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将因“云”而亡?2017传统IDC商何去何从?

IDC将因“云”而亡?2017传统IDC商何去何从?,第1张

IDC将因“云”而亡?2017传统IDC商何去何从?

引用:BAT、Ucloud、快云等云计算企业带领赣万公司入云空。传统IDC遭遇严冬了吗?服务器机柜空是否冗余?设备是否闲置?网络带宽有利可图吗?是否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发展趋势?

IDC制造业是否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近年来,云计算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些传统产业链的布局,而与云计算密切相关的传统IDC制造业最先受到磁感应这一巨大冲击波。目前,许多IDC公司都在积极寻找向云计算模式的过渡,一些专业人士认为传统的IDC模式可能会衰落。

但是,在百度搜索引擎中搜索“中国IDC市场”,可以找到很多鼓舞人心的IDC市场分析数据。“2017年中国IDC市场再次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总规模714.5亿人民币,同比增速37.8%”,“17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突破900亿人民币”,“今年中国IDC市场规模将达到1900亿人民币”。众所周知,数百亿元规模的制造业,其实是在为沉浸式的中小IDC厂商担忧。

首先要掌握中国IDC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的驱动因素。云计算不可或缺。除了“云计算”、“云计算平台”等关键词经常可以在各种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中看到,云计算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也是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使用云服务器,越来越多的公司步入云端空。正因如此,似乎只有连接云计算,才能把握未来的消费市场。

传统IDC厂商遇到这种前所未有的培训如何选择?有必要转型发展成为云服务商吗?这意味着必须投入大量的资产和人力资源,回报率长。根据相关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现阶段云计算市场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效益。2017年,amazonAWS和微软Azure相继降价。这场云价格竞争可以说是“暗度陈仓”了。但毫无疑问,价格对于做一个红云的服务商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假设转型发展成了云服务商,要应对的竞争对手不仅是海外知名的亚马逊、微软,还有中国的阿里云服务器、快云等不可小觑的企业。所以,作为云服务提供商转型发展,需要三思而后行。

此外,边肖认为,中国IDC市场运营规模的不断发展,不仅仅是因为目前云计算的“普及”,还有国家政策的利好因素。“互联网技术”的明确定义和“全员自主创新,自主创业”产生的自主创业潮刺激市场,吸引大量厂商进入IDC市场。此时,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赢得大量客户,是传统中小型IDC厂商必须考虑的问题。

看看目前国内IDC厂商呈现的服务项目,不会太难发现。除了传统的注册域名、云虚拟主机、VPS主机、托管租赁之外,现阶段也有不少服务商借机发布云计算产品系列,如京安网络、世纪互联等。但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人手不够,IDC厂商在这里能拿到的利润也在减少。那么传统IDC厂商目前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利润呢?

传统IDC厂商基本上可以通过升级现有产品,提高毛利率来扩大产品系列,很多IDC厂商也是这样做的。例如,静安网络借助其主打产品——知名品牌快云,自主开发云计算服务平台,为公司呈现必不可少的基础IT资源,如快云Web服务器、快云VPS、快云Anti-D、快云CDN等测量存储产品和互联网安全产品。

静安网络云数据中心(资料图)

对于传统IDC公司来说,如何在唯一的时间窗口内利用现有的资源和客户向云计算拓展或转型,提升工作能力水平,是未来两年的重要发展趋势。在这整个过程中,传统IDC公司的对手只有他们自己。要战胜自己,他们需要摆脱对繁华的恐惧,依靠安逸的现状。

总的来说,当传统IDC厂商在云服务提供商和不断涌入IDC市场的新生力量的市场竞争压力下工作时,他们必须选择正确的重点,向客户展示可靠和高质量的服务项目,这样才能站稳脚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21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30
下一篇 2022-04-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