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销售故事分享

苹果销售故事分享,第1张

从买苹果 故事 看销售高手如何挖掘顾客需求,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苹果销售故事分享,希望大家喜欢!

苹果销售故事分享1:

第一次公共关系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拿出一个苹果说,这个苹果是早上在家门口的市场上买来的,大约0.5元钱,如果不考虑客观条件,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依靠自己的智慧,来为它增值,卖到一百万元。有什么办法么?

一个苹果,卖到一百万,您想钱想疯了吧?老师的话音刚落,坐在最后一排的胖子扯出一嗓子,全班哄堂大笑。要是一个苹果卖到一百万,傻子还来上课啊!不知谁又一嗓子,全班炸了锅。

老师并不说话,只是微笑着看着大家,过了大约有一两分钟的样子,又把苹果举了举,我想把他卖到5元钱,你们有没有办法?

这个好办,加一个漂亮的包装,苹果上印上金猪贺岁,应该能卖出去!有人提议。

大家点了点头,

那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把这个苹果卖到10元或者20元钱?

把它拿到一家高档的大酒店,榨成苹果汁,别说20元,30元也可以卖得到。

怎么样,苹果已经可卖到30元了,

接着来,接着来,我们把它卖到一百元!

班里一下子陷入了沉默,大家瞪着眼看着老师,老师举着苹果在我们面前晃来晃去。

有了,找李宇春在苹果上签个名字,别说100块,1000块都有人买, 这个同学的主意怎么样,会不会有人买?会的,很多同学都在点头。

在大饭店里做成水果沙拉或者拼盘,也可以卖到100元,又有人喊道。

不错,做成水果拼盘或者沙拉可以卖到一百元,找李宇春签个名差不多可以卖到1000元。看看,这个苹果现在已经至1000元了。

那我想把他卖到一万元,该怎么办?老师得寸进尺。

放到神六上,上天走一圈,保您能整到一万元!

不错,这同学的主意不错,只是神六已经下来了,如果把我的苹果能放到神七上,你们说,一万元,我卖不卖?

不卖!

看来一万元已经不成问题了。我想把它卖到6.6万元。有没有办法?这次不用你们想了,我来给大家读则新闻。

据法制晚报2006年10月24日报道,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性苹果专场首次举行,昌平崔村镇真顺果园张国福的宫藤红富士摘得“奥运苹果”果王桂冠。该“奥运苹果”果王6.6万元天价拍出。

看看,如果我的苹果能获得这个称号,并且拿去拍卖,是不是可以卖到6.6元?

同学们,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继续想,我想把他卖到十万元,有没有办法?老师举了举苹果。

云南有一 种植 物叫红豆杉,据说含有治疗癌症成份,用红豆杉的木头 雕刻 的水杯可以卖到4、5百元一个,我是说,如果这个苹果有这个功能,比如说吃一个苹果,癌症就可以治好,那肯定10万元有人买的。

那当然,别说10万,100万、1000万有人买!同桌跟着附和。

阿董朝这个女生伸了伸苹果,很好!挖掘苹果的功能。

哈哈,我这个苹果被忽悠到了一千万!再想想,还有没有办法?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定情物,刚刚在考古的墓穴里发现!

砸住牛顿的头的那棵苹果树死前最后结的唯一的苹果,肯定能够买到10万的。

温到美国访问,小布什在他的农庄里亲手摘给的苹果,被拿到抗震救灾晚会上拍卖,最好是中央电视台一套直播,还能卖到一千万的。

大家七嘴八舌在议论,课堂一下子活跃起来,似乎每个人都有很多这样的点子。

一个苹果能不能买到一百万?能!不仅能,而且还有可能买到一千万甚至更多。看来,这并不是件很难的事。这需要策划。

这不是赵本山和宋丹丹演的小品公鸡下蛋的事吗?班里哄堂大笑。

我们现在举行一个小型的拍卖会,来拍卖这个苹果。请大家注意,这是真的拍卖,就是说,你喊了价你是要掏钱的,请大家慎重考虑。这个苹果是老师亲自挑选的,是第一节公共关系课上的教具,阿董加重了第一节公共关系课的语气,在这一节课上,理论上这个苹果曾经被卖到一千万元,现在开始拍卖,起价1元人民币。

2元、3元、5元、10元,12元、14元......

