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营销都有哪些模式?

移动营销都有哪些模式?,第1张

一、整合营销模式

1、整合营销的含义及特征 整合营销又称“整合营销传播”,其中心思想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价值为取向,确定企业统一的促销策略,协调使用各种不同的传播手段,发挥不同传播工具的优势,从而使企业的促销宣传实现低成本策略化与高强冲击力的要求,形成促 销高潮 。中国移动通信有效的将媒体广告、公关活动、事件营销等各种营销手段整合起来进行统一的宣传传播,使所传递的品牌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到目标消费者的心中,实现针对不同客户行为规律的个性化营销沟通。 整合营销模式的主要特征:一是以整合为中心。整合营销重在整合,打破了以往仅以消费者为中心或以竞争为中心的营销模式,注重企业所有资源的综合运用,实现企业的高度一体化营销。二是讲求系统化管理。企业在整合营销时代因其所面对的竞争环境复杂多变,只有整体配臵企业所有资源,将企业中各层次、各部门和各岗位,以及总公司、子公司,产品供应商与经销商及相关合作伙伴协调行动,才能形成竞争优势。三是强调协调与统一。整合营销就是要采取一致化营销,强调统一的行动。这就要加强企业营销活动的协调性,不只是企业内部各环节、各部门的协调一致,而且也要加强企业与外部环境协调一致。四是注重规模化与现代化。整合营销是以当代及未来社会经济为背景的新型营销模式,所以十分注重企业经营的规模化与现代化。规模化在使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为企业有效地实施整合营销提供物质基础。

2、中国移动整合营销的优点 首先,整合营销不仅是一种新的营销思想和理念,而且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有利于企业长期规划与短期规划相结合。对中国移动来说,长期目标是建立一个良好的客户关系,并获得适当利润;近期目标是抢占市场份额。中国移动就是运用整合营销可以让如广告、促销、直销和公共关系等所有的传播程序相互协调,相互制约,促进移动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逐步实现。其次,整合营销有利于加强企业内外部资源的配臵合理化,优化企业的内部组合,从而加大了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企业内部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利于提高企业的规模效益。最后,中国移动通过“全球通”品牌、成立会员俱乐部和开发新的增值业务等实现企业与客户的双向沟通,将移动品牌与消费者需求、便利性、成本很好的结合起来,增强顾客的参与感,进而塑造品牌,建立顾客的忠诚度,大大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价值最大化。

3、中国移动整合营销存在的不足 整合营销要求管理体制的不断改进与创新,而中国移动脱胎于中国电信,企业的天然垄断性,使企业长时间处于垄断的优越感中,这样导致企业员工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企业的管理技能停滞不前,应对行业竞争的忧患意识不强;整合营销在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整合方面,因其处于不完全竞争环境中,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臵,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企业不必要的成本;整合营销运用的传播手段繁多,难以实现各种手段的相得益彰,并且有些传播手段之间有一定的重合性,甚至是滥用,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会影响品牌的美誉度。

二、渠道营销模式

1、渠道营销的含义及特征 :渠道营销即营销渠道,也叫深度营销,是指经过深入调研,发现重点营销某类特殊的用户群体,这类用户群具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但是尚未形成异网用户,或者是其消费潜力尚未被完全挖掘。中国移动公司建立了面向不同的客户品牌或细分客户群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渠道体系,该体系包括实体渠道、电子渠道、直销渠道、代理渠道和增值合作渠道五大类。 渠道营销模式的主要特征:一是多样化的营销渠道相结合,其中代理商模式尤为普遍,他们主营业务是销售通信终端。如中国移动公司以自有渠道参与销售,引导其庞大的社会化分销渠道为主,兼以直销为前者的支撑和补充,由自己牢牢掌握核心大用户和高端客户。二是营销渠道成本与服务附加值相对应。高价值客户对应高成本渠道,低价值客户对应低成本渠道。

2、中国移动渠道营销的优点 通过渠道营销,中国移动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更多元化的方式将商品提供给目标市场,进而启动渠道的积极性,以差异化的地区性产品刺激终端市场,增强对渠道的竞争力;可以动用社会力量积极发展社会代销渠道,加强合作,延伸产品的覆盖范围及市场控制力。

3、中国移动渠道营销的缺点 这种营销模式的消费客户需要深度调研和挖掘,与普通用户相比,其营销成本更高,所需时间成本也更长;渠道建设的质量程度决定移动农村市场开发的成败;各地区都在积极开展连锁营业厅的建设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全国统一的连锁店建设指导原则,各地区现有的连锁店建设都在各自为战,发展不均衡;如何避免渠道冲突,搞好与渠道商直接的合作关系都影响渠道营销的营销成果。

三、体验营销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消费需求观念不再只是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以及获得产品本身,相反,消费者购买商品越来越注重对商品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加强调通过消费获得个性的满足。所以,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根据消费者需求的新特点,引导和创造“个性需求”的市场,体验营销应运而生。

