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反向旅游待爆,年轻人要给旅游业上一课,什么是反向旅游?

十一假期反向旅游待爆,年轻人要给旅游业上一课,什么是反向旅游?,第1张

旅游,现在的年轻人挑选“平躺”。她们最喜欢的不是要受欢迎景点打卡,并不是去著名商业步行街扫楼,她们更爱的是选一个陌生城市,住着酒店餐厅,点外卖。

饿了么外卖公布的《2022年火炉城市外卖消费趋势》结果显示,上半年度旅游城市酒店外卖订单数量同比增长率了三成,“躺吃旅游”愈发变成旅游常态化。

新时期年青旅游者并不是热衷传统旅游旅游景点。在他们看来旅游很主观性,特别是那些类同的旅游景区让她们压根没什么兴趣。

但凡受欢迎城市总有一条网络红人古街,成千上万游客慕名来此,逛的是义乌市生产制造、拼多多平台就能完成免邮随心所欲的文化创意产品,品尝到是千篇一律的油炸臭豆腐、铁板鱿鱼、大香肠,唯一不容易爆雷的是路口的麦当劳和肯德基。

在北京叫南锣鼓巷,在上海便是城隍庙,在成都是成都宽窄巷子,到扬州是东关街,丽江的丽江古都,长沙的太平老街,武汉户部巷,西安回民街...

苦“受欢迎”久矣的旅大家逐渐寻觅最后一片净土。年轻人在“平躺”的途中每一个交易,无关乎照了什么照片、吃了什么特色小吃、见识了什么新物品,这些都不是度假的主题风格。她们真真正正活动的主题其实只有一个:恢复疲劳。针对承受压力许久的他们来说,平躺出行也许不是“旅游”,而只能叫“休养”。

离国庆也有大半个月,连续加班三周的小麦发了一条寻求帮助的朋友群:“求推荐能够躺几日的海边城市,不必热门旅游景点,有阳光清静,躺得舒适就可以了。”

新冠疫情累了2年以后,小麦想借着最后一个假期离去现今城市一趟。以前旅游她总会提前准备各种各样打卡签到攻略大全,但是现在她只想选一个陌生城市,不准备看一切旅游景点,关键任务是躺得舒适,有余力再从附近去走走,活动半径不得超过酒店餐厅周边500米。

最后她选择了珠海,准备以往躺几日,黄昏去情侣路吹吹海风就可以了。和小麦不一样,吴笠早就在6月份前就逐渐叨唠她新疆自驾旅游:乌鲁木齐落地式,从阿克苏潜到喀什,自驾游越过盘龙古道,哪怕是在喀纳斯穿哪一套汉服拍照她都方案好啦。

然而他还在犹豫是轻松自由或是再等一等把年休假拼到中秋节拼个假期再去时,今夏的新疆已经成了受欢迎旅游城市,大量游客驶上独库公路、在天堂湖畔露宿。

看新闻媒体里,独库公路旁遍地都是绯徊的人头数和没带走废弃物,吴笠默默地取消旅游计划。不仅仅是新疆的独库公路变成“堵哭道路”,暑假时间很多游客一路向西向北,川藏线、青藏线、新疆的盘龙谷道、伊昭公路都挤满自驾游车辆,变成大家挑选。

受够受欢迎城市的商业化的,妄求“小众”的游客们都盯上农村。2022年暑假,农村打卡签到数同比增加78%。在其中,新疆阿勒泰地域布尔津县的禾木村的热点话题在抖音的浏览量超3.4亿个。这一坐落于喀纳斯湖畔,曾经被《中国国家地理》评选为全国各地最美丽的六大古镇古村落之一的村庄也逐渐迎来茫茫人海。

大家反方向旅游思路撞在一起,避峰错城也挡不住,小众活生生被架热。不够!再冷一点!一年到头旅游的好机会并不多,避峰无法完全完成,众多网友挑选错城,一些三四线非旅游小城市变成了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