大家轮番抬价,一会给炒到了55元,

我出100元,一个女孩站了起来,

100元,疯了吧,同桌拍了拍我的肩膀。八成是献媚,

130,驴子立刻反击。 只剩他两个人在叫价,互不相让。一直到最后,驴子叫到330元时,静子不再吭声,脸气得通红。

阿董问驴子后悔不后悔,驴子说,不后悔,阿董说,那你掏钱吧!

驴子爽快地掏出了330元,老师毫不客气地接过来,朝大家举了举,装进了口袋。

晚上驴子又花了一百多请宿舍的客,大家都笑他买了个金苹果时,驴子神秘的一笑,这给阿董印象多深啊,这课的成绩没问题了!如果因此要拿到了一等奖学金,你说这个苹果值多少钱?一等和二等可是差了一千多啊!你说值不值?

公开行贿老师!大家于是起哄要分了他的金苹果,驴子哈哈一笑,这可不成,这个金苹果还有用途,要送给女朋友,再讨讨她的欢心!这头驴子可真不笨啊。当然这是后话。

给产品增值的办法

如何给产品增值呢?他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几行:

第一、包装产品,使产品看起来更漂亮。比如给苹果包装,包括在苹果上印字,加包装纸或者包装盒。

第二、深加工。比如把苹果榨成汁,或者做成拼盘或沙拉。

第三、增加产品的功能。比如苹果可以治病或者美容。

第四、增加产品的 文化 内涵。比如请李宇春签名、和牛顿拉扯起来,和梁山伯、祝英台联系起来、和爱情联系起来。

第五、借力。借名人之力、借拍卖之力、借事件(如救灾)之力。

苹果增值事小,但能折射一个人的商业智慧和赚钱意识。有了这种智慧和意识,什么都敢卖,卖什么都敢赚钱。

我给大家找个新闻看看。外星人有没有?至少没有人见过吧!但我要说,有公司在利用和外星人通话赚钱,你信不信?

据报道,从2005年2月27日开始,美国一家公司就推出了一项拨打“星际电话”的服务,有兴趣的人只要拨打1-900-226-0300这个号码,据称就能向外星人进行呼叫。据了解,该公司将拨打电话者的声音以一个直径3.5米宽的抛物线碟形天线传播到遥远的外太空中。拨打“星际电话”每分钟的收费标准为3.99美元。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千名天文 爱好 者通过拨打“星际电话”向外太空进行过呼叫,平均每个电话的时间长度大约为3分钟。但没有一个“星际电话”拨打者如愿收到过“外星人”的回应。

据路斯格斯大学研究人员克里斯多弗·罗斯称,“星际电话”能够联系上外星文明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据他称,“星际电话”的声音信号只能保证在2光年距离内接收清楚,可距地球最近的太阳系外恒星在超过4光年的区域。大家别不信,这是中国新闻网06年9月8号报道的。

这是在利用人们的好奇心在赚钱!

大家看到了,好奇心是可以卖的。和公园里圈个棚子买票看人鱼姑娘是一样的道理。阿董接着讲。

其实,不但好奇心是可以卖的,很多人们想不到的东西都是可以卖的。

月球是可以卖的。美国的丹尼斯·霍普出售月球土地,这可就真的令人瞠目结舌了。霍普以每英亩19.99美元的价格廉价出售土地,而且还有房产证书,据说有几百万人找到霍普购买了大片土地,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里根、卡特,著名影星汤姆·克鲁斯、哈里森·福特、约翰·特拉沃尔塔、埃迪·墨菲和一些不愿透露姓名的王室成员……

空气是可以卖的,不是有人在卖世界杯赛场上的空气吗?德国世界杯的草坪不是也被切成一块一块的卖掉?

