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云金融云能力获权威机构IDC认可

平安云金融云能力获权威机构IDC认可,第1张

平安云金融云能力获权威机构IDC认可

——平安云助力平安银行、中国平安人寿完成自主创新、转型发展

[51CTO.com原创稿件]今年7月19日,由IDC中国举办的“2019中国未来金融论坛暨颁奖盛典”在京成功举办。IDC以科技赋能金融行业为主题,从全球视角探讨金融行业的科研见解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此外,还公布了今年第七届中国金融业企业战略转型实践优秀新项目。

平安银行CEO张斌在“2019中国未来金融论坛”主题演讲阶段分享了“平安银行私有云建设实践活动”,中国商业保险公司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平安人寿”)在云上部署了“平安金管家”和“平安掌上E”。凭借在云计算应用行业的自主创新和突出表现,荣获今年中国金融行业技术应用领域成就奖。

无论平安银行还是中国平安人寿,他们的自主创新都离不开平安云在金融云行业的强大技术能力。该奖项意味着平安云的金融云能力得到了国际权威部门IDC的认可。

平安云助力平安银行构建私有云平台取得成功,步入零售转型

平安云作为具有丰富多彩的金融行业云迁移经验和技术架构改进实践活动的云服务商,已经覆盖了平安集团95%以上的技术专业企业,完成了集团公司80%以上业务管理系统的云服务器迁移,为平安集团未来的快速发展趋势夯实了基础云计算技术,也为各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创造了新的机遇。

成为零售业务转型发展布局较早、布局合理的国有商业银行,意味着2017年底,平安银行以打造“智能系统零售银行”为总体目标,开始了全方位的转型发展。

平安银行首席执行官张斌

云计算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这已经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平安银行在零售转型之际,将云服务器作为其业务流程转型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平安银行CEO张斌在主题演讲中提到:“金融机构使用云服务器远比想象中复杂,必须统筹规划,层层落实。平安银行通过IaaS平台、PaaS平台、DevOps平台三大基础平台推动科技转型发展。在此基础上,打造金融机构全方位智能运营能力。”

经过前期广泛的市场调研,以及与开源社区、云计算技术厂商、金融行业的深入沟通,2018年初,平安银行全面启动私有云存储平台项目。在整个选模过程中,平安银行内部一直存在争议和顾忌。一些技术人员期待走开源系统路线。开源系统看似成本低廉,发展势头迅猛,但不为人知的是,从长远来看,开源系统具有可变性和潜在风险。优秀的云计算技术厂商可以展示公司级的云平台产品和解决方案,可以更合理的规避各种风险。平安银行不仅在使用价值交付和自主创新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高科技资源,而且全面应用了优秀的技术,具备了自主掌控最底层系统架构的能力。因此,平安银行基于商品成熟度、金融机构自主控制力、金融行业工作经验、技术创新、厂商服务项目能力、长期运营能力等关键评价方法,最终选择平安云作为私有云存储平台基础建设的分销商。

平安云在金融云行业有五大核心优势:

一是功能完善,经过多年金融行业具体制造应用的认证;

二、根据国家安全标准、金融行业云标准,不断完善商品;

三是具备全栈云计算技术能力,能够适应现有的技术管理体系;

四、丰富多彩的基本建设和管理工作经历,及其专业咨询和服务项目的技术能力;

动词(verb的缩写)平安集团的战略部署,平台演进的可持续性,规避开源系统风险。

在平安云的全力支持下,平安银行新私有云建设项目成效显著:OS标准化率提升至100%;新项目资源的交付周期从2周缩短到3天;资源交付能力从每周250台提升至每周2800台,自动化技术率提升11倍;随着本地和私有云存储平台的整合,硬件平台的一次性资金投入成本可节省33.7%。

据了解,平安银行私有云存储自2018年底发布。短短八个半月,已经交付了500多个测量连接点,14000个vm虚拟机,1300T分布式系统。除了开发、设计、接口测试的云端部署,平安银行的私有云存储还承载了环境中的一些关键业务流程,运行了300多个子系统,如平安银行的龙腾关键系统软件应用集群,以及一些面向零售业务的分布式系统需求的业务管理系统,包括充值卡关键登录密码服务平台、消息提醒数据处理方法平台、电费缴纳服务项目等。

IaaS只是使用云服务器的第一步。目前,平安云与平安银行的合作已进入第二阶段,分布式系统PaaS平台已基本全方位搭建,支撑平安银行应用向分布式系统和微服务转型发展。我们将在平安银行的私有云存储平台中构建一个PaaS平台(包括PaaS层和通用PaaS层的应用),适用于服务管理、生产线编辑、过流保护、自动部署、灰度释放和可扩展,以完成应用的快速交付、可扩展和流畅运行。

