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危机的主要类型

企业危机的主要类型,第1张

企业危机的主要类型

危机管理,就是企业为应付各种危机情景所进行的规划决策、动态调整、化解处理、员工训练等活动的过程,其目的在于消除或降低危机所带来的威胁。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企业危机的分类,欢迎大家阅读。

(一)财务危机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是客观存在的,其原因是由融资、资金回收、资产跌价、投资及利润分配等多种不确定的因素引起的。但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种类型:

1、内部财务关系混乱

部门账目各自独立,留有小金库。没有清晰的财务审核审批流程,是领导就可以签字。比如洛阳春都,成立了不大大小小几十家分公司,到破产清算谁欠谁都算不清楚。一本糊涂帐。

2、过度负债。

过于乐观企业发展前景、盲目负债,多出现在新上市的公司中。安然公司的辉煌是建立在疯狂做假的基础上的。它对外借了巨额资金,但借款大部分列入了一些被公司高层所控制的合伙公司而没有反映在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致使高达130亿美元的债务不为投资人所知。与此同时,安然公司利用巨额借款大肆扩张,但投资大部分打了水漂。

3、效益下滑

这是企业经常面临的问题,由于市场容积饱和,竞争者正在想尽办法竞争有限的客户资源,造成企业效益下滑。多出现在夕阳产业,如煤炭、纺织业、钢铁工业往往是由于老企业技术更新缓慢、能耗大,造成成本居高不下,往往竞争不过新兴的小钢铁厂。

(二)人事危机

由于人才流失对企业造成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损失,并且进一步的恶化我们称为人士危机。现代企业中的无形资产价值和智力价值的地位日益提高,员工个人的智力资本也逐渐成为企业不可分离的固定资产。正是由于员工个人智力资本的上升,导致随员工的跳槽后对企业无形资产造成极大的损失。具体情形有以下几种类型。

1、由于跳槽造成保密技术流失,使竞争对手得到企业核心技术,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带走团队和资源,一旦一个重要部门职员跳槽,得到更好的待遇。会产生不可预料的连锁反应,会逐渐造成在职员工军心不稳,慢慢选择离开。

3、重要人员离职公司业务停滞不前,由于重要人员把持企业从决策制定到监督执行的全过程,对企业经营管理了如指掌,他的离去会使企业面临执行难的问题,造成业务停滞不前。

华为与港湾恩怨:1993年,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的李一男硕士毕业后进入华为研发部,凭借出色的技术、业绩及领导能力,1995年升任华为中央研究部总裁、公司副总裁,1998年任华为公司常务副总裁,1999年任华为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00年离开华为,独立创办北京港湾通信公司,自主研发、生产和销售,刚一起步,年销售额就达到2亿元,两年就得到10个亿的风险资本。同时从华为挖到不少关键性任务,其中甚至是多人都是把方案做好之后带到港湾的。也就是说,他们利用华为的资源为港湾做事,包括后来用华为的技术抢华为的市场,对华为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直至华为将港湾告上法庭,后来虽以华为收购港湾这个皆大欢喜的结局收场,避免华为产生更大的人事危机变动。但是它再次提醒我们人力资本在新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媒体危机

由于宣传不符或种种原因,导致媒体提前介入本应该走正常的途径解决的事件中,对企业造成严重舆论压力,对消费者造成舆论误导,从而产生媒体危机。由于媒体危机可以隶属于突发性危机,但是因为越来越多的黑幕都是由媒体最先报导出来的。我不得不把它单独作为一个特殊的非典型危机来面对。

史玉柱的脑白金与征途都是垃圾,起初我看到这个标题时还很高兴,觉得终于有媒体站出来说真话了,勇敢的和炒作大王史玉柱真刀真q的干起来了,可是仔细看后发现自己又上当了!又上史玉柱这个垃圾的传媒当了。他的脑白金那句“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响彻大地,一时间众多媒体纷纷声讨垃圾广告、庸俗宣传词,不符合广告的任何一个原则。可是你吵声越响,他的广告投入越大,竟然成为央视标王。之后又推出黄金搭档,借助脑白金的相似包装和广告推广,又是一飞冲天。难怪有人说史玉柱是营销怪人,成功借助不利因素使坏事变好事。应验了危机是把双刃剑的理论。后他又推出征途网游,又嘴大吆喝要将征途游戏上市,再次引起媒体讨论、声讨。这次他又利用负面新闻,先引用原作讽刺语言,又举出征途现状,证明他是免费网游中最挣钱的。从而证明了征途游戏不管怎么样,但是他挣钱了玩家也赚钱了,那么征途就是一个好游戏。他成功避免了对游戏内容是否垃圾的讨论,笔锋一转坏事变好。高!实在是高!(原广告见大河报广告版)

