 一看,就知道孙权来了,是孙权要亲自来看看曹军的阵势(欲身见吾军部伍也),下令军队严加戒备,箭弩不得妄发。孙权在曹 *** 面前走了五六里路,才返回。走的时候还向曹军击鼓奏乐。所有这些都被曹 *** 看在眼里叹息说:"生子当如孙仲谋。"

但《魏略》却不是这个说法。它说孙权不是乘轻船,而是坐大船。曹 *** 也没有说弓弩不得妄发,而是下令射箭。结果万箭齐发,都射在了孙权的船上,船就向一边倾斜,于是孙权便下令掉头,使"箭均船平",然后安然回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草船借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4873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