根据张斌的详细介绍,平安银行已经搭建的PaaS平台采用x86MySQL技术架构,是一种完全消除IOE的分布式系统解决方案。现阶段平台已经更新了两次。根据该平台产品开发的平安银行透支卡新密钥,将从IBM中型电脑转移到基于X86网络服务器的私有云存储平台,新系统将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和快速迭代的自主创新能力。平安银行将在今年年底前在PaaS平台部署并投入运营面向互联网技术的软件系统,并在今年10月前公布所有PaaS平台和新的透支卡重点项目的实施计划,预计五年内可节省13亿元人民币的成本。

最后是DevOps一站式平台,专注于开发软件从明确提出需求、开发管理、测试管理方法到发布的项目生命周期。DevPs不仅仅是一套技术管理体系和工具集,更是一套流程管理,更是一种文化和艺术,DevPs平台将与PaaS平台融合,让高精尖革新业务流程,大幅提升平安银行产品研发的效率和质量,利用交付完成提质增效。

平安为平安银行搭建的云平台,应用阴天统一管理方式,考虑知名企业对跨云服务器的规定,应用成本分析报告,提出推广建议。未来,平安银行还将积极推进IT混合云和阴天的可行性分析。

平安云的颠覆性创新中国平安人寿获得金融科技应用成就奖

蓬勃发展的技术的快速演变使保险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趋势。作为中国第二大寿险公司,中国平安人寿早在两年前就开始合理布局整体生态系统,利用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等蓬勃发展的技术,推动业务流程的自主创新和发展趋势,提升用户体验和自身竞争力。

由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信息管理系统的架构和应用时间太长,已经不能满足客户对保单即时浏览和数据传输的需求。推广品牌主题活动的系统软件提前准备时间过长,无法考虑多样化的安全浏览需求;营销活动产生的分布式系统浏览也给业务流程和技术单位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诸多因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市场拓展的重要短板。

为了应对困境,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于2016年与平安科技达成业务战略,选择平安云商业保险解决方案,完成其保险营销的云化升级。根据中国平安云旗下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云计算技术平台架构的开发设计,以及平安金管家、平安掌上E等智能应用的部署,为客户呈现多方位的服务项目,打造“垂直化、系统化、社交化、场景化”的用户体验。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荣获本年度中国金融业技术应用成就奖。

中国平安人寿获得IDC中国颁发的本年度中国金融行业技术应用成就奖,平安云有目共睹。

平安技术组丰富多样的制造业工作经验和优质的项目实施和执行能力,使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在9个月内成功发布了新一代开放式客户维护平台——平安金管家系统软件。门户、广告词、交易、商城、商品、身份验证系统软件都已经部署在平安云。目前已经有近2亿注册客户申请了金管家。此外,在平安云上部署的一款手机应用BagE,日活跃率高达80%-90%,帮助中国平安人寿解决了150万保险经纪人的问题,简化了销售管理流程,提升了市场销售。据调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在平安云上部署的系统软件超过120个,部署案例超过5000个。

平安云不仅向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展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平台架构,平安云上丰富多彩的智能应用也大大提高了寿险运营的效率,让服务项目和运营越来越智能化。对于业务流程和客服人员来说,平安云上的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技术、OCR、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等技术可以快速查询客户隐私信息,查询保单和理赔记录,减少客户等待时间。对于从事营销业务的工作人员来说,在发布订单的过程中所需的时间比过去减少了75%,营销效率大大提高。平安云作为系统架构的最底层平台,广泛运用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蓬勃发展的技术,协助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为受益人建立详细可靠的微生物档案系统,推动保险行业从保单验证走向“真人认证”。

在安全合规管理层面,平安云为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呈现的云平台全部按照国际最大的金融行业标准Tier4构建。从大数据中心的自然环境、机器设备、商业保险业务架构到产品开发和运维管理服务质量标准,都符合三会规定。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系统软件使用云服务器后,原本需要三个月的主机租用、设备申请、路由、服务器防火墙激活等IT准备工作缩短到一周即可交付,极大地提高了内部效率,考虑了业务流程快速迭代的需求,也让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的信息技术团队更有信心,支撑未来业务流程的快速发展趋势。

写在最后

平安银行与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之间的云化过程,只是平安云金融云诸多优秀实践的真实写照。凭借300项安全合规管理指标、150秒一键部署、500项专利申请的核心优势,平安云在IaaS层、通用PaaS层、五大绿色生态SaaS层的纵横比上获得了15万家协作公司的认可,并逐步完善其三大多元化优势。

作为拥有六年金融行业云服务器使用经验的云服务提供商,平安云在云技术创新和主要用途方面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平安云完善的灾备管理体系和高效的运营框架,可以保证金融企业上云全过程的端到端稳定性和高效性。相信以后的背诵会有更多多云的实践活动。

创作者:Chasgar来自:51CTO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02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29
下一篇 2022-04-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