(四)突发性危机

面对突发性危机企业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因为突发性危机可能是由于天气、供货商、物流商所引起,甚至是第三方学者、组织所引发的危机。他们虽然和企业没有直接厉害冲突,但矛头都指向企业的产品,与消费者密切相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来势凶猛,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特富龙事件,第三方专家说可能含有致癌成份,各个媒体纷纷报道,一时间让杜邦抬不起头。可是没有人有确切证据来证明制癌,正当杜邦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证明没有致癌成份后,已经再也吸引不了消费者的眼球,好像这个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

(2)常常是因第三方所引起

最为典型的就是苏丹红事件:2005年2月18日,英国食品标准署就食用含有添加苏丹红色素的食品向消费者发出警告,并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亨氏、联合利华等30家企业生产的可能含有苏丹红一号的359个品牌的食品,并且说明苏丹红是经查明的致癌物质,最终经过层层围剿最终将来源锁定在一家不起眼的非常小的原料供应商。后又有研究报告指出: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1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但目前只是在老鼠实验中发现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致癌性还没有明确。苏丹红是一种化工染色剂,在食品中添加的数量微乎其微,就剂量而言,未必足以致癌,市民不必过于恐慌。少量食用不可能致癌,即使食用半年,每次少量食用,引起癌症也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不用因为吃了一点就担心致癌,使得众多食品制造商和消费者一片哗然!那么对于KFC或者麦当劳大型企业来说,苏丹红并不是其产品所必须包含的材料,但是由于第三方合作提供中包含,并且又没有提供苏丹红对人体有害的证明,就一直默许存在,直到研究部门发布通告,为时已晚。作为受害者的亨氏、联合利华,本身并不是苏丹红的添加者,但是也是间接导致苏丹红走向消费者的中间商,不得不为第三方承担责任。

(3)如处理不当后果严重,最典型的就是三株口服液。

1996年的中国,整个市场上几乎响彻着同一种声音,那就是三株口服液,它的巨大光芒和声音,已然覆盖了全中国。那时,全国上上下下都在学三株,讨论三株。是年,三株创造了企业增长2000%、年销售额80亿元的奇迹,其中,农村市场销售额占了60%以上。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就传来常德一老汉连喝八瓶三株口服液而至死的消息,被一报纸记者得知,后记者用此要挟三株要封口费。三株自身正不怕影子斜,案子一审胜、再审胜、终审胜。可是由于在官司进行中,没有卖出一瓶口服液,导致三株这个巨人饿死。

企业危机的概念与特征

企业危机可能危及企业最高目标和根本利益,管理者事先无法预料但又必须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回应。所以我们必须对企业危机有所了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企业危机就是指危及企业最高目标和根本利益,管理者无法预料但又必须在极短时间内紧急回应和处理的突发性、危害性、公众性、连锁性事件。危机的关键内涵有以下几点:首先,危机是危及企业根本利益的事件,妨碍组织最高目标的实现其次,危机是突发性事件,往往出乎组织者和管理者的预料第三,危机给予组织决策和回应的时间很短,对组织的执行能力、管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等提出了很强的时间要求。有关资料分析认为:在中国45.2%的企业处于一般危机状态,40.4%的企业处于中度危机状态,14.4%的企业处于高度危机状态。

从危机的概念和已经爆发的危机中,经过梳理我们概括和总结出危机的以下主要特征:

①突发性。危机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突然发生,因而出乎决策者的预料之外,危机爆发的时间、地点以及影响程度常常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②公众性。当危机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传播时效高速化、传播范围全球化,致使企业危机资讯作为新闻素材迅速公开化。

