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的艺术营销

毕加索的艺术营销,第1张

有句话说:“穷人有穷的原因,富人有富的理由。”

梵高毕加索都是天才画家,但毕加索善于经营自己,而梵高只会默默作画,他们人生的境遇因此有着天壤之别。

梵高生前穷困潦倒,虽然一生画了900多幅油画作品,但有生之年只卖出过一幅画,收入是400法郎。

相比于梵高,毕加索的人生就灿烂辉煌了很多。

在毕加索辞世时,留下了数万幅画作、数幢豪 宅和巨额现金。

据测算,毕加索的遗产总值达到395亿元人民币 。

同样是画家,为什么毕加索会如此富有?

原来,毕加索不仅是个绘画天才还是一位营销天才,更是个会讲故事的高手 。

毕加索非常善于讲故事,就连自己的出生都能讲述成传奇。

1881年10月25日夜晚,毕加索出生了,刚生下来的毕加索浑身青紫,一度被误以为是死婴,差点被遗弃。

据毕加索说,是他当医生的舅舅往他的鼻孔里猛灌了一口雪茄,才被唤醒活了下来。

就这样,毕加索出生的故事一直广泛流传,以至于后来人们每次谈到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都会提到他那传奇的出生经历。

而毕加索刚到巴黎时并不为人所知。

当时巴黎的画廊大堂中,摆放的都是已成名的大师作品。

毕加索看到自己的画不好卖,就雇用了好几个学生,让他们每天去画廊转悠,问画廊老板:“请问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

“请问在哪里能买到毕加索的画?”

“请问毕加索到巴黎来了吗?”

不到一个月,巴黎大大小小画廊的老板就都知道了“毕加索”这个名字,希望能快点见到毕加索本人并拥有他的画。

这时,毕加索“恰好”带着他的画来到画廊,成功卖出了画作,并从此成名。

在法国打响了品牌后,毕加索每次出售画作前,会先办个画展,邀请熟识的画商来听他讲画作背后的故事和创作意图,激发人们的购买兴趣,就像如今许多 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故事一样。

除了通过讲故事卖画,毕加索还是个深谋远虑的理财达人。

法国波尔多有一座酒庄以出产高级葡萄酒享誉世 界,自1945年以来,庄主每年都会邀请绘画大师为其设计酒标,其中1973年的酒标就是毕加索设计的。

当时,毕加索并没有向酒庄索要设计费用,而是接受了一批葡萄酒作为稿酬。

他认为这批酒贴上了自己设计的标签,将来价值一定会飙升,获得更高的溢价。

事实的确如此,这一年的酒质一般,却拍出了一桶7万英镑的天价,全在于其酒标。

可见毕加索是一个有远见的理财高手。

在毕加索成名之后,即使购买很小件的生活用品也喜欢用支票付款。

因为他认为,店主与其拿着支票去银行兑换小额的现金,倒不如将这张有毕加索亲笔签名的支票当作艺术品收藏起来,至少也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纪念品,说不定以后还能升值。

而支票不兑换,毕加索就相当于没花钱。

当然,身价不菲的毕加索并非为了省这几个小钱。

他深知懂得收藏他签名支票的人一定是有眼光的, 而有眼光的人在相互交流中,无意间也在为他做推广,这种推广越多,他的知名度自然越高,作品的价格也会水涨船高。

与穷困潦倒的梵高不同,毕加索不仅善于营销,还玩转了社交商业。

毕加索的全名翻译成汉字长达98个字,连他自己也未必记得住。

这来自他家乡的风俗:毕加索家乡的人在为孩子起名时,除了会把祖先的名字加进去外,还爱把和自己关系亲密的亲友的名字加进去,其真实目的是想拉近自己与对方的关系。

在他们看来,构建靠得住的人际关系无比重要。

毕加索一生顺遂,与他生来就具备良好的社交天赋和商业头脑不无关系。

毕竟,会画画的人不少,能把每幅画卖出去的人却不多。

正因为毕加索不是那种一辈子只会默默作画的画家,而是会讲故事的营销达人,所以他与一般画家的际遇有着天壤之别。

毕加素曾说:“我画的不是事物的表象,而是不能用 肉眼看出的本质。”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毕加索确实看透了艺术营销的本质: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吸引顾客、扩展产品价值。