垃圾是可以卖的,不是指你家里的废品啊,那当然也是啊!美国某一个城市自由女神像被拆掉,市政府为几万美元的垃圾清运费而苦恼,有一个家伙找到市政府,交给我吧,你不用出这个钱,他把自由女神像的眉毛、眼睛、鼻子、手指等零件全拆开了卖,居然买了250万美元,这家伙就是后来是洛杉矶奥运会赢利的主。

我们国家有一个公务员,在国庆五十大典前夕到天安门广场游玩,看到有很多更换下来的旧地转,就找到天安门管委会,这些垃圾清运费我出了,只是你们得给我出个证明,管委会的人求之不得,给你个章自己盖吧!他把每块砖编上号,配以天安门广场的证书,有盒子装起来,开始以每块1999元的价格向全国中小学销售。你说能销售出去吗?能的!城市的中小学不好办,但农村的中小学可有人买,因为他们没有去过天安门,能让自己的学生踩着天安门的转升旗,也是很自豪的事情啊!

柏林墙全长169.5公里,其中包括水泥板墙104.5公里、水泥墙10公里。墙高约3.6米,沿墙有253个了望塔、136个碉堡。东西德合并之后,政府为拆掉他大伤脑筋,为此请到了一个叫卡塞尔的人,这家伙不简单,将每一块砖编号,配上证书,向全世界的博物馆、游人销售,还赚了大钱。

买卖无论大小,出售的都是智慧

这是卡塞尔那斯的经典 名言 ,哪个卡塞尔,就是出售柏林墙的主,这家伙在当年越南战争期间曾经主持过好莱坞的异常慈善拍卖会,为越南战争筹款,人们反战情绪高啊,结果可想而知,一分钱也没拍成。这家伙不甘心啊,他让大家推选当晚最漂亮的一个姑娘上场,并征求这位姑娘的意见。由他来拍卖这个姑娘的香吻,结果拍到了惟一的1美元。媒体纷纷报道了“1美元拍卖香吻”事件,卡塞尔成了闻名全国的拍卖师。后来他为德国啤酒上开发出了美容啤酒和浴用啤酒,结果使得一夜之间本来快要倒闭的奥格斯堡啤酒,竟然成了全世界销量最大的啤酒之一。

2000年1月,他的母校休斯敦大学请他回去讲学。一个小师弟就问: “卡塞尔先生,您能在我单腿站立的时间里,把您创业的精髓告诉我吗?”

结果,那个学生的脚还没抬起来,卡塞尔就说了一句超级经典的话: “买卖无论大小,出卖的都是智慧。”

不知道阿董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整起营销来啦,那课我们学过。不管怎么说,一个苹果把班里的气氛弄得很好,有个性,喜欢!

第二次课时,阿董又拿出一个苹果,全班哄堂大笑。又要拍卖苹果?这家伙吃到甜头啦。阿董说,你们以为我又要卖啊,这个苹果是上次一块买的,不卖了,自己吃的。说着,就咬了一大口,嘴里嘟囔着好吃!好吃!

然后对大家说,我花5毛钱是为了吃的,但那位同学花了300多是不是为了吃的?那位同学 说说 。驴子有些不好意思了。我想肯定不是为了吃的,300元可以买上几百斤。那他是为了什么呢?这个同学不说算了,这是他的隐私。但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弄懂它的原因,那我们的销售就成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苹果能够满足他的某种需要,但不是吃。

其实大家想想看,我们买房子,是为了住,但更是为了买一个家,买家的温馨、自由。

我们买绿色食品是为了吃,但更是为了买健康。

我们买美容产品是为了护肤,但更是为了买美丽、青春。

我们买保健产品,是为了买健康。

我们买服装是为了保暖,但更是为了形象和自信。

就是说,我们买任何一件产品,更多买的是它的文化、理念、心情甚至感觉。

如果我们弄清楚这点,销售就好办了。

就是说,文化、理念、观念、信心、健康、美丽、感觉等等都是可以销售的,就看你能不能把你的卖点和人们的需求点结合起来。

顺便说一下,那个苹果所卖到300多元,我是不会独吞的,就算是这个同学为我们的公共关系课的捐款,在适当的时候为大家花出去。

好,有几个人带头鼓掌。

健康、温暖、自信、真情、心情、感情、美丽、爱情能卖多少钱?不是有句话说得好,黄金有价情无价啊?如果是这些东西,多少价钱算高?

如果我们卖的不是苹果,而是自信、荣誉?

如果我们卖的不是衣服,而是信心、面子?

如果我们卖的不是护肤品,而是漂亮、美丽、青春?