八月份,小红书博主“每日吃饭的人张土土”发布一篇了她在鹤岗高级酒店的定居历经。奢华厅堂、高端床垫子、完全免费蒸桑拿、工作制服衣冠整洁的酒店侍应生,更让人着迷的是叙述里得像电视连续剧成真的星级酒店服务项目只需300的价钱。

鹤岗市,这一曾因为过低房子价格吸引住网民留意的东北小城再度火了一把。谁可以回绝如此高的性价比高,赶赴三四线非旅游城市变成新理念。

去哪大数据显示,截止到9月22日,全国小城酒店订购间夜量同期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三成,同期相比2020年提高七成。高星酒店订购间夜量同期相比2021年同期增长四成,同期相比2019年疫情前也提高三成。

反方向旅游并不是特定哪一个城市,如果哪一天冷门旅游也迈入客流量高峰期,鹤岗市的菜市也挤满异地游客,年青人可能再度寻觅下一个小众。

喀纳斯冬天能去吗? 喀纳斯冬天旅游攻略

喀纳斯,我们是不陌生的吧!这里有着威严圣洁的雪山,有着美丽清澈的湖泊,有着美丽的蓝天和白云,在新疆这个美丽集中的地方,喀纳斯依旧是一颗璀璨而难得的瑰宝,那么,这个冬季我们能去喀纳斯吗?

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冬天是否可以去喀纳斯旅游,如果去旅游,我们要怎么玩呢?

喀纳斯冬天能去吗?

10月15日喀纳斯旺季经营期结束,从10月16日至次年4月30日,正式进入冬季运营期,喀纳斯冬季不封山,景区正常营业。

有着“人间净土”美誉的喀纳斯景区,主要包括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喀纳斯河谷、禾木河谷、

禾木草原、那仁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三个原始图瓦村落等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共有大小景点55处、分属33种基本类型。

喀纳斯冬天旅游攻略

喀纳斯景区门票

已经开始执行淡季价格了,要知道,旺季可是160元。

喀纳斯冬天旅游情况

这个冬季是喀纳斯冬季运营的第4年。喀纳斯旅游局副局长闫福佳介绍说,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喀纳斯在冬季供暖、道路通畅等方面已经有了质的提升。

去年冬季,喀纳斯景区管委会环境卫生大队、喀旅股份道路交通保障小组全力保障道路交通,实行分段扫雪,即下即清,整个冬季除了极端天气对道路有1天影响外,其余时间道路都是畅通的。

今年喀纳斯继续加大冬季旅游基础设施的保障力度,投入1000多万元添置清雪设备,保障道路顺畅通行。同时提供3000多张床位满足游客住宿需求。

他还特别提醒,冬季允许自驾车通行喀纳斯、白哈巴、禾木三大景区,但必须为四驱越野车,进入景区必须配备雪地胎。

喀旅股份营销总监丁月月介绍说,冬季景区区间车停运,为方便游客到达景区,喀旅股份同时在阿勒泰、北屯、布尔津提供包车定制游服务。

林海山庄与禾木山庄都将持续运营,提供24小时热水、暖气,能满足游客的吃住需求。

喀纳斯将举办五大主题活动

冰雪风情节、冰雪嘉年华——泼雪节和在喀纳斯过个原始年、冬季冰雪摄影季、单板野雪邀请赛、雪雕邀请赛等活动贯穿整个冬季。

交通

进入了冬季,喀纳斯机场停运,喀纳斯景区区间车也不运营

游客可乘坐飞机抵达阿勒泰机场,仅需1小时10分钟即可从乌鲁木齐飞至阿勒泰机场,推荐航班:CZ6841、GS7557。

如果想要更经济的方式,并且想体验绿皮火车穿越雪域,则可以选择火车抵达北屯市,推荐火车班次:K9749——20:01乌鲁木齐出发,06:39抵达北屯、K9791——23:14乌鲁木齐出发,07:07抵达北屯。

或者坐火车抵达阿勒泰市火车站,推荐火车班次:K9749——20:01乌鲁木齐出发,07:53抵达阿勒泰市。

也可以选择乘坐大巴,直接抵达布尔津县。

虽然景区区间车停运,但是喀旅股份同时在阿勒泰、北屯、布尔津提供VIP包车定制游服务。

好了,关于冬天来喀纳斯旅游的一些基本信息就是这些,冬天的喀纳斯更是优美,更是静谧,更是圣洁,银装素裹的世界,就像是一处童话中的城堡,童话中的秘境!

