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道观,寺庙的收入来源有哪些

中国的道观,寺庙的收入来源有哪些,第1张

中国大陆的宗教活动场所,部分登记在册,部分未登记。登记时有关部门会一次性收取登记费用,并发给《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

如杭州灵隐寺这样的古寺古庙,必定是登记在册的,其收入来源,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用于寺庙维修维护;大部分则源于信徒捐赠,法事所得,旅游景点收入等。比如上海龙华寺年初一的头香(农历新年第一柱香),数年前已售价20万人民币(道听途说,数据如不符,请指正)。这些收入归寺庙道观所有。同时,这些宗教场所自用的房产土地等免缴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这也是一种变相的收入吧。

未登记的宗教场所,多为群众自发修建,在农村比较常见,数量不少,建筑风格有的豪华有的简陋,不一而论。这部分宗教场所,也有善男信女供奉,也应信徒所求办各种道场法事,当然也收取费用。不要忽视广大农村群众在宗教上的消费能力。一场持续三天的丧事,加上之后的“头七”祭奠,周年祭奠等,费用高达数万。各种菩萨生日等特殊纪念日,也会有相应收入。村里有个出人头地发达的人物,基本就不愁供奉了。

根据2005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令(第426号)《宗教事务条例》,宗教团体的成立变更注销要办理登记(之前有国务院145号令《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所以从理论上说,这些未登记的宗教场所是“非法建筑”;进行的宗教活动,可以被认为“非法集会”;捐赠所得也可以是“非法收入”。另外,这部分宗教场所的收入,往往放在银行个人户头上,由此引发的钱财纠纷也在所难免。但是在农村,这部分宗教场所又确实有存在的必要性。这一点可以开题另论。

以下回答摘自中国道教首部全景式历史传记——《创道记》之《前言:与中国历史血肉相连的文化国粹》一章。原文首发于百度阅读网页链接

和世界其他宗教一样,在道教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曾分化为众多支派,每个教派都有创派祖师、历代宗师和高道大德。在共同尊崇三洞尊神,尊奉三十六部真经的背景下,各派在教规、教制和修炼方术上则各有侧重。但现在主要分为“正一道(也称正一教或正一派)”和“全真道(也称全真教或全真派)”两大派别,在中国本土合共拥有住观道士近3万余人,散居正一派道士约6万多人;登记备案的道教活动场所3万多座。其中道教宫观约9000座,登记开放的宫观2000余座(据2011年南岳国际道教论坛介绍)。而由于历史和宗教传统的原因,散居于全国各地乡村城镇的“正一派火居道士”就人数更多。

正规的道观自然有,自然一部分有被政府占着。不知道下面数据准确与否,不过至少也说明了,我们还需更加努力振兴道教。2009年,建国60周年的时候,宗教界的统计数据:现有道教宫观3000余座,乾道、坤道5万余人。信徒无法统计。【数据肯定有变化,这两年道教有些兴头】道观很多,也有道士,具体年龄不详,至于结婚,加入道教有两种形式:一是成为正式的道士,二是成为道教居士。成为正式的道士,也有两种情况,一是成为全真派道士,二是成为正一派道士。二者均须履行拜师手续,但前者必须到道教宫观出家,后者则不需出家。要成为道教居士,只要到道教宫观办理皈依证即可。做一名道士,只要履行以下手续即可:(一):一份本人的自愿出家书,表示非他人、外力所迫,本人自愿出家;(二):一份家属的同意书,即主要家庭成员不反对;(三):一份无刑事、或其他严重的犯罪纪录证明书(如果你是本地出家,当地居委会、街道、村组织就可证明;如果你是异地出家,需要当地派出所或公安部门证明。)其他事宜由你所出家的具体宫观决定。有了以上三份证明后,其次就是看你能否适应道观生活,即考验期和观察期。一般1--2年。如果你经受住了考验,也觉得自己能适应道教生活。则可在考验期后,正式出家,蓄发、冠巾,学习道教礼仪、文化。中国有四大道教名胜四川鹤鸣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江苏茅山。信仰人数不确定。,道教起源于中国本土,外国好象很少有信奉道教的。当然是中国最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455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