如果我们卖的不是房子,而是家,是温暖、温馨、归属感?

如果我们卖的是快乐、是好奇、是幸福、是和睦?

你能说多少钱算贵呢?

问题在于很多人只是在卖产品,不是在卖产品里面所包含的文化、观念、感情、感觉、心情等等这些东西,所以能能说他们会销售吗?

或者他们也想买这些东西,但他们并没有找到满足人们这些需要的条件!

销售的精髓在于满足人们的深层次的需求,而不是表面的需求!

苹果销售故事分享2:

一位老太太去买菜,路过水果摊,看到有卖苹果的商贩,就问道:“苹果怎么样啊?”商贩说:“我的苹果特别好吃,又大又甜!”。

老太太听闻此言摇摇头走了。旁边的商贩见状问道:“老太太,您要什么苹果,我这里种类很全!”

老太太说:“我想买酸点的苹果”。

商贩答道:“我这种苹果口感比较酸,请问您要多少斤?”

老太太说:“那就来一斤吧”,之后这位老太太继续在市场逛,好像还需要买什么。

这时他又看到一个商贩的苹果很抢眼,又大又圆,便去询问:“你的苹果怎么样啊?”

商贩答道:“我的苹果很不错的,请问您想要什么样的苹果呢?”

“我想要酸一些的”老太太说。

商贩说:“一般人买苹果都是要大的甜的,您为什么要酸苹果呢?”

老太太说:“儿媳妇儿怀孕了,想吃点酸的苹果”

商贩说:“老太太您对儿媳妇儿真是体贴啊,将来您媳妇儿一定能给您生一个大胖孙子,几个月以前,这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就是来我这里买苹果,您猜怎么着?这两家都省了个儿子,你想要多少?"

一位老太太去买菜,路过水果摊,看到有卖苹果的商贩,就问道:“苹果怎么样啊?”商贩说:“我的苹果特别好吃,又大又甜!”。

老太太听闻此言摇摇头走了。旁边的商贩见状问道:“老太太,您要什么苹果,我这里种类很全!”

老太太说:“我想买酸点的苹果”。

商贩答道:“我这种苹果口感比较酸,请问您要多少斤?”

老太太说:“那就来一斤吧”,之后这位老太太继续在市场逛,好像还需要买什么。

这时他又看到一个商贩的苹果很抢眼,又大又圆,便去询问:“你的苹果怎么样啊?”

商贩答道:“我的苹果很不错的,请问您想要什么样的苹果呢?”

“我想要酸一些的”老太太说。

商贩说:“一般人买苹果都是要大的甜的,您为什么要酸苹果呢?”

老太太说:“儿媳妇儿怀孕了,想吃点酸的苹果”

商贩说:“老太太您对儿媳妇儿真是体贴啊,将来您媳妇儿一定能给您生一个大胖孙子,几个月以前,这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就是来我这里买苹果,您猜怎么着?这两家都省了个儿子,你想要多少?”

我再来两斤吧。老太太被商贩说的高兴了。

商贩有对老太太介绍其他水果:“橘子也适合孕妇吃,酸甜还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有营养,您要是给媳妇儿来点橘子,她肯定开心!”

“是嘛!好那就来三斤橘子吧。”

“您人可真好,媳妇儿要是摊上了您这样的婆婆,实在太有福气了!”商贩称赞着老太太,又说他的水果每天都是几点进货,天天卖光,保证新鲜,要是吃好了,让老太太再过来。

老太太被商贩夸得开心,提着水果,满意的回家了。

故事启示:

三个商贩都在贩卖水果,但结果却不同。

第一个商贩直接向老太太介绍自己的苹果又大又甜,老太太离开了。这个商贩失败的原因是他没有了解老太太的需求,便试图向老太太推销,结果老太太并不想买甜苹果,就离开了。

第二个商贩了解了老太太的需求,但是并没有进一步挖掘需求,导致他的没有卖出其他水果。

第三个商贩了解同时挖掘了老太太的需求,同时善于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和客户处好关系,快速让客户信任,同时赢得了进一步销售的机会。

生活中 销售技巧 无处不在,通过这个销售案例能了解到销售中的常见问题,希望能带给您一些启发。

从买苹果故事看销售高手如何挖掘顾客需求

我们来看看,这三个商贩的真正区别在哪?