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巨大。

一、旅游资源概况

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将阿勒泰地区的旅游资源划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和80个基本类型。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和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类型的100%、83.87%和51.61%。代表宏观结构的旅游资源亚类属于丰富级,代表精细程度的旅游资源基本类型属于中上等级。

1.旅游资源总体评价

阿勒泰地区拥有优势旅游资源。现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陆路开放口岸、以阿尔泰山岩画为代表的草原历史文化遗产、蒙古族图瓦人文化等。具有建成世界级和全国意义的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条件。

1)拥有世界级品位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喀纳斯为代表的阿尔泰山地区的高山风光、冰川雪岭、湖泊温泉、珍稀野生动植物等,具备将阿勒泰地区开发成为国家旅游吸引力的旅游产品的资源条件和基础。

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阿勒泰地区的岩画石刻、古石棺墓葬、浓郁的草原文化风情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点。

3)阿勒泰地区南部干旱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特殊地貌形态,构成了地文景观类旅游资源的基础。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景观,在干旱环境下发育形成的富蕴县五彩城雅丹地貌具有典型性。

4)具有开展野生动物观光旅游的条件。平坦广阔的准噶尔盆地、卡拉麦里有蹄类自然保护区是野生动物的重要栖息地,具有开展特色观光旅游的有利条件。位于阿勒泰地区青河县的河狸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的河狸自然保护区,生活于其中的世界珍稀动物河狸被誉为“生物活化石”。

在对阿勒泰地区概查的339个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表明:达到极品级的有4个,分别为喀纳斯湖、可可托海、额尔齐斯河和三号矿坑,占调查量的1.18%;优良级179个,占25.80%;普通级160个,占47.20%。旅游资源等级相对较高。

2.分类型旅游资源评价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边境旅游资源、科考科普旅游资源等7类旅游资源进行评价。

(1)生态旅游资源丰富

新疆阿勒泰地区拥有国家级的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和自治区级的卡拉麦里山有蹄类动物保护区、自治区级的布尔根河狸自然保护区、金塔斯草原自然保护区,可可苏湿地自然保护区、两河源自然生态保护区。

喀纳斯自然保护区为综合性自然保护区,面积55.88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西伯利亚动植物区系及自然景观。喀纳斯湖风景区包括喀纳斯湖、双湖千湖、友谊峰冰川、白哈巴村、禾木哈纳斯村3个图瓦族原始村落。喀纳斯是阿勒泰地区吸引力最强、品位最高、组合度最好的景区,是阿勒泰地区的品牌旅游资源。富蕴县可可托海到额尔齐斯河源头的谷地山林、福海县的蝶泉谷以及阿拉善温泉等地原生态环境典型,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

(2)阿勒泰地区具有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独特的跨国旅游和边贸旅游条件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的边境旅游资源逐步得到开发利用。阿勒泰地区东北部与俄罗斯和蒙古接壤,西部与哈萨克斯坦相邻,具有很好的区位地缘优势。所辖6县1市均为开放市县,现有4个对外开放口岸,已经初步形成边贸旅游发展的雏形。我国西部唯一的可以直接对俄罗斯开放的口岸——喀纳斯口岸正在规划建设中。

一般而言,陆地边境口岸具有两个方面的功能定位:一是政治军事功能,二是经济和文化交流功能。我国陆地边境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功能现阶段处于主导地位。阿尔泰区域在中、俄、蒙、哈四国境内共有12个自然保护区,其中俄罗斯境内一处正在申请世界自然遗产,阿尔泰区域的“四国六方”的合作与共同开发,有利于发展跨国旅游和边境贸易旅游。