1、体验营销的含义及特征 体验营销是企业以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为目标,以服务产品为舞台,以有形产品为载体,生产经营高质量的检验产品的一切活动。中国移动通过建立体验平台,在体验营销员的引导下,实现人人互动、人机互动,在互动性的展示界面上用户进行新业务体验,把省市、厅店和营业员的推广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有效的推动移动增值业务的营销。体验营销的主要特征:一是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二是以顾客沟通为手段。三是以顾客满足为目标。

2、中国移动体验营销的优点:a、立足现在、着重未来,体验营销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力,它不仅有力地推广了品牌,而且提高了产品经销商的专业形象。体验不仅吸引了很多的客户,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加信任销售商,从而形成合作。b、体验营销通过良好的服务和让消费者积极参与,提高了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增加了企业的利润,这正是价值战的意义所在。c、体验营销顺应了消费个性化时代的发展。在参与竞争的同时,走出了传统上以价格竞争为主要形式的恶性循环怪圈,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品牌战和价值战的道路。

移动互联网营销十二大模式

1、粉丝营销:微信订阅号、微信服务号、手机QQ群、微信群等

2、自媒体营销:企业打造微信公众号、微博号、头条号

3、移动口碑营销:点评类应用与购物分享类网站的点评,比如大众点评、口袋购物、一淘、蘑菇街等。

4、移动公关营销:移动端应用的栏目冠名、新闻投放、公关活动、资源互换等。

5、移动广告营销:朋友圈广告、移动网盟广告、移动端的图片广告(banner旗帜、开屏、退屏、全屏等);富媒体广告;移动端视频贴片与角标广告;积分墙广告;原生广告(信息流、插播、激励互动等)

6、移动视频营销:短视频硬广告;创意短视频;视频贴片与插播;视频APP开频与过渡页面悬浮广告;视频植入等。

7、移动电商营销:手机淘宝、京东手机客户端;楚楚街、口袋购物、微店网、V店、有赞等微店经营;移动电商分销体系搭建与运营。

8、移动植入营销:植入微信大号的热门文章打造;新闻客户端的内容植入等。

9、移动场景营销:线上数据的采集,用户地理位置锁定,用户画相,以及营销信息匹配。

10、移动店面营销:用移动营销工具改进店面销售,从坐销、行销向随时随地销售升级;导购销售工具的移动化;用户数据采集与分析的移动化。

11、移动分销:微商体系;经销商开发与管理的移动化。

12、移动整合营销:对多种移动思维、内容与移动端渠道资源的组合。

移动互联网营销十八般兵法

1、微信订阅号

2、微信服务号

3、微信朋友圈

4、移动广告网盟,如秒针、多盟、腾讯广点通等。

5、APP,涉及交通、工具、美食、家居、汽车、财经等多类型。

6、自媒体大号

7、移动搜索引擎

8、3d移动软件

9、店面移动导购(导购如何使用移动营销工具)

10、客户关系移动管理与挖掘(客户信息收集引导、客户跟踪维护、成交引导)

11、移动网店

12、手机网站

13、H5

14、二维码

15、移动视频,如秒拍、小咖秀等。

16、手机QQ

17、移动社群,如陌陌、手机QQ群、微信群等。

18、网红

移动互联网营销十大趋势

1、移动互联网成为连接业主的主界面

2、移动消费与移动营销的实时匹配(边看边卖、场景触发实时购买)

3、移动设备+虚拟现实vr+互动技术

4、基于地理位置的LBS场景营销

5、从厂家到经销商的全业务链移动化

6、移动O2O营销,移动端与线下销售触点相互引流,相互转化。

7、企业内部的小数据+用户群体的大数据驱动

8、实体店营销的移动互联网化

9、移动整合营销,并且成为企业的营销标配

10、跨屏互动:移动设备+电视机+电脑+流媒体

移动应用的全称为MobileApplication,英文缩写为MA。移动应用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信息化、更加完善。而移动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种类:

一、消息应用类:该类应用通常作为信息管理的接收载体,正常情况下与企业单位的ERP、CRM、SCM等系统管理集成一体。该类应用可以供企业单位内人员传达工作和管理消息,大大的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也降低了信息传输成本和风险。

二、现场应用类:主要针对使用于流动性较大的工作场所下,用户的场景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业务类(现场销售、业务监管等)、服务类(现场工程、监控录像、物流传输等),该类型应用通常需要与定位、条码等结合使用。

三、管理应用类:该类型应用专门供企业的管理层人员使用,管理应用的出现大大的缩短简化了管理流畅的繁琐,同时实现了信息实时获取的目的。

四、自助应用类:该类型应用针对企业全体员工,自助类应用保证了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实时互动。自助应用使企业员工与基层员工的交流更加便捷。该类型应用通常与企业的HR系统集成构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移动应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s://outofmemory.cn/zz/75951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07
下一篇 2023-04-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