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投入产出进行评估,必须明白你的钱花到哪去?

对投入产出进行评估,必须明白你的钱花到哪去?,第1张

勿把投入当产出

对网络营销的投入,若没有产出作为回报,那么投入就是毫无意义的;而产出若没有投入做基础,那么产出就是不切实际的。可见,产出离不开投入,而投入也未必能有所产出。因此,在网络营销的过程中,切莫把投入和产出画等号。由于产出的多样性决定了产出的必然性,因此实际产出与产出的形式是有差别的,我们一定要通过实践去分析、计算投入产出比,而不是单纯地走“形式主义”。

投入产出评估法

投入产出评估法是指单位投入所获得的销售回报,用于反映销售产出与促销投入的平衡关系。

其具体计算公式为:营销费用÷营销产出

例如,甲公司为开发A、B两个网站,网络营销人员决定对这个两个网站均投入5万元,做一场产品推广的营销活动,实施了一段时间后,结果如下:

A市场当月销售额40万元,那么其投入产出比为:5万÷40万=12.5%

B市场当月销售额为20万元,那么其投入产出比为:5万÷30万=25%

从A与B的投入产出比可以看出,A市场的投入产出比重较小,那么其营销效果则优于B市场。

是L.瓦尔拉斯的一般均衡论。在中国,对投入产出分析从经济理论上进行改造后,通常称为投入产出原理,它的理论基础包括劳动价值论、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的理论等等。

投入产出表

投入产出分析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来实现的。投入产出表有实物和价值两种形式:

实物表

亦称综合物资平衡表,按实物单位计量,主栏为各种产品,宾栏有三部分:①“资源”。反映各种产品的来源,如年初库存(或储备)、当年生产、进口和其他来源。②“中间产品”。这一部分的项数、所列产品名称、排列都和主栏相同顺序,形成一个棋盘式平衡表。③“最终产品”。分别列出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大修,年末库存(或储备),集体消费,个人消费和出口。这种平衡表的另一种形式,是去掉“资源”部分,将它与“最终产品”部分的有关项目合并,如将年初库存(或储备)与年末库存(或储备)合并成为库存(或储备)变化差额,将进口与出口合并成为进出口差额,列入“最终产品”部分。

价值表

按纯部分编制的。纯部分是由生产工艺、消耗构成、产品用途基本相同的产品所构成的部门。 投入产出分析

表可以从横向和纵列两个方向进行考察,横向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反映各部门产品的分配使用情况,分为第一、第二两部分;纵列反映部门产品的价值形成,分为第一、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反映非生产部门和个人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所得到的收入,一般不编这一部分。

通过有效的预测方法和控制措施,对销售费用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以最低限度的费用开支获得相对较高的产品销售效益。

1.销售费用的预测方法

在销售目标的管理过程中,预测销售费用的方法通常有如下七种。

(1)销售百分比法

使用这种方法预测销售费用,一般采用以下两种方式:

①用上年费用与销售量的百分比,结合预测的销售量确定销售费用;②加权平均最近几年销量费用的百分比,其结果作为预算销售费用参考。

(2)最大费用法

最大费用指将企业的总费用减去其他部门的费用,剩余部分作为预算销售费用。这种方法可能产生以下两点缺陷:

④预测费用偏差太大;②各年度销售预算不同,不利于营销主管稳步开展工作。

(3)零基预算法

零基预算法是指在一个预算期内一项活动从零开始,营销主管提出销售活动所需的费用,并对活动进行投入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采取如下步骤实施:

①选择对销售目标贡献大的活动;②把所选择的活动按贡献大小进行排序;③按照排序进行费用的合理分配。

使用该方法需要注意两点:一是在分析过程中应当反复论证才能确定所需结果。二是贡献小的活动项目得不到所需费用,注意合理选择。

(4)边际收益法

边际收益法是指分析每增加一名营销人员所获得的效益与所花费用之比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①确定每位营销人员的销售费用。计算公式为:每位营销人员销售费用=销售总费用/营销人员数量。