(3)草原游牧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以岩画、石人、古墓、鹿石以及“草原丝路”和“黄金之路”为典型代表的阿尔泰区域草原文化享誉中外,主要有青河县的三道海子石堆墓、什巴尔库勒鹿石、吐鲁克岩画,阿勒泰市的切木尔切克墓葬、多拉特岩画,富蕴县的唐巴拉岩画、苏普特石人,以及其他众多的岩画资源,被称为“千里岩画长廊”,有一定的考古和旅游开发价值。

(4)科考探险、科普教育等特种和专项旅游资源丰富

阿勒泰地区特种旅游资源丰富,喀纳斯泰加林、友谊峰、可可托海矿区、富蕴地震断裂带、硅化木、恐龙化石以及额尔齐斯河探寻源头等都是比较重要的特种旅游资源。其中,富蕴县的可可托海3号矿脉地质成矿条件典型,有“世界地质矿产博物馆”之美誉。迄今,该矿脉中已经发现锂、铍、钽、铌等 86种矿物(含亚种),其规模之大、矿种数之多、品位之高、成带性之分明,为国内独有、国际罕见,具有重大的地质意义。

(5)边疆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丰富

阿勒泰地区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有哈萨克、汉族、俄罗斯等13个民族,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文化深厚。地区内的喀纳斯附近有受现代人影响很小的3个民族村,生活着图瓦人和哈萨克牧民,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哈巴河县城到阿黑吐别克一线,有独特的边塞风光和民族风情;福海县的红山嘴口岸,冬季大雪封山长达4个月,条件极为艰苦,这里的红山嘴边防站,是中国最艰苦的边防哨所之一,素有“雪山孤岛”之称。

(6)宝石、奇石等物产丰富

阿勒泰地区的宝石全国有名。阿勒泰市、富蕴县、福海县盛产多种宝石,共9类21种,尤以海蓝宝石、碧玺、紫牙钨最为著名。富蕴和哈巴河县是黄金万两县。另外,富蕴县境内的额尔齐斯河河谷多有奇石出现,是很好的工艺品原料。所有这些都是阿勒泰地区重要的购物类旅游资源,可以开发高档的旅游商品。

(7)冬季冰雪旅游条件优越

阿勒泰地区拥有开展冬季旅游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是西部发展滑雪旅游条件最好的地区,具有建成中国西部地区滑雪运动基地的资源条件和优势。阿尔泰山系具有形态多样、宽广,坡度适中,地形佳、环境好、海拔和气温适宜等特点,冬季风力较小,一年四季冰川雪岭,阿勒泰地区冬季年均气温0~2℃,气温较低,冬季较长,正常年份中浅山区域于每年10月中旬降雪,次年4月中旬积雪开始融化,较中国东北地区降雪早20天~30天,冰雪资源堪称全国之最。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人类滑雪最早的起源地”的国际品牌,开发和推出一系列阿勒泰冬季旅游线路和旅游活动项目,已连续成功举办4届冰雪风情旅游活动,举办了各类全国高山滑雪赛事和古老毛滑雪板比赛等活动。

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引下,阿勒泰地区旅游事业得到自治区和地区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各县市相继成立旅游局并先后聘请专家进行地区级和县级旅游发展与布局规划。阿勒泰地区对喀纳斯湖、小东沟森林公园、阿拉善温泉、福海县乌伦古湖等旅游区进行了大量的旅游开发投入。如喀纳斯景区旅游项目在2000年被自治区计划委员会列入重点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为8900万元。

