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

关于预制菜行业发展的深度思考!,第1张

2021年上半年,味知香抢到“预制菜第一股”的名号上市,千味央厨、安井食品、九毛九、盒马鲜生、朴朴、锅圈、望家欢等企业也纷纷涉足预制菜。赛道之中不乏美团、IDG资本、英诺天使基金等的支持。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品牌和企业透过线上线下渠道上架自己的预制菜产品,比如最近盒马与农耕记联手打造的预制菜系列产品、永辉超市推出自有品牌“辉妈到家”主打预制菜快手菜、海尔集团推出海尔食联网,旨在打造“智慧家电+名厨+生态预制菜”的商业模式、10月31日,饮料界新贵元气森林战略投资预制菜品牌“麦子妈”,正式进军预制菜,预制菜赛道风起云涌,一切皆有可能。

毫无疑问,他们的品牌营销再一次把矛头对准年轻人,各家的slogan诸如“解决年轻人居家吃饭问题”、“为都市白领提供大厨美味”等等,有讨好资本的嫌疑,但年轻人是否买账,一切待烟消云散后等待时间的检验。

前两年行业纷纷看好的净菜市场,各路资本也是相继追捧,行业先行者不乏不断地扩大规模,推出各式各样的包装方式甚至过度包装,最后绝大部分都倒在了半路上,尤其是toC净菜,如青年菜君、小龙女、美味七七等电商品牌。由于净菜技术含量不够高、客户痛点解决不够彻底等原因顺势催生出了预制菜,预制菜以其工业化标准、方便快捷、大厨美味、成本比外卖低等诸多优点一举秒杀,但预制菜是否就没有痛点,它的终极形态又是什么?

预制菜发展目前面临的最大痛点就是就是关于预制菜是否营养健康的讨论,关于这点也让很多消费者如鲠在喉、心存排斥。

预制菜的门槛比净菜高很多,需要专业人员通过食品工业手法,对各类菜品原料进行专业分析,针对食材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有针对性的研发,严格控制油、盐、糖及各类营养成分的含量与配比,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对各个环节进行关键控制点危害分析,科学包装保持菜品的商业无菌环境;部分菜品需采用急速冷冻技术并在零下18度存储与运输,以及时保障菜品的新鲜度和口感。

但在目前的实际 *** 作过程中,部分企业存在使用劣质食材,生产不规范,菜品高盐高脂肪,包装材料不安全、菜品变质的情况。

企业管理体制的漏洞、社会责任的缺失,监管的不完善,这些会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市场资源的整合吞并而优化,如果说行业发展是必然趋势,那么民众和社会舆论的关注自然就会督促企业工业和食品安全体系的完善。对于小型食品生产企业来讲,唯有精准定位,加快提升工业生产现代化水平,以自动化、机械化、科技化护航食品安全才是长久之道。  

目前预制菜的产品形态主要分为冷冻、冷藏和常温三种,其中冷冻预制菜以其最大程度的保持菜品本味和鲜度,还有较长的保质期逐渐赢得市场认可,但同时对冷链仓储、运输和销售有较高的要求。判断终局为“速冻菜肴集中度更高,其他菜肴区域性竞争”,最终高效率者历经持续的洗牌可实现份额集中,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我国物流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部分物流企业开始进入生鲜物流领域,直接促进了我国冷链运输行业发展。在专业物流企业的带动下,低温保鲜技术、车辆设计制造技术、信息化物流配送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上述技术的运用成本大幅降低。本行业也受益于冷链物流技术的提升,组建自有冷链运输车队、购置信息化物流系统的成本大幅下降。在先进的物流配送体系下,半成品菜企业扩大了配送范围,提升了产品配送效率,保障食品安全的同时扩大市场覆盖面,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由于我国饮食习惯复杂,地域差异性较大,大单品稀缺,生意规模效应相对有限,也就注定很难形成一家独大,就好比一款梅菜扣肉,每家做出的味型和口感都有区别,天南地北,消费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几千年来发展的中国美食文化上,你无法用一种标准去统一定义衡量。各家在自己的细分领域深耕,八方神仙、各显神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需要工厂的研发团队需要有清晰的品牌战略思维,清楚自己的核心优势,找准目标渠道和菜系切入,形成具有差异化的产品风格和品牌调性。

2、在产品研发上,不能一味地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准,而要结合是否可机械化量产,产品与产品之间能否形成良性互补。前面提到,最终竞争较量是透过规模化效应的出现来突围,大单品撬动,响应高效,能规模者为王。

3、预制菜更依赖B端渠道,口味上直接影响食用,因此采购决策更趋复杂,且终端需要业务员指导服务,部分情况下存在定制诉求。而C端预制菜消费者教育尚早,投入需求更高,且由于冷链运输要求和保质期短,物流成本和损耗很难管控。不过未来市场的井喷一定是在C端市场的成熟,这些问题都会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保鲜技术的提升而得到解决。所以,工厂要实现内销增长,或者想获得资本青睐,迟早要布局C端,注重品牌营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450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6
下一篇 2023-04-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