首先,第一个商贩,比较简单,他是在讲道理,而且是一味的向客户灌输自己的道理,甚至连客户真正的需求都没有弄清楚。所以,他什么都没有卖出去,这个商贩层次是最低的。在现实中,恰恰这类销售人员最多,大量的销售人员一旦接触到客户,就试图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灌输给客户,希望其中的哪怕一个亮点能够打动客户,从而让客户产生兴趣。但是,恰恰是这种做法,是最让客户反感的,而且是效果最差的。作为一个销售,首先应该学会的就是倾听,而不是灌输。

我们再来看第二个商贩。这个商贩比第一个强很多,他懂得倾听,并且,他成功的获取了客户的需求:我要酸一点的。于是,他成功的销售出去一斤苹果。这里我们来看看,这个商贩没有一味的去灌输自己的道理,而是倾听到了客户的信息,也就是老太太的需求,这个信息是客户的改造信息,也就是说,这个信息是客户经过自己大脑加工后得出来的信息。

在现实中,一批做销售比较有 经验 的,有一定业绩的好销售人员,大多属于这个层次。他们大多数比较善于搞好客户的关系,从而获取客户的需求——改造信息。同时,在这种“感情”基础之上,想办法满足客户的需求,形成销售。但是,这类销售人员往往很难真正摆脱被客户牵着鼻子走的困境。"

现在,我们重点来看第三个商贩,显然,这个商贩比第二个商贩又高一筹,他真正做到了顾问式营销。他才真正摆脱了被客户牵着鼻子走的困境,不仅成功的获取了客户的需求,还成功的引导并挖掘了客户的新需求。

第一个商贩连老太太的需求都没有搞清楚,所以什么都没有卖出去,第二个商贩满足了老太太的需求,卖出去一斤苹果。而第三个商贩在老太太自身需求已经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居然又创造性的卖给老太太两斤苹果和两斤橘子。

更可怕的是,从此,这个老太太就成了第三个商贩的老客户了,而且是非常牢固的常客。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个老太太以后再来这个市场,她还会去找前两个商贩吗?再长远一点,考虑到有许多的“老太太”,如果时间再长一点,还会有第一和第二两个商贩什么事情吗?这才是第三个商贩真正可怕的地方。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首先,他像第二个商贩一样,倾听,并听到客户的需求——改造信息。不过,这时,他并没有就此罢手,而是想办法进一步挖掘到客户的本源信息(未经老太太自己加工和改造的信息,是老太太之所以要买水果的根本原因)——儿媳妇怀孕了。从而,成功的销售出去两斤苹果和两斤橘子。

这里,要获取客户的本源信息比较容易理解,但在现实中,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获取本源信息,又如何真正去引导和挖掘客户需求,这是“落地”的关键。答案依然很明显,还是本源信息。在销售中,第一步,我们要听,不仅听到改造信息,更要听到本源信息接着第二步,第三步我们就应该抓住这个本源信息,利用我们的本源信息不断的去引导客户,并挖掘客户需求,产生持续的销售。

就此,我们细致的回顾一下案例中第三个商贩的销售过程。

当听到客户的改造信息(要酸一点)的时候,这个商贩没有罢手,马上问了句:“一般人买苹果都想要又大又甜的,您为什么会想要酸的呢?”这里大家要注意,“一般人买苹果都想要又大又甜的”这在老太太看来是个本源信息。这个商贩用这个本源信息成功的引导出了客户的本源信息——“我儿媳妇怀孕了,想要吃酸苹果。”这是第一步,成功的挖掘到了客户的本源信息。这里值得重视的一点是,第三个商贩是用自己的本源信息挖掘到客户的本源信息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在用本源信息进行交换。你对别人说本源信息,别人才会给你本源信息,反之,你给改造信息,别人绝不会给本源信息,你给道理,等待你的就很可能也是道理。于是,用道理沟通,大多数情况下就是道理跟道理之间的“吵架”。接着,针对客户的本源信息,商贩开始进一步的引导。“前几个月,这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总来我这买苹果吃,您猜怎么着?结果都生个儿子。您要多少?”结果,客户“我再来二斤吧。”再次注意,这里“前几个月,这附近也有两家要生孩子,总来我这买苹果吃,结果都生个儿子。”在老太太看来依然是本源信息。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这里,这个商贩不是用本源信息来引导,而是用改造信息(您知道吗?如果您儿媳妇吃了我的苹果,肯定能给您生个大胖孙子)来引导,效果又会如何?老太太会信这句话吗?更可怕的是老太太还会信任这个商贩吗?还会有下面的故事吗?所以,再次强调:引导客户一定要用本源信息,而不是改造信息。