截至2012年末,阿勒泰地区已拥有国家地质公园2处,即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和富蕴县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2处,即贾登峪和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自治区级森林公园5处,即北屯、富蕴东沟、金山森林公园、桦林公园、拉斯特东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喀纳斯和卡拉麦里有蹄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治区级4处,即可可苏湿地、两河源、金塔斯草原、布尔根河狸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即阿勒泰市切木尔切克石人墓葬群,青河县三道海子鹿石墓葬群、自治区级15处,县(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国家工农业旅游示范点6家。

全市拥有A级景区1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4处,农(牧)家乐197家,旅游宾馆27家,星级宾馆7家,日接待能力达4000余人次;旅游公司2家,旅游车队2家,旅行社25家,旅游商品店105家,旅游特色餐饮500余家,S级滑雪场3家,旅游从业人员达4000余人。

近年来,阿勒泰地区通过举办金山之夏、冰雪风情游等系列宣传活动,借助乌洽会、冬博会等宣传推介平台,以及邀请区内外主流媒体采风等多种形式,在全疆乃至全国打响了“金山银水”、“哈萨克民俗文化集中表现地”、“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喀纳斯旅游集散中心”等旅游品牌。

2012年阿勒泰地区共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47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9.5%,实现旅游收入35.85亿元,增长20.22%,其中,喀纳斯景区完成接待旅游人数63.2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9亿元。

阿勒泰地区旅游产业发展迅速。2012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是2002年的6.85倍和14.20倍。喀纳斯景区2005年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是2012年的1.11倍和2.02倍(表6-21)。

表6-21 阿勒泰地区2002~2012年旅游人数及收入变化

三、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存在重复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同质化的倾向

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和各市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建设问题,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同质化的倾向。如喀纳斯景区、可可托海景区哈龙沟景区等的旅游资源的开发,应明确其不同的功能定位。可可托海景区的地位、品位应进一步提升,带动东部地区的旅游发展。哈龙沟景区结合以喀纳斯景区为龙头的西部旅游的大环线发展趋势,提升自身的发展定位,形成与喀纳斯景区协同开发的格局。

要积极应对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转变,要对目标客源市场进行科学分析,对旅游发展的优劣势及与同质旅游地进行竞争力分析,从而针对差异化的目标市场,形成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体系,在不同市县、主要景区实现区别化的开发政策,加强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阿勒泰地区全季候旅游目的地。

(二)阿勒泰地区整体旅游大格局尚未形成、旅游开发模式需要调整,优化旅游空间格局

阿勒泰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已实现从打造喀纳斯景区的单极向多极转变,但旅游发展总体思路存在一些偏差、大旅游格局尚未形成。

区域旅游开发模式亟待调整优化。阿勒泰地区当前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主要为资源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和产品导向型,今后应向形象导向型和产业导向型调整。

阿勒泰地区要尽快进入打造区域性旅游目的地的阶段,将整个地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来打造,塑造整体旅游形象,推动统一市场营销。

从阿勒泰地区旅游大格局的塑造上,要改变喀纳斯景区一枝独秀的“极核开发模式”局限,发展“点轴状开发模式”,促进阿勒泰地区整体旅游大格局的形成。要根据阿勒泰地区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趋势,科学确定核心景区,形成由喀纳斯、可可托海为龙头,由三道海子、五指泉、阿拉善温泉、乌伦古湖、哈龙沟、白沙湖、神石城等多个重点景区发挥带动作用。由216国道和217国道、阿尔泰文化轴、额尔齐斯河风光轴、西北边陲游览轴等旅游发展轴线构成开展空间格局。通过核心景区和重点景区以及旅游发展轴线带动若干景区,调整和优化阿勒泰地区旅游的空间格局。

(三)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粗放开发与不足的矛盾,旅游产品开发程度低且结构单一

截至2009年末,阿勒泰地区部分优质旅游资源粗放开发与闲置。如可可托海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力度相对不足,景区开发与大的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市场影响力不足,尚未形成多元化、市场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体系。

三道海子、神石城、阿拉善温泉、哈龙沟等优质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严重不足,甚至存在部分旅游资源闲置的情况。