②根据每位营销人员销售费用的多少确定营销人员的边际效益。

③分析边际效益大小,确定销售费用的多少。

(5)同等竞争法

指营销主管以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费用为基础预测销售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实施步骤一般如下。

①收集整理行业和竞争对手的历史销售业绩资料;②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并与本企业历史销售业绩进行比较;③根据分析、比较的结果确定销售费用的多少。

使用这种方法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充分了解、及时获得行业和竞争对手的资料,二是获得的资料应反映以往年度的市场和竞争的真实状况。

(6)投入产出法

指在不强调时间性的情况下,将投入和产出进行对比,从而预测销售费用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实施步骤一般如下。

①收集企业在最近三年投入与产出的相关资料;②分析收集的资料,并与当前的投入和产出作对比;③以分析、比较的结果为依据预测销售费用。

(7)任务目标法

指通过比较各项费用与销售额的比率预测销售费用的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项活动费用对总任务的贡献率。如表20所示。

表20活动费用贡献率费用项目日常管理费用流通费用促销费用机构设置费用贡献率30%20%34%16%②计算各项活动实现的销售额。计算方法如下:

实现的销售额=总销售额×贡献水平率

③计算各项费用与实现的销售额的比率。

④对比各项费用与实现的销售额的比率。

⑤根据比率,预测、调整费用。

2.控制销售费用的措施

使用合理的控制措施。降低销售费用,以较少的费用获得较多的利益。销售费用的控制主要包括销售管理费用控制和市场推广费用控制。

1)销售管理费用控制

销售管理费用控制是指对管理整个产品销售过程所花费用的控制,其中销售管理费用包括三个方面。

(1)日常管理费用

这一项费用包括实施产品销售的日常工作管理所花费用。如采购费、人事费、会计费、总务费等。控制日常管理费用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分析、评估每个项目,减少不必要的费用支出;②记录费用支出情况,定期核查;③费用控制要适度,不可过高或过低。

(2)机构设置费用

建设和管理产品销售组织所花费用,如营销团队建设和管理费用、维持售后服务机构所需费用等。控制机构设置费用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①市场规模及发展潜力的大小;②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状况;③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④预设机构的大小。

(3)营销人员费用

包括营销人员进行产品销售活动所花的差旅费、交通费、通信费以及工资等。控制营销人员费用一般有五种方法:

①自行负担,即营销主管制定佣金比例时,将费用支出计算在内,此法适用于纯佣金方式。优点是公平一致,处理简单,能保证企业利润。缺点是营销人员行动不易控制;业务性质不同,支出也不同,对营销人员较不公平。

②限额报销逐项限制法,即对营销人员所有可能的开支逐项制定一个最高限额。好处是能够合理控制营销人员的各项费用开支。

③总额限制法,即规定营销人员一定时期内所报销费用总额的最高限额。它的缺点是有些费用很难确定限额。

④无限额报销逐项报销法,即不限额度允许营销人员就其所支付的费用逐项报销。优势是灵活、有效,有利于营销人员建设性地开展工作。不足之处是费用控制程度较差,需要进行定期核查。

⑤完全报销法,营销人员只需定期报告费用支出的总额,即可全额报销。优势是可以激发营销人员的责任感。缺点是只适用于能力和信用度较高的营销人员。

2)市场推广费用控制

市场推广费用控制是指对在整个产品推广过程中所花费用的控制。其中包括广告宣传费用、促销费用、市场辅助用具费用三个方面。

(1)广告宣传费用。

广告宣传费用的控制可以从三个步骤着手:

第一步,依年度广告计划为依据,安排各月广告费用;第二步,合理制定各区域广告宣传预算,并监督这些费用的使用情况;第三步,如遇到问题,应与相关媒体协商,及时解决。

(2)促销费用。

具体来说,控制促销费用的步骤如图26所示。

(3)市场辅助用具费用。

控制市场辅助用具费用时,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依据区域情况的不同,分配相应的市场辅助用具;②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合理分配费用数额的多少;③设置专人定期检查辅助用具使用情况。

图26控制促销费用步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0686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