之所以要用本源信息,而且必须用本源信息来引导客户,原因在于,要想成功引导客户,最基础的是得到客户的信任,而道理、改造信息都在很大程度上让客户自然的产生怀疑,只有本源信息才能真正引起客户真诚的信任感。再说的现实一点,人们最相信的是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别人强加的判断结论。而道理和改造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会让客户感觉到我们是在强制性的灌输客户一个结论,让客户接收这个意识判断,客户往往是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的,如此一来,几乎是不可能让客户对我们产生信任感的。反之,我们只提供本源信息,本源信息最大的好处在于,它不带有我们的结论性的观点,而是让客户感受到我们对客户的尊重,把意识判断的权力全权交给客户,由客户自己去判断,因为只有客户自己的判断才能够真正打动客户。所以,当我们不断的提供本源信息时,很容易让客户感受到亲切感和信任感。同时,也只有本源信息才能真正达到这个效果。所以,我们必须用本源信息去引导客户,而不是别的。

我们继续看商贩的引导过程。当获取了客户的本源信息,并用另外的本源信息成功的引导客户产生销售(两斤苹果)之后,这个商贩并没有就此罢手。接着,他进行了第二次引导。“橘子不但酸而且还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有营养,尤其适合孕妇。”依然是本源信息,从而让客户产生了新的需求,并产生了再次销售(两斤橘子)。

但是,到这里,商贩依然没有罢手,要知道,在买方市场的环境下,挖掘到一个客户是多么的不容易,珍惜客户是多么的重要。最后,商贩又用了个本源信息(我每天都在这摆摊,水果都是当天从水果批发市场批发回来的)成功的引导客户成为了他的老客户,成为了他的常客。

看过"苹果销售故事分享"的人还看了:

1. 成功销售故事分享

2. 分享成功销售案例小故事

3. 分享一个销售员坚持的故事

4. 成功销售案例故事分享

5. 成功销售案例小故事分享

一个企业市场营销的成功,除了其市场营销战略计划应该正确外,还要求其营销执行执行规范和效率高 ,那么接下来我跟读者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公司简介

苹果公司,原称苹果电脑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库比提诺,核心业务是电子科技产品。苹果的Apple II于1970年代助长了个人电脑革命,其后的Macintosh接力于1980年代持续发展。最知名的产品是其出品的Apple II、Macintosh电脑、iPod数码音乐播放器、iTunes音乐商店和iPhone手机,它在高科技企业中以创新而闻名。2007年1月9日,苹果电脑公司更名为苹果公司。 苹果公司***Apple***由乔布斯、斯蒂夫·沃兹尼亚克和Ron Wayn在1976年4月1日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里福尼亚丘珀蒂诺市,是在矽谷的中心地带。1975年春天,AppleⅠ由Wozon设计,并被Byte的电脑商店购买了50台当时售价为666.66美元的AppleⅠ。1976年,Woz完成了AppleⅡ的设计。

1977年苹果正式注册成为公司,并启用了沿用至今的新苹果标志。同时,苹果也获得了第一笔投资——Mike Markkula的92000美元。

1978年,苹果准备股票上市,施乐公司预购了苹果100万美元的股票,并

允许苹果工程师们研究早已被施乐视为垃圾的PARC作业系统的图形介面。但苹果的工程师化腐朽为神奇,并将图形介面带进了一个崭新的时空。

苹果公司专门从事开发、制造、销售个人电脑、伺服器、外围装置、计算机软体、联机服务及个人数字式辅助装置。是1995年度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供应商,位居当年"世界百大资讯科技公司"排行榜第11位,"世界软体厂商最大50家"第25位。94、95年度在全球多媒体市场占有率高踞榜首。 