③紧迫性。由于危机是突然发生的,而且会对企业各方面产生破坏性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在短时期内控制并解决它,任何延迟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营销、公众的信任、消费者的信心、企业的美誉度、政府的认可程度都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④延续性。危机事件发生之后,它的影响会持续一段时间,具体多长时间这完全取决于企业危机管理水平的高低。一份对全球500强企业的调查显示:发生危机事件后,企业被困扰及危机后遗症的波及时间平均为8周左右,但是,未制定危机管理计划的企业要比制定危机管理计划的企业长2.5倍。

⑤二重性。“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附。”危害和机遇可以相互依存和转化。危机虽然破坏企业的生产秩序和可持续发展基础,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但同时也带给企业超常的冷静和反思,增强企业的抗逆能力。在这些特征中,突发性和公众性是危机的起因性特征,紧迫性和延续性是危机的实践性特征,危害性是危机的结果性特征。引发危机的原因各种各样,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企业危机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按照危机产生的诱因,将危机划分为外生型、内生型、内外双生型三种。

第一,外生型危机。

外生型危机是指那些非企业自身力量能够影响和控制的环境因素给企业造成伤害,从而引发企业危机的事件。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自然灾害引发的危机。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不可抗拒力所引发的灾难,如上个世纪的三年自然灾害,近期的雨雪天气等。 政治、法律变化引发的危机。新法案的出台、新的劳动标准的实施等都会对企业产生极大的影响。经济、技术变化引发的危机。技术的进步肯定会让一部分行业重新洗牌,新产品、新企业肯定更适合事务的发展规律,对僵化不变的产品和企业是一种否定。媒体、公众误解引发的危机。信息社会,媒体对成就和扼杀一个企业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恐怖袭击事件引发的危机。只要有恐怖袭击事件存在,人们就会处于惊慌和恐怖的气氛之中,企业的持续经营就会少到影响。“9.11”恐怖袭击事件导致的企业连续破产就是最好的实证。

第二,内生型危机。

内生型危机是指企业管理不善,由自身经营管理内因诱发的危机。主要包括战略、人才、产品、财务以及信誉等五种类型。战略危机。战略是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大的走向,不论是长远战略、中期战略和近期战略,战略的失误必然导致判断失误、决策失误和战术失误。战略转折点的出现可能是企业危机的开始,也可能是企业战略调整的开端,调整的好企业化危机为转机,调整的不好,企业将坐失良机。人才危机。在所有的.竞争当中,人才是最核心、最根本的部分。核心人才流失,对企业是最深刻的、最严重的危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靠人才去实施,离开了人才的支撑一个企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产品危机。产品的质量、结构、品种、包装、服务、定价策略、市场竞争力等如果有一个方面出问题,就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困难。财务危机。融资决策失误、股票市场波动、汇率调整等因素影响到企业的资金流断流,财务难以支撑生产经营,最终造成企业生产瘫痪。信誉危机。信誉是企业在长期的产供销过程中,社会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整体评价。企业在场品质量、包装、性能、售后服务等方面给消费者造成重大损失,企业整体形象严重受损,信誉降低,巨额赔偿甚至被责令停产,企业从此陷入危机。

第三,内外双生型危机。

在很多情况下,企业的危机往往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内部管理不善是危机产生的根源,外部环境的变化是危机爆发的诱因。危机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危机的发展阶段。危机的形成发展有着自身的内部规律,客观上表现为周期的特点。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可将危机划分为危机的潜伏期、爆发期、高潮期、转换期、消退期等五个阶段。潜伏期是导致危机发生的各种诱因的量变积累过程,当企业危机诱因积累到一定程度,危机事件就出现了,打破了企业的平衡,危机事件一旦爆发,强度就会不断增大,致使企业形势迅速恶化,组织的管理层经受各方面的巨大压力,此时如果措施得当,危机的强度就会迅速下降,危机爆发后的各种显性问题都会得到解决,危机风暴已经过去。

(二)危机爆发前的征兆。企业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不重视危机管理,就容易患上危机管理缺失综合症。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战略无边界,随意进入新领域。盲目求大、快、全忽视协调务发展,注重增长指标,忽视安全指标和高质量的服。管理政策、财务政策不稳定、缺乏连续性。缺乏应急管理办法,危机出现时没有应对预案,忙中出错,致使危机扩大。不重视公共关系和公共利益,不能与媒体进行良性的互动和交流,只是遮掩,结果是弄巧成拙,名誉受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912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