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加班事件,你如何看?

腾讯的加班事件,你如何看?,第1张

春节前,因高强度加班腾讯新员工 怒怼管理层,一时成为热搜。针对此事件,大家如何看?事件折射出什么问题?应如何应对?

事件经过我就不再累述,若不清楚,可网上查找。从人力资源从业者的角度谈下我的一点看法及思考:

一、事件发生的时代背景

1、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全面升级转型及国家政策的调整(如:追求经济发展质量、反垄断、整治行业、提出共同富裕的理念等),对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之前我们比较看重企业的盈利、规模、经济贡献度等,现在对企业 社会 责任的承担更加关注。公众不仅看企业作为经济主体承担的经济功能,而且看企业所应承担的 社会 责任、人性化管理及合规经营。如果一家企业还是按过去的方式粗暴式的管理,不择手段地赚钱,不承担 社会 责任,将为公众所不齿。

2、合规化是个趋势,国家已在加强合规化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宣传力度加大,民众的法律意识增强,对法律比过去任何时候更了解及熟悉;在众目睽睽下,企业明显违规的行为必然对品牌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

3、Z世代(生于1995-2009的人)已成为职场主力,自我意识比较强,不惧权威,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这代人基本的生活压力没有上几代的人大,在劳动力供给不足、企业招人难的形势下,选择机会多,不会单纯因为生存问题而 忍气吞声 。

4、现在处于自媒体时代,各种信息传播速度快,特别是遇到相同困惑或问题的信息,更容易传播,也更容易产生共情,任何企业都无法阻止,使事件的影响力比之前更大,企业受到 社会 舆论的监督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强。

腾讯不愧是家伟大的公司,事件发生后,很快积极应对:“认真反思,尽快整改”。腾讯在此问题上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大家翘首以待。

二、如何应对

通过对事件背景分析,我认为可以在以下方面积极应对:

1、企业应与时俱进,改变惯性思维,摒弃以往的做法,积极影响国家的号召,适应国家政策调整及大环境的变化,在 社会 责任方 面勇于 担当,合规经营,尊重员工,重视员工 健康 ,尤其是龙头企业更应起到带头和示范作用;

2、更加重视人性, 随着国家富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更加强烈,追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成为了很多人的目标 ,企业应正视和尊重员工的需求,尽可能采取人性化的措施,创造条件满足员工的这一需求;

3、企业要加强合规意识,提高管理合规化水平,遵守国家加班方面的规定,不打国家法律的“擦边球”,避免因违规或因加班问题产生负面新闻,从而影响公司品牌和形象;

4、在竞争加剧的时代,加班不可避免,但企业不应变着法子强迫员工加班,而应在保障员工身心 健康 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员工加班。华为也提倡加班文化,但很少有负面新闻,与华为比较人性化,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不无关系,比如:加班的人有免费晚餐,可以免费接送及乘坐出租车回家等。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在国家政策调整,营商环境、 社会 环境变化下,企业必须积极转变思维,顺应变化;在知识更新迭代飞速,环境瞬间变化的时代,我们个人也要积极改变,适应变化,勇于接纳新观点、新知识、新现象。

您是否认同我的观点?欢迎评论和分享!

事件起因是1月25日深夜,腾讯企业微信的一名应届生员工在部门内部大群中,因“赶版本”导致的高强度加班问题,发消息怒怼管理层。

这位员工写道:“自已没有恶意,就是单纯地想问问领导们,内测延期一天,企业微信是不是马上就会倒闭?官网延退一天上线,客户是不是就马上跑到钉钉飞书那去?是不是非得让开发人员加这 20 多个小时的班,才能让这个版本满你们的意?你们做任务排期的时候到底有没有考志过手下人的感受?”从这个发言中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名应届毕业生到职腾讯这二个月,但是对这种加班其它老人已经习以为常的加班文化还是非常的不适应。

另外他可能是受到去年12月份和他同龄的一名同学,由于加班过于劳累突发脑出血,最后不治身亡,当仅25岁,由于这件事的触动,他对腾讯的加班文化又再发起了更加猛烈的炮击,进行了灵魂拷问:“我只是心痛,替你们的家人心痛,也为你自己心痛......我只是希望大家在下一次任务排期的时候、下一次被需求压住喘不过气的时候、被迫加班的时候,好好地想一想,我们离ICU,真的只有“再加一次班的距离”。

他最后还指出“用一个又一个高强度的加班,来换一个所谓的业务突破奖是否值得,并将保留相关的嘉奖文档,留作纪念,每一个造就这种行为的人都是事件的慢性杀人事件的帮凶。”估价到说完这些话后也是知道事件的后果,所以他最后表示这里这个不适合他,他将提出离职。希望领导们尽快审核通过。

对于此事腾讯微信部的负责人黄铁鸣做了回复,并且对于这件事他们负有责任,并且将在后续的工作中对整个的工作再次进行梳理,并提出三点整改建议,包括:

1、及时做好规划。同步优化产品迭代开发的规划与节奏,尽量避免让大家在短期内高强度的工作。

2、健康合理工作时间。团队内部、跨团队合作,结合协同的必要性,共同商议健康合理的作息时间。

3、明确评价导向。不会让大家因为顾虑到考核排序而“比加班、比谁走得晚”,各团队负责人也要在团队内明确沟通考核的标准和依据,引导健康、可持续的工作方式。

当996已经成了互联网大厂工作的福报的时候,人们在职场中通过不断、毫无原则性的加班,用以消耗自己和他人,在用这种不断内卷的方式争取自己上升机会的时候,有这样一位年轻人很勇敢对这种行为说了“不”,而且还说得如此的入情入理。现在00年已经不比80后和90年,他们更加的独立和有对不合理制度的反抗精神,这种行业我们一定要鼓励,唯唯诺诺的年轻人即要受了企业的盘剥,也难真正成为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一个蝴蝶看起来力量小到可以有忽略不计,其它你可能不知道远处的滔天巨浪正因为他的翅膀的一次次煽动而正在悄悄的汇聚。再次新一代年轻人勇敢行为点赞,他们说出我们这些所谓职位老油条的想说但是又不敢说的话。

加班文化幕后的推手究竟是谁?

加班文化应该得到遏制,并且加班应该在合理的工时范围之内。

随着我们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要想获得更好的生活,就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来得到。然而在快节奏的工作过程当中也衍生了一些不好文化,其中比较受到大家抵制的莫过于加班。尤其是在现如今很多的互联网行业内,加班文化可谓是非常泛滥,甚至引发了一些非常严重的社会事件。

根据内部人士的爆料,有一位实习生在公司员工群的内部公然和领导直接对话。对于加班的问题有所反驳,并且表示自己会主动离职,这一问题在曝光之后获得了网上不少网友们的热烈支持,同时也为现如今畸形的加班文化感到羞耻。

其实加班对于每一名工作人员或者公司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加班一定要设置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很多公司为了完成任务,不惜压榨每一名员工的私人时间。甚至不以对方的身体健康考虑,以至于造成不可逆转的后果。对于这种加班自然是不可取,且应该受到质疑。

一家公司可以有加班的现象存在,但是一定要非常合理,应该制定相应的薪资制度。任何的员工只能够在法律规定的工时范围之内完成相关的工作,这不仅是对自己权益的合法保护,同时也是对自己身体健康的注意。一旦发现公司有侵犯自己权益的事情,立即要动用法律武器来维护。

只不过现如今市场过于庞大,导致于各个监管部门没有办法顾及到一些糟粕的加班文化。但是相信在各种社会事件的发酵之下,一定会受到有关部门的强烈监管。相信有朝一日糟粕的加班文化会被弃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801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