苹果公司的STP分析

1、市场细分***Segmentation***

市场细分的标准有地理因素、人口因素、心里因素、行为因素。iPhone目前已经在全球90个国家销售,有超过180家运营商给予支援,按照地理因素市场细分iPhone市场可以分为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印度市场及其它国家市场。而iPhone作为一款智慧手机,我们也可以用人口因素和行为因素做标准来进行市场细分:

***1***商务型:年龄主要集中在30至45之间的职场使用者。群体特点是拥有稳定的收入,具备对各价位智慧手机的购买能力。他们是商业社会中最重要的群体之一,他们处于企业的中上层,日常工作繁忙,经常出差出国。所以,首先,他们对手机通话及资料传输的连续性及质量有要求其次,手机也承载了其大部分的重要资料,所以,对安全性保密性要求高最后,他们需要随时随地处理各种档案,对手机办公的依赖程度高。所以商务型手机应该帮助使用者既能实现快速而顺畅的沟通,又能高效地完成商务活动。

***2***娱乐型:以学生群体和年轻的上班族为主。群体特点是年龄相对于商务型较下,经济能力较弱。他们使用手机已经不仅仅是通讯用了,录音,照相,摄像,游戏,上网等等功能更为他们所青睐,他们推崇时尚,重视手机的娱乐性。所以他们对手机的要求主要是:价格合理,设计时尚,功能多样,娱乐性强。

***3***开发型:手机市场中比例较小的消费者群体,年龄主要是20-30之间,IT相关行业工作者或手机发烧友。这类消费者的特点是,对手机有极大的探索热情,会使用手机绝大部分功能,尽可能地开发自己手机的潜力,包括为开源的手机系统写软体。

2、目标市场***Targeting***

iPhone采用密集式市场差异性营销策略,在不同时间用同一款产品征服了追求时尚、对科技高度敏感的群体。

从iPhone的现有外观和功能看,苹果公司一直将时尚一族的年轻人作为主要的目标顾客。年轻人对通讯产品功能、外形有着非常高的诉求,比如多媒体应用、网路浏览等。iPhone手机有着时尚的外形、触控式萤幕,还整合了苹果iPod播放器的itunes网上下载软体。可以看出iPhone要以购买、喜欢ipod的年轻消费者为首要受众另外iPhone也是针对商务人士而开发的手机。商务人士更加看重手机的功能,比如文件处理、邮件收发等功能。因此商务人士对iPhone手机的次要受众。除此之外,iPhone从价格上可以明显显现出的特点是,它是一款高阶手机产品。定以市场较高的价格,针对市场中对价格不敏感的群体,满足追逐时尚潮流的人群最后,给予美国市场的iPhone,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群体是,视讯爱好者。

并且iPhone现在的主要市场是本土美国,然而从长远来看,智慧手机的未来市场在中国和印度,苹果若想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就必须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均获得成功,需要采用双重商业模式。

3、市场定位***Positioning***

iPhone把自己定位于凝聚高科技的时尚智慧通讯产品。在智慧通讯市场上,代表了科技的最前沿。拥有iPhone,就是拥有了时尚。而iPhone具备的不断创新的特性,更是能一直吸引对苹果有品牌忠诚的消费群体。

苹果iPhone的市场定位战略有形象差异化战略、人员差异化战略、服务差异化战略和产品差异化战略。

***1***形象差异化战略

苹果iPhone的品牌代言人:乔布斯,他把自己塑造成了“反传统”的斗士,他那种几乎不变的牛仔裤和黑色高领衫,不仅给人以一种酷、嬉皮、反叛的感觉,而且还把这种形象延伸至苹果品牌。

***2***人员差异化战略

营销的核心是情歌经济。乔布斯认为“情感的经济”将取代“理性的经济”,创新跟研发资金的多少没有关系,关键是你所拥有的人,你如何领导他们创新,以及你对创新的理解。

***3***服务差异化战略

设计酷体验。苹果在iPhone品牌塑造上,不采用传统的硬性营销手段而更倾向于柔性的体验制造,公司强调让消费者参与到营销活动中,苹果iPhone在全世界拥有众多粉丝,他们开设有自己的网站,甚至出版自己的杂志来参与到iPhone营销活动中。