阿勒泰地区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休闲和度假旅游产品相对不足,导致旅游产品结构单一。阿勒泰地区的主要旅游资源是生态、专项与文化旅游资源,其中开发的重点是观光旅游,只有少部分的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产品得到开发,这已不能适应国内外旅游市场对阿勒泰地区旅游产品的需求。

(四)受气候寒冷等极端气候条件影响,旅游开发思路等的限制,市场竞争力弱,冬季旅游产品开发有待加强

阿勒泰地区由于纬度和海拔相对较高,每年11月至第二年3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由于气候寒冷,旅游景观条件下降,阿勒泰地区全年有超过6个月的时间处于旅游淡季,导致旅游资源、设施、人力资源等在近一半的时间内闲置,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由于阿勒泰地区地处西北边陲,距我国东部主客源市场较远,市场近竞争力相对较弱,加之受限于冬季旅游开发思路影响,冬季旅游资源的综合优势并未得到有效发挥。目前,冬季旅游产品主要为单一的娱乐性滑雪,市场品牌尚未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冬季旅游的投入。今后,要以全球化视野、市场与经营理念为指导,凸显当地文化、体现阿勒泰特色,注重旅游区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加强冬季旅游产品开发,促进冬季旅游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五)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旅游业的辐射带动能力需要加强

首先,旅游业发展的外部客观条件(交通、区位等)约束了旅游业的发展。阿勒泰地区地处我国西北边陲,远离中东部核心市场,旅游成本高,可进入性较差。由于航线少、航班少,与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客源及国外的客源连接度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客源主要依靠公路通行,由于距离较远,主要客源地的长途旅游时间一般大于6小时,造成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较差。

第二,缺乏高知名度的旅游品牌是制约旅游业发展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阿勒泰地区具有全国影响的旅游品牌仅有喀纳斯景区一家。2009年喀纳斯景区接待旅游人数68.2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68亿元,分别占地区的22.72%和32.00%,即地区旅游收入的3成多来自喀纳斯景区。但与我国部分大型旅游景区相比,2009年喀纳斯景区的接待设施、接待水平、接待规模等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年来,虽然喀纳斯景区旅游环境规模以有了较大的提升,但相比国内部分旅游景区仍存在差距。如2012年河南省焦作云台山景区接待游客504万人次,是喀纳斯景区的近8倍。

第三,受限于当前的旅游业发展阶段,旅游业的效益有待提升,旅游产业要素尚需完善。目前在旅游、住宿、交通环节的费用占比较大。在餐饮、购物、娱乐等环节的延伸不够,游客娱乐和购物花费的占比相对不高。建议调整旅游消费解结构,降低住宿、交通、旅游消费成本,提升餐饮、购物和娱乐消费水平。

第四,旅游城市和景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相对有限。由于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发展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城市和景区的现有辐射带动作用有限,影响了生态旅游、乡村旅游和扶贫旅游的开发效果。

(六)旅游人才较匮乏,人才激励机制待完善

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的发展,阿勒泰地区旅游人才匮乏。这也成为阿勒泰地区旅游业发展壮大的一大障碍。旅游业发展需要旅游资源评估、旅游项目策划、景点开发、市场营销、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投资多个领域,需要行政、企业、营销、服务、运营、策划、设计等方面的人才。目前,阿勒泰地区各类各层次的从业队伍在数量和质量上与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不相适应,亟待建立旅游人才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旅游业从业人员的待遇,在工资待遇、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等方面制定有关优惠政策。

(七)旅游业与矿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随着阿勒泰地区矿业经济的发展,与旅游业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矿业、旅游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上。如何解决这一矛盾,也是阿勒泰地区的旅游业能否得到长足发展的重要问题。

阿勒泰地区地质矿产勘查及其开发利用等人类矿业活动给本区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威胁,矿业与地区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地区、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同功能分区的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有序开展地质矿产勘查开发等活动。如禁止在自然环境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等的核心区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利用工程措施,加快对位于自然保护区等周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49766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