记得大学时,看过《大学生的“坟”》,里面讲到一名家徒四壁却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带着母亲上大学,她学习那么好,又那么孝顺,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最后却自缢而亡。

世界著名的印象派画家梵高,一生精神恍惚,拧巴煎熬,穷困潦倒,画作中向阳的向日葵一直没有让梵高内心向阳,无畏悲伤,反而自残割掉两只耳朵,最后因为贫穷等原因,绝望自杀在艺术上。

同为家喻户晓的大画家毕加索,以《格尔尼卡》等杰作闻名世界。他与梵高的生活大相径庭,他经济雄厚,富可敌国,一幅名画的卖价够普通人一辈子的花销。

为什么同为著名画家,生活却天壤之别?

因为,梵高只知画画,完全沉浸在艺术上;而毕加索不仅专注画画,而且懂得营销,擅长卖画—这就是最大的区别。

所以,放在今天来看,梵高,只会做产品,拥有工匠精神,是个手艺人;

毕加索,不仅是产品经理,还是营销大师,是个手艺人和生意人的斜杠青年!

你把目的隐藏的越深,你达成结果的几率就越高!前期先获得信任。

 

在美术史上,生前就拥有如此多财产的画家,从古至今,仅此一人。而且,毕加索还是第一个在活着的时候,就看到了自己的作品被卢浮宫收藏的画家。毕加索的一生真是辉煌灿烂。毕加索不但是个艺术天才,更是一个营销高手。

毕加索从来都不会等着别人来买自己的画,而是通过各种办法炒作自己,提升自己的名气,然而吸引人别人来买画。用今天的话来说,毕加索是一个懂得如何品牌的人。那么毕加索究竟是怎么打造个人品牌的呢?毕加索是个西班牙人,初到巴黎的时候,毕加索毫无名气,也不认识什么人。他雇了几个大学生,让这几个大学生充当买主,在巴黎各大画店到处转悠,并询问老板,“请问,这里有毕加索的画吗?”“请问,哪里能买到毕加索的画?”“毕加索到巴黎了吗?”一来二去,画店老板对毕加索这个名字也就越来越熟悉了。时机成熟后,毕加索带着画作来到了巴黎各大画店。画店老板就纷纷抢着买毕加索的的画作。毕加索因此一举成名。

毕加索非常相信自己的能力,提前预支了自己的知名度。营造出一种自己已经很火的“假象”,虽然一开始耍了一点手段,但最终还真的把自己给捧红了。毕加索不仅会炒作自己,还是一个非常有商业意识的画家。在20世纪,人们买东西都是付现金,但毕加索却不,他通常都是给店主开签名支票。并把自己的名字签在了支票上。店主也很精明啊,与其这点小钱跑到银行换现金,不如把它裱起来摆在店里面装门面,明星效应宣传的不仅仅是商店,同时也进一步宣传了毕加索。当越来越多的商店都开始这样做的时候,毕加索在巴黎的名气也就越来越大。

毕加索不仅是一个画技精湛的艺术家,更是一个懂得营销之道的商人。毕加索在卖画的时候,一次只准许一位画商进入他的工作室,其他人一律在外等候。在画室,毕加索认真为画商讲解画的创作背景、画里的故事,吸引画商对画产生兴趣,从而间接地提升画的价值。因为画商之间相互不知情,因此难免就会进行各种猜想,画的价值空间无形之中也就会不断上升。利用信息不对称,让画商之间彼此猜疑,形成竞争,抬高售价。

这就是毕加索的商业智慧。最终,毕加索不仅把自己的画成功推销了出去,还卖了一个好价钱,毕加索作品超级热卖的原因,一方面除了画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另一方面其实在于品牌的价值,“毕加索”三个字本身就是一个金字招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515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