***4***产品差异化战略

优秀的产品。苹果iPhone不等同于其它智慧手机,它拥有其它智慧手机的基本效能,但是也有其它智慧手机所不具备的高阶效能,并且它的创新性是无与伦比,比如iPhone没有键盘,而是创新地引入了多点触控***Multi-touch***触控式萤幕介面,在 *** 作性上与其他品牌的手机相比占有领先地位。

   苹果公司是如何做市场营销的

1、产品围绕顾客

Apple 在打造一款产品的时候,围绕的中心思想只有一点:顾客体验,在一项技术没有成熟到提供足够好的客户体验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传闻 iPhone 5 会配备指纹识别而在 iPhone 5s 上面才得以实现的原因,再来说 Mac,Apple 奉行“开箱即可使用”的强大功能,所以打造了 iLife、iWork 等一系列的自主应用。

这些产品和应用都已一个共同特点:基本不需要学习成本。所以经常可以在宣传片当中看到 4、5 岁的小孩子也可以非常熟练的使用 iPad、iPhone 等产品,比较印象深刻的就是,像 iMovie 这样的软体,经过一个小时的店内培训就可以让小孩子们制作出非常不错的预告片,可以说,使用者体验功不可没。

 

2、产品给予营销最大的支援

远的不说,iPhone 5s 的营销中,M7 协处理器的命名其实就是一门学问,其实三星的 Galaxy

S4 和 魅族的 MX3 也有类似的功能叫做 Sensor Hub,但是显然“协处理器”这个概念更容易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

毫无疑问,M7 是为了使用者体验而打造,但是对营销的支援也是显而易见的,当产品和营销全部指向使用者体验的时候,营销根据产品特性起一个容易被接受的名字,开启一个更容易被讨论的话题,这些都是手段很高明的营销哦。那么这些东西来自于哪里——产品。

说一个反例,其实高通的处理器现在被人所熟知完全是目前手机厂商都用它的结果,但是我至今不知道高通的处理器有多强悍,可是 Apple A7 晶片相比于 ARM 11 时代***第一代 iPhone***,CPU 处理速度快了 40 倍,图形处理能力快了 56 倍,这些容易在脑子里面记住的资料让我知道,Apple 好强悍!短短的 6、7 年的时间,处理器发展竟然这么牛逼,就算其他的厂商依旧在强调自己的处理器是最快的,可是别忘了:第一印象只有一次***纸牌屋说的***。

3、产品和零售传递客户体验

Apple Retail Store 最大的功能是“探索、发现和购买”***库克和乔布斯都这么说***,也就是说,这一过程是“不知道——知道和了解——认同并接受”,这个过程中,良好的购物体验其实是重中之重。

为此,Apple 有自己的一套 “Apple Customer Experience” 的培训课程给到所有人,教会他们如何探寻需求、如何与顾客交流、如何促成购买,次年改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套课程反应到 Apple 的那些视讯里,最典型的就是 iPad 的那些视讯了——他们都在说 iPad 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还记的“The new iPad”的释出会么?那场释出会有一半的时间在讲软体,实际讲述的是 iPad 可以用来干什么,又是客户体验,那如果零售店的店员也学会了这些软体的演示并且教给顾客,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事实上他们已经这样做了——零售店的免费讲座和 One to One 的培训不就干的是这件事情吗?

4、价值观的传递

这些是 Apple 最牛的也是最不让你察觉到的,每一次介绍硬体产品,最后都会出来关于能源之星认证的一张图片,这是第一项:环保。

每一次的视讯中,都会有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欠发达国家的镜头和故事:Apple 产品拓宽了他们的资讯渠道和展示内容的方式,为世界发展做出了贡献。

每一次的视讯中,都会有残障人士的加入:Apple 产品可以提升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

还有很多高阶的、中端的镜头,甚至于企业级的、工业领域的。。。

Apple 产品无处不在,为世界做着贡献,慢慢地改变着世界,这些就是润物细无声的传递着他们的价值观吧。。。

其实,Apple 的营销不是独立的,是和企业文化、技术仅仅的联络在一起的,而价值观、使用者体验等营销又是融合在一起的,目前没有什么企业可以做到这一点,除非他们可以再